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A卷_第1页
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A卷_第2页
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A卷_第3页
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A卷_第4页
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 1212 月月考试卷月月考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位于今陕西西安东郊的半坡遗址是远古时代黄河流域氏族村落的代表 半坡居民房屋的样式是 A 穴洞式 B 半穴居式 C 干栏式 D 蒙古包式 2 2 分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公元前 356 年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了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请 你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中 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 建立县制 B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C 奖励打仗有功的人 D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 2 分 下图反映了西周时开始实行的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世袭制 第 2 页 共 12 页 4 2 分 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 A 铭文 B 金文 C 甲骨文 D 钟鼎文 5 2 分 光盘行动 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 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 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 家中 提倡节俭 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A 孔子 B 墨子 C 老子 D 韩非子 6 2 分 清朝咸丰年间 南阳知府在武侯祠题了一副对联 心在朝廷 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 何 必辨襄阳南阳 这与杜甫的诗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歌颂的是 A 曹操 B 周瑜 C 刘备 D 诸葛亮 7 2 分 某同学在预习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这一单元时 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 其中一张与史实 不符 这张卡片是 A 第 3 页 共 12 页 B C D 8 2 分 中国地方地名的来历都有其历史的根源 涪陵的 涪 字来取自涪江 那么和 陵 有关的是 A 秦始皇陵 B 巴王陵 C 巴蔓子陵 D 明十三陵 9 2 分 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 改革 一词曾出现了 80 多次 可见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请指出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 都严惩贪污 B 都对土地制度进行了改革 C 都奖励耕战 D 都为减少改革阻力 进行了迁都 10 2 分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 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 其最主要的表现 第 4 页 共 12 页 是 A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B 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C 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D 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 11 2 分 他们 发起一个崇古运动 他们看到其中有与自己相仿的精神 他们感到有一种与他们时代 有关的东西 在中世纪从未完全销声匿迹的古典影响 材料中的 他们 是指 A 早期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 B 沟通欧亚商路的荷兰航海家 C 宣扬理性主义的启蒙思想家 D 构筑光影色彩的印象派画家 12 2 分 从全球观点看 新航路开辟最重要的意义是 A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 C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 D 使大西洋沿岸经济发展起来 13 2 分 促使雅各宾派用真正革命手段摧毁过时的封建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A 雅各宾派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B 法国革命面临国内外敌人猖狂进攻的严重危机 C 为了推翻吉伦特派统治和防止其重新掌权 D 为彻底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14 2 分 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 雾月政变 民法典 滑铁卢之战役 三个关键词 最有可能出现的历 史人物是 第 5 页 共 12 页 A 卢梭 B 克伦威尔 C 罗伯斯庇尔 D 拿破仑 15 2 分 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下列现象与近代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发明有关的是 工厂林立 汽笛长鸣 霓虹闪烁 网络购物 A B C D 16 2 分 战争中的第一人 和平中的第一人 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 是独立战争时期一位老兵的话 话中的 第一人 指的是 A 华盛顿 B 克林顿 C 尼克松 D 林肯 17 2 分 世界近代史是一部 A 欧洲基督教会崩溃和解体的历史 B 资本主义兴起的产业革命史 C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史 D 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史 18 2 分 19 世纪的英国要想出门旅游 他可选择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可以是 第 6 页 共 12 页 飞机 汽车 火车 汽船 A B C D 19 2 分 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 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它得以彻底的原因是 启蒙思想的充分动员 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并推动了革命发展 专制政权和封建势力薄弱 资产阶级始终不与封建势力妥协 A B C D 20 2 分 整理历史事件 分析因果关系 归纳知识线索 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 敏敏同学在总结和归纳 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找到了以下历史线索 其中各项历史事件之间的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 鸦片战争 工业革命 洋务运动 B 明治维新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C 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诞生 巴黎公社 D 巴黎和会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21 2 分 我们把第一 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 蒸汽时代 和 电气时代 这样划分的依据是 A 主要动力不同 第 7 页 共 12 页 B 交通工具不同 C 生产方式不同 D 纺织机械不同 22 2 分 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厮杀的双方使用坦克 毒气 飞机 潜水艇 使战争由平面发展为立体 这 样的场景最早出现在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B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C 克里米亚战争中 D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23 2 分 下列哪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A 马恩河战役 B 索姆河战役 C 凡尔登战役 D 日德兰海战 24 2 分 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 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 非理性 盲目 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 黑暗时期 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把人们引向光明 材料中的 他们 不 包括 A 但丁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卢梭 25 2 分 有人认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经济长期破坏 政局动荡不安 长期分裂割据 人心涣散 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 应当完全否定 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 第 8 页 共 12 页 民族融合的作用 分裂中孕育的统一因素 江南经济的发展 君主专制逐步加强 A B C D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545 分分 26 15 分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 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 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表现为高度的中 央集权 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 如图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七上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从产生之日起 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 大一统的性质 其职能就具 有维护 推动 发展和形成多民族 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第 9 页 共 12 页 1 材料一中的 制度 是谁首创 这一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 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 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 构名称 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3 根据材料三 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7 15 分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根据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 题 1 第一次工业革命从什么时间开始 其开始标志是什么 2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的两个突出成就的例子 3 就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谈谈你的认识 28 15 分 19 世纪 60 年代 日俄两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成为世界大国 阅读下列材料 回 答问题 材料一 150 多年前 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 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日本启蒙学者福泽谕吉 当时出版了一些介绍西洋文明的书籍 日本另一学者井上馨提出要 化我国为欧洲帝国 化我人为欧洲国民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 不久 天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最终使日本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 西方大国的欺凌 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材料二 俄国 1861 年农奴制改革后 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 获得解放的 2000 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1 材料一中日本天皇进行的这场改革史称什么 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天皇进行这场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2 领导俄国进行 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 据材料二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哪些条件 3 综合上述材料 分析日本 俄国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