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统考试卷D卷_第1页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统考试卷D卷_第2页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统考试卷D卷_第3页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统考试卷D卷_第4页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统考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岳麓版岳麓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统考试卷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统考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 1 分 蒋廷酸 中国近代史 指出 当时的人们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和 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 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 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2 1 分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 大葡萄叶 可后来由于东北 西北大片土地割让 变成了 一只 大公鸡 版图的变化主要与哪国有关 A 俄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 3 1 分 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A 李鸿章 B 曾国藩 C 奕訢 D 张之洞 4 1 分 1856 年发生的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军事力量 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分水岭的事件是 A 北伐失利 B 天京事变 第 2 页 共 15 页 C 洪秀全病逝 D 天京陷落 5 1 分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个组成部分 近代史上 日本强迫清政府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不平等条 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6 1 分 清朝政府在 马关条约 中割让给日本的领土包括 辽东半岛 澎湖列岛 香港岛 台湾及附属岛屿 A B C D 7 1 分 在中国近代史上 赔款数目最大 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8 1 分 1912 年 2 月 孙中山认为 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 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导致孙中山得 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清帝下诏退位 第 3 页 共 15 页 C 武昌起义的胜利 D 临时约法 的颁布 9 1 分 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袁世凯接受日本的 二十一条 宋案 发生 护国战争 二次革命 军阀割据 A B C D 10 1 分 胡适在 1923 年的一封信中说 二十五年来 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 可以说是创造了 三个新时代 一是 时务报 一是 新民丛报 一是 新青年 胡适所说的 三个时代 是 A 辛亥革命 护法运动 新文化运动 B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护国运动 C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D 戊戌变法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11 1 分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因为 A 前期运动主力是学生 B 前期中心在北京 C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第 4 页 共 15 页 D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12 1 分 百年中国 的解说词中说 1921 年注定照耀史册 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 却是一个全新时 代的开始 这是因为 1921 年 A 爆发了五四运动 B 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C 发动了辛亥革命 D 建立了中华民国 13 1 分 某影视剧制作中心准备拍摄电视连续剧 一代伟人 毛泽东 下列镜头不应该出现的是 A 毛泽东领导南昌起义 B 毛泽东带领军队进军井冈山 C 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紧紧握手 D 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 14 1 分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 七七 事变 B 一二八 事件 C 九一八 事变 D 八一三 事件 15 1 分 历史地图可以使我们直观生动了解历史 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第 5 页 共 15 页 A 台儿庄战役 B 百团大战 C 辽沈战役 D 淮海战役 16 1 分 某班同学开展北京夏令营活动 在北京瞻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碑文上写道 三年以来 在人 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你知道这句话所涉及的历史时期吗 A 解放战争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 旧民主革命时期 17 1 分 下图是毛泽东与蒋介石唯一的正式合照 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建立联合政府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 6 页 共 15 页 C 重庆谈判 D 西安事变 18 1 分 1949 年 如下图中 这座城市获得和平解放 免遭战火破坏 与之相关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19 1 分 历史学家章开沅说 1895 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 康有为选择了变法 孙中山选择了革命 张謇选择了实业 与张謇选择实业有关的是 A 创办大生纱厂 B 创办湖北织布局 C 创办汉阳铁厂 D 创办轮船招商局 20 1 分 民国初期 中华民国颁布法令正式废除跪拜 作排礼节 代之以鞠躬 握手 这主要体现出 A 平等思想 B 迷信思想 C 爱国思想 D 科学思想 第 7 页 共 15 页 21 1 分 下列 新闻 可能被如下图所示报纸刊登的是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洪秀全金田起义 D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22 1 分 重庆谈判中 中共的和平诚意和 和平 民主 团结 三大建国口号 赢得了全国民众的认 可 解放区 耕者有其田 的土地政策 让农民无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使共产党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 护 这段话主要揭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 A 发生背景 B 发展历程 C 胜利原因 D 历史意义 23 1 分 在解放战争中 中国共产党能够迅速取胜的原因有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人民群众的支持 解放军英勇善战 A B C 第 8 页 共 15 页 D 24 1 分 1937 年 12 月 19 日 在中国南京传教的马吉牧师在信中写到 过去一个星期的恐怖是我从未 经历过的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过日本兵是如此野蛮的 马吉这句话的主旨是 A 剖析南京大屠杀的起因 B 说明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 C 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D 强调日本侵略者的凶恶残暴 25 1 分 国民痛苦 水深火热 上匪军阀 为虎作伥 帝国主义 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 救国救民 总 理遗命 炳若晨星 该材料中的 本军 是指 A 国民革命军 B 中国工农红军 C 八路军和新四军 D 中国人民解放军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26 3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创建人民军队 坚持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 之一 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如图 材料二 1937 年 8 月 国共双方达成协议 将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简称八路军 朱德任总 指挥 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南方红军改变为新四军 第 9 页 共 15 页 摘自 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一卷 材料三 1949 年 4 月 20 日晚 解放军部队千船竞发 像离弦的箭向江南驶去 敌人密集的炮弹落在渡船周围 解放军不怕牺牲 迎着敌人的火力冲 终于把红旗插在了 总统府 上 据 中国历史 中图版 八年级上册整理 材料四 如图照片首次发表在 1951 年 解放军画报 第四期扉页上 