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实习小结 _第1页
gps测量实习小结 _第2页
gps测量实习小结 _第3页
gps测量实习小结 _第4页
gps测量实习小结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9gps 测量实习小结 一 实习目的与意义 通过实习,熟悉并熟练掌握 gps 仪器的使用及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 了解 gps 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地形图的野外认识及填图,图形绘制和面积量算,并对资料的检查与整理。 学会 gps 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对 gps 数据的处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二 实习内容 1gps 数据采集的方法 手持 gps 的设置:按 menu 键,进入 “系统设置” ,选择“地图单位”后,可进行以下设置: a. 导航单位设置:设置为公里米公里/小时 b. 北参考选择:选择真北 c.坐标投影:纬度/经度设置为度/分/秒,自定义坐标系选择“横向墨卡托”后,进行以下设置:原点纬度:,原2 / 19点经度:,设置好后进入下一页设置比例因子:,通用米单位:,原点向东偏移:,原点向北偏移:,按“完成”即可。 d. 参考椭球:选择“用户”后,根据所要测的坐标系及 3或 6带进行 da,df,dx,dy,dz 的参数的设置,再进入下一页设置“自定义基准” ,x 旋转:+,y 旋转:+,z 旋转:+,比例因子:+ ,则完成好设置,最后按 esc 键直到显示要测数据。 手持 gps 定位测定方法:手持 gps 站于待测点,等到精度达到要求时,按下 mark 键,则显示出已设定好要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显示出的数据后可按 esc 键进行下一测点的测定。 2.图上坐标高程的量算 如果所求的点刚好位于某根等高线上,则该点的高程就等于该等高线的高程,否则需采用比例内插的方法确定。 如上图所示:e 点位于高程 为 51m 的等高线上,则 e 点的 高程就为 51m,而 f 点位于 48 与 49 这两根等高线之间,可以 通过 f 点作一大致与两根等高 线垂直的直线交于这两根等高 3 / 19线于 m,n 点,从图上量得距离 mn =d ,mf =d1 ,设等高距为 h, 则 f 点的高程为: hf = hm + h*d1/d 3.面积量算方法 面积的计算方法,可根据不同的目的、用途和精度要求而定。规则的图形通常可采用几何图形量算法和坐标解析量算法;不规则图形通常可采用网点法,平行线法,计数器编程法,cad 法和求积仪法等。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量算: 格网法 使用以毫米为单位的透明方格纸或透明塑料模片蒙在欲测图形上,首先读出完整的方格数,然后再用目估方法将不完整的方格凑成完整的方格数。最后累加出图形轮廓线内的总方格数。用总方格数去乘每一方格代表的实地面积,即得欲测图形的总面积。 若整格数为 n,不满整格的一律以二分之一格 算,得到方格总数,乘以每个方格所代表的面积, 得到图形的面积。 格点法:图形范围内的点数 a,与轮廓线接触的 点数 b,每个点代表的面积 s,则图形面积为: 4 / 19p = *s 平行线法 将图形分割成高为 h 的梯形,然后利用求所有梯形的面积之和用平行线法求面积的精度取决于平行线之间的间隔大小,平行线间隔愈小,则面积量算精度愈高。 。 4.实习过程 本次实习时不定时多地点的实习,主要是手持 gps进行测定,并量算和地形图的野外认识及填图。 XX 年 12 月 14 日上午,各组在林学楼 305 听老师讲解实习内容及任务,并领取各组的仪器,之后,在我小教学区进行 gps 的设置及应用,找到教学区布设好的点,用 gps 测一些点,学会及熟悉使用 gps;下午,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在篮球场集中以待出发,目的地是我校后的刘家山。在出发之前,老师进行了指导,设定了各组的gps 参数,一却都准备好后,我们就沿路勘测选点,并测定、记录。到刘家山后,老师带我们测定许多点,这些点组成一个闭合的布控区域,目的是进行野外认识地形图,并在图上绘出行进路线,量算闭合区域的面积。 次日早晨,我组 8 点半在 a6 集中,安排好测量任务,对我校教学区已经布设好的 22 个点进行测定。下午进行东三环勘测选点,布设测点,并沿东三环向世博园方向测定各点的坐标、经纬度、高程,我们组轮换工作,测了各点5 / 19的北京 54-6、北京 54-3、西安 80-3带的坐标。 5.本人完成情况 我在这次实习过程中,主要是负责本组的相关事情和相应的测量,组织本组的组员一同完成本次实习内容。由于 gps 仪器较少,实习中,合理安排小组工作,实习的各项工作每人都有机会参与,小组内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得到锻炼。 实习之初,我进行了 gps 的设置,学习如何使用gps,并教不会设置和测量的成员。在校园里测点时,我主要跟同本组成员进行记录,并设置 gps 为西安 80 坐标系测定一些点,协助本组成员一同完成了校园内的 22 个点的测定。在去刘家山的过程中,我测定了从篮球场至林学院饮水池之间的点,测定东三环时,我指导测量,也亲自测了一些点,测完之后,我整理好数据,并描绘在地图上,写好本次实习的实习报告。 三 地图比较与分析 从实习报告书上的三张不同时段拍摄的地形图可以看出,XX 年 6 月航拍的西安 80 坐标系 3带地形图上地物符号,地貌符号和注记符号都比较详细。 从西安 80 坐标系 3带的西林地形图上可看出,现在的东三环,我校的工学楼,图书馆,林学楼,标本馆等地物符号都没有,说明当时这些都没有建造。在现在的东6 / 19三环路上及沿线两侧,由于修建而拆迁了许多建筑,现在世博交易中心、市儿童福利院、市第一、二看守所等在其他两幅图上没有,而校门口下面的农场在西安 80 坐标系 3带的西林地形图上已经没有,说明 XX 年后已经不存在或搬迁走了。 