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苏科版苏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919 题 共题 共 3838 分分 1 2 分 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 以下是 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 书的部分目录 按历史发 展的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应是 红旗飘扬井冈山 为全民族抗战而斗争 南湖红船风雨中起航 新中国的曙光 A B C D 2 2 分 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 卫祖国 就是保家乡 这首歌一经问世 迅速传遍 大江南北 它体现了 A 中国工农红军争取胜利的牺牲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 抗日军民抵抗侵略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英雄气概 C 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高寒地区的必胜信念和顽强意志 3 2 分 歌剧 白毛女 下图 讲述了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 后企图霸占其女儿喜儿 喜儿不 堪凌辱 逃入深山 头发变成了白色的故事 我国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制度的标志是 第 2 页 共 12 页 A 1950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的颁布 B 1949 年 中国人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的制定 C 1954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颁布 D 1982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颁布 4 2 分 依据图判断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部门是 A 农业 B 轻工业 C 重工业 D 手工业 5 2 分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主要形式是 A 建立合作社 B 实行公司制 C 实行股份制 D 实行企业的公私合营 6 2 分 下面表格是某时期我国粮食生产状况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第 3 页 共 12 页 粮食产量比上一年减少 1958 年20000 万吨 1959 年17000 万吨3000 万吨 1960 年14350 万吨1650 万吨 1961 年14750 万吨 A 自然灾害 B 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挫 C 高指标 瞎指挥 浮夸风 共产风 泛滥 D 农业生产合作社效率低下 7 2 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社会主义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 2 分 下图体现当时我国 A 优先发展农业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优先发展运输邮电 D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第 4 页 共 12 页 9 2 分 1980 年 5 月 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党隆重举行追悼大会 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这次大会追悼的领导人是 A 彭德怀 B 刘少奇 C 贺龙 D 陈毅 10 2 分 对城市改革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B 城市改革是从 1985 年开始的 C 1992 年党的十二大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D 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 职工的积极性 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11 2 分 建国以来 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 按先后顺序应是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民公社 A B C D 12 2 分 首次使用 邓小平理论 的科学称谓是在中共 A 中共十三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六大 第 5 页 共 12 页 13 2 分 2009 年 在澳门庆祝回归祖国十周年时 广西也在庆祝解放六十周年 这两地分别是特别行政 区和民族自治区 它们的相同点为 A 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 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C 都是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 D 都实现了 一国两制 的构想 14 2 分 2009 年是我国澳门回归 10 周年纪念 我国能够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根本原因是 A 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 B 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的可行性 C 我国同各国的关系空前友好 D 祖国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15 2 分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的概括 较为准确的是 A 敌对一正常化 B 敌对一敌对 C 友好一友好 D 友好一敌对 16 2 分 阅读 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 对此图解读不正 确的一项是 A 中国逐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 第 6 页 共 12 页 B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C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 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17 2 分 1972 年尼克松访华 他下飞机后主动与周恩来总理握手 并动情地说 当我们握手时一个时 代结束了 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所说的 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是指 A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 中日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台法席位 D 美国从此放弃干涉中国内政 18 2 分 将 二炮 更名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反映了新中国 A 民主和法制的加强 B 国防建设的加强 C 外交事业的发展 D 现代社会生活的改变 19 2 分 下图是新中国 50 年代至 70 年代科技发展情况 科技成果 曲线图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时期的科技发展得益于三大改造的完成 B 时期取得的成就是 一五 计划的成果 C 时期取得的成果是 两弹一星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9090 分分 第 7 页 共 12 页 20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著名作家 当时担任 大公报 记者的萧乾参加开国大典后 这样写道 如果重生是奇迹 今天我看 见了五千年古老中国的重生 等老了时 我将拍着胸脯对我的儿孙们讲 开天辟地的那一天 我在场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 他正在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什么 2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一下材料二中萧乾这样写的缘由是什么 3 当你重温开国大典那一庄严时刻时 你的内心在想些什么 21 25 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 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95 年 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 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其中包括 坚持一个中国的 原则 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 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等 材料三 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就新形势下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 即坚持一个 中国原则绝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 台独 分裂 第 8 页 共 12 页 活动决不妥协 1 材料一中图 1 和图 2 共同反映了哪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2 此事件是我国政府提出的哪一伟大构想的具体体现 这一伟大构想的内涵是什么 3 依据材料二回答 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4 两岸打破隔绝状态 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是哪年 5 分析材料三 你认为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国内外因素有哪些 22 30 分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坚定不移的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 作 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胡锦涛在国庆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 根据材料一回答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 结合所学知识 说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分别是什么 3 左图是 1955 年召开的万隆会议 在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的什么方针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 功 4 右图反映了我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取得的哪一重大外交成就 同时期 我国还取得了哪些重大外交成就 任举两例 第 9 页 共 12 页 5 2001 年我国在上海承办了哪次重要国际会议 6 你认为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3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七九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一九九二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 材料二 1978 2010 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 年1992 年2002 年2010 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362420370102398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 元 343 4 1826707328762 材料三 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 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方面有某种忽略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贫 穷不是社会主义 更不是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要逐步发展生产力 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 文化生活 邓小平讲话 材料四 下图 1 材料一中 邓小平当时在广东 福建划的 圈 分别是哪几个 他写下诗篇又是哪一历史事件 有何影 响 2 材料二中 1978 年 2010 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 尤其是 1992 年后的迅猛增长 当归功于 1978 年和 1992 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 这两次会议分别是哪两次会议 又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3 根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 为 消灭贫穷 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 4 根据材料四 结合所学知识 请说出该次我党大会做出哪一重大决议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919 题 共题 共 3838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知识考试题目及答案
- 液流电池制造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音乐鉴赏基础试题及答案
- 团务基础试题及答案
- 数字化财务审计的创新方法与技术手段
- 包装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羽毛球拍生产线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风电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小餐馆员工的劳动合同模板
- 智慧康养中心综合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农户化肥购买合同书
- 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 充电站运营管理制度(参考模板)
- 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手倒立前滚翻》
- NISP一级考前模拟训练题库200题(含答案)
- JJG 20-2001标准玻璃量器
- 2024外研版初中英语单词表汇总(七-九年级)中考复习必背
- 《大数据平台部署与运维》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 英语中的时间表达(示范课例)
- 《史记》上册注音版
- 苏州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纲要课程笔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