从此成为抗美援朝的标志 1 材料一南昌起义发生在 1927 年 8 月 1 日 这一事件成为建军节的理由是什么 2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红军的改编意味着什么 列举佩戴上图肩章的部队取得胜利的重大战役一例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战役 红旗插在 总统府 上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4 材料四图片中行进的军队名称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抗美援朝 战争胜利对我国有何积极作用 27 4 分 近代以来 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 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 问题 开探索之先 材料一 卅年求富更求强 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 总归虚牝掷金黄 一一 上海县竹枝词 寻共和之路 材料二 民国 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 帝国 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 它打破了历代王朝 的更迭机制 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 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 第 10 页 共 15 页 谢 启思想之门 材料三 民国早期 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 并不足以革新国家 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 唤醒国家及人民 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 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 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 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 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 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 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从而给新文化运 动注入了新的 更为强大 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摘自冯天瑜 何晓明 周积明 中华文化史 1 材料所说的 卅年求富更求强 造炮成船法仿洋 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与 海面未收功一战 总归虚牝 掷金黄 有关的战争是什么 写出名称和起止时间 2 促成 民国 建立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为何说该事件是 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3 材料三中的 这场思想革命 发生在哪一年 倡导者是谁 4 材料中的 它 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谁在 新青年 上发表了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来宣传马克思主义 28 2 分 五四运动以来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的主心骨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 五四运动 孕育了以爱国 进步 民主 科 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 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 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 全 国民众奋起抗争 誓言 国土不可断送 人民不可低头 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2019 年 4 月 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第 11 页 共 15 页 材料三 从 1949 年 10 月到 1956 年 党确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 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摘编自中共中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 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五四运动促进了什么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根据材料一 谈谈我们当代青少 年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2 大革命失败后 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 简述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 为 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改变落后的工业面貌 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 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9 3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1 年 9 月 18 日晚上 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郊柳条湖村附近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 然后诬称 中国军队破坏铁路 袭击日本守备队 突然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攻击 蒋介石曾密电张学良 生养日军行动 可作为地方事件 望力避冲突 以免事态扩大 一切对日交涉 听候中央处理 政府现时既 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 故已严格命令全国军队 对日避免冲突 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 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以上事实说明 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决定的对日方针就是 不抵抗 而幻想依靠国联 的力量压迫日本从东北撤兵 材料二 1936 年张学良 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抛开个人生死和毁誉 毅然发动 兵谏 迫使蒋介石南京政府 放弃了 攘外必先安内 的误国政策 改变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 国内时局发生了根本转变 和平代替了 内战 团结代替了分裂 出现了全民抗日的新局面 材料三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发生 七七事变 驻卢沟桥与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七七事变促进了 国共的第二次合作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各民族 各政党 各政治派别求同存 第 12 页 共 15 页 异 共同抗敌 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在反 扫荡 作战中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 将军血洒疆场 同时 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 救护和战地服务 随工厂内迁 的工人不分昼夜 加班生产 支援前线 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 积极捐款捐物 支援抗战 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 战 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 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 振奋士气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 大海之中 材料四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 中国采取持久战战略 并迅速形成了两个抗日战场 即国民党政府指挥的正 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 太远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 战等一系列战役 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 新四军也是利用灵活战术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采取地道战 地雷战 麻雀战打击日军 并且取得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等重要战役的胜利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呼应 沉重打击了日军 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1 阅读材料一回答 日本侵华事件指的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回答 兵谏 的结果如何 3 阅读材料三 分析七七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到什么阶段 4 依据材料四中的内容 分析回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