XX地铁3号线老街站基坑工程主体围护结构施工监测实施方案_第1页
XX地铁3号线老街站基坑工程主体围护结构施工监测实施方案_第2页
XX地铁3号线老街站基坑工程主体围护结构施工监测实施方案_第3页
XX地铁3号线老街站基坑工程主体围护结构施工监测实施方案_第4页
XX地铁3号线老街站基坑工程主体围护结构施工监测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地铁地铁 3 号线老街站基坑工程号线老街站基坑工程 主体围护结构施工监测实施方案主体围护结构施工监测实施方案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20062006 年年 1111 月月 XX 地铁 3 号线工程老街站基坑工程施工监测实施方案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深圳研究设计院 1 目目 录录 第一节第一节 工程概述工程概述 2 第二节第二节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2 第三节第三节 盖挖法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盖挖法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 3 第四节第四节 监测项目监测项目 4 第五节第五节 测点布置 测试方法及工程量汇总测点布置 测试方法及工程量汇总 6 第六节第六节 监测频率及控制标准监测频率及控制标准 11 第七节第七节 监测仪器设备监测仪器设备 12 第八节第八节 监测组织机构监测组织机构 13 第九节第九节 超前预报与信息化施工超前预报与信息化施工 13 第十节第十节 监控量测的质保措施监控量测的质保措施 14 第十一节第十一节 报告形式报告形式 14 深圳市地铁 3 号线老街站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监测实施方案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2 XX 地铁地铁 3 号线老街站基坑工程号线老街站基坑工程 主体围护结构施工监测实施方案主体围护结构施工监测实施方案 第一节第一节 工程概述工程概述 XX 地铁 3 号线老街站基坑采用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 挖深约 24 米 主体 结构设计为 800mm 厚地下连续墙 在车站东北角设置两个风亭 北风亭和南风 亭 车站北侧设置一个通道 E 通道 其中北风亭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 钢支撑作支护体系 南风亭和 E 通道基坑围护结构均为钻孔灌注桩和旋喷桩 支护体系均为钢支撑 根据 深圳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 GJB02 98 规 定 主体基坑变形控制保护等级为一级 基坑工程的设计预测和预估能够大致描述正常施工条件下 围护结构与相 邻环境的变形规律和受力范围 但必须在基坑开挖和支护施筑期间开展严密的 现场监测 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进行施工监测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如下 1 为工程施工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 2 及时掌握基坑围护结构和相邻环境的变形和受力情况 对可能出现的险 情和事故提出警报 确保基坑围护结构和邻近建筑 构 物的安全 通过施工监测收集大量的位移 受力数据 并及时将数据加以分析 处理 对施工质量和基坑安全做出综合判断 以指导后续施工 真正实现信息化施工 第二节第二节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93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02 3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 T8 97 4 XX 地铁 3 号线老街站主体围护结构设计图 5 深圳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深圳市地铁 3 号线老街站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监测实施方案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3 