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六次周考(I)卷新版_第1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六次周考(I)卷新版_第2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六次周考(I)卷新版_第3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六次周考(I)卷新版_第4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六次周考(I)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六次周考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六次周考 I I 卷新版 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下列叙述 不属于隋朝灭亡的原因的是 A 多次发动对外战争 B 酷虐残暴的统治 C 大兴土木工程 D 国家财政困难 军费不足 2 2 分 2018 七下 田阳期末 学习隋唐史后 四位同学做了主题演讲 你认为最能准确的概括这段历 史基本特征的是 A 文明初露曙光 B 分裂奔向统一 C 繁荣与开放 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3 2 分 2017 七下 邹平期中 对比分析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 的相似之处有 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实现统一 存在时间都很短暂 都修筑了大型工程 都开创了影响深远 的政治制度 A B C D 4 2 分 2016 临沂 他在位期间成功在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 300 年的分裂局面 改革制度 发展 生产 注重吏治 国家安定 人民的负担较轻 经济繁荣 他在 1978 年美国学者麦克 哈物所著的 影响人类历 第 2 页 共 13 页 史进程的 100 名人排行榜 中排行第 82 位 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隋文帝 D 唐太宗 5 2 分 2017 七下 长宁月考 下面对隋朝特点的尖端总结中 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 经济繁荣 B 短暂而繁荣 C 二世而亡 D 节俭盛行 6 2 分 以下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贞观之治 文景之治 开元盛世 康乾盛世 A B C D 7 2 分 2018 七下 合肥月考 前代选用 皆州郡察举 至于齐隋 不胜其弊 自隋罢外选 招天下之人 聚于京师春还秋住 乌聚云合 这是唐玄宗时沈既济对当时盛行的某种制度的描述 唐代统治者热 衷于这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A 促进教育及文学艺术的发展 开创读书求学的良好风气 B 控制人才 控制选官权力 巩固统治 C 公平选拔人才 扩大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 扼制世族官僚的营私舞弊 D 束缚人们的思想 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 第 3 页 共 13 页 8 2 分 2017 七下 河源月考 汉武帝 唐太宗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 他们采取的相似治国措施 是 A 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B 加强对吐蕃的管理 C 兴建佛寺 传播佛教 D 统一文字和度量衡 9 2 分 2017 七下 江苏月考 开元末年以来 逐渐集军权 行政权 财权于一身的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节度使 10 2 分 2017 七下 桂林期中 下图佛座侧面刻有 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迦 佛像供养 三藏法师玄奘 的历史功绩有 A 出使西域 B 西行取经 C 七下西洋 D 抗击沙俄 11 2 分 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 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 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第 4 页 共 13 页 A 玄奘西游 B 鉴真东渡 C 文成公主入藏 D 遣唐使到来 12 2 分 贞观之治 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有关 贞观之治 出现的原因的叙述 不 正确的是 A 重视纳谏 B 吸取隋亡教训 C 轻徭薄赋 D 任用姚崇为相 13 2 分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资冶通鉴 对她的评价是 政由己出 明察善断 故当时 英贤亦竞为之用 当时 亦竞为之用 的 英贤 有 A 房玄龄 杜如晦 B 姚崇 宋璟 C 卫青 霍去病 D 宋濂 郑和 14 2 分 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魏鲜卑族人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马球游戏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经精义 辽 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统治汉人 A 中外交往 B 民族团结 C 国家统一 D 文化交融 第 5 页 共 13 页 15 2 分 和平交往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能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历史事件是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A B C D 16 2 分 2017 深圳 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 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 贴切的 是 A B C D 17 2 分 2017 七下 花垣月考 假如你能够穿越时空隧道 来到唐朝 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第 6 页 共 13 页 A 穿着少数民族的衣服逛大街 B 吃长安的著名零食胡饼 C 征集民工开凿大运河 D 人口数量的增加 18 2 分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该诗反映了下列哪 位皇帝统治前期的社会繁荣景象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武则天 19 2 分 疆里虽重海 车书本一家 反映了 A 吐蕃与唐朝的密切关系 B 北宋人民与契丹人民的友好往来 C 粟末靺鞨与唐朝的密切关系 D 西域各族对西汉的向往与敬慕之情 20 2 分 2016 七下 蓟县期中 唐太宗把一位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 增进了 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公主和赞普分别是 A 金城公主 松赞干布 B 金城公主 尺带珠丹 C 文成公主 尺带珠丹 D 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 21 2 分 史载唐太宗时 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 太宗一笑置之 