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C卷_第1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C卷_第2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C卷_第3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C卷_第4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 五四学制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 五四学制 C C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2018 八下 长春月考 假如你是一名要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筹建大会报道工作的记者 你应该 到下列哪个城市去采访 A 北平 B 南京 C 上海 D 延安 2 2 分 2017 姜堰模拟 大龙同学复习八年级历史时看到这样一句 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 各族 人民实现大团结 请你回忆 这一主题的相关知识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 土地改革 C 西藏和平解放 D 抗美援朝 3 2 分 2018 八下 惠民开学考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下 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 又促进了经济发展 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A 西藏和平解放 B 土地改革 C 抗美援朝 D 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4 2 分 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 复兴之路 分六集反映自 1840 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 路 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称 其中 新中国的成立 西藏和平解放 土地改革 可能集中在 A 千年局变 第 2 页 共 12 页 B 峥嵘岁月 C 中国新生 D 伟大转折 5 2 分 2017 濮阳模拟 下图是小岗村 18 户农民按下红手印的 包产到户 契约 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A 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 农民拥有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D 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 6 2 分 2016 八下 山西期中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 策的几个问题 文章中指出 中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哪两个事件有关 A 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共十二大 B 一五计划的完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共十三大 D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 中共十五大 7 2 分 2017 澄海模拟 如图中 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第 3 页 共 12 页 A 北伐战争的胜利 B 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创 C 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D 中国工农红军听长征 8 2 分 2014 济宁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 110 周年 下列有关小平同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B 提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C 中共十四大上首次使用了 邓小平理论 这个科学称谓 D 他的南方谈话 即南巡讲话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9 2 分 2018 八下 岳池期中 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10 2 分 2017 八下 西华期末 20 世纪末 我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已达到了 中国现代化三 步 战略所规定的第二步 即 A 温饱 B 小康 C 比较富裕 第 4 页 共 12 页 D 富裕 11 2 分 2017 七下 文登期中 1992 年 邓小平同志到南方视察 他所讲的一些话 后来统称为 南 巡讲话 这次南巡讲话主要是解决了 A 特区是姓 资 还是姓 社 的问题 B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冲突问题 C 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在南方的落实问题 D 如何解决外来流动人口和农民工的使用问题 12 2 分 2016 八下 长春期中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 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不包括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互补互利 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 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 通航 通商 A B C D 13 2 分 2018 八下 南京期中 1984 年 10 月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A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4 2 分 新中国建立后 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 促进了 少数民族经济 政治 文化的发展 其主要原因是 第 5 页 共 12 页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B 一国两制 的实践 C 土地改革的进行 D 对外开放的实行 15 2 分 2016 八下 简阳期中 开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事件是 A 新中国成立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五四运动开始 D 土地改革的完成 16 2 分 2017 八下 宜兴期中 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首先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 B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 农民包产到户 自负盈亏 D 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17 2 分 我国改革开放后 党和政府确定的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是 A 解放台湾 B 科教兴国 C 和平统一祖国 D 缓和两岸关系 18 2 分 2013 年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及农商前来参观 日均入 园参观游客的数量超过了十万 某校八年级一班的同学 如下图 在今年五一节放假期间 结伴前往参观 他们 参观去的地方是 第 6 页 共 12 页 A 临朐 B 寿光 C 青州 D 昌乐 19 2 分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党和政府决定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A 一国两制 B 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C 武力解放台湾 D 三不 政策 20 2 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改革率先开始于 A 城市 B 教育 C 农村 D 医药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080 分分 21 20 分 2017 八下 武城月考 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 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 阅 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 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 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第 7 页 共 12 页 材料二 到 1956 年底 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 脚踏黄河水倒流 搬来泰山做枕头 决心苦战十五年 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四 1 据材料一 为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 为保证经济建设及各项工 作的顺利实施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 1954 年颁布了一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性文献叫什么 2 据材料二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 3 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于 1958 年开展的哪一次运动中 对经济建设造成了什么影响 为什么从那以后我们没有 再见到此类社会现象 4 材料四中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以上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中 改变了土地性质的是哪次 22 2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好 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 歌词为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 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反动派被打倒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全国人民大团结 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建设高潮 百度百科 材料二 1957 1966 年 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尽管发生了严重失误 但仍取得了社会主义建 第 8 页 共 12 页 设的重大成就 材料三 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歌曲 社会主义好 流行的历史背景 2 列举 20 世纪 50 年代党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的失误 我们应从中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 3 联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及重要影响 4 新中国成立后 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西藏和平解放是在哪一年 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 辖方式是什么 5 改革开放后 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哪些举措体现出 不断为人民造福 23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 年 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 国民经济陷入绝境 从 1933 年开始 政府一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 策 加强了国家干预 使经济在 1933 年夏和 1934 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 1936 年和 1937 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 国民经济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第 9 页 共 12 页 材料二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 中国的经济体制基本采用苏联模式 经济建设取得过巨大成就 但是后来社会 经济却逐渐丧失了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20 世纪 90 年代后 逐渐形成了新的经 济体制 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1 材料一中美国经济的复兴得益于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指出苏联 中国经济体制曾经共有的特征 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这一体制是怎 样改革的 结果如何 3 列宁曾在苏俄时期进行两次经济建设的探索 有失败也有成功 它们分别是哪两次政策 它们在农业政策上 有何变化 4 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哪些感悟 24 15 分 2018 八上 罗湖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一役 威海水陆之防 既毁于日本 东三省海防 奉天尤重 自日占旅 大 辽东半岛 藩篱尽撤 摘自 清史稿 材料二 随从递给他救生圈 他坚决不接 决心与战舰共存亡 他的爱犬飞速游来 衔住他的衣服 使他无 法下沉 他 狠了狠心 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 材料三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 春愁 1 材料一中的 甲午一役 是指什么战争 威海卫水师 毁于日本 具体指什么事件 由 藩篱尽撤 你可以联想到近代中国怎样的海防现状 2 材料二中的 他 是谁 他 在哪场战役中壮烈殉国 第 10 页 共 12 页 3 材料三的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这首诗应该写于哪一年 第 11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