第三节第三节 盖挖法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盖挖法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 XX 地铁 3 号线老街站基坑的围护结构采用地下主体结构作为支撑 这种楼 板支撑钢度大 稳定性高 适用于深圳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建筑密集的场 地 由于地下连续墙深入岩层或深入下卧的相对隔水层 而且在开挖范围形成 封闭布置 基坑开挖对周边地下水位的影响较小 但是仍需对周边环境进行监 测 以防连续墙节段间等局部缺陷造成地下水流失而对基坑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地下主体结构支护体系属于刚性支护结构体系 基坑开挖过程中只要支护 可靠 墙后土体的变形和坡顶地面的沉陷均可得到有效控制 这种支护结构通 常运用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周边建筑密集和基坑深度较大的场合 而 XX 地铁 3 号线老街站基坑开挖深度相对大 因此 不论从工程的重要性还是工程的难 度上考虑 均应充分估计深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的可能性 采用内支撑的基坑周边地面的变形 包括位移和沉降 与支护结构的结构 刚度 支撑刚度和所处场地的土层条件有关 基坑开挖对周边地表的主要影响 范围可参照下式 L Htg 45 2 2 式中 L 地表下沉范围 H 基坑支护结构深度 土体的综合摩擦角 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而引起的地面位移和沉降范围约在 1 0 1 5 倍基坑开挖 深度 该盖挖深基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地面的沉降 由于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 地下水位下降而引起 主要影 响到周边道路 监测基坑周边 1 0 1 5 倍基坑深度范围内的地面 道路和重要管 线的沉降 在基坑坡顶 10 米以内有重要建筑物或重要管线的场合 是监测的重 点 深圳市地铁 3 号线老街站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监测实施方案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4 2 地下水位变化 地下连续墙入岩可以有效截水 但是 基坑部分深度在 强透水层开挖 如果地下连续墙存在砼缺陷及连续墙节段间止水效果不良 那 么 存在遇破碎带时发生涌水造成地下水大量流失的可能性 因此 仍有必要 在重要的部位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 第四节第四节 监测项目监测项目 根据 深圳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 和设计要求 以及基坑围护 结构的特点 并结合我们多年来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测的实践经验 决定对 地铁 3 号线老街站主体基坑和附属基坑开挖进行下述项目的施工监测 4 1 基坑支护结构监测 基坑支护结构监测 4 1 1 主体基坑监测 主体基坑监测 1 围护结构及周边土体侧向变形 水平位移 支护结构在基坑挖土后 基坑内外的水土压力平衡要依靠地连墙和支撑体 系 地连墙在基坑外侧水土压力作用下 会发生变形 同时土体也会一起变形 要掌握地连墙及土体的侧向变形 即在不同深度上各点的水平位移 须通过对 其测斜监测来实现 2 桩 墙 顶位移 水平和竖向 监测 围护桩 墙 顶面的水平位移监测 是深基坑开挖施工监测的一项基本内 容 通过围护桩顶面的水平位移监测 可以掌握围护桩在基坑控土施工过程中 围护桩 墙 顶面的平面变形情况 用于同设计比较 分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另外 围护桩 墙 顶面的水平位移数值可以与测斜孔口的测斜仪测值进行比 较 随着主体结构施工 围护结构所受竖向荷载也在不断增大 可能会引起围 护结构的竖向位移 因此需对其竖向位移进行监测 3 围护结构内力监测 对围护墙的内力监测主要是为了防止围护墙因强度不足而导致支护结构破 坏 对围护墙内力测试值的分析主要是以支护结构设计计算结果为依据 当监 