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备考试卷B卷_第1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备考试卷B卷_第2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备考试卷B卷_第3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备考试卷B卷_第4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备考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22 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备考试卷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备考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131 题 共题 共 6262 分分 1 2 分 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实现国家统一的四个封建王朝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秦朝 隋朝 西晋 元朝 A B C D 2 2 分 公元 618 年 一位末代皇帝在江都 今扬州 自觉大势已去 揽镜自照 无奈哀叹 好头颅 不知谁当斩之 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 建立隋朝 B 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 实现了统一 C 隋朝开凿大运河 加强了南北联系 D 隋炀帝酷虐残暴 隋朝行将灭亡 3 2 分 秉持 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 的理念 并成就 贞观之治 盛世 局面的皇帝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隋炀帝 4 2 分 使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A 安史之乱 第 2 页 共 22 页 B 藩镇割据 C 开元盛世 D 黄巢起义 5 2 分 成语 金榜题名 独占鳌头 三元及第 所反映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6 2 分 如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 局部 其中的 a b c d 指四个朝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b 的都城在上京 与 c 并立的两个政权是由契丹族建立的金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 d 的建立者是忽必烈 A B C D 7 2 分 下列哪位皇帝秉持 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 可以知得失 的理念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第 3 页 共 22 页 D 武则天 8 2 分 唐朝国力强盛 经济繁荣 在中国封建时代是空前的 下列唐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应是 A B C D 9 2 分 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A 郡县制 B 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分封制度 10 2 分 下列关于武则天的叙述正确的是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生产 选拔人才 的政策 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为宰相 A B C D 第 4 页 共 22 页 11 2 分 唐太宗告诫臣下 君 舟也 人 水也 水能裁舟 亦能覆舟 这种思想最可能来自哪一思 想学派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12 2 分 下面说法最符合隋唐特点的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 C 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 中华帝国的衰落 13 2 分 你若要研究唐朝时期印度和西亚的有关历史 可以参考的书籍是 A 论语 B 史记 C 大唐西域记 D 西游记 14 2 分 图 1 所示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 最古老的人工水道 这一工程是 第 5 页 共 22 页 A 都江堰 B 灵渠 C 大运河 D 赵州桥 15 2 分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 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C 进士科和明经科是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 D 科举制度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 16 2 分 唐朝政局可用右图表示 图中 处应为 A 唐太宗统治前期 B 唐太宗统治后期 C 唐玄宗统治前期 D 唐玄宗统治后期 17 2 分 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 话说唐太宗政绩 的知识擂台赛 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 修订法令 删繁就简 B 重视人才的培养 C 轻徭薄赋 减轻农民负担 第 6 页 共 22 页 D 创立科举制度 18 2 分 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 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 议 下列这些评论中 最准确的是 A 严刑酷法 实行残暴统治 B 颇有作为 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 奢侈腐化 心狠手毒 D 选贤任能 政治清明 创 开元盛世 19 2 分 武则天不惜动用酷吏打击贪官污吏 朱元璋实行 重典治吏 官吏枉法受赃 80 贯处以绞刑 雍正帝时 赃官的罪行一经核实 就把他的家底抄个干净 连他们的亲戚子弟的家也不放过 并下令 丝毫不 得碍于情面 务必严加查处 把贪官追得水尽山穷 叫他子孙做个穷人 方符朕意 古代帝王这样做的根本目的 是 A 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B 为了肃清官员的贪污腐败 C 为了强化皇权 平抑穷富 D 为了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 20 2 分 2007 年是 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 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A 玄奘 B 鉴真 C 崔致远 D 马可 波罗 21 2 分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总结卡片 在卡片横线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有 第 7 页 共 22 页 唐朝繁盛所产生的吸引力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科举制的创立 A B C D 22 2 分 唐朝对外交往中最为著名的友好使者是 玄奘 晁衡 鉴真 空海 A B C D 23 2 分 下图是武则天的 无字碑 她遗言立无字碑 