四 数据分析 gps 测量的优点相对于常规测量来说其特点明显,测站之间无需通视,这样就使得选点更加灵活方便,但测站上空要求开阔,以使卫星信号不受干扰。不受天气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全天候作业成为可能。观测时间短。 gps 测量灵活,方便,能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减少野外的工作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过渡点,gps 由于接收卫星信号,在直接收到卫星信号的同时,还可能收到经天线周围地面物反射的卫星信号,多种信号叠加就会引起测量参考点的位置变化,gps 测量还存在卫星传播信号误差,电离层折射误差, 对流层折射误差,人为误差等等。 gps 采集到的各点的高程为大地高程,其精度非常低,而在图上量算高程时,比较麻烦,要进行计算,容易出错,也有一定的误差,精度高于 gps 采集到的。在地形图上量算时,由于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密度,高程标注及明暗程度等使得量算困难。 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通常将误差分为偶然误差和7 / 19系统误差,在测量时,都存在仪器误差,而且 gps 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测定结果有一定的误差。采用方格法量算面积,误差来源于所数方格数的多少,描点,连线时线条的粗细以及对不满整格的处理等等。 采用计数器编程法计算面积,误差来自点的输入,程序的编制,但程序正确,则精度高于方格法所求的面积。通过多次测定取平均值可以削弱偶然误差的影响,但不能完全消除偶然误差的影响,系统误差通过正确的操作可以消除。 使用方格法求面积,简便易行,只要操作认真,精度可以得到保证,缺点是比较费工费时。 方格法量算面积为了保证量算精度,首先必须保证使用的方格纸或模片的方格大小合乎要求。另外,为提高量算精度,最好将方格纸或模片放置不同方向,进行两次量算。 五 实习体会及建议 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此次实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而且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为了能尽快地完成任务,我们小组分工进行测量,一次测量8 / 19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的困难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而这些,就是在测量之外所收获的。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我在测量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没有感到辛苦,反而从中能自得其乐。 测量是一项精确的工作,各项都要达到一定的精度。测量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 、 “先控制后碎部” 、 “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 但就整个实习过程来说,此次实习的每个步骤都不是那么的困难,只要我们亲手去做过,就不难掌握,同时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我们的工作能力,并对地形图及填图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通过实习进一步深入了解 gps 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熟练掌握 gps 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 gps 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掌握 gps 数据处理的使用方法.gps 测量实习小结 9 / 19GPS 测量实习报告姓名 学号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 实习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 开课学期至目录1 作业过程?2 GPS 静态测量? 2 三等水准测量? 2 RTK 测量? 3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3 2 平差报告?4点连式三维自由网平差报告? 4 边点混合式三维自由网平差报告?11 高差赋配表?21 3 RTK 测量结果?22 4 土地利用调差图斑分割结果 ? 23 5 实习心得? 241 作业过程 GPS 静态测量GPS 静态测量首先要选点并布设网型,点要选在开阔、无遮挡物、无电磁10 / 19波干扰、交通方便的地方,以保证对卫星的连续跟踪观测和卫星信号的质量,并且便于以后的观测作业和应用。GPS网的布设应尽量覆盖整个测区,不要过密或者过疏,GPS网三条边边长应相差不大,夹角应介于 25 度到 135 度之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GPS 网设计应尽可能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接下来就是进行外业观测,实习中我们采用同步观测相对定位的方法,三台接收机同步观测采集数据,观测时间为 40 分钟,按预先设定的 GPS 网依次推进。安置仪器是应注意将仪器安置在测量点上,高度适中,踏实脚架再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时量测点位表面到天线护圈中心的高度。接收机正常工作后不能触动仪器,也不能在仪器旁使用对讲机和手机,避免无线电干扰卫星信号。