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应是 A 唐初北方无边患 第 7 页 共 13 页 B 长城已失去防御能力 C 唐朝国力虚弱 无财力支持 D 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 22 2 分 2018 九下 苏州月考 隋唐时期开始确立与初步完善的科举制度被西方人誉为中国的 第五 大发明 他们认为 科举考试使得 即使是国家中最贫穷的人也只能说 如果他命运不济也是 天意如此 他的同胞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他提升自身的地位 这段评述主要是指 科举制度 A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 扩大了人才的选拔范围 C 体现了公开公正的原则 D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23 2 分 2017 七下 钦州港月考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A 轻徭薄赋 B 重用人才 C 减轻刑罚 D 善于纳谏 24 2 分 下列诗句中涉及到科举制的有 皇榜尽处是孙山 贤郎更在孙山外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慈恩寺下提名处 十七人中最少年 A B C 第 8 页 共 13 页 D 25 2 分 明朝时期科举制与唐朝时期科举制的最大差别是 A 考试目的 B 考试手段 C 考试内容 D 考试管理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6767 分分 26 20 分 2018 七下 临洮月考 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古代世界最雄伟的工程之一 请结合所学的知 识回答下列问题 1 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为何又成为一个短命王朝 2 在如下图中填出隋朝大运河的 三点四段 名称 3 皮日休 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教多 皮 日休是怎样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 你对他的评价有何看法 4 大运河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 27 15 分 2018 七下 莒县月考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唐朝 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 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 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禀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 远行不 第 9 页 共 13 页 劳吉日出 唐 杜甫 忆昔 材料二 水国寒消春日长 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 周匡物 及第谣 材料三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 一条由信念 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 一个民族朐襟开放 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 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 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 当时的统治者是谁 他开创了 怎样的盛世之局 2 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 唐太宗 武则天分别对这一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 样的贡献 3 材料三的的这位 伟大僧人 是谁 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 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28 20 分 2017 七下 宝坻期中 隋 唐 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阅读下面 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诗人皮日休诗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 为君之道 必须先存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 犹割股以啖腹 饱腹而身毙 朕当去奢省费 轻徭薄赋 选用廉吏 使民衣食有余 则自不为盗 按用重法邪 节选自 贞观政要 原文大意是 作为一个君王 一定要使百姓能够生存 如果君王损害百姓的利益来达到享乐的目的 就好像 是割自己身上的肉吃到肚子里 虽然肚子饱了 人却已经死亡 我应当去掉奢侈 节省开支 减轻徭役 少 收赋税 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 使老百姓吃穿都有富余 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 怎么能用严厉的刑 法呢 材料三 西汉 唐朝和北宋时期南北经济发展情况 南方北方 朝代 人口 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人口 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第 10 页 共 13 页 西汉 2470685 19 8 9985785 80 2 唐朝 3920415 43 2 5148529 56 8 北宋 11224760 62 9 6624296 37 1 摘自杨远 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 此河 的中心在哪里 请你写出 此河 开凿后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的作用 2 根据材料二回答 材料二中的君主为了 存百姓 他准备从哪些方面做起 至少两方面 3 根据材料三分析 从西汉到北宋南北方人口的变化 反映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出现了什么变化 4 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 请你谈谈哪些因素会影响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29 10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西交通之路 材料二 我国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 与亚洲经及非洲 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 的声誉 各国称中国人为 唐人 第 11 页 共 13 页 1 开通这条 中西交通之路 的人物是谁 2 试举一位致力于唐朝对外交往的著名人物 并简述其事迹 30 2 分 2017 七下 咸阳月考 辨析题 1 西汉张骞出使天竺求取佛经 唐朝玄奘为弘扬佛法六次东渡日本 错误 理由 错误 理由 2 假如小李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贞观年间 进入到当时的长安城 他能看到日本的遣唐使 并拜访了高僧鉴真 最让小李激动的是政府开创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错误 理由 错误 理由 第 12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