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册期末调研考试试卷5_第1页
高一历史下册期末调研考试试卷5_第2页
高一历史下册期末调研考试试卷5_第3页
高一历史下册期末调研考试试卷5_第4页
高一历史下册期末调研考试试卷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 20122011 2012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总分为 100 分 2 答题前 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 考号 学校 班级填写清楚 3 第 卷 3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6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4 第 卷务必写在答题卡的相应部分 第第 卷 卷 选择题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 3030 题 每题题 每题 2 2 分 分 1 从汉武帝时代起 政府在产盐地区设置盐官 实行统一生产 这说明煮盐业是一种 A 家庭手工业 B 田庄手工业 C 私营手工业 D 官营手工业 2 右图为清朝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 农业税相对稳定 工商杂税逐渐超过农业税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 B C D 3 亳州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花戏楼也叫山陕会馆 是山西 陕西盐商商帮在亳州设置会所的有 力见证 对此解读最有可能不符合史实的是 A 该会馆是山西 陕西盐商联络乡谊之情的场所 B 该会馆最早应建造于商业较为繁荣的宋元时期 C 该会馆证明亳州也是当时山陕商帮聚居地之一 D 该会馆是山陕商帮维护同行和同乡利益的组织 4 雍正皇帝在山西巡抚刘与义上奏的折子上批道 山西人 第一类是经商的 第二类是务农 的 第三类是谋入营伍 至中材以下方便之读书入仕 其俗殊属可笑 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当时山西人非常重视商业 当时山西人已经厌倦读书入仕 雍正皇帝信奉 重农抑 商 政策 A B C D 5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对 1550 1650 年这一时期有过如下描述 近代世界编年史上 从未 存在过对商人 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 如此可贵的一个良机 该 良机 出现主要得 益于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开辟 C 启蒙运动 D 工业革命 6 他们到处抢劫 到处屠杀 过去住人的村落变成了废墟 如果从世界经济文明 史的角度来看 欧洲的殖民掠夺和扩张 A 给欧洲带来了大量的财富 B 使美洲的土著居民被屠杀殆尽 C 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 D 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展 7 曼彻斯特棉纺织工厂都是大建筑 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 为了尽量利用一切地 方 工厂建成几层 各层尽可能不高 机器占了最多的面积 不少工厂往往昼夜开工 为了开 夜工 要用大量的蜡烛 以上现象最早发生在哪个时期 A 工业革命时期 B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C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 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时期 8 有人说 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 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其中 转变 的含义是 A 东方从属于西方格局的形成 B 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9 1896 年清政府 特谕天下 凡有矿之地 一律准民招商集股 地方官不得阻挠 清政府 这 一 举 措 A 预先为维新变法做准备 B 促进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C 准备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D 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10 光绪年间张之洞门人宋育仁管理商务局 误以为煤油 石油的俗称 是从煤炭中榨出来的 他开设煤油公司局 强拉硬拽弄了几万两股金 运来大量煤炭准备炼制煤油 结果损失惨重 该事例最能说明 A 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技术了解的不够深入 B 自力更生无法实现中国社会的大发展 C 洋务运动是一场清朝统治者导演的闹剧 D 西方国家完全封锁了对中国的技术输出 11 张謇曾说 我们儒家 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 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解释 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 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 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因此 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 大生 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 发展民族工业 救亡图存 B 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 以轻工业为主 注重民生 D 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12 清末洋务运动首领张之洞也是一位联语大家 其联语收入 联语存录 其中一对联为 经纶天下 衣被群生 题此对联的对象是 A 汉阳铁厂 B 湖北织布局 C 江南制造总局 D 继昌隆缫丝厂 13 根据蔡增基 十年来的中国航运 记载 自国民政府成立 1927 年 至今 不过十年 此十年 间 民营公司之组织 约计二十五家 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 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 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 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 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14 1946 年有报道说 如今的上海市真的 美化 了 美国的货物充斥这每一个角落 从吃到 用 我们完全 美式装备 了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B 抗战结束后经济复苏 C 签订了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D 官僚资本的膨胀 15 某领导到农村视察 问党委书记 试验田的亩产多少 党委书记回答 亩产 1 万斤 领导 说 还可以再多点吗 你们这里条件好 深耕下 还能多打点 这一现象说明 A 领导重视农业生产 B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C 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 D 农业生产力提高明显 16 20 世纪 50 70 年代 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 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中共八大的错误方针导致了后来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的 大跃进 运动 B 到 1956 年底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C 1956 1966 年 我国经济建设虽然走了不少弯路 但仍取得很大成就 D 1966 1976 年的 文革 严重干扰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造成巨大损失 17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秘密签订契约 我们分田到户 每户 户主签字盖章 如不成 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这份契约签订的背景是 A 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根本变革 B 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 性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在全国开始 D 农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正向小康迈 进 18 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 从左图票证的取消到右图票证的出现 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 A 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 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C 经济形态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 D 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时期 这个时期的基本特征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实行改革开放 C 思想得到了解放 D 城镇化进程 加快 20 下面是 改革开放 30 年 纪念活动中 反映率先开放的一座城市出现的一幅图片 这座城 市被称为 一夜崛起的城市 应是 A 上海 B 深圳 C 珠海 D 厦门 21 上海之有德律风 始于壬午季夏 其法沿途竖立木杆 上系铅线 线条与电报无异 惟其 中机括不同 传递方法 只须向线端传语 无异一室晤言 该材料反映的是 A 电话传入 B 电灯传入 C 电报传入 D 英语传入 22 英国通史 中说 过去以天为单位 现在以分钟 秒为单位 火车还教会人们守 时 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 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 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 念 依据材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 相对论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大 B 火车的发明使人养成了戴手表的习惯 C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 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3 有人用 殊途同归 四个字来形容胡佛和罗斯福的执政 对 同归 理解正确的是 A 维护政府的经济职能 B 维护各自政党利益 C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D 维护全体公民利益 24 在罗斯福新政中 既直接提高就业率 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 恢复银行信用B 调整农业经济 C 规范企业行为 D 举办公共工程 25 1929 1931 年间 美 德两国的工业生产额均跌落约三分之一 而苏联在 1929 年的总生 产量占全球 5 1938 年 总生产量占全球 18 苏联的表现不同于其它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 