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2 2 分 舌尖上的中国 2 的热播 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 距今约五六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 种类已大大丰富 由主食 还有副食 他们的主食是 A 水稻 B 小麦 C 粟 D 玉米 3 2 分 神农因天之时 分地之利 制耒耜 教民农作 材料中的 神农 是 A 炎帝 B 黄帝 C 尧 D 舜 4 2 分 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 素有 华夏民族的故乡 之称 暑假将至 小明计 划到河南省旅游 他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A 第 2 页 共 12 页 B C D 5 2 分 左传 中记载 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 司空 官名 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 司徒 官名 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 奴隶 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6 2 分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著名战役 与它们搭配的典故正确的是 A 城濮之战 围魏救赵 B 桂陵之战 退避三舍 C 马陵之战 老马识途 D 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 7 2 分 春秋时期 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青铜工具的发明与使用 B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第 3 页 共 12 页 C 磨制石器的普遍推广 D 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的变化 8 2 分 据 史记 载 商鞅治秦 集小乡邑聚为县 置令 丞 凡三十一县 商鞅此举 A 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 B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 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 D 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9 2 分 下列哪一观点体现老子的思想主张 A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B 无为而治 C 民贵君轻 D 法治 10 2 分 1973 年 在今威海市苘山镇发现了一个秦代铁权 见图 上有铭文 廿六年 皇帝尽并兼天下 诸侯 黔首 百姓 大安 立号为皇帝 乃诏丞相状 指隗状 绾 指王绾 法度量则不壹 指 一致 嫌 疑者皆明壹之 从这篇铭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统一了六国 统一了度量衡 用楷书书写 确立了皇帝称号 A B C 第 4 页 共 12 页 D 11 2 分 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实现国家统一的四个封建王朝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秦朝 隋朝 西晋 元朝 A B C D 12 2 分 仔细观察下图 它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 城濮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大泽乡起义 D 牧野之战 13 2 分 就其历史而言 秦始皇的哪一项统治措施是弊大于利的 A 统一货币 B 修筑长城 C 焚书坑儒 D 统一度量衡 14 2 分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毛泽东的 沁园春 雪 中提到的两位帝王 都为我国的统一作出过 巨大的贡献 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问题时 态度截然相反 这个问题是 第 5 页 共 12 页 A 抗击匈奴问题 B 加强中央集权问题 C 对待儒家思想问题 D 巩固政权问题 15 2 分 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不包括 A 吸取秦亡教训 B 恢复社会经济 C 限制土地兼并 D 巩固封建统治 16 2 分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毛泽东在 沁园春 雪 中提及了中国古代 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 汉武 最主要的功绩是 A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 结束割据 实现国家统一 C 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局面 D 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17 2 分 下列是有关东汉末年史实的描述 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军阀割据 长期混战 严重破坏社会生产 B 黄河中下游人口密集 经济富庶 C 曹操据守河南 实力不断增强 D 袁绍盘踞河北 战乱相对较少 18 2 分 西域正式归属西汉中央政府管辖 开始于哪一年 A 公元前 60 年 第 6 页 共 12 页 B 公元 60 年 C 公元前 ll9 年 D 公元前 l38 年 19 2 分 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它兴建于 A 西汉武帝时期 B 东汉明帝时期 C 南朝时期 D 西晋时期 20 2 分 曾经统一过北方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 A 匈奴 B 氐族 C 羯族 D 羌族 21 2 分 成语 乱七八糟 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乱七 和西汉景帝时的 七国之乱 有关 八糟 和 晋惠帝时的 八王之乱 有关 八王之乱 发生的朝代是 A 东汉 B 西晋 C 东晋 D 北魏 22 2 分 中国古代历史留下了无数的成语典故 下列成语典故相关史实排列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第 7 页 共 12 页 A B C D 23 2 分 趁西晋内乱 起兵反晋 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 鲜卑人 B 氐族 C 匈奴人 D 羌族 24 2 分 下图是有关北魏时期的图片 它们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 国家统一 B 经济发展 C 民族交融 D 中外交往 25 2 分 东晋的王羲之被后人称为 书圣 他的代表作有 天下第一行书 的美誉 该作品是 第 8 页 共 12 页 A 兰亭序 B 女史箴图 C 洛神赋图 D 玄秘塔牌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545 分分 26 25 分 一个民族的文化 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 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 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艺术篇 材料一 思想篇 材料二 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 能恶人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 科学篇 材料三 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道法自然 是中医 养生的要求 天人合一 阴阳平等 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1 图一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它被称为什么 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年逐渐发 展成为书法艺术 图二是谁的什么书法作品 2 图三代表了我国的石窟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著名的石窟 试举一例 这些雕像体现了哪一宗教的特点 3 材料二主张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 孔子也是著名的教育学家 写出一则孔子的教育名言 第 9 页 共 12 页 4 东汉时期诞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这部著作是什么 5 感悟篇 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27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 诏不得已北俗之语言于朝廷 若有违者 免所居官 材料二 魏主下诏 以为 北人谓土为拓 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 以土德王 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 黄 中之色 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两则材料说的是历史上哪一历史件事 2 两则材料中 魏主 的诏令分别提出了什么改革措施 3 除上述两则材料提到的措施外 魏主 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4 上述改革有何历史作用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