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_第1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_第2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_第3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_第4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苏科版苏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杂文月刊 曾刊登过一篇名为 中国简史 的文章 其中有 林则徐说 我销 洪秀全说 我反 康有为说 我变 孙中山说 看我的 对其正确的认识是 A 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 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 都加速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 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 2 2 分 如图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其中 应为 A 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 黑龙江以北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 割辽东半岛 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澎湖列岛给日本 D 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3 2 分 中国近代史是在列强的隆隆炮声中拉开帷幕的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亚罗号事件 D 马神甫事件 第 2 页 共 13 页 4 2 分 法国历史学家亨利 高第说 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 我们这样做了 就使得中国人感 觉到 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 此外 对同胞无辜的血 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 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 歧就在这一点上 抢劫 可以 放火 不行 亨利 高第评价的是 A 英国强占香港岛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甲午旅顺大屠杀 D 八国联军洗劫北京 5 2 分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俄国共割占我国多少领土 A 100 多万平方千米 B 150 多万平方千米 C 60 万平方千米 D 40 万平方千米 6 2 分 图 2 示意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 其中 处应该是 A 金田起义 天京事变 B 定都天京 天京陷落 C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D 永安建制 天京事变 7 2 分 下图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要求是 第 3 页 共 13 页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实现 耕者有其田 取消一切私有财产 平均一切社会财富 A B C D 8 2 分 洋务派认为 自强以练兵为要 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 制器为先 的是 A 创办军事工业 B 创办民用工业 C 派遣留学生出国 D 筹建新式海军 9 2 分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其主要标志是 A 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机器设备 B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C 师夷长技以制夷 D 建立新式海军 设立海军衙门 第 4 页 共 13 页 10 2 分 到了 19 世纪 60 年代 中国在经历了内乱外患多重打击后重新起步 踏上中体西用洋务新政的 轨道 不幸的是 一次持续三十多年的大试验竟然在一场局部冲突中一败涂地 材料中的 局部冲突 应该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2 分 马关条约 签订后 西方政界议论纷纷 下列哪些议论符合史实 美国 中国 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英国 我们可以在东交民巷设大使馆了 日本 我们的机器也可以搬到中国去了 德国 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山海关了 A B C D 12 2 分 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 它们的共同点有 A 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B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3 2 分 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 相同的内容是 A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第 5 页 共 13 页 B 裁撤政府多余人员 C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 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 14 2 分 有人将 1895 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 群众性的政治运动 这次行动是 A 强学会成立 B 万国公报 创办 C 公车上书 D 百日维新 15 2 分 19 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变法人士主张兴民权 对封建思想进行了 猛烈的拌击 这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促进了中国人的觉醒 以下对 思想启蒙 理解正确的是 A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 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的变革 C 人们开始宣传 民主 科学 思想 D 人们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16 2 分 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增强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B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 法两国是此次战争中的最大受 益者 C 义和团运动兴起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D 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 A B B 第 6 页 共 13 页 C C D D 17 2 分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A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 维护清王朝统治 C 迫使清政府妥协 D 镇压义和团运动反抗侵略的斗争 18 2 分 自 19 世纪中叶起 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 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 使中国完全 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瑗珲条约 D 马关条约 19 2 分 历史研究小组在研究某个政治组织时 搜索到了如图所示材料 他们在研究的是 A 兴中会 B 同盟会 C 强学会 D 共产党 20 2 分 2019 年是辛亥革命 108 周年 有关部门打算举办纪念活动 考虑到这里有 首义之城 的美誉 所以活动的主会场应定在 第 7 页 共 13 页 A 南昌 B 南京 C 武昌 D 上海 21 2 分 如下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A 公元 1912 年 B 公元 1918 年 C 公元 1919 年 D 公元 1920 年 22 2 分 电视剧 闯关东 中 有给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 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3 2 分 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 以纪念辛亥年间首次成功的反清武装起义 这一地点应该是 A 广州 B 南京 C 武昌 第 8 页 共 13 页 D 日本东京 24 2 分 为了维护共和制度 梁启超和他的哪位学生先后离开北京 前往南方筹划讨伐事宜 A 蔡锷 B 唐继尧 C 李烈钧 D 冯国璋 25 2 分 1915 年 蔡锷 李烈钧 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 领导了一场维护共和制度 反对袁世凯复辟 帝制的 A 黄花岗起义 B 辛亥革命 C 二次革命 D 护国战争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535 分分 26 20 分 回顾近代屈辱史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校历史兴趣小在学习张海鹏教授的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时 根据书中 近代 中国社会的 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 开始是下降 降到谷底 然后上升 升出一片光明 的描迟 绘制了如图 材料二 2019 年 10 月 1 日 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70 周年 然而你可知道中国这个东方神奇而古 老的国度曾饱受欺凌 历尽沧桑一无数的仨人志士为之而不懈的努力 1 根据材料一示意图回答 A 段 开始下降 与 降到谷底 分别源于什么历史事件 第 9 页 共 13 页 2 在侵略者的炮火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的是哪一条约哪一条款 便利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的是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 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是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 3 近代中国 国运衰微 无数仁人志士展开救亡图存的不懈探索 请分别列举 A 段至 B 段中无数不懈努力 奋斗的仁人志士中 你印象最深的一位历史人物 并简述其爱国救亡的事迹 4 综合以上历史问题的探究 对于 A 段和 B 段历史 写下你的感想 27 15 分 所谓近代化是指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 思想文化上的理性化和 科学化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苏巡抚致总理衙门原函 提到 中国文武制度 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 欲自强 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而梁启超在其 变法通议 中却强调 法者 天下之公器也 变者 天下之公理 也 然而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 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的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 夭折 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 故要民族革命 不愿君主一人专利 故要政治革命 不愿少数富人专利 故要政治革命 辛亥革命一度成功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 孙中山 认为民族 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 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辛亥革命失败后 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 根源在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撰文说 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教治中国政治上道 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臧运祜 20 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1 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和梁启超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 材料一的作者认为 改良运动 夭折的原因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问题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 孙中山认为民族 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 的理由 材料中陈独秀所 说的 可以教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的 两位先生 是指什么 3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有何特点 第 10 页 共 13 页 4 阅读上述材料 从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 自拟论题 结合所学只是简要阐述 并形成结论 要求 观 点明确 史论结合 论证充分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