测的内力出现异常时 可以分析其是属于设计原因还是属于施工原因等 以利 深圳市地铁 3 号线老街站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监测实施方案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5 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4 墙后土压力监测 墙后土压力监测可直观的了解围护结构所有的侧压力 既主动土压力 为 围护结构的受力分析和安全评估提供实际依据 5 支护结构净空变形 收敛 监测 支护结构在基坑挖土后 基坑内外的水土压力平衡要依靠围护桩和支撑体 系 围护桩在基坑外侧水土压力作用下 会发生变形 进而引起支护体系的变 形 因此 在本基坑支护结构体系中 对支护变形进行监测是十分重要的 6 地铁 1 号线老街站侧墙变形监测 基坑在 1 号线车站北侧 基坑开挖将打破车站既有结构外侧土压力的平衡 为确保车站既有结构的安全 有必要对老街站围护结构的侧墙进行变形监测 7 围护墙外孔隙水压力监测 通过对孔隙水压力的测试 可以监控基坑降水情况及基坑开挖对周围土体 的扰动范围及程度 同时 可以为正确取定水土压力的分布规律提供依据 当 围护墙内力及位移出现异常时 墙外孔隙水压力是其原因分析的一项重要依据 之一 以利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8 坑底回弹监测 基坑的挖土过程 实际对基坑底下的土体是卸轻何载的过程 随着基坑内 土体的开挖 坑底下层的土压力随之减少 引起坑内土体回弹 另外 由于基 坑内土体的开挖 使坑内外的土体形成一个土压力差 坑外土体通过围护桩 墙 底往里涌挤 严重时会产生坑底隆起现象 使坑外的土体涌入基坑 造 成涌土现象 特别在砂性土地区 在动力水头作用下会出现涌砂 对基坑的安 全危害较大 进行基坑回弹监测就是为及早发现问题 采取工程措施 4 1 2 附属基坑监测 附属基坑监测 附属基坑包括北风亭 南风亭和 E 通道基坑监测 1 土体测斜监测 2 围护结构应力监测 深圳市地铁 3 号线老街站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监测实施方案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6 4 2 基坑周围环境监测 基坑周围环境监测 受基坑挖土施工的影响 基坑周围的地层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 本工程 处在软弱复杂的地层 因基坑挖土和地下结构施工而引起的地层变形 以及地 下水位的下降 会对周围环境 城市道路 地下管线等 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 在进行基坑支护结构监测的同时 还必须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 监测项目如 下 1 地面沉降 2 地下管线沉降 3 地下水位 4 周围建筑物沉降 第五节第五节 测点布置 测试方法及工程量汇总测点布置 测试方法及工程量汇总 5 15 1 测点布置及测试方法 测点布置及测试方法 测点布置以对基坑围护结构及周围地表的变形 受力情况要有较全面的了 解为原则 同时 突出直接反映支护系统安全的重点项目和重点部位 各项目 测点布置详见测点布置图 各项目测点具体布置 测试方法如下 1 围护结构及土体侧向变形 水平位移 测点布置 在基坑围护墙内及围护结构外土体埋设测斜管 其中主体 基坑地连墙埋设 6 个 土体埋设 10 个 北风亭 南风亭 E 通道周边土体各埋 设 2 个 围护结构变形测孔共 6 孔 周边土体共 16 个测孔 详见测点布置图 2 3 测试方法 采用 6000 型测斜仪进行监测 一般将测斜管的最下的第一 个测点作为基准点 即假定连续墙底或桩底不产生位移 然后 间距 50cm 测 读 1 次 测点安装方法 围护结构测管埋设时将测斜管绑扎在钢筋笼上 管长 与桩体高度相等 将两端管口加保护套 在钢筋笼定位时 测斜管内十字导向 滑槽中有一对滑槽与基坑边线垂直 土体测管埋设时采用钻机成孔 插入并调 深圳市地铁 3 号线老街站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监测实施方案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7 整测斜管内十字导向滑槽 有一对滑槽与基坑边线垂直 然后用沙土回填夯实 详见测点布置图 9 数据处理 绘制每次测斜测试的测斜曲线 把同一编号测斜管的测斜 曲线绘在一个图表中 便于分析围护结构的变形情况 另外 根据主要工况绘 制测斜曲线 