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B卷_第4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8 页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 20202020 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222 题 共题 共 4444 分分 1 2 分 下列图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 B 一五计划完成 C 三大改造完成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 2 分 电视政论片 复兴之路 解说词写道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同时也宣告 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 第一项历史任务基本完成 指的是 A 祖国大陆完全统一 B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C 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 2 分 上海小楼 南湖游舟 开天辟地 谱写新篇 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 中华民国的建立 C 遵义会议的召开 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 2 分 有人用 梅开三度 来形容 20 世纪 70 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下列外交成就 你认为 梅开三 度 不包括 第 2 页 共 18 页 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国重返联合国 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 A B C D 5 2 分 下图是某同学在历史课上记录的复习提纲据此判断 这节课复习的专题是 A 建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B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C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 D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6 2 分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命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表现 下列民族精神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 列正确的是 五四精神 抗战精神 小岗精神 长征精神 井冈山精神 A B C D 第 3 页 共 18 页 7 2 分 有一座城市 在中国近代史上 它是最早的一批被辟为通商口岸的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后 又是 最先设立的一批经济特区之一 这个城市是 A 广州 B 厦门 C 上海 D 南京 8 2 分 如下图是新中田成立初期的三幅历史图片 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 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 为巩固新中国政权而斗争 C 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 2 分 在 1953 年 1957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我国经济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状况是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起来 工业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开始了全面社会主义建设 A B 第 4 页 共 18 页 C D 10 2 分 20 世纪 50 年代 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 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 有的贫 农家底薄 缺资金 仍不能大翻身 困难不少 出现了卖地卖牲口 出卖劳动力的现象 政府号召组织起来 材 料中 政府号召组织起来 的措施是 A 实行土地改革 B 成立人民公社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D 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11 2 分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结合 所学知识 回答下面小题 1 如图展示的是 20 世纪 50 年代 我国在某行业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的情况 下列做法 与图示目的 相同的是 A 颁布 土地改革法 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 实行包产到组 包干到户 打破农业生产上的 大锅饭 C 成立缝纫社 铁业社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 创办经济特区 引进资金 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 第二届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 在万隆会议上 周恩来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方针 在他的讲话稿中 有可能出现 A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我看只有实行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B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 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 但这 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第 5 页 共 18 页 C 世界已分为 极权政体 和 自由国家 两个敌对堡垒 D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12 2 分 重农固本 是安民之基 下列属于 强农惠农富农 政策的有 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 推行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B C D 13 2 分 建国后各种运动不断 这在当时人们取名字中留下深刻印象 如 向小康 齐建国 李文革 周 跃进 张援朝等 如这五人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序 排在第三位的是 A 李文革 B 张援朝 C 周跃进 D 向小康 14 2 分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成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为解决遗留问题开辟可行道路的是 第 6 页 共 18 页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中葡澳门证券交接仪式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一国两制 构想 15 2 分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1949 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 台湾海峡长期隔绝了台湾与大陆的 联系 下列事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1992 年 海基会 海协会 达成 九二共识 2005 年 3 月 第十届全国人大通过 反分裂国家法 2008 年 11 月后 海峡两岸实现 三通 2015 年 11 月 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A 民族区域自治 B 外交发展 C 对外开放 D 祖国统一 16 2 分 下列图标所示的区域和国际性组织中 中国加入的有 A B C 第 7 页 共 18 页 D 17 2 分 2018 年 10 月 24 日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极大缩短了香港 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 这三个地区 A 都设立了经济特区 B 都成立了特别行政区 C 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 都由中央政府行使主权 18 2 分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 也闪耀着智慧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求同存异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开始 正常化 A B C D 19 2 分 图片形象地反映历史发展的瞬间 留下历史事件的痕迹 下列四幅图片定格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 有 A B C 第 8 页 共 18 页 D 20 2 分 下列人物中 被誉为我国 杂交水稻之父 的是 A 邓稼先 B 袁隆平 C 钱学森 D 华罗庚 21 2 分 从 1949 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 到 1954 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 次会议 说明 A 新中国政治建设逐渐步入法制化轨道 B 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 C 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 新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22 2 分 电影 横空出世 中有这样一个镜头 1964 年 10 月 在我国西部地区 随着一声巨响 硕大的 蘑菇云腾空而起 该镜头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嫦娥一号 发射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 