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_第1页
上海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_第2页
上海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_第3页
上海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_第4页
上海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上海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上海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某班同学在班级举行历史人物图片展 其中一组的主题是 民族英雄 下列图片符合题意的是 A B C D 2 2 分 张华同学在整理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这单元的学习内容之后 得出了以下结论 其 中错误的是 A 列强的侵略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 B 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唯一方式是发动侵略战争 C 清政府一步步变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从未停止 3 2 分 鸦片战争后 一些中国人认为林则徐如果有机会主持军事 中国就不会输掉战争 这种 不服输 反映出 A 不了解世界形势 B 坚定的民族气节 C 痛恨清廷腐败 第 2 页 共 16 页 D 主张发展近代军工企业 4 2 分 它曾是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又是我国首批建立的经济特区 它是 A 南京 B 上海 C 深圳 D 厦门 5 2 分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 大葡萄叶 可后来由于东北 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 变成 了一只 大公鸡 版图变化与哪个国家有关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俄国 6 2 分 1852 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惊异地说 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 10 年之久 并且双方都已 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 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 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年 这好像是一个奇 怪的结局 列强为改变这一 奇怪的结局 发动了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7 2 分 圆明两度昆明劫 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 残灰犹共晚烟飞 诗中所说的 两劫 中的 一劫 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另 一劫 发生在 A 鸦片战争中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第 3 页 共 16 页 C 甲午中日战争中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8 2 分 太平天国时期曾流传着一首歌谣 贼做官 官做贼 清廷一片黑漆漆 骨包皮 皮包骨 金田 快有新君出 歌谣中 新君 指的是 A 洪秀全 B 杨秀清 C 洪仁玕 D 陈玉成 9 2 分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 学生收集的材料见如图 由此可确定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 广州 中国现代化缩影 B 广州 改革开放发源地 C 广州 中国工业化一瞥 D 广州 中国革命的摇篮 10 2 分 下面是一位同学对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比较 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两者都注重培养新式人才 B 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要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 C 两者都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 D 两者都以失败告终 11 2 分 某校八年级 1 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 甲午中日战争 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 其表述与史实 第 4 页 共 16 页 相符的是 A 战争爆发于 1894 年 结果签订了 南京条约 B 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 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 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 犯下了滔天罪行 12 2 分 125 年前爆发的这场战争 让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 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 而是奋起 毫 不犹豫转身向东 向打败过自己的敌人学习 这场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 2 分 下面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过外来侵略 他们为国立功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 14 2 分 近代中国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 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图所示报纸主要宣传了哪种新 思想 第 5 页 共 16 页 A 维新思想 B 儒家思想 C 近代科学 D 法家思想 15 2 分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表中的选项 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推论 A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B 百日维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定国是诏 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A A B B C C D D 16 2 分 某学堂因废八股 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 他们抗辩道 此乃当今皇上旨意 何罪之有 这个 皇上 指的是 A 康熙帝 B 道光帝 C 光绪帝 第 6 页 共 16 页 D 宣统帝 17 2 分 在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中 以下历史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圆明园在大火中焚烧了三天三夜 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 中国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A B C D 18 2 分 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华 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地抗争和探索 下列相关表述逻辑关系不 正确的是 A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B 英法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洋务运动 C 日本为了征服朝鲜 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 D 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 19 2 分 如图反映的这一现象出现在哪一次战争之后 A 鸦片战争之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第 7 页 共 16 页 C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20 2 分 设计表格 归纳知识 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 李明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 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重大事件相关史实 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 八国联军在廊坊遭到义和团奋勇抵抗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 劫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签订 南京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B C D 21 2 分 对于中国人来说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 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 是中国 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的主要依据是 A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 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 22 2 分 1866 年 京师同文馆开设了 算学 馆 学员兼学医学 机器制造 西洋史地和万国公法等科 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 