2 墙顶位移监测 测点布置 沿围护结构顶设置 30 个位移测点 具体位置详见测点布置 平面图 详见测点布置图 2 测试方法 采用索佳 SET22D 全站仪进行监测 数据处理 围护桩顶面的位移监测数据整理 除每次测试提供测试报 表外 还需用图表进行整理 主要的图表有 围护桩顶面的位移实测曲线 即把某次测试的各测点位移值连起来 把 基坑开挖和基础结构施工过程中几个有代表性工况的位移实测曲线或把每次测 试位移降曲线绘制在同一个图表里 便于分析掌握 某测点位移变化速率曲线 在位移监测中 如发现某个测点的位移变化 量较大 较快时 应绘制该点位移变化速率曲线 而以测点的位移作为纵座标 以时间作为横座标 根据速率曲线可以分析该处位移是否稳定 对变化速率较 大的测点要加密监测 3 围护结构内力监测 测点布置 要监测围护墙 桩 的内力 主要是弯矩 情况 应变计 布置时 应在围护墙的内外成对布置 并沿围护墙竖向在支撑处 基坑底部上 下附近进行布置 以使监测的数据能较全面地反映围护桩弯矩情况 主体基坑 选取 6 个槽段围护墙进行内力监测 每槽段竖向布置 5 个测试断面 每断面对 称布置 2 个钢筋计 共 60 个测点 北风亭选取 3 个槽段围护墙进行内力监测 每个槽段布置每根桩布置 5 个截面 每截面布置 2 个钢筋计 共 30 个测点 E 通道选取 1 根桩布置 3 个截面 每截面布置 2 个钢筋计 共 6 个测点 全部共 需 96 个钢筋计 详见测点布置图 2 3 5 6 深圳市地铁 3 号线老街站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监测实施方案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8 测试方法 采用钢筋应变计和 YJ 26 型静态应变测试仪进行监测 通 过对支撑混凝土的应变测试来计算结构内力 注 后述内力测试均采用此方法注 后述内力测试均采用此方法 测点安装方法 直接将应变计绑扎在主筋上 应变计与信号线必 须编号 一一对应 应变计全部安装后 须把信号线整理保护好并引出地面 在基坑开挖前测试三次读数 当三次读数差值小于 5 时 取其平均值作 为初始值 数据处理 数据整理除提供本次及累计应力报表外 还需绘制围护结 构的实测应力曲线 并与设计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4 土压力监测 测点布置 在内力测试的地连墙后布置土压力传感器 每曹段布置 5 个截面 共计 30 个土压力传感器 位置详见测点布置示意图 2 3 测试方法 采用振弦式应变读数仪采集数据 测点安装方法 采用挂布法安装 5 支护结构净空变形 收敛 监测 测点布置 在主体基坑选取 3 个横断面和 1 个纵断面布置收敛测点 共计 144 条基线 详见测点布置图 4 测试方法 采用收敛计采集数据 测点安装方法 在基坑地下主体结构的侧墙同一水平位置钻孔安装拉 钩 6 地铁 1 号线老街站侧墙变形监测 测点布置 在老街站既有围护结构布置位移测点 选取 5 个断面 每 断面每侧 7 个位移测点 共 70 个测点 具体位置详见测点布置图 2 3 测试方法 采用索佳 SET22D 全站仪进行监测 数据处理 同围护结构顶面的水平位移监测 7 围护墙 桩 外孔隙水压力 测点布置 沿基坑围护墙外侧布置孔隙水压侧管即透水直立管 布置 深圳市地铁 3 号线老街站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监测实施方案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9 6 个孔隙水压力测孔 每孔设置 5 个测点 共 30 个测点 详见测点布置图 2 测试方法 采用钢弦式孔隙水压力计进行监测 测点安装方法 采用钻孔埋设钢弦式孔隙水压力计 可以是每一孔埋 设 1 只传感器 孔与孔距离间隔 1m 如孔深较深 传感器之间埋深相差较大 也可一孔埋设 2 3 个传感器 但需做到同一孔内不同深度处的传感器要互相间 有效封闭 不能互相串孔 孔隙水压力计在埋设安装前 先在选定的位置钻孔 到所测试的深度 再将用砂网 中砂裹好的孔隙水压力计放到测点位置 然后 在孔里注入中砂 以高出孔隙水压力计 300mm 左右为宜 再在中砂上填入膨润 土泥丸 把孔封堵好 信号线引出地面妥善保护 详见测点布置图 10 数据处理 结合墙体的测斜变形和支撑内力等一起分析 8 基坑回弹监测 测点布置 在基坑内 8 个测点 测点布置详见图 2 测试方法 采用电磁式沉降仪进行沉降监测 测点安装方法 在测点部位 采用钻机成孔 孔径为 200mm 孔深 约 30 米 成孔后 逐节放入 80mm 钢管 并插入 25 或 28mm 钢筋 采用 砾石回填 详见图 11 数据处理 本次和累计回弹量 回弹速率曲线 9 周边地面 建筑物沉降监测 测点布置 