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安徽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_第2页
安徽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_第3页
安徽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_第4页
安徽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7 页 安徽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安徽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学习历史 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 哪些是观点 下列各项中 属于观点表述的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C 1945 年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 D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 2 分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林则徐下令停止中英贸易 C 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 掠夺原料 D 英国走私鸦片毒害中国人民 3 2 分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4 2 分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 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下图所示的这一劫难发生的历史时 期是 第 2 页 共 17 页 A 鸦片战争时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5 2 分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 定都天京 B 太平军北伐 C 天京事变 D 天京陷落 6 2 分 马克思说 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 但它是激于禁止毒品的道 义原则 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 这场 决斗 的结果是清政府 A 割让香港岛 B 赔款白银 4 5 亿两 C 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7 2 分 在中国近代史上 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A 英国 法国 B 英国 美国 第 3 页 共 17 页 C 俄国 日本 D 英国 俄国 8 2 分 金陵定鼎 平成永固之基 京曰天京 一一悉准乎天命 国为天国 在在悉简乎帝心 材料涉 及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C 中国同盟会成立 D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9 2 分 下列关于 天朝田亩制度 说法不正确的是 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 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 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近代中国第一个完整地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具有一定的革命性 因为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土地所有制 A B C D 10 2 分 由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 培养了邓世昌 詹天佑等一大批杰出人才的新式学堂是 A 京师同文馆 B 福州船政学堂 C 京师大学堂 D 黄埔军校 第 4 页 共 17 页 11 2 分 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2 2 分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是为哀悼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C 李鸿章 D 邓世昌 13 2 分 近代以来 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以下示意图中 处应为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4 2 分 近代史上哪个皇帝 富有年青人的进取精神 愿意接受维新思想 不甘做亡国之君 积极支持变 法 A 康熙帝 B 道光帝 第 5 页 共 17 页 C 光绪帝 D 宣统帝 15 2 分 近代中国历史是一幕悲愤的屈辱史 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下面选项 中涉及到割地 赔款 开放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有 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辛丑条约 A B C D 16 2 分 孙中山先生认为 世界潮流 浩浩荡荡 顺之则昌 逆之则亡 纵观孙中山的一生 他顺应 世界潮流的做法有 提出三民主义 领导五四运动 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 领导北伐战争 A B C D 17 2 分 下图是某同学做的研究性学习展板 你认为最合适入选的报纸或刊物杂志是 A 新青年 B 时务报 C 民报 第 6 页 共 17 页 D 劳动界 18 2 分 1912 年 1 月 1 日晚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典礼在南京隆重举行 狮子山炮台鸣放礼炮 108 响 宣告 A 新中国成立 B 国民政府垮台 C 中华民国成立 D 南京获得解放 19 2 分 下图所示臂章再现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历史 其佩用时间转换为公元纪年 应是 A 1938 年 B 1939 年 C 1940 年 D 1941 年 20 2 分 下图是反映民国初期的一幅图片 从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袁世凯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 兴起了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 第 7 页 共 17 页 孙中山领导了反袁斗争 1915 年 12 月 袁世凯宣布退位 A B C D 21 2 分 新文化运动中 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 被称为反封建卫士的人物是 A 胡适 B 李大钊 C 鲁迅 D 陈独秀 22 2 分 历史漫画往往以形象夸张的艺术形式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 下图漫画反映的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国民革命 D 国共合作 23 2 分 5 日 学生请校方出面救人 19 日 北京所有大专学校的学生拒绝上课 18 20 21 日 日本驻华公使向北京政府提出三次抗议 要求镇压学生的反日活动 26 日 上海 2 万多学生罢课 上述材料叙 述的历史事件应是 第 8 页 共 17 页 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北伐战争 D 西安事变 24 2 分 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 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毛泽东 D 陈叔衡 25 2 分 廖承志在 1982 年致蒋经国先生信中说 国共两度合作 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 下列不属 于国共两次合作成果是 A 建立黄埔军校 B 进行北伐战争 C 红军长征 D 抗日战争 26 2 分 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 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 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 在北伐战争中 他 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 被誉为 北伐名将 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 铁军 他 是 A 叶挺 B 朱德 C 贺龙 D 刘伯承 27 2 分 井冈山 两件宝 历史红 山林好 其中 历史红 的主要依据是 A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第 9 页 共 17 页 B 南昌起义的爆发地 C 长征胜利会师所在地 D 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8 2 分 大革命失败后 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探索 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 道路 探索这一道路的起点是 A 秋收起义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C 遵义会议召开 D 红军长征胜利 29 2 分 如长征路线图中四个字母所指的地点名称错误的是 