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I)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I)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I)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I)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四川教育版备考四川教育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0707 百家思想与百家思想与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2017 九下 佛冈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 学派纷呈 其主张能体现题表所示内容的学派是 层面日常规范 个人用礼仪规则来要求自己 可以不犯错误 家庭父母健在时 要对他们表示尊敬和爱戴 政府君主遵守礼仪规则 臣民就听从他召唤 A 道家 B 墨家 C 儒家 D 法家 2 2 分 2015 七上 苏州期末 仁者 爱人 为政以德 尊卑有序 齐之以礼 这些思想主张出自于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3 2 分 2016 七上 惠来期中 知彼知已者 百战不殆 的军事格言 是哪个军事家的名言 A 庞涓 B 孙武 C 韩非 第 2 页 共 15 页 D 孙膑 4 2 分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的主张与百家争鸣中哪家的思想主张最相似 A 墨家 B 儒家 C 道家 D 法家 5 2 分 2016 七上 大石桥期末 战国时期韩国的韩非属于 A 儒家 B 法家 C 纵横家 D 道家 6 2 分 2019 七上 闽清期中 如下图 读书摘要 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春秋争霸 B 社会变革 C 百家争鸣 D 统一全国 7 2 分 2016 七上 徐州期末 最早提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的思想家是 第 3 页 共 15 页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墨子 8 2 分 近年来 矿难 屡见不鲜 许多私营矿主在不具备生产条件下坚持生产 置矿工生命于不顾 甚至与地方官员相勾结 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 你认为中央派谁去治理最有效果 A 孟子 B 墨子 C 老子 D 韩非子 9 2 分 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 中正仁和 其中 仁 的思想来自 A 道家 B 儒家 C 法家 D 墨家 10 2 分 人类希望和平安宁 温馨和谐 中国的 道德经 成为世界上除 圣经 以外发行量最大的 畅销书 此书记载的言论是关于 A 孔子 B 墨子 C 老子 D 孟子 11 2 分 2019 七上 西安期中 下图是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 的目录截图 图中两个空白书名号 中应填写的内容是 第 4 页 共 15 页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12 2 分 2017 七上 大冶期中 百家争鸣 反映应的社会实质是 A 孔子 有教无类 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 夏桀暴政使取民怨声四起 C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D 一百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 13 2 分 2018 七上 晋江期中 小明考试考砸了 爸爸暴跳如雷 说要 家法伺候 爷爷慢吞吞地说 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 知道差在哪儿 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 相互转化嘛 其中小明爸爸和爷爷的言论分 别与下列我国古代思想家的主张最为接近的是 A 孔子 老子 B 孙武 老子 C 韩非子 老子 D 韩非子 庄子 14 2 分 2019 成都 战国时期 认为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主张 制天命而用之 的 思想家是 A 墨子 第 5 页 共 15 页 B 荀子 C 孟子 D 韩非子 15 2 分 2019 七上 无棣期中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 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 的东方智慧 2015 年 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 天下兼相爱则治 交相恶则乱 习 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 16 2 分 2018 七上 齐齐哈尔开学考 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学术繁荣局面的表述 不正 确的是 A 社会急剧变化 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B 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发表意见 C 各学派相互辩论 D 各学派的思想后来都发展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17 2 分 2019 泰安模拟 葛兆光在 中国思想史 中说 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 并可以作 为晋身之阶以后 表面上看来是胜利了 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 由此可见 作者 认为儒学 A 推动封建教育的发展与繁荣 B 吸收了道家 法家等各派的合理成分 C 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D 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 第 6 页 共 15 页 18 2 分 2018 七上 临沭期中 2016 年 5 月 17 日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谈到 在漫漫 历史长河中 中华民族产生了儒 道 墨 名 法 阴阳 农 杂 兵等各家学说 涌现了孔子等一大批思想大 家 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 下列思想家属于道家学派的是 孔子 老子 墨子 庄子 荀子 A B C D 19 2 分 2019 九下 滨州开学考 在治理国家问题上 儒家主张教化百姓 以 礼 治国 法家强调 用 刑罚 加强统治 道家反对 礼 治 也反对 法 治 他们提出 无为而治 这些内容反映的现象是 A 诸侯争霸 B 变法运动 C 百家争鸣 D 民族交融 20 2 分 2018 九上 江门开学考 战国末期 有位思想家提倡法治 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秦 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后 赞叹不已 说 我得见此人 死也甘心了 被嬴政仰慕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第 7 页 共 15 页 C 荀子 D 韩非 21 2 分 2018 七上 东台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 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 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 A 无为而治 B 以法治国 C 以礼治国 D 民贵 君轻 22 2 分 2017 七上 滕州月考 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 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中央集权 的法制派 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 下列正确对应描述的是 A 儒道墨法 B 墨儒法道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23 2 分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 学说与商鞅思想相接近的是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24 2 分 2016 七上 长春期末 电影 墨攻 中讲述的是 战国时期由刘德华饰演的墨家代表帮助梁 王守城的故事 其中他多次提出墨家的思想是 A 春秋无义战 第 8 页 共 15 页 B 兼爱 非攻 C 无为而治 D 知彼知己者 百战不殆 25 2 分 主张 不要过分捕捞鱼鳖 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 的古代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 26 2 分 2017 七上 靖江期中 对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如下图 解读正确的是 A 一百名学者在争鸣 B 一百家派别在争鸣 C 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 D 一场影响深远的民主政治运动 27 2 分 2017 七上 宜兴期中 奉法者强 则国强 奉法者弱 则国弱 持这一观点的中国古代思 想家是 A 孔子 B 墨子 C 老子 第 9 页 共 15 页 D 韩非 28 2 分 墨子思想折射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崇尚和平 追求和谐的积极力量 在当前社会具有很深的 现实意义 战国时期 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 为政以德 B 兼爱 非攻 C 无为而治 D 改革 法治 29 2 分 2017 七上 