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2届高三历史单元测试48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 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内蒙古2012届高三历史单元测试48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 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内蒙古2012届高三历史单元测试48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 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内蒙古2012届高三历史单元测试48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 新人教版选修4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内蒙古自治区新人教版历史内蒙古自治区新人教版历史 20122012 届高三单元测试届高三单元测试 4848 选修选修 4 4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东西方的先哲 满分 满分 100100 分 时间分 时间 9090 分钟 分钟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50 分 1 有关孔子的说法正确的有 生活在六朝时期 鲁国人 其思想的核心是 仁 晚年对 诗 礼 书 易 论语 春秋 进行了整理 是为 六经 后被奉为 儒家的经典 他创办私学 打破了 学在官府 的局面 A B C D 2 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 A 知之为知之 B 有教无类 C 学而不思则罔 D 因材施教 3 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 便愤然谴责道 是可忍 孰不可忍 这则材料反 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A 仁者爱人 B 忠恕之道 C 克己复礼 D 中庸之道 4 有人说 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 不能不研究孔子 其主要依据是 A 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的风气 B 儒家思想一直被古代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 C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D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流地位 5 孔子聚徒讲学 弟子三千 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 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反映了孔子的 教育主张是 A 因材施教 B 有教无类 C 不耻下问 D 当仁不让 6 论语 乡党篇 记 一次孔予家马厩失火 孔子退朝 问 伤人乎 不问马 孔子关 心人而不关心马 这主要体现了 A 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B 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 C 孔子 仁 的主张 D 孔子反对等级差别 7 全世界 7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 1988 年在巴黎聚会 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 他们竟然得 出 致的结论 认为在 21 世纪 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 就应该回到 2500 年前 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 智慧 是 A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B 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 C 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 D 制天命而用之 8 孔子提出 克已复礼 其实质是 A 改革旧制度 建立新制度 B 维护奴隶制度 C 主张建立封建制度 D 主张 百家争鸣 9 下列孔子教育思想和成就中 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贡献最大的是 A 有教无类 的办学思想 B 因材施教 的教学方法 C 知之为知之 的学习态度 D 温故知新 的学习方法 10 孔子 有教无类 教育思想的进步性主要是有利于 A 扩大教育对象范围 B 通过教育选拔治国贤良 C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D 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11 今天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际上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 思想 它是 仁者爱人 贵贱有序 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 A B C D 12 名不正 则言不顺 言不顺 则事不成 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 中 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措手足 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孔子认为应该建立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的社会秩序 否则人民无所适从 B 孔子认为周 礼 非常重要 是实现仁的前提 C 孔子认为 仁 和 礼 是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的 D 孔子认为 礼 和刑罚相对立的 13 以下哪种观点属于孔子的主张 A 无为而治 B 守静 C 忠恕 之道 D 天法道 道法自然 14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孔子这句话的反映的 2 A 政论思想 B 教育思想 C 伦理道德规范 D 为人处事的标准 15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人 的学问的哲学家是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伊壁鸠鲁 16 古希腊哲学思想活跃的因素有 希腊自然条件优越 古希腊社经济发达 古希腊社会政治制度的先进 古希腊先哲 们勇于探索 善于思辩 注重传承和发展 A B C D 17 雅典处于全盛暑期的当政者是 A 斯巴达克 B 伯利克里 C 屋大维 D 亚历山大 18 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说法正确的是 A 完全否定了柏拉图的思想 B 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C 人不应该追求现世的幸福 D 承认理念世界的存在 19 亚里士多德哪一成果的提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A 三段论 B 理念论 C 中道 论 D 几何学 20 古代先哲留给我们丰富的精神遗产 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孔子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B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C 柏拉图 中道 理论 D 亚里士多德 吾爱吾师 吾尤爱真理 21 柏拉图苦心孤诣地设计一 理想国 主要是因为 A 雅典民主政治一直是名不副实 B 找到了更为先进的政治模式 C 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着严重弊端 D 雅典民主政治有待进一步改进 22 亚里士多德批评柏拉图 理想国 中的 理想国 的主要理由是 A 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 B 法治须以法的公正为前提 C 政治设计须符合实际 D 理想国必须是民主政治 23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 孔子说 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 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 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 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高兴地说 对呀 要不这样 即使有 很多粮食 我还能吃得着吗 这说明孔子提倡 A 仁者爱人 理解和体贴他人 B 克已复礼 人们应贵贱有序 C 政在爱民 国君要严于律已 D 仁政治国 人际关系要和谐 24 下列说法是否符合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 1 2 3 3 4 1 2 4 A 符合 B 不符合 C 基本符合 D 基本不符合 25 子曰 恭而无礼则劳 慎而无礼则葸 葸 Xi 畏缩 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 尖刻伤人 对这段话不正确的理解是 A 要用礼来加以节制 加以中和 这样才们大言行合度 符合社会规范 B 与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的思想基本一致 C 不学礼 无以 立 认为礼是个人修养的落脚点 D 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共 3 小题 第 26 题 25 分 第 27 题 12 分 第 28 题 13 分 共 50 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漫画 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 在孔子诞辰二千五百五十七年祭孔大典前夕 备受世人关注的孔 子标准像于孔子故里曲阜揭幕 右图为定稿的孔子像 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 孔子之道 远传于四域之外 东经朝鲜 波及日本 南则风靡于 安南 孔子之道 又流行于欧美 英 法 德 美 意 奥之学者 热 心研究孔子着 岁炙日烈 就全世界观之 论语 之价值 已与 新约全书 竞胜 摘自日本学者岛献吉朗 诸子百家 3 回答 1 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 判断 A B C 三位思想家分别是谁 6 分 概括他们 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形成发展的贡献 9 分 从材料二中 你能获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5 分 3 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文化在现代仍受重视的原因 5 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 在阿卡德米学园里 亚里士多德经常跟他的老师柏拉图争论 有时候 会把老师问得答 不上来 亚里士多德的所有著述都像是同柏拉图对话 但师徒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却不尽相同 例如 柏拉图认为 在具体事物之外存在理念 它是世界的本原 而亚里士多德认为 思想 来源于具体事物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 每一个物体都由形式和物质组成 柏拉图 认为 研究物质世界只能获得不确定的 意见 而不能获得知识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 物质世界值得研究 尽管认识中有错误 但也有真理成分 科学的任务就是鉴别什么是真正 的知识 请回答 1 据上述材料看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讨论一个什么哲学问题 各持怎样的观点 8 分 2 你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态度 4 分 28 阅读下列图片 孔子讲学图 壁画 雅典学院 中间二人 左为柏拉图 右为亚里士多德 请回答 1 孔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 他们在个人经 历 思想观点等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 2 三位思想家的人生又是怎样各具特色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C 2 B 3 C 4 D 5 B 6 C 7 A 8 B 9 A 10 A 11 B 12 D 13 C 14 C 15 A 16 D 17 B 18 B 19 A 20 C 21 C 22 C 23 B 24 A 25 D 4 二 非选择题 26 答案 1 A 是孟子 B 是荀子 C 是孔子 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 仁 和 礼 的学说 首先创立了儒家学派 为儒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期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 仁 和民本思想 推动了儒学思想的发展 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 对儒家思想 的加以总结和发展 使儒学思想体系更加完整 后经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重视 儒家 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备受后世推崇 儒家思想对世界影响很大 有 了标准像 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 3 孔子 仁 的学说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 稳定社会秩序 有利于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具有世界性影响 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的合理内 容和优秀成果 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 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27 答案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