在主体基坑周围地面间隔 10 米左右布置测点 建筑物沉降 测点布置在结构柱上 地面和建筑物沉降测点共计 91 个 附属基坑周边地面间 隔约 20 米布置沉降测点 共布置 16 个地面沉降点 全部共 107 个测点 具体 布置详见图 2 可根据现场条件调整 测试方法 采用拓普康 DL111C 电子水准仪进行监测 测点安装方法 在地面或路面上打入 18 的钢筋 避开行车的位置 以防止行车或行人对沉降点的破坏 详见图 7 8 数据处理 每次量测提供各测点本次沉降和累计沉降报表 并结合工 况绘制沉降时程曲线 必要时对沉降变化量大而快的测点绘制沉降速率曲线 深圳市地铁 3 号线老街站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监测实施方案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10 10 建筑物倾斜监测 测点布置 基坑周边的建筑物只有 XX 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建筑距基坑最 近 所以只监测该建筑物的倾斜 在该建筑物上靠基坑侧选取 3 个测试断面 每断面在楼顶和一楼结构柱各布置 1 个位移测点 共 6 个测点 测点安装方法 在楼顶安装固定棱镜 一楼结构柱钻孔并植入钢筋作 为水平位移测点 测试方法 采用全站仪测试楼顶和桩帽迎基坑方向的位移 同时测试 各测点的高程 在同一竖直面内的两点位移差和高差比值即为建筑物倾斜斜率 值 数据处理 计算每次量测的建筑物倾斜斜率 并根据工况绘制倾斜斜 率变化曲线 观察其发展趋势 11 地下管线监测 测点布置 地下管道根据其材料和接头构造可分为刚性管道和柔性管 道 距基坑 10 米以内的刚性压力管道 是监测重点 但电力电缆和重要的通讯 电缆也不可忽视 测点将根据工程现场探测情况进行布设 一般沿管线 10 15 米布置一个测点 具体将根据现场探测及改迁情况而定 测点安装方法 埋设方式分为直接测点和间接测点 直接测点是用抱 箍把测点做在管本身上 间接测点是将测点埋设在管线轴线相对应的地表 直 接测点 具有能真实反映管线沉降和位移的优点 但这种测点埋设施工较因难 特别在城市干道下的管线难做直接测点 因此 本监测方案决定采取两种测点 相结合的办法 即利用管线在地面的露头作直接测点 再布一些间接测点 直 接测点安装见图 12 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同地面沉降监测一致 11 地下水位监测 测点布置 沿基坑四周布设 其中主体基坑周边布置 10 孔水位观测井 附属基坑周边布设 6 孔 全部共 16 孔水位观测井 详见测点布置图 2 测点安装方法 在测点部位 采用钻机成孔 孔径为 110 孔深约 深圳市地铁 3 号线老街站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监测实施方案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11 15 米 测管采用 PVC 管 在水位管透水部位用手枪钻眼 外绑铝网或塑料滤 网 逐节放入 PVC 管 回填黄砂至透水头以上 1m 再用膨润土泥丸封孔至孔 口 水位管成孔垂直度要求小于 5 1000 埋设完成后 进行降水试验 检验成 孔的质量 测试方法 采用电子水位计进行监测 数据处理 提供每次测试的地下水位高程本次和累计变化量成果表 绘制地下水位变化量曲线图 5 2 25 2 2 监测工程量汇总 监测工程量汇总 老街站基坑施工监测工程量汇总老街站基坑施工监测工程量汇总 表 1 测点数量 序号监测项目单位 主体工程附属工程合计 1围护结构变形测点孔66 2土体测斜孔10616 3围护结构顶位移点3030 4围护结构内力测点 应变计 点603696 5土压力测点点3030 6孔隙水压力测点点3030 7基坑回弹监测点88 8地下管线位移点待定 9建筑物及地面沉降点9116107 10地下水位孔10616 11收敛基线条144144 12老街站侧墙变形测点点7070 13建筑物倾斜组33 第六节第六节 监测频率及控制标准监测频率及控制标准 各项目的监控量测频率及控制标准见表 2 所示 老街站基坑老街站基坑控制范围及监控频率设计表 表 2 序 号 监测项目安全值警戒值控制值量测频率 1 围护结构变形测 点 0 1 开挖深度 0 15 之开挖深 度 0 2 之开挖深度 土方开挖过程 1 次 2 天 2土体测斜0 1 开挖深度 0 15 之开挖深 度 0 2 之开挖深度 土方开挖过程 1 次 2 天 3围护结构顶位移0 1 开挖深度0 2 之开挖深度0 25 之开挖深度 土方开挖过程 1 次 1 天 4 围护结构内力测 点 应变计 70 之指定承受 内力值 80 之指定承受 内力值 100 之指定承受 土方开挖过程 