列宁发动十月革命 B 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推行计划经济 D 勃烈日涅夫改革 26 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 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 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 接待官员陪他 们参观 建设的伟大成就 并且得意地说 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 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 一架私人飞机 美国人惊讶的问 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 苏联官员说 当然有用啊 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 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 这一笑话 主要反映了 A 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B 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 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27 下图是漫画 福利 的流浪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福利制度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稳定社会秩序 B 福利制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C 福利制度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 D 福利制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28 对下表所反映历史信息的分析 正确的有 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 年份19371950196019711972 资本主义世界100100100100100 美国46 448 531 29 77 6 日本6 11 33 212 412 3 西欧共同体 26 53029 6 据 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第 二分册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黄金储备锐减 布雷顿森林体系必然崩溃 欧共体逐渐取代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美国经济霸权地位动摇 B C 29 对于经济全球化 有人认为它能带来幸福的 馅饼 也有人认为它是一个 陷阱 这说明 A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 经济全球化有百害而无一利 C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一帆风顺 D 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 者 30 2011 年 1 月 26 日 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 施瓦布在接受采访时说 世界正 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这些根本性变化中 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 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 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 从西方向东方转移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 今世界 A 一超多强 的世界政治格局 B 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 C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代全球化 D 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解体 第第 卷 非卷 非选择题选择题 二 材料分析题 共二 材料分析题 共 2 2 题 题 3131 题题 1616 分 分 3232 题题 2424 分 分 31 16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17 18 世纪时 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 100 关税的保护 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 织品的进口冲击 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 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 即使在 19 世 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 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 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 多种工业品的市场 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 美 彭幕兰等 贸易打造的世界 材料二材料二 l820 1985 年英美进口关税率 年份 国别 18201875191319261931195219651985 英国 45 55004171761 7 美国 34 4540 5033205396 73 5 据 美 赫尔德等 全球大变革 等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判断在英国是 自由贸易成就了工业革命 还是 工业革命成就 了自由贸易 1 分 并说明理由 4 分 根据材料二 指出 1926 1985 年美国进口关税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分 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4 分 在当代贸易自由化趋势中 出现了哪些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 3 分 这些组织的出 现对贸易自由化趋势有何影响 2 分 32 24 分 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 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体现了生产力的 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材料二材料二 社会制度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 一种是拉动效应 而另一种则是滞后 效应 拉动效应主要是指社会制度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 而滞后 效应则与之相反 其主要指的是社会制度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 摘编自李楠 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 本主义萌芽 材料三材料三 鸦片战争以后 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 芽 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 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中国面临 千古未有之 变局 材料四材料四 浙江省温州地区三个重要年份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年份 农业总产值 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财政收入 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社会消费售 总额 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19797 7814 12 1 3566 0 6 3042 5 199344 538 7 18 6854 4 92 5136 3 摘自 中共浙江省温州历史大事记 1949 年 5 月 1994 年 12 月 材料五材料五 1978 年和 2011 年三大产业对比柱状图 0 00 10 00 20 00 30 00 40 00 50 00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78年 1978年 1978年 2011年 2011年 2011年 1 材料一是连环画 牛郎织女 中的一幅插图 观察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中国传 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和耕作方式 分 2 结合材料二 指出清朝前期 鸦片战争以前 社会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 2分 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效应的制度和政策因素 分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述自鸦片战争后到 19 世纪 70 年代以前 中国经济结 构出现的变动 分 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 分 4 根据材料四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以上两个重要年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背景 4 分 5 材料五反映出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在改革开放 30 余年间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 3 分 这种变化折射出什么历史发展趋势 2 分 亳州市亳州市 2011 20122011 2012 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共单项选择题 共 30 题每题题每题 2 分 分 1 D 解析 题目中 政府在产盐地区设置盐官 实行统一生产 可知是由政府经营管理所 以选择 D 项 2 B 解析 由题目可以直接得出 由工商杂税的不断增长可知 题目无法反映雇佣 关系所以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不正确 3 B 解析 花戏楼也叫山陕会馆 是山西 陕西盐商商帮在亳州设置会所 可知花戏楼 是商帮所建 商帮出现于明清 所以 B 项错误 4 C 解析 山西人 第一类是经商的 可知 正确 雍正皇帝认为 其俗殊属可笑 可 知 正确 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5 B 解析 依据题目中的时间可知道 C 项和 D 项不正确 由对 对商人 投机者和暴发户 可知 B 项正确 6 D 解析 从世界经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 可知 D 项正确 7 A 解析 是机器生产 但使用蜡烛照明可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8 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的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指的是各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 B C 符合题意 但 B 项应在新航路开辟之后 与题干不符 9 B 解析 依据时间 1896 年和 地方官不得阻挠 可知是甲午战后 清政府放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