外业观测完成后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内业处理,实习过程中我们采用HGO 软件进行基线解算。三等水准测量三等水准测量我们沿 GPS 网点布设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时应注意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要量距使其相等,每站按规范读数并记录所需数据,随即进行各项计算,填写记11 / 19录表进行各项检查,满足限差后才能搬站。依次设站,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直至线路终点,计算线路的高差闭合差。测量工作完成后进行平差计算。RTK 测量RTK 测量时应将基准站接收机架设在开阔并且相对较高的地方,架设好电台和天线后连接电缆并开机,启动基准站后用手部与其连接,在手部中新建项目并配置坐标系,然后再回到主界面选择平滑,设置电文模式、差分模式和天线高。再将手部与移动站连接,回到主界面设置数据,与连接基准站的数据一样。设置完成后即可选择两个已知点进行基线解算,解算合格后就可以移动移动站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可将数据导出进行内业处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需要预先准备调查范围的遥感影像,通过目视判读影像在图中选取分布均匀、遍布全区的特征点,利用 RTK 测量方法对选取的特征点进行测量,再根据测量的数据遥感影像的矫正,导出高分辨率图像。在南方 CASS 中打开矫正12 / 19后的图像,选取特征点对影像进行配准,完成影像配准后,选择主菜单中的土地利用/ 图斑/ 绘制图斑,在图上,通过目视判别把同一类地物沿边界画出来,完成土地利用分类。然后带着导出的图像到实地考察,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标注,回来后又更改修正。gps 测量实习小结 2 平差报告点连式三维自由网平差报告基线条数:33 平差点数:23基线标准差置信度: Tau 检验显著水平:% 单位权中误差比 : x2 检验值:x2 理论范围: - x2 检验结果 :False1.输入的基线及标准差下页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GPS 原理与应用13 / 19A习 报年 月 8 日 实告 XX 8目 录一前言. 1实习目的与意义.1实习任务与计划. 1实习任务分配.1测区概况.3观测仪器、软件和人员.3实习计划.4二GPS 静态相对定位观测.514 / 19测绘区域踏勘和GPS 控制点布设.5GPS 静态相对定位观测方案设计.5GPS 观测时段选择.7观测工作 .8三观测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价.10观测数据预处理.10观测基线处理.10平差处理.14GPS 静态相对定位观测质量评价.18四基于 GPS-RTK 的带状地形图测绘.21测图前的准备工作.2115 / 19仪器准备.21基于 GPS-RTK的带状地形图测绘原理22带状地形图测绘.23五实习总结和心得体会.27前 言落实 GPS 测量实验教学环节,根据测绘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安排,在完成课程GPS 测量原理和应用和课堂实习任务后,我们将进行为期一周左右的时间进行野外综合性教学实习。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 GPS 定位操作基本技能强化训练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本次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全方位地在作业环境中系统训练,进一步巩固和加深 GPS 定位技术的理论知识,进而提高 GPS 测量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技能,达到熟练操作GPS 仪器的水平。实习的目的与意义16 / 19通过这次实习与课堂实习相比,可以更加系统学习本课测;它完全从实际出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 GPS 平面网,熟练操作仪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一次具体的、全面的技术实践活动。进行几种 GPS测量模式的实际操作锻炼,巩固和加深课堂学习的知识,进一步了解 GPS 的原理与应用。通过计划与组织,锻炼同学们的项目计划和实施能力。实习任务与计划实习任务分配GPS 实习周是一次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苏州科技学院飘渺村测绘实训基地进行 GPS 静态、快速静态的综合操作训练;动态测量和数据处理返回校内进行,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操作训练科目,达到规定的操作技能指标,提供合格的观测成果,具体要17 / 19求如下:完成一个控制网的外业观测及内业计算;严格按照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要求,设计控制网;编写具体的布网方案和作业方法;选用统一坐标系;掌握 RTK-GPS 接收机的使用。现以两大块具体介绍 GPS 实习任务的分配:1、GPS 静态相对定位观测采用 GPS 静态测量技术,在控制测量实习水准网和导线网的基础上布设一个 GPS 控制网。具体实习内容包括:技术设计、选点、外业观测计划、外业观测、数据传输及格式转换、基线解算、网平差、成果质量控制、技术总结。要求:等级:基线观测按照国家 D 级网的技术要求进行观测,观测结果作为GPS 数据解算和导线计算的起算数据;GPS 网其余点的观测按照 E 级 GPS 网的技术要求进行观测。控制网覆盖范围:实训基地,GPS 网与导线网构成闭合图形。点数:10 个;平均点间距:300m;选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