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 20202020 年初中历史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年初中历史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25 个小题 每小题个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 分封制 军队 刑法 礼仪教化 A B C D 2 2 分 下列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 代表我国古代人民生产力最高水平的是 A 打制石器 B 骨耜 C 钻孔石斧 D 铁犁铧 3 2 分 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主要有 创办私学 主张 有教无类 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编订 论语 一书 A 第 2 页 共 14 页 B C D 4 2 分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 下列我国古代人物与科技文化成就的搭配 正 确的是 A 华佗 草本纲目 B 司马迁 史记 C 宋应星 农政全书 D 罗贯中 红楼梦 5 2 分 下列关于北宋初年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 B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C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D 军队增多 战斗力提高 6 2 分 宋代经济的大发展 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 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 商业革命 宋代 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 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B 苏州 湖州发展成为主要的稻米产区 C 景德镇是江南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 D 城市中商业活动打破 坊 市 和昼夜的界限 7 2 分 一位将军故居墙上有一则对联 如裹骇电激风 拔剑漫惊倭胆破 尝携江花边月 登坛笑看海波 平 这位名人的功绩是 A 抗击金兵入侵 第 3 页 共 14 页 B 抗击荷兰殖民者 C 扫清东南沿海倭寇 D 七下西洋 友好交往 8 2 分 张骞通西域后 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 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 下列图中的物种 哪一种不 是从西域传入的 A 核桃 B 小麦 C 石榴 D 葡萄 9 2 分 三国演义 的取材反映了哪些历史时期的复杂政治与军事斗争 A 东汉初年 B 东汉末年与三国时期 C 三国时期 D 西晋时期 10 2 分 下列各项内容 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割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本 割让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 黑龙江以北 A B C 第 4 页 共 14 页 D 11 2 分 中国共产党在哪个会议上确立了 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 的建党建军原则 A 中共一大 B 古田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12 2 分 1924 年 5 月 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 蒋介石任校长 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第一期学员 645 人中有十分之一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 这说明国民革命运动 A 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 B 军队由共产党组成 C 由国民党独立领导 D 国共两党合作破裂 13 2 分 抗日战争以来 以下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 A 血染卢沟桥 B 火烧圆明园 C 九一八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14 2 分 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 A 华北全境解放 B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C 解放南京 D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第 5 页 共 14 页 15 2 分 20 世纪 60 年代 大大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A 中国重返联合国 B 原子弹 导弹 氢弹研制成功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 16 2 分 为改变河南兰考的落后面貌 他带领全县人民生产自救 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宗旨 被誉为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他是 A 焦裕禄 B 袁隆平 C 邱少云 D 邓稼先 17 2 分 1984 年 邓小平曾说 我们多次讲过 我国政府在 1997 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 香港现行 社会 经济制度不变 法律基本不变 生活方式不变 以上讲话主要阐述 A 在香港设立自治区 B 一国两制 构想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8 2 分 雅典达到全盛 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当时雅典的执政官是 A 亚历山大 B 马可 波罗 C 伯里克利 D 梭伦 19 2 分 恩格斯说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 进步的变革 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 第 6 页 共 14 页 了巨人 在思维能力 热情和性格方面 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巨人的时代 是指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 B 这场变革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创新 C 这场变革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D 这场变革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 20 2 分 如图是某国为纪念一部重要法律文献颁布 300 周年发行的纪念币 这部文献的名称是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人民宪章 21 2 分 历史学习中 对关键字词的 咬文嚼句 是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 工业革命前的 工场 与工业革命后的 工厂 的最本质的区别是 A 仅仅是名称不同 B 前者规模较小 后者规模较大 C 前者是手工生产 后者是机器生产 D 前者出现较早 后者出现较晚 22 2 分 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伟大著作是 A 拿破仑法典 第 7 页 共 14 页 B 共产党宣言 C 资本论 D 人权宣言 23 2 分 恩格斯说 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 规模空前 破坏巨大 将长达 3 4 年 将有 800 万 1000 万士兵互相残杀 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 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 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战争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冷战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4 2 分 2017 年 6 月初 美国总统特朗普为发展经济 宣布退出保护全球气候的 巴黎协定 吴国盛在 科学的历程 中写道 在科学成功的背后 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在显露出来 人类通过大规模地 开发大自然 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 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 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他的主要观点认为 科技革命影响了 A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B 人类的生态环境 C 美国的霸权主义 D 各国经济的发展 25 2 分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根据下图材料 你认为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争取民族独立 第 8 页 共 14 页 B 建立近代化工业 C 追求民主自由 D 探索近代化道路 二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3 3 小题 第小题 第 2626 题题 1717 分 第分 第 2727 题题 1616 分 第分 第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6 17 0 