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章直线运动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练习_第1页
【志鸿优化设计】(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章直线运动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练习_第2页
【志鸿优化设计】(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章直线运动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练习_第3页
【志鸿优化设计】(重庆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章直线运动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练习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课时作业课时作业 2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 单项选择题 1 A B两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A的加速度a1 1 0 m s2 B的加速度 a2 2 0 m s2 根据这些条件作出的以下判断 其中正确的是 A 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B A做的是匀加速运动 B做的是匀减速运动 C 任意时刻两个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 D 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2 2012 上海单科 小球每隔 0 2 s 从同一高度抛出 做初速度为 6 m s 的竖直上抛 运动 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 第 1 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个数为 g取 10 m s2 A 三个 B 四个 C 五个 D 六个 3 如图所示 水龙头开口处A的内径d1 2 cm A离地面B的高度h 80 cm 当水 龙头打开时 从A处流出的水流速度v1 1 m s 在空中形成一完整的水流束 则该水流 束在地面B处的截面直径d2约为 g取 10 m s2 A 2 cm B 0 98 cm C 4 cm D 应大于 2 cm 但无法计算 4 在地质 地震 勘探 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 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 值 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 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 对称自由下落法 具体做法是 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 自其中的O点向上抛小球 从抛出小球至小球又落回抛出 点的时间为T2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 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 用的时间为T1 由T1 T2和H的值可求得g等于 A B C D 8H T2 2 T2 1 4H T2 2 T2 1 8H T2 T1 2 H 4 T2 T1 2 5 2012 兰州模拟 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 t图象 在t1和t2时刻 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 则时间由t1到t2的过程中 A 加速度增大 B 加速度不断减小 C 平均速度v D 平均速度v v1 v2 2 v1 v2 2 6 汽车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但随着车辆的增多 交通事故也相应增加 重视交 通安全问题 关系到千百万人的生命安全与家庭幸福 为了安全 在行驶途中 车与车之 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因为 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 汽车仍 然要通过一段距离 称为思考距离 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车完全静止的时间里 汽车又要 通过一段距离 称为制动距离 下表给出了驾驶员驾驶的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思考距离和 制动距离等部分数据 某同学分析这些数据 算出了表格中未给出的数据X Y 该同学计 算正确的是 速度 m s 1 思考距离 m制动距离 m 101220 2 1518X 20Y80 2530125 A X 40 Y 24 B X 45 Y 24 C X 60 Y 22 D X 50 Y 22 7 已知心电图记录仪的出纸速度 纸带移动的速度 是 2 5 cm s 如图所示是仪器记 录下来的某人的心电图 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 0 5 cm 由此可知 A 此人的心率约为 75 次 分 B 此人的心率约为 125 次 分 C 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 0 75 s D 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 0 60 s 8 2012 湖北黄冈模拟 如图所示 传送皮带的水平部分AB是绷紧的 当皮带不动 时 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 通过AB所用的时间为t1 从B端飞出时速度为 v1 若皮带顺时针方向转动时 滑块同样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 通过AB所用的时间 为t2 从B端飞出时的速度为v2 则t1和t2 v1和v2相比较 可能的情况是 A t1 t2 B t2 t1 C v1 v2 D v1 v2 二 非选择题 9 2012 上海单科 质点做直线运动 其xt关系如图所示 质点在 0 20 s 内的平 均速度大小为 m s 质点在 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 6 20 s 内的平均速 度 10 甲 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在第一段 时间间隔内 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 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 在接下来的 相同时间间隔内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 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 来的一半 求甲 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11 在一次低空跳伞训练中 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 224 m 高处时 伞兵离开飞机做 自由落体运动 运动一段时间后 打开降落伞 展伞后伞兵以 12 5 m s2的加速度匀减速 下降 为了伞兵的安全 要求伞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 5 m s 取g 10 m s2 求 1 伞兵展伞时 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 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 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3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A 2 C 解析 解析 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经历时间t 2 1 2 s 此时间内共抛出 6 v0 g 个小球 所以第 1 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 5 个小球 3 B 解析 解析 水流由A到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v v 2gh可得 vB m s 2B2 117 由单位时间内通过任意横截面的水的体积均相等 可得 v1 t d vB t d 1 42 1 1 42 2 解得 d2 0 98 cm 故 B 正确 4 A 解析 解析 设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由题意知 h g 2 h H g 2 1 2 1 2 解得 g 故选 A 8H T2 2 T2 1 5 B 6 B 解析 解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 速度之比为v1 v2 v3 v4 2 3 4 5 时 思考距 离之比为x1 x2 x3 x4 2 3 4 5 制动距离之比为 x1 x2 x3 x4 22 32 42 52 故 22 32 20 X X 45 3 4 18 Y Y 24 7 A 8 C 解析 解析 若皮带顺时针方向转动的速度不大于v1 则物体m由A到B一直匀减速 到B端的速度为v1 通过AB的时间也为t1 当皮带顺时针方向转动的速度不小于v1时 物体m在AB上先加速到与皮带速度相等 再与皮带一起匀速 或物体m由A到B一直匀速 或匀加速 到B端的时间t2 t1 速度v2 v1 故 C 正确 A B D 错误 9 答案 答案 0 8 10 s 和 14 s 在 9 5 10 5 s 和 13 5 14 5 s 间均视为正确 10 答案 答案 5 7 解析 解析 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 时刻t0 的速度为v 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 路程为s1 加速度为a 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2 由运动学公式得 v at0 s1 at s2 vt0 2a t 1 22 0 1 22 0 设汽车乙在时刻t0的速度为v 在第一 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 s1 s2 同样有 v 2at0 s1 2a t 1 22 0 s2 v t0 at 1 22 0 设甲 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s s 则有 s s1 s2 s s1 s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甲 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 s s 5 7 11 答案 答案 1 99 m 1 25 m 2 8 6 s 解析 解析 1 设伞兵展伞时 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 此时速度为v0 着地时相当于从 h1高处自由落下 则有v2 v 2ah 2 0 又v 2g 224 m h 2 0 联立解得h 99 m v0 50 m s 以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