东莞期中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 春秋战国历史 的过程中 搜集到下列信息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铁器 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 期的阶段特征是 A 大变革的时代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30 2 分 下列哪一项是 百家争鸣 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 私学的兴盛 B 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 社会的急剧变革 D 士人的解放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13113 分分 31 20 分 2016 七上 常熟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急剧变化 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发表意见 并互相辩论 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学术繁荣局面 第 10 页 共 15 页 选自人教版 历史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 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摘自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三 司马迁采访史迹 图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引起当时 社会急剧变化 的原因 并指出在争鸣的各学派中 其思想在中 国历史的发展中先贬后崇 最终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派别名称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张 并指出汉武帝采纳此建议的根本目的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写出史学家司马迁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完成的巨著名称 并指出该史书的历史 地位 32 20 分 2016 七上 端州期末 根据材料回答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动的时代 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 又是中国古 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国家靠什么治理 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 人的本性是什么 围绕这些 问题 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 各抒己见 争鸣辩论 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高中语文读本 必修三 P23 第 11 页 共 15 页 材料二 论语 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体著作 泛爱众 而亲 接近 仁 己所不欲 勿施于 人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教无类 温故而知新 等 意蕴深刻 材料三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 成为历代进步 思想家 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 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岳麓版课标教材 历史 必修三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 百家争鸣 出现的背景和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 概括材料二中孔子的思想主张 谈谈我们可以从孔子思想中汲取哪些智慧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述 百家争鸣 出现的重要意义 33 15 分 2017 七上 大丰期中 在历史长河中 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 阅读 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孔子说 周君 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 就会像北极星那样 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 而群星都 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论语 为政 苛政猛于虎 统治者的苛刻统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 礼记 檀弓下 材料二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 成为历代进步 思想家 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 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三 战国末期 有位思想家反对空谈仁义 强调以法治国 树立君主的权威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后 赞叹不已 说 我得见此人 死也甘心了 第 12 页 共 15 页 360 百科 材料四 法律是准绳 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 道德是基石 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 把法治中国建设好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 合 习近平纵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中两段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孔子是什么时期的人 他认为统治者实行怎样的政策 人民 才会心悦诚服 社会才会稳定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归纳 百家争鸣 出现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被嬴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谁 他属于哪一学派 4 根据材料四 请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国治国的方略是什么 34 28 分 2017 七上 邵阳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 周王室势力日益衰微直至瓦解 群雄割据 战乱频繁 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提出了 各种政治主张及治国方略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 美国学者迈克尔 哈特列举 世界上最有影响的 100 人 中 中国的孔子列第五位 蔡伦列第七位 秦始皇列第十七位 老子列第七十三位 隋文帝列第八十五位 毛泽东列第八十九位 孟子列第九十二位 请回答 1 春秋时期形成的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他的哪部著作后来成为道家的经典 2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后来他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在哪部著作中 3 除儒家与道家外 主张 兼爱 非攻 是哪家学派的观点 强调 以法治国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 统治 的是哪家学派的观点 35 30 分 2017 七上 启东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试中考砸了 爸爸暴跳如雷 说要 家法伺候 妈妈赶紧说 我们要 好好教育孩子 使他进步 爷爷慢吞吞地说 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 知道差在哪儿 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 第 13 页 共 15 页 材料二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 30 岁左右便收徒讲学 前后从事教育 40 多年 相传他有弟子 3000 人 其中出 名的有 72 人 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 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 他提倡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主张 为政以德 材料三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 强调 法治 并提出 事在四方 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 四方来效 的理论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创始人是谁 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 2 材料二 三中的 他 分别指的是谁 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 3 材料二 三中的 他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 主张有何不同 试联系现实 谈谈你对治国问题的认识 第 14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