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1页
天津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2页
天津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3页
天津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4页
天津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天津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天津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D D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马关条约 与 南京条约 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A 割地 B 开设工厂 C 赔款 D 划使馆界 2 2 分 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下表反映的是 类别 时期 发式服饰称谓礼节脚形 辛亥革命前剃发留辫顶戴花翎 长袍马褂大人 老爷跪拜 作揖缠足 辛亥革命后强令剪辫中山装 旗袍先生 某君鞠躬 握手天足 A 大众传媒的发展 B 习俗风尚的变革 C 交通工具的更新 D 通讯设施的完善 3 2 分 他们一路烧杀 攻入北京 闯进圆明园 往日辉煌的宫殿 参天的古树 都化为灰烬 他 们是 A 鸦片战争中的英军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 C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军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英法联军 第 2 页 共 16 页 4 2 分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武力进犯大多得逞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 本原因是 A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于强大 B 清政府政治腐败 经济落后 C 清政府战和不定 妥协退让 D 清朝军队武器装备落后 操练不勤 5 2 分 割让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天津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南京条约 6 2 分 小明暑假去北京旅游 参观了圆明园遗址 导游说北京在近代曾经两次遭到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劫 掠 大量珍贵文物至今流失海外 你知道是哪两次吗 A 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2 分 图是 戊戌变法 失败后谭嗣同被处死的场景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 3 页 共 16 页 A 顽固派实力强大 B 人民的支持 C 光绪帝没有实权 D 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 8 2 分 外国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 20 世纪 这份 礼物 指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9 2 分 据 客都梅州 一书介绍 丁日昌曾协助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并任总办 建议清政府设立北洋 东 洋和南洋海军 曾在台湾规划主持架设电报线 从这些活动可以判断丁日昌积极倡导和参与了 A 洋务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0 2 分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突出作用是 A 挽救了民族危亡 B 促进了思想启蒙 C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11 2 分 下列图片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中的四幅 其中表现了林则徐捍卫中华民族尊严壮举的一幅是 第 4 页 共 16 页 A 虎门销烟 B 金田起义 C 武昌起义 D 五四运动 12 2 分 对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A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 C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D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13 2 分 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 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A 林则徐 B 火烧圆明园 C 鸦片战争 D 甲午风云 第 5 页 共 16 页 14 2 分 某同学在学完 太平天国运动 后做了如下笔记 错误的一项是 A 创立拜上帝会发展群众 B 定都天京 建立起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C 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迫切要求 D 天京陷落 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15 2 分 日本外相声言 南京政府绝不能与张学良妥协 否则日本政府将不能坐视 美英担心日本扩大 侵华 排挤美英的在华势力 主张只要蒋介石还能继续统治下去 不妨就和共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联合 日 美 英的上述反应针对的是 A 九一八事变爆发 B 八一三事变爆发 C 西安事变爆发 D 七七事变爆发 16 2 分 某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 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们推荐下列四部电影 南昌起义 甲午风云 鸦片战争 长征 A B C D 17 2 分 1898 年 6 月 光绪皇帝颁布 明定国是 诏书 宣布变法 变法的目的是 A 救亡图存 B 百日维新 C 创立民国 第 6 页 共 16 页 D 废止科举 18 2 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被法国作家雨果谴责为 强盗 的两个国家是英国和美国 B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英法联军为主凶 美俄两国为帮凶 C 在中国近代史上 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辛丑条约 D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军 19 2 分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 历史评价等方式 其中 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 价值的评判表达 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 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B 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慑下 1881 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 中国收回伊犁 C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 百日维新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20 2 分 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A 一二 九运动的爆发 B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C 八 一三事变的爆发 D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1 2 分 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下列侵华战争中 攻入清朝都城的是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B C 第 7 页 共 16 页 D 22 2 分 在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 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些精神财富产生的先后顺序 是 长征精神 五四精神 井冈山精神 A B C D 23 2 分 遵义会议被誉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以下史实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北洋军阀统治被推翻 B 人民军队的创建 C 井冈山根据地的巩固 D 长征的伟大胜利 24 2 分 观万国之势 能变则全 不变则亡 全变则强 小变仍亡 是哪一派别的观点 A 地主阶级顽固派 B 地主阶级洋务派 C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25 2 分 以下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五口通商 C 领事裁判权 第 8 页 共 16 页 D 赔款 