A 瑞金 B 甘孜 C 吴起镇 D 会宁 第 10 页 共 17 页 30 2 分 图片是形象的史料 如图图片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如果要找党的历 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你会选择的图片是 A 一大 会址 B 南昌起义 C 井冈山会师 D 遵义会议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585 分分 31 5 分 19 世纪下半叶到 20 世纪初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 中国从经济 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一系列探 索 开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 下列四个重大历史事件 结合这些事件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公车上书 江南制造总局 新青年 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请回答 1 请将上述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排列 添序号 2 上述历史事件及其性质分别是什么 3 和 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终以失败结束 前者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说出后者失败的理由是什么 4 从上述四个事件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趋势 32 30 分 阅读下面材料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 11 页 共 17 页 1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图 4 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 2 制造图 5 遗址的两个强盗分别是谁 3 图 6 条约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条款是什么 4 读图 7 你认为列强发动这次战争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5 根据所学知识 说明四次战争分别是怎样使中国社会性质逐步发生变化的 6 请回答四次战争中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3 30 分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 中 铸就了惊天动地 气贯长虹的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抗战精神 这些伟大的精神既是历史的 也是时代 的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一 作为 中国革命的摇篮 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 生动诠释了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其所开辟的井冈山道路 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 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 也为我们党贮藏了宝贵的精神 财富 习近平三访井冈山 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二 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 红军长征是 20 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 是充满理想和 献身精神 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 长征迸发出的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 跨越时空 跨越民族 是人类为 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见下图 第 12 页 共 17 页 把我们的血肉筑铸成新的长城 材料四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是正义和邪恶 光明和黑暗 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 在那 场惨烈的战争中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 持续时间最长 面对侵略者 中华儿女不屈不挠 浴血奋战 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 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 中华民族的壮举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 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结合所学知识 说说井冈山为什么被称为 中国革命的摇篮 材料一中井冈山道路指的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称 红军长征是 20 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 请写出红军长征的原因及意义 3 重走长征路 说说材料三中 A 处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4 结合所学知识 写出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 5 请举出两例 中华儿女不屈不挠 浴血奋战 的事例 6 综合上述材料 说说你理解的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抗战精神是什么 34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20 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 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不屈的 抗争与奋斗 材料一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 1905 年 民报 发刊词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 凡我同志 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 建国大纲 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 言 继续努力 以求贯彻 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 尤须於最短期间 促其实现 是所至嘱 1925 年孙中山遗训 第 13 页 共 17 页 材料二 1930 年 1 月 5 日 毛泽东给林彪写了一封信 这就是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在信中科学地分析 了国内政治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 批判了夸大革命主观力量的盲动主义和看不到革命力量发展的悲观思想 认为 这是 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 信中充分估计了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意义和作用 提出了农 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明确指出 红军 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 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 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材料三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 尽管是有风险的事 改革开放胆子 要大一些 敢于试验 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看准了的 就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 邓小平 请回答 1 20 世纪初 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纲领中 驱除鞑虏 的含义是什么 从孙中山遗训中可以看出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 孙中山 驱除鞑虏 重新解析的含义又是什么 重新解析后对中国民主革命起了什么作用 孙中山 遗训的 促其实现 是在哪一事件之后 2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 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时期提出创新性理论成果是什么 3 邓小平的说法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敢于试验 在沿海地区最早的试验是 在农村工作中的具体表 现是 4 结合所学知识 举出新时期人们在衣 食 住 行方面的变化 任举一个方面 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第 14 页 共 17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