洋务运动的兴起 B 辛亥革命的爆发 第 8 页 共 16 页 C 科举制度的废除 D 百日维新的推行 23 2 分 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 屡败屡起 百折不挠 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 涛汹涌的时代潮流 他是 A 秋瑾 B 章炳麟 C 陈天华 D 孙中山 24 2 分 革命军 的作者是 A 陈天华 B 章炳麟 C 梁启超 D 邹容 25 2 分 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是袁世凯 A 颁布 中国民国临时约法 B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 组织内阁 D 制造 宋案 26 2 分 下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 政府人物之真相 表示政府虽有 共和 之名 实际是 猿 袁 家天下 这幅漫画反映了 第 9 页 共 16 页 A 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 B 君主立宪得到广泛支持 C 袁世凯独裁 D 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开明 27 2 分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中说 中国近代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是从孙中山开始的 孙中 山革命活动的开始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力量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 下列革命活动孙中山参与的有 成立同盟会 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成立兴中会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B C D 28 2 分 有一副对联 白话通神 红楼梦 水浒 真不可思议 古文讨厌 欧阳修 韩愈 是什么东西 这种提倡白话文 反对文言文写作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第 10 页 共 16 页 29 2 分 1923 年 上海 晨报 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 其中两个问题的统计数据如下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失望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 列宁主义 五四运动中 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国民革命失败 国共进入长达十年对峙时期 A B C D 30 2 分 1840 年 英国政府借口 保护通商 发动侵华战争 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 迫使清政府 签订了 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以后 中华民族面临的全新课题是 A 捍卫民族独立 发展近代文明 B 加强军队建设 实现富国强兵 C 抗击外来侵略 维护王朝统治 D 大力发展教育 维护传统文化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31 20 分 丝绸之路 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合作共赢之路 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各美其美 材料一 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我国古代的 丝绸之路 时称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 它 古代丝绸 之路 把黄河文明 恒河文明 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 串联在了一起 被喻为世 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第 11 页 共 16 页 互联互通 材料二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 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长安城商贾云集 学子荟萃 到处可见歌 舞 盛宴 气势非凡宏大 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使节和长年聚居的外国客商 摘编自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丝路杂音 材料三 19 世纪中叶 首先是中国 然后是日本 被迫敞开国门 接受西方的商人 传教士 领事和炮 舰 这两个远东国家都受到了根本的影响 不过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 日本采纳和利用西方强国的手段 并将它 们用于自卫及后来的势力扩张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美美与共 材料四 可以说中国 一带一路 即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 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是指新航路的开辟 它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 令 我们看到了已经沉睡了 500 年的欧亚大陆 更重要的是 中国又回到了最显眼的地方 中国日报网 1 请将下列文化成就与所属地区文明对应连线 并回答这一 主轴 展开于中国哪一朝代 造纸术的发明 A 恒河文明 佛教的创立 B 黄河文明 帕特农神庙 C 两河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 D 希腊文明 朝代 2 据材料二文字与图片内容 概括盛唐文化的显著特征 历代以来 中华民族秉承 以和为贵 友好往来 的优良传统 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 试举两例说明 第 12 页 共 16 页 3 19 世纪中叶以前 中日两国都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中国是如何 被迫敞开国门 而沦为半殖民地的 日本又是怎样摆脱这种民族危机 进而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的 4 你是如何理解 中国 一带一路 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 这句话的 中国又回到 了最显眼的地方 表明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角色有何变化 32 25 分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 一个个屈辱的跳条约 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为通商口岸 中国赔款 2100 万银元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英商 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用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日本军费白银 2 亿两 开放沙市 重庆 苏州 杭州为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 4 5 亿两 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 不准中国人居住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 允许列强各国派 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以上材料摘自 历史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1 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 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 3 请概括指出材料三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 33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 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 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 麻木不仁 妄自尊大 直到 咸丰末年 英 法联军攻进了北京 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 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第 13 页 共 16 页 摘自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这场持续了约 35 年的运动 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 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 实用价值的东西 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 却完全被忽略了 中国近代史 1 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 军事失败 与 少数人觉悟 各指什么具体事件 2 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指的是什么 3 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 是指什么 先进的中国人为此又进行了什么探索 4 材料二中的这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强国之路 试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5 作为青年学生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 14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