2100 万元 26 2 分 1917 年 李大钊撰文指出 孔子者 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宪法者 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 也 专制不能容于自由 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 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 则其宪法将为萌芽 专制之宪法 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 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 批判封建皇权 B 反对专制复活 C 捍卫 临时约法 D 倡导科学精神 27 2 分 1902 年 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 张义说 我参加过公车上书 李辛说 我参 加过义和团运动 王平说 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赵洋说 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 时的现实 A 张义 B 李辛 C 王平 D 赵洋 28 2 分 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 由此判断 他的研究主题是 A 全民族抗战 B 正面战场抗战 C 敌后战场抗战 D 八路军抗战 第 9 页 共 16 页 29 2 分 从宋教仁被刺案的本质上反映了 A 权力之争 B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 国民党与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 D 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30 2 分 下图是 1936 年 12 月 13 日 解放日报 的一篇新闻报道示意图 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 是 A 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 B 蒋介石命令张 杨对陕北红军发起进攻 C 张 杨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爆发 D 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2626 分分 31 2 分 1895 年 康有为 梁启超联合各省举人 请求光绪帝拒和 迁都 变法 史称 1911 年 10 月 10 日 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取得胜利 史称 32 2 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的 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 的指导思想是 33 6 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近代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依据所学历史知识 归纳总结近代四次重大的探索 梦想重大探索代表人物探索层面主要影响 意义 自强求富梦 李鸿章器物层面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 10 页 共 16 页 变法强国梦戊戌变法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民主共和梦 辛亥革命 孙中山 层面 新文化运 动 思想层面 促进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 34 7 分 根据提示 写出对应的正确答案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的事件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35 8 分 某班要开展以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 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请提供下列学习板块所需要的相关 史实 学习板块相关史实 各一例 开天辟地 重要会议 星火燎原 重要事件 战略转移 军事行动 著名战役 抗日烽火 重要会议 第 11 页 共 16 页 主力决战 重要战役 推翻王朝 标志事件 感悟 36 1 分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使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变成了 洋人的朝廷 的是 辛丑条约 三 三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37 20 分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 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阅 读下列材料 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 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 中国经济 科技 文化一直走 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 近代以后 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 闭关锁国 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 鸦 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习近平 2014 年 4 月 1 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材料二 在距 1894 年中日事件 120 年后的 2014 年 4 月 21 日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 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精神支柱 其中供奉着近代以来历次战争中战死的日军亡灵 包括二战时对 中国和周边国家犯下滔天罪行的战犯 新华网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 4 5 亿两 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划定北京 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 不准中国人居住 摘自北师大版教材八年级上册 历史 材料四面对侵略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 走过了自强 变法 革命的历程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 在目 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 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 再到观念层面 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 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1 材料一提及的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签订的什么条约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的原因是什么 2 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中 1894 年中日事件 对中国造成的重大影响 第 12 页 共 16 页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4 材料四中 器物层面 的运动是指什么运动 制度层面 的第一次尝试是指什么运动 38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 下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 虽不是很准确 但 有些道理 材料二 是役也 碧血横飞 浩气四塞 草木为之含悲 风云因而变色 全国久蛰之人心 乃大兴奋 怨愤 所积 如怒涛排壑 不可遏抑 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则斯役之价值 直可惊天地 泣鬼神 与武昌革命 之役并寿 孙中山 黄花岗烈士事略 序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 闹了多少事 流了多少血 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 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 材料一救国方案中 我反 我学 分别对应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其中李鸿章 我学 具体创办了什么 军事工业 2 通过材料二 你认为黄花岗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你知道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什么 3 材料三中的话 你认为是出自哪一人物之口 他是哪场运动的代表人物 他认定的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 什么 4 通过上述材料涉及的史实及其影响 你有什么启示 第 13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