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 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自 己掌握的知识 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 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 重视人才 发展农业生产 社会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 B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提高了妇女地位 第 8 页 共 22 页 C 统治残暴 荒淫无道 D 励精图治 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24 2 分 友好和平交往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下列历史人物的活动属于 友好和平交往 的是 A B C D 25 2 分 古代历史上 在中国和印度的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A 张骞 B 鉴真 C 玄奘 D 文成公主 26 2 分 据史书记载 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 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 胜业坊有 以小 车推蒸饼卖之 永昌坊有茶肆 新昌坊有客舍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 农业生产发展 B 商业经济繁荣 C 对外贸易活跃 第 9 页 共 22 页 D 经济重心南移 27 2 分 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其根本原因是 A 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B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C 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 D 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28 2 分 唐诗 宋词 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重要成就 与之有关的史实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仙 李白和 诗圣 杜甫是盛唐诗坛上的双字星 B 两宋时 词广为流行 达到巅峰 C 元朝时 曲是最活跃的文学形式 D 苏轼 苏东坡 是元杂剧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 窦娥冤 等 29 2 分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 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 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 又一 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 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 厄运 的原因是 A 注重考查诗赋 B 打破门第限制 C 采用八股取士 D 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30 2 分 孙中山曾说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 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 英国的考试制度 原来 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 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 A 秦朝 B 隋朝 C 汉朝 D 宋朝 第 10 页 共 22 页 31 2 分 秦末农民战争中 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A 长平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城濮之战 D 马陵之战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9 9 题 共题 共 180180 分分 32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水国寒消春日长 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及第谣 材料二 唐太宗 曾私幸端门 看新进士缀行而出 喜曰 天下英雄 入吾縠中矣 王定保 唐摭言 材料三 胡锦涛在中国文联及作协代表大会上说 中华民族历来以悠久而丰富的文化著称于世 从我国 秦汉以前的诗经 楚辞到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以及明清小说 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种制度 这种制度正式创立于哪位皇帝时期 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2 材料二 这种制度在唐朝逐渐完善 除唐太宗外 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还有哪两位 3 材料三 唐玄宗时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唐代被称为 诗圣 的是 4 宋词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是谁的作品 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及其代表作是什么 33 25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 第 11 页 共 22 页 材料二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尔曹 材料三 舟所以比人君 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四 图 7 图 8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朝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分别是哪里 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开通有何意义 2 材料二的诗句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有关 这一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3 唐太宗经常以材料二中的这句话告诫自己 这说明他认识到了什么 在他的统治下 唐朝出现了什么局 面 4 图 7 和图 8 两位高僧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请任选一人简要谈谈他们的事迹 5 综合上述材料 请概括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 34 10 分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见下图 第 12 页 共 22 页 1 上图 隋朝大运河中心地点在哪里 最北最南地点在哪里 2 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作用 35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 