1 次 2 天 深圳市地铁 3 号线老街站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监测实施方案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12 内力值 7基坑回弹监测20mm25mm30mm 土方开挖过程 1 次 2 天 煤气管 水平小于 10mm 竖向小于 2mm d 水平 10mm 竖向 2mm d 土方开挖过程 1 次 2 天 土方开挖过程 1 次 1 天 8 地下 管线 位移水管 水平小于 30mm 竖向小于 5mm d 水平 30mm 竖向 5mm d 土方开挖过程 1 次 2 天 土方开挖过程 1 次 2 天 9建筑物倾斜0 1 0 15 0 2 土方开挖过程 1 次 1 天 10地下水位降水不大于 0 5m 降水不大于 0 8m 降水不大于 1m 土方开挖过程 1 次 1 天 11收敛基线 土方开挖过程 1 次 2 天 12 老街站侧墙变形 测点 2 5mm4mm 土方开挖过程 2 次 周 说明 1 上述表列监测频率为正常施工情况下的频率 出现工程事故或不明 因素造成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加大 应增加监测次数 2 当监测项目的累计变化值接近或超过报警值 80 的控制值 时 也加 密监测 3 在基坑抽水实验期间 对水位 地面沉降进行加密监测 及时进行数据 分析处理 并汇报有关各方 4 及时处理监测数据 绘制时态曲线 当时态曲线趋于平衡时 及时进行 回归分析 并推算最终值 5 当时态曲线趋于平衡时 即可判断变化趋于稳定 此时可以减少或停止 相应项目的监测工作 6 转换监测频率时 须得到有关部门批准 7 管线沉降控制标准 水管 钢筋砼水管两个接头之间的局部倾斜值不应 大于 0 0025 采用焊接接头的水管两个接头之间的局部倾斜值不应大于 0 006 绝对沉降不应大于 30mm 如管线主管部门有要求 按其要求执行 第七节第七节 监测仪器设备监测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的选择是测量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仪器设备的精度 稳定性直 接关系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可靠性 是测量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方案各项目的仪器设备见表 3 所示 测量仪器 设备型号表 表 3 深圳市地铁 3 号线老街站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监测实施方案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13 第八节第八节 监测组织机构监测组织机构 我项目部成立监测专业小组 负责对工程的测点布置 数据收集 分析处 理 主要监测人员 表 4 姓 名职 位责 任资 历 王国庆经理负责工作协调工程师 黄磊总工程师负责技术工作工程师 邓安雄监测工程师负责监测工作副研究员 硕士 熊贤君技术员现场监测大专 王庆军技术员现场监测大专 周升伟技术员现场监测中专 赵艳彬技术员现场监测中专 卢伶峰技术员现场监测中专 第九节第九节 超前预报与信息化施工超前预报与信息化施工 监测工作的主要作用在于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 作出超前预报 实现信息化施工 为决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监测的信息化施工及监测数据及 序号监测项目仪器名称仪器型号产地 仪器监测精 度 1测斜测斜仪6000 型北京 0 2mm 2水平位移监测全站仪索佳 SET22D日本2 3沉降监测电子水准仪拓普康 DL111C日本 0 3mm km 4基坑回弹电磁式沉降仪CF 1南京0 1mm 5内力测试钢筋应变计 CYL MF YB 1B 型 上海1 F S 6地下水位电子水位计WLTO1 B 型武汉 2mm 7孔隙水压力水压力计KYJ 30 型宜兴 2 F S 8土压力土压力传感器 112 27 5MM 2 型 天津 0 2 F S 9收敛收敛计XJG 21 型丹东 1mm 施工量测数据分析安全评价后续监测 措施与对策 否 深圳市地铁 3 号线老街站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监测实施方案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14 分析结果 周报 