D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7 7 分分 23 2 分 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会议 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关键词会议名称 1921 年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第 9 页 共 18 页 1935 年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45 年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54 年制定并通过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78 年 做出了实行 的重大战略决 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 24 1 分 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 为了保证潜伏部队的安全 被大火吞噬 壮烈牺牲 被称为 党的好干部 的 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 带领人民治理灾害 身患癌症仍坚持工作 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25 4 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就 三农 农业 农村 农民 问题采取的措施 1 建国初期 2 三大改造 3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4 改革开放时期 三 三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1717 分分 26 5 分 1952 年底 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大量无地 少地农民获得了土地 改正 27 2 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新时期 改正 28 5 分 1955 年 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方针 促进了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改正 29 5 分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轻工业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第 10 页 共 18 页 改正 四 四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30 10 分 建国后 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 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 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 年中 印 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国家 项目 中国印度美国 钢产量 千克 2 374538 3 发电量 千瓦时 2 7610 92949 材料二 建国后至 20 世纪末 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 1978 2010 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 年1992 年2002 年2010 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362420370102398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 元 343 4 1826707328762 1 依据材料一 为改变落后状况 1953 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取得了哪些成就 2 依据材料二 导致我国 1957 1962 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材料三中 1978 年 2010 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 尤其是 1992 年后的迅猛增长 当归功于 1978 年和 第 11 页 共 18 页 1992 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 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 依据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的认识 31 20 分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无数杰出人物熠熠生辉 影响着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中国自由神 三民五权 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 齐心协力 完成先生一二件 未竟之功 蔡元培为孙中山所写挽联 材料二 邓小平依据对二十多年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总结 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应当富裕 至此 中国人才彻底终结了自近代以来 走他人的路 的历史 开始独立自主地 走自己的路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材料三 如果华盛顿是个法国人 而又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 内处崩溃边缘 外遭敌人侵略 我想他就不会 是华盛顿 至于我 只是戴着王冠的华盛顿 拿破仑 1 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为什么蔡元培在挽联中如此高度评价孙中山 至少写出两点 孙中 山没完成的 一二件未竟之功 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为实现 富裕 的目标 我国实行了什么总方针 在终结了 走他人 的路 的历史之后 中国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在祖国统一大业上 我们如何 走白己的路 而在新民主 主义革命时期 毛泽东开辟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 根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面对 这样一个时期 拿破仑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与拿破仑不同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革命任务是什么 32 30 分 回望历史 中国曾领先世界 也曾受尽磨难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是我们不断奋进的民族精 神 当代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 古代 灿烂辉煌篇 材料一 第 12 页 共 18 页 材料二 明朝前期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 从 1405 年到 1433 年的 28 年间 他连续 7 次统帅百艘巨舰 27000 多名官兵 渡南洋 过印度洋 这红海 航程总计 16 万海里 历经东南亚 南亚 西亚和东非的 30 多个国 家和地区 王介南 中外文化交流史 近代 自强雪耻篇 材料三 材料四 中国政府 5 月 26 日发表 中国的军事战略 白皮书 强调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地 加快 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安全 发展利益 2015 年 5 月 27 日新华网 现代 大国崛起篇 材料五 60 年前 亚非 29 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出席了万隆会议 形成了团结 友谊 合作的万隆精神 亚非国家加强互利合作 能产生 一加一大于二 的积极效应 2015 年 4 月 22 日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六 中国把自己的事办好 保持合理的发展 本身就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 而且中国还在越来越多地承 担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第 13 页 共 18 页 2015 年 3 月 15 日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 材料七 1932 年 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参加了第十届美国洛杉矶奥运会 在乘船漂泊多日到达美国后的第二天匆忙上阵 结果在预赛中惨遭淘汰 他是第一位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 材料八 材料九 打工兴衰的过程 世纪上也就是其综合国力上升或下降的过程 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是当今中 国的奋斗目标 刘金源 综合国力与大国崛起 1 丝绸之路 既是东西方重要商路 更是文明交流之路 它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 请列举一项中国古代 四大发明中对欧洲文化事业产生重要影响的发明 2 材料二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 请根据材料三如图的提示 将以下侵华战争 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只填写序号 A 甲午中日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 第 14 页 共 18 页 C 鸦片战争 4 强国必先强军 一百多年前 洋务派为实现强国之梦筹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请列举一例 近代哪场 战争的胜利洗雪了百年的民族耻辱 5 60 年前万隆会议上 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哪一外交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6 图一反映的事件有何意义 图二见证了新中国外交史上哪一时刻 7 为了 把自己的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