分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社会早期的各种文化与娱乐活动 通常主要是特权阶层享受 故而文化娱乐场所并不普遍 入 宋以后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 人们进行娱乐活动的消遣场所茶坊和酒肆遍布大街小巷 还有早市 夜市 成为市民们流连之处 摘编自郭学信 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 阶段留学方向群体人数留学生代表 甲午战争 到民初 涌向日本的留学群推算在 22000 人以上宋教仁 蒋介石 鲁迅 陈独秀 等 留学欧美学生群到 1911 年前至少在 600 人 孙中山 蔡元培等 据周棉著 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 发展 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材料三 到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产业工人迅速增加到 120 万人左右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由于欧 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 暂时无暇东顾 日 美也乘机扩大在中国的市场 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一个迅速发 展的 黄金时代 到 1919 年前 中国产业工人的总人数约计 260 万人 再加上 1800 万手工业的工人 店员和城 市苦力 已经形成一支具有特色的中国近代工人阶级队伍 材料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各种体制的企业如雨后春笋 国家允许外资企业 合资企业 集体企 业 民营企业和工商个体户大量使用农民工 最终导致国有企业的一线工人大多数都是农民工 单廷民 浅谈农民工产生的原因和前景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 主要原因是什么 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城市布局的影 第 9 页 共 14 页 响 2 结合材料和所学 近代中国早期留学生群体为何兴起留日热潮 孙中山到欧美学习后 在推动中国民主 革命进程方面做了哪些突出贡献 3 根据材料三 中国工人阶级为何能在一战期间发展壮大 何时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0 世纪 40 年代末和 50 年代中后期中国工人地位大幅提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4 根据材料和所学 中国农民工群体在 1978 年后迅速扩大 主要原因是什么 27 16 0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建国后 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 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 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 毛泽东感慨地说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壶 能种粮食 还能磨成面粉 还能造纸 但是 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 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 建国后至 20 世纪末 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 1978 2010 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 年1992 年2002 年2010 年 第 10 页 共 14 页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362420370102398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 元 343 41826707328762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状况 针对这一状况 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结果如何 2 依据材料二 导致我国 1957 1962 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材料三中 1978 年 2010 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 尤其是 1992 年后的迅猛增长 当归功于 1978 年和 1992 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 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 依据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的认识 28 17 0 分 人类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探索在曲折中前进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因此 原先的怀疑 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 甚至是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 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 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 就没有解决不了 的问题 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 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 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1933 年 3 月 4 日罗斯福就职演说 材料三 农村改革由两个省带头 一个是四川省 那是我的家乡 一个是安徽省 我们就根据这两 个省积 累的经验 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摘自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 问题一 阅读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材料指出 当时 在 同 一 时期 西方经济的崩溃 指的是什么事件 同一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中 哪个国家实行的政策 明显模仿了苏联 模式 通过模仿苏联 该国开创了怎样的新经济模式 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2 问题二 阅读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罗斯福新政的哪项举措 做到了 使人民有工作可做 罗 斯福新政取得了怎样的实效 其实质是什么 3 问题三 阅读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经济建设中 我们在探索生产力和生 第 11 页 共 14 页 产 关系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失误 请举一例进行说明 由四川和安徽两省牵头进行的农村改革 探索出怎样的成功 经验 在对外开放的初期探索中 哪两个省份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共十四大 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指明了怎样 的改革方向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25 个小题 每小题个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福建南平武夷有轨电车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红桥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 建筑扬尘智能防控-洞察与解读
- 2025年中国无硅消泡剂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国考抚顺市巡视巡察岗位申论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国考福建财监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高分笔记
- 洗衣维修区块链智能合约-洞察与解读
- 2025国考大连市资源管理岗位申论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北京市税务稽查岗位行测预测卷及答案
- 2025国考江西民航公安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易错点
-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方案案例
- 变电所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 2025江苏苏州市相城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游乐园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新生儿科常见疾病诊断试题答案及解析
- Unit2WorkingthelandIntegratedskills课件-高中英语译林版(2020)选修第一册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题及答案解析(A类)
- 2025年探伤工(二级)实操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脑深部电刺激(DBS)设备市场应用规模与重点企业发展调研报告
- 屋顶彩钢加固施工方案
- 高校财会监督与预算绩效管理协同效能优化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