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同步练习题D卷_第1页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同步练习题D卷_第2页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同步练习题D卷_第3页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同步练习题D卷_第4页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同步练习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同步练习题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同步练习题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以下改革没有涉及 土地私有 问题的是 A 商鞅变法 B 1861 年改革 C 新中国土地改革 D 戊戌变法 2 2 分 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 请接提示在题 8 表的 处填写最佳答案 梦想重大探索代表人物 自强求富梦 李鸿章 变法强国梦戊戌变法康有为 民主共和梦辛亥革命 民主科学梦新文化运动 A 洋务运动 孙中山 陈独秀 B 五四运动 孙中山 曾国藩 C 五四运动 曾国藩 胡适 D 洋务运动 陈独秀 梁启超 3 2 分 生产之要素有三 曰土地 曰劳力 曰资本 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 惟苦乏资本 故利用外资 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 在此 梁启超着重强调 A 发展工业以工立国 B 发展商业争夺市场 第 2 页 共 13 页 C 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D 学习西方君主立宪 4 2 分 若 百日维新 能实现的话 不久可能会出现 人们能看到新创办的报纸 考生在考场上仍为写八股文而发愁 陆海军的士兵们要接受新式训练 增加部分衙门吸收有才能的人任职 A B C D 5 2 分 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 下边这张学习卡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百日维新 C 公车上书 D 辛亥革命 6 2 分 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 请按提示在下表的 处填写最佳答案 第 3 页 共 13 页 梦想重大探索代表人物 自强求富梦 李鸿章 变法强国梦戊戌变法康有为 民主共和梦辛亥革命 民主科学梦新文化运动 A 洋务运动 孙中山 陈独秀 B 五四运动 孙中山 曾国藩 C 五四运动 曾国藩 胡适 D 洋务运动 陈独秀 梁启超 7 2 分 1898 年 一位清朝官员的元老气急败坏的对康有为说 变法 变法 你可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 变的 这位元老级的官员应属哪一派 A 顽固派 B 维新派 C 革命派 D 激进派 8 2 分 1895 年春 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 发起 公车上书 的主要人物有 A B C 第 4 页 共 13 页 D 9 2 分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表 格内容 选出有关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表述正确的是 派别主张 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维新派实行君主立宪制 发展资本主义 革命派实行三民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 建立中产阶级共和国 激进民主派提倡民主和科学 批判封建文化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A 革命派推翻了中国的封建统治制度 B 激进民主派始终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C 四个派别的共同主张是向西方学习 D 近代化经历了文化 制度 技术 10 2 分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应谋求制度的变革 这时期先进中国人的代表人物是 A 洪秀全 洪仁玕 B 曾国藩 李鸿章 C 康有为 梁启超 D 陈独秀 李大钊 11 2 分 以下是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情况表 其数据变化说明 时间哲学 宗教 自然 应用科学 社会科学 历史 地 理 文学 艺 术 合计 年平均数 1895 年前 1412311 1896 1911 年 3817236623813695063 33 摘编自金冲及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第 5 页 共 13 页 A 洋务运动已彻底失败 B 戊戌变法取得重要成果 C 国人对日本一无所知 D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需要 12 2 分 1898 年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 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 以下内容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是 A 裁撤冗员 B 开办新式学堂 C 训练新式军队 D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13 2 分 洋务运动时期某留学生想到军事企业中去工作 你认为他应进哪一家企业 A 汉阳铁厂 B 轮船招商局 C 湖北织布局 D 江南制造总局 14 2 分 公车上书 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其导火线是哪个条约的签订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5 2 分 以下人物中不属于戊戌六君子的是 A 谭嗣同 第 6 页 共 13 页 B 康有为 C 杨锐 D 刘光第 16 2 分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 光绪帝颁布 明定国是 诏书 宣布变法 C 戊戌变法从开始至失败历时 103 天 因此又称 百日维新 D 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17 2 分 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 康有为 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 身败名裂的风险 冷 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 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 他们的意图是 A 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B 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 维新变法推翻淸朝 D 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18 2 分 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威迫下 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 弃旧退图新 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 为 弃旧图新 迎头赶上 日本实施了 A 大化改新 B 1861 年改革 C 明治维新 D 百日维新 19 2 分 严复说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莫大的举动 言其重要 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 开阡陌 严复指 的是 A 创办 申报 第 7 页 共 13 页 B 创办商务印书馆 C 开设京师大学堂 D 废除科举制度 20 2 分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A 中国同盟会成立 B 公车上书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 D 定国是诏 颁布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9494 