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四中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C卷_第1页
高州四中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C卷_第2页
高州四中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C卷_第3页
高州四中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C卷_第4页
高州四中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高州四中高州四中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2018 八上 泗阳期末 南京是历史名城 下列历史事件中没有发生在南京的是 A 南京条约 的签订 B 中华民国成立 C 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D 九一八事变爆发 2 2 分 2018 八上 佳木斯期中 为了更多地了解近代历史 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四部影视作品 请你 按历史发展过程安排观看顺序 鸦片战争 辛丑条约 火烧圆明园 甲午风云 A B C D 3 2 分 2017 八上 林甸月考 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D 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 4 2 分 2018 八上 安徽月考 19 世纪末列强恣意宰割中国的行径加剧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下列最能反映这对矛盾激化的口号或言论是 A 扶清灭洋 第 2 页 共 12 页 B 自强 求富 C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D 还我青岛 5 2 分 2017 郴州 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 感叹西方国家 大炮之精纯 子药之细 巧 器械之明显 实非中国所能及 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A 民主思想 B 政治制度 C 军事技术 D 风俗习惯 6 2 分 2016 八上 黔西南期中 在近代史上 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法国 美国 日本 英国 俄国 A B C D 7 2 分 2017 八上 东台月考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 湾 清朝作家丘逢甲的 春愁 创作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8 2 分 2017 八上 江津月考 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的地点是 A 金田 第 3 页 共 12 页 B 永安 C 武昌 D 南京 9 2 分 甲午中日战争中 日本海军掌握了黄海 渤海的制海权是在 A 平壤战役后 B 牙山海战后 C 黄海海战后 D 辽东之战后 10 2 分 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 A 1840 年 B 1860 年 C 1894 年 D 1900 年 11 2 分 2018 八上 沭阳期末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 中共 一大 的召开 B 国民党 一大 的召开 C 黄埔军校的建立 D 国民党革命远动的开始 12 2 分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 新青年 B 中外纪闻 C 民报 第 4 页 共 12 页 D 申报 13 2 分 2017 八上 富顺月考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下列不能体现其 新 的是 A 以开展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C 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D 以反帝反封建为任务 14 2 分 2017 八上 惠安月考 1931 年 11 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 A 井冈山 B 江西瑞金 C 福建长汀 D 延安 15 2 分 2017 寿光模拟 近代史上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两次侵华战争 二者的相似之处有 都在中国建立了伪政权 都对中国的平民进行血腥的屠杀 都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都是日本企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 A B C D 16 2 分 下列事件中 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是 重庆谈判 打败吴佩孚 孙传芳 建立黄埔军校 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A 第 5 页 共 12 页 B C D 17 2 分 2016 八上 钦州期末 1927 年中国的工业品总产值是 67 01 亿元 至 1936 年增长到 122 74 亿元 交通方面 公路通车里程由北伐前的 1 千余公里增长到 1935 年底的 9 6 万公里 铁路由 8 千公里增长至 1 3 万公里 农业方面总的趋势是不断增产 以上发展成绩出现在 A 清政府时期 B 北洋政府时期 C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 D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8 2 分 2017 海南 不久前 三个 90 周年系列发布会 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 拉开了新一轮追寻红 色记忆活动的序幕 三个 90 周年 的历史事件包括 南昌起义 辛亥革命 秋收起义 井同山根据地创建 A B C D 19 2 分 2018 常德 纪录片 苦难辉煌 这样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稍显瘦削的毛泽东 他却立于高 山之巅 放眼未来 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 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下列哪一口号对这条崭新道路的开 辟起到鼓舞作用 第 6 页 共 12 页 A B C D 20 2 分 2018 海南 民谣亦能证史 江西民谣 日头一出红又红 朱德来会毛泽东 两军会师力量大 革命一定会成功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吴起镇会师 B 井冈山会师 C 会宁会师 D 懋功会师 21 2 分 2017 商丘模拟 从国民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 依次从珠江流域 第 7 页 共 12 页 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原因是 A 北伐战争的胜利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红军长征的胜利 D 解放战争的胜利 22 2 分 2017 八上 双城月考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给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最重要的启示是 A 必须进行武装斗争 B 必须与国民党合作 C 必须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D 必须夺取城市 建立自己的政权 23 2 分 美国作家哈里森 李尔兹伯说 长征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 长征 是一场险象 环生 危在旦夕的战斗 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使共产党走向成熟 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 沿途播撒了革命 的种子 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 转危为安 在长征精神指引下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 命胜利 A B C D 24 2 分 2017 九上 湛江月考 下旬毛泽东诗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创建新中国道路上发生 的历史事件 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第 8 页 共 12 页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爆动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闻 A B C D 25 2 分 2016 玉林 如图是某事件的局部示意图 据此可以推断该事件是 A 北伐战争 B 红军长征 C 井冈山会师 D 百团大战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26 20 分 2017 八上 赣州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初 英法等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 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 遭到破坏 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材料二 近代走向衰落的中华民族开始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惊醒 为反抗列强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 进行了 英勇的斗争 经历了 自强求富 维新救国 民主共和 思想解放 不懈的探索历程 1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列强在战争中犯下的一例滔天罪行 使 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开 始遭到破坏的条约是什么 2 列举近代 反抗列强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 的一位清朝将领 第 9 页 共 12 页 3 写出材料二 探索历程 中的运动名称 4 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 谈谈你的感悟 27 20 分 2017 八上 苍溪月考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 也是一部探索抗争史 阅读材料 回答问 题 材料一 下面是中国近代两个条约的部分内容 A 清朝政府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等五处为通常口岸 准许英国派驻领事 准许英商及其家属 自由居住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 与诸国仇敌 组织 违者处死 各省官员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 否则即行 革职 永不叙用 材料二 辛亥革命 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 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 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取消 二十一条 1 材料一中 A 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 试分析划线部分对中国队危害 B 条款出自哪一条约 该条约的签订 对中国有何影响 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 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 3 材料三是哪一运动的口号 请你说出这一运动的标志性意义 4 说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积极影响 中共七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8 20 分 2017 八上 蒙城月考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 90 多年的风雨历程 为了重温党的历史 了解中 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道路上的探索 八 6 班组织了一次主题为 党在我心中 的探究活动 请你也参与进来 1 红色之旅 1921 年 在图一 图二中的两地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什么 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 历史意义 第 10 页 共 12 页 2 中国共产党在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及之后的革命实践中 找到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3 伟大壮举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 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重大事件 期间召开的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是什么 你认为诗中描写的最惊险的一幕是 什么 4 活动感想 通过对上述历史的回顾 你有怎样的感悟与认识 第 11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