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B卷新版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B卷新版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B卷新版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B卷新版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B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 B B 卷新版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121 题 共题 共 4242 分分 1 2 分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 为反抗外来侵略 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和革命志士 下列不属于 这个群体的人物是 A 邓世昌 B 林则徐 C 叶志超 D 徐邦道 2 2 分 竹枪一杆 打得妻离子散 不闻枪声震天 铜灯半盏 烧尽田地房屋 不见烟火冲天 这段俗 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 它告诫我们应该 A 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 B 家庭和睦 相亲相爱 C 珍惜土地 保护环境 D 反对战争 热爱和平 3 2 分 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搜集了 国有企业的改革 深圳 珠海特区的发展 邓小平画像 等相关资料 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B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现代中国农村巨变 D 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 4 2 分 有人说 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海盗式的扩张 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 损失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 获取大量赔款 第 2 页 共 12 页 B 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 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5 2 分 马克思说 俄国不花费一文钱 不出动一兵一卒 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俄 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从中国 A 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 获得中国大量赔款 C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 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6 2 分 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是 A 金田起义爆发 B 定都天京 C 永安建制 D 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7 2 分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相同点是 A 都建立了较强大的政权 B 都把斗争的主要矛头指向了本国的封建地主阶级 C 都有反抗外国侵略者 D 都曾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8 2 分 下列历史事件和思想主张对应错误的是 A 洋务运动 自强 求富 B 戊戌变法 民主 共和 第 3 页 共 12 页 C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D 新文化运动 科学 民主 9 2 分 一位老人生于 1850 年 卒于 1902 年 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林则徐虎门禁烟 义和团运动 A B C D 10 2 分 奕 在 1861 年的一个奏折中说 要抵抗外国的侵略 探源之策 在于自强 下列各项 属于 洋务派在 自强 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汉阳铁厂 C 轮船招商局 D 湖北织布官局 11 2 分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 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 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 启性事件分别是 A 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 B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第 4 页 共 12 页 C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D 洋务运动和五四运动 12 2 分 兴起于 19 世纪 60 年代的洋务运动 A 是资产阶级的自救运动 B 以 民主 和 科学 为口号 C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道路 D 开始了清朝的政治制度改革 13 2 分 洋务派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开展的自救活动有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变革政治制度 A B C D 14 2 分 某班同学为地方设计 历史名片 宣传语 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A 辛亥首义 共和号角 B 五四中心 风云新途 C 八一枪响 军旗升起 D 革命摇篮 红军故乡 15 2 分 以清晰 精确的白话取代言约义丰的文言 其实质乃是以精确性 严密性为特征的近代思维方 式取代带有模糊性特点的传统运思方式 这种取代既是文学语言的重建 也是思维的重建 材料评述的是 A 维新变法 B 科举制废除 第 5 页 共 12 页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16 2 分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 胜利 的欢呼声中 失败 的 这里的 胜利 主要是指 A 结束了帝制 B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 推翻了封建制度 D 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一 同盟会 17 2 分 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与 陈独秀 新青年 民主 科学 等关键词有关的 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18 2 分 胡适先生曾说 新青年 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 这个 新时代 指的是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共和时代 C 民主科学时代 D 社会主义时代 19 2 分 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兴起最早从哪个时候开始 A 洋务运动期间 B 维新变法期间 C 新文化运动期间 第 6 页 共 12 页 D 国民政府期间 20 2 分 近代以来 列强入侵 国家危难 一些爱国的思想家认识到要改变现状 必须学习西方 进行社 会改革 魏源和严复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据你所知 这二人的相同之处有 都参加了抗击英国侵略的斗争 都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 都深受民族危机的触动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都具有资产阶级思想 A B C D 21 2 分 下列关于清末民初文化和教育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1904 年清政府颁布 奏定学堂章程 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实行的学制 B 1905 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 促进了学堂的兴办 影响深远 C 新青年 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是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 D 新华字典 是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的商务印书馆编印的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22 20 分 近代以来 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 在屈辱中抗争探索 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 屈辱沧桑 材料一 仔细阅读下列三幅图 回答问题 革命风潮 第 7 页 共 12 页 材料二 中山陵平面呈 警钟形 意在 唤起民众 整个建筑朴实坚固 合于中国传统观念 又符合孙中 山的气概和精神 孙中山陵寝设计的背后秘密 独立自主 材料三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 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 另一方面 是他真正把中国的 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 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 伟大的中国革命 壮丽篇章 材料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人民 生活不断改善 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壮丽的篇章 1 上面三幅图片见证或刻画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 图一中的 废墟 是哪次侵华战争造成的 哪一条约 的签订表明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的 扯线木偶 图三 缠满绷带的病躯 所反映的信息 表明当时中国社会性 质最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辛亥革命期间 孙中山在组织创立 指导思想 革命结果等方面的哪些活动和功绩 唤起了民众 3 材料三中 民族独立 和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建国初期 毛泽东把 千 百万人民动员起来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两大运动是什么 4 改革开放后 引领中国最终走向 民富国强 的科学理论是什么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90 年代在 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23 15 分 同学们 当西方走向近代化的时候 中国也开始了艰苦的探索历程 回首过去 19 世纪以来 中国在集聚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 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 开始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某班同学以近代 化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 请你也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来 1 调查研究 请你完成运动的名称 在经济领域开展的重大运动的名称 在政治领域开展的重大运动名称 和 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的重大运动名称 第 8 页 共 12 页 2 对号入座 请你将同学们搜集到的部分历史资料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 福州船政局 B 同盟会 C 张之洞 D 谭嗣同 E 新青年 F 胡适 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 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 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 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 感悟反思 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思想主张变化的示意图 请你帮助他们来完成未填写部分的内容 师夷长技 A 三民主义 3 结合上述问题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过程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24 20 分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 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影响下 近 现代史上的法国 俄国和中国都发生了无产阶级为改造社会而进行的探索实践 根据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 无产阶级为建立政权最早进行的一次探 索实践是什么 有何意义 2 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无产阶级为改造社会进行的探索实践中 第一次获得的胜利是什么 领导者是何人 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何贡献 3 马克思主义是在什么时期传入中国的 在其影响下 距今 90 年前发生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 开天辟地 的大事 是指什么 请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中两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及其思想理论成果 4 根据以上内容和所学知识 请对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探索实践 简 要谈谈你的认识 25 10 分 19 世纪 40 年代 随着上海的开埠 外国棉纱棉布的源源输入 这里的手工纺织业受到沉重的 打击 据时人记载 近日洋布大行 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 吾村专以纺织为业 近闻无纱可纺 松 太布市 消减大半 这个时期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继续增长 中国的入超越来越严重 1890 年至 1894 年 每年平均进口总值是 第 9 页 共 12 页 1 4 亿多海关两 出口总值为 1 亿多海关两 入超额为 3400 多万海关两 而 1895 至 1900 年 每年平均进口总值 为 2 1 亿多海关两 出口总值为 1 5 亿多海关两 入超额增至 6000 多万海关两 1904 年 张謇便曾忧心忡忡地指出 前 上两年每交赔款之时 上海商市大力掣动 折息之大为从来所未 有 推原其故 由于输出之银太多 商市因窘蹙 这种 上下交困 的社会危机和 不堪设想 的惨淡前景 年复一年 情况愈益严重 摘自李侃等著 中国近代史 1840 1919 第四版 请回答 1 19 世纪 40 年代上海是通过什么不平等条约被迫开埠的 2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 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逻辑清 晰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121 题 共题 共 4242 分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