隋朝时 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 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 开通全长 2000 多千米的大运河呢 原来 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 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 有计划加以疏浚 改建和扩展的 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七年级 中国历史 地图册 下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指出隋朝大运河以何处为中心 南北分别可以通达哪里 2 时至今日大运河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试举一例说明 3 材料二描述了大运河开凿的情况 读后你有何感想 第 13 页 共 22 页 36 40 分 唐朝对世界造成的影响很大 直到今天很多地方仍以 唐 来代表中国 请根据材料回答相关 问题 材料一 步辇图 描绘吐蕃使者奉命求婚 唐太宗乘坐步辇接见的史实 画面下面 唐太宗坐于辇上 十分威严 宫女九人前后左右分列 有的抬辇 扶辇 有的持扇 有的打伞 各具姿态 画面左侧 留有长须 穿红袍持笏 的人是朝中引见的礼官 他的后面穿花色锦袍拱手站着的人是吐蕃使者 最后一人是朝中的翻译官 陈卫平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材料二 富裕的唐朝人 不想让自己只是个粗鄙无文的有钱人 他们愿意花上许多时间来装扮自己 让生活 变得更有滋味些 于是像写诗 画画这类的活动 就成为流行的风尚 陈卫平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材料三 唐朝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帝国了 如果这个大帝国只是会打仗 令人听到它的赫赫威名 就感到害 怕 那么它一定得不到别人的好感 不过唐朝不是那样的霸主 它虽然也很威风 但别人却忍不住想对它友善和 亲近 陈卫平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材料四 唐朝人建了一座大城 作为自己的国都 这座城不但令唐人感到骄傲 就连外国人也都引以为荣 他们来到这地方以后 多半都不想再回去了 陈卫平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第 14 页 共 22 页 材料五 唐时去印度 没有汽车 没有火车 没有飞机 要爬过高山 渡过河流 横越沙漠 只有傻子才 会去 陈卫平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1 材料一中吐蕃使者奉谁的命令到大唐求婚 唐太宗同意将哪位公主远嫁吐蕃 2 你知道这幅 步辇图 是谁画的吗 除了他还有哪位被称为 画圣 的著名画家 3 写诗的人中 诗风淳朴厚重 反映历史真情实况的是 他享有什么样的美誉 4 写诗的人中 诗风直面社会 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是 5 材料四说唐帝国 忍不住想对它友善和亲近 是因为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社会充满活力 人 们多显示出什么样的精神风貌 6 在忍不住亲近唐帝国的队伍中 哪一国家专门派遣 遣唐使 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 文化 朝鲜半岛 上也有一个国家 也与隋唐往来频繁 它是 7 材料四中让唐人骄傲 外国人不想回去的大都市是 8 材料五中说的 傻子 是谁 到达印度后 在佛学最高学府游学 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归国后 由他口述 弟子记录成书 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是 37 20 分 某历史小组开展主题学习 请你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异域驼铃风雨路 世界文明交流第一路 一书中写道 在很长一段时间 东西方各国都以使用丝绸为时髦 他们认为穿着丝织物 可以使自己显得更高贵一些 正是人们穿得过于眼花缭乱 以至于在公元 14 年古罗马元老 诏令禁止男性臣民穿戴丝绸服饰 唐风洋溢奈良城 领域贡献 宗教传播佛教 使佛教成为日本的国教 建筑建造招提寺 使之成为日本古代建筑的典范 医学传授医术 使日本有了医药学术 书法向日本传输书法作品 促进日本书道的形成 第 15 页 共 22 页 饮食将唐朝的豆腐等带至日本 丰富其饮食文化 1 古罗马 男性臣民穿戴丝绸服饰 得益于古代哪一条商路的开通 这条商路开通于中国的哪个朝代 2 表中内容属于谁的贡献 由此可见 唐代具有怎样的时代特征 3 星牵沧海云帆耸 根据如图所示邮票内容 说明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4 绝知此事要躬行 归纳以上材料所反映的主题 38 15 分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以下问题 1 写出图一和图二所指物体名称 2 图三和图四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 图三和图四反映了唐朝采取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39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统一契丹八部 任用汉人为官改革习俗 建筑城郭 创制契丹文字 发展了农业和商业 916 年 他称皇帝 国号 契丹 第 16 页 共 22 页 材料二 他是党项族拓跋部人 于 1038 年称帝 国号大夏 他懂得蕃汉文字 懂得佛教经典 还研究过儒家 的经史和兵书 他仿照唐宋封建制度建立统治机构 任用汉人为官 根据汉文创制西夏文字 曾制定官制 军制 法律 材料三 他是女真族完颜部首领 他逐步统一邻近部落 1114 年发动了反抗辽奴役的战争 一再取得胜利 1115 年 他称帝 国号金 年号收国 摆脱了辽的统治 他还令人创制女真文字 材料四 1206 年 蒙古贵族推举他为大汗 建立蒙古国 在整个蒙古高原建立军事行政制度 并开始使用蒙 古文字 确立了蒙古国的规模 随后 他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建立起一个横跨亚欧的蒙古大汗国 请回答 1 写出上述各材料中 他 的姓名 2 比较上述材料 归纳 他 们的共同点有哪些 至少归纳两点 3 上述材料说明辽 宋 夏 金 元时期突出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40 20 分 西藏 是我们祖国西南边疆的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 历代中央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它的管辖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步辇图 材料二 元朝疆域辽阔 超过汉唐版图 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 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 建 立行省制度 在中央设宣政院 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首次对西藏实施行政管辖 西藏的发 展 材料三 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措施 第 17 页 共 22 页 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 达赖喇嘛 封号 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 班禅额尔德尼 封号 此后 历代达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