月报和年报方式 特殊情况下采用日报方式 传递途径如下 图 1 表示 施工工序 I 建筑物和路面沉降 周围地下水位 基坑回弹 监测 调整施工方案 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 是否超限 是 技术措施 I I 1 否 施工工序 I 1 图 1 信息化施工简图 第十节第十节 监控量测的质保措施监控量测的质保措施 1 基坑变形观测所用的基准点 观测点在基坑开挖前设定 所有变形观测 和水位观测均在基坑开挖前读数初始值 变形观测在基坑开挖前开始实施 2 监测按计划 有步骤地进行 对监测仪器及传感器 做到及时检查校正 加强围护保养 定期检修 保证其在施工监测过程中的精度和可靠性 3 在整个监测过程中 实行定人员 定仪器的原则 4 所有在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精度满足要求 且经专业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仪器保管 使用由专人负责 保证仪器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5 监测监控期间及时整理所测数据 数据处理一般当天完成 特殊原因不 超过两天 现场监控人员与设计单位 监理 施工单位及时沟通 共同分析影 响测点数据及线形控制的各种因素 6 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 及时分析数据异常原因 如确是施工中出现的问 题 立即会同各方研究 共同提出可行的处理方案 第十一节第十一节 报告形式报告形式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监测结果应逐次整理 以周报或日报的形式送达有关 各方 工程结束时 提交完整的监测总报告 周报或日报的内容包括 深圳市地铁 3 号线老街站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监测实施方案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15 监测项目 测点布置 施工进度及工况 监测值的时程变化曲线 指出达到或超过报警值的测点位置 并初步分析及原因 在遇到沉降或其它观测值变化速率加快 或者遇到自然灾害如暴雨 台风 地震等情况 随时向有关单位报告监测结果 监测总报告内容包括 工程概况 监测目的 监测项目 测点布置 采用的仪器型号 规格和标定资料 监测资料的分析处理 监测值全时程变化曲线 监测结果评述 深圳市地铁 3 号线老街站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监测实施方案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16 邮 政 快 递 长 城 酒 店 新 安 酒 店 茂 业 港 深 圳 市 建 筑 工 程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永新商业城 人 民 公 园 路 深 圳 戏 院 已施工的接驳换乘提围护桩基 红岭站 老街站 东门站 图例 地面 建 构 筑物沉降点 围护结构顶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点 老街站侧墙变形监测点 水位观测孔 围护结构测斜孔 土体测斜孔 围护结构内力 钢筋计 坑底回弹测点 土压观测点 孔隙水压观测点 广 深 线 铁 路 图 2 老街站基坑监测测点布置总平面图 深圳市地铁 3 号线老街站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监测实施方案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17 图例 地面 建 构 筑物沉降点 围护结构顶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点 围护结构内力 钢筋计 坑底回弹测点 土压观测点 孔隙水压观测点 土体测斜孔 水位观测孔 已建成使用的一号线老街站 围护结构变形监测点 坑底回弹测点坑底回弹测点 拟建的换乘体 换乘体围护桩墙 拟建的三号线老街站 围护结构测斜孔 冠梁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点 钢筋计 土体测斜孔 水位观测孔 土压力盒 孔隙水压力计 地面 建 构 筑物沉降测点 图 3 老街站基坑主断面测点布置示意图 深圳市地铁 3 号线老街站基坑支护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