分分 21 25 分 中国梦 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 人民幸福之梦 近代以来 无数仁人志士 为追 求 中国梦 而不懈努力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改革范式上 这是中国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 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 而就经济来说 这 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 惊险一跃 晚清最后一跃 材料二 甲午战后 为了挽救民族危机 以康 梁为代表的维新派领导一场变法运动 这场运动虽然失败了 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 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 从现代 化的进程看 都与这场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 重温历史 材料三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 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 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 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 的意义 所以我们始终认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 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 毛泽东 井冈山的斗争 1928 年 11 月 25 日 材料四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 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实现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 国家统一 社会稳定 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 制度 必须符合潮流 顺应人民意愿 勇于改革开放 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向前的强大 第 8 页 共 13 页 动力 摘自十九大报告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回答材料一中国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指的是什么自救运动 为什么说这场改 革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 惊险一跃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揭开材料二中这场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根据材料归纳这场变法在中国近 现 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3 材料三中 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 是指什么 在长期的斗争与实践中 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 到了一条什么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道路 4 材料四中推翻了 三座大山 的标志是什么 改革开放 以来 中国共产党建设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事业 有那些成功实践 5 综合上述材料 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22 19 分 当西方走进近代化的时候 中国也开始了艰苦的探索历程 1 中国各阶层在不同领域为推动近代化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请根据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知识体系 根据提 示请将 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事件填在横线上面 2 有人认为 处事件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了第一次巨变 为什么这样说 请用一句话评价领导该事件的人 物 3 有人认为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 请列举 处探索中国近代化事件的代表人物 此事件对中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4 由此可见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具有什么特点 23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第 9 页 共 13 页 材料一 甲午战前 纵观整个知识分子阶层 除了王韬 黄遵宪等人明确称赞日本 主张学习日本外 大多 数都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 尤其对日本改变祖宗成法 仿效西洋政治制度的做法不能接受 甲午战败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材料二 1898 年 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他编写的 日本变政考 此书分条记载了从明治元年 1868 年 起 至明治二十三年 1890 年 止的明治维新的大事 康有为宣称 我朝变法 但采鉴于日本 一切已足 光绪帝见 到此书如获至宝 将它作为百日维新的指南 康有为变法思想新探 材料三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戊戌变法派曾真诚地相信 由于中国 广土众民 十倍于日 又无封建之强侯 更无大将军之霸主 中国 就今岁入 已逾万万 彼 日本 与我同俗 则考其变政之次第 取 其精华 在一转移间耳 戊戌变法纪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分析为什么大多数知识分子讽刺日本仿效西洋政治制度 并举例说明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指出康有为对明治维新的看法并分析其原因 3 结合材料三 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4 15 分 阅读材料 按要求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一刻也未曾停留 他们走过了自强 变法和革命的历程 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自强 变者 天下之公理也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主 科学 等主张 他们的探索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 逐渐深入 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 政治和思想文 化的变革 1 从材料的政治主张中 选出两个标号并指出它代表的政治派别 2 请用一句话概括你选出的政治派别为中国近代化做出的积极贡献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归纳他们寻求近代化途径的共同之处 25 20 分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 并加以改正 1 1860 年 美法联军攻入北京城 火烧圆明园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第 10 页 共 13 页 2 洋务运动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程 3 1895 年康有为 谭嗣同领导的公车上书 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4 1905 年 孙中山创立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兴中会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