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I)卷_第1页
教科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I)卷_第2页
教科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I)卷_第3页
教科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I)卷_第4页
教科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教科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 教科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1901 年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 辛丑条约 该条约 A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加深了 C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 D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2 分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 宗教 而是共产主义 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 对症下药 使 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一一中国 起死回生 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 灵活性 的是 A 武昌起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 2 分 下图这一历史史实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中的哪一思想的实现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第 2 页 共 14 页 D 民主主义 4 2 分 就当时的形势而论 西安事变扭转的 时局 是指 A 日本加紧侵华 B 国共分裂对峙 C 抗日高潮兴起 D 美日争夺中国 5 2 分 1945 年 4 月 中国同美国 英国 苏联共商建立联合国 并随后成为联合国安现会 5 个常任理事 国之一 这表明抗日战争 A 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 B 捍卫了国家领士完整 C 促进了国共政治和解 D 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6 2 分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有 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战 促成国共两党再度合作 团结抗战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开展游击战争 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结盟 共同作战 A B C D 7 2 分 如图反映了列强侵华的史实 圆明园曾是座优美的皇家园林 园内景色如画 珍藏着无数的珍宝 但今天的圆明园只留下一片断壁残垣 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 这是 侵华的罪证 第 3 页 共 14 页 A 美国 B 英法联军 C 八国联军 D 日本 8 2 分 下面是新中国的将军外交家黄镇在 1935 年创作的一幅画作 这幅画定格了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 下列词句与之反映的史实相符的是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 B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 声暴动 C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D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9 2 分 小明同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中列出了 五四运动 中共一大 南昌起义 遵义会议 等关键词 他探究的主题是 A 民主共和道路的探索 B 抗日救亡道路的探索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0 2 分 下列是某校为举办 中国共产党早期奋斗历程 图片展而搜集的图片 请你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排 序 第 4 页 共 14 页 A B C D 11 2 分 2014 年 7 月习近平访问南美 并被委内瑞拉授予 解放者 勋章 解放者 是南美人民对哪位 历史人物的尊称 A 玻利瓦尔 B 圣马丁 C 华盛顿 D 卡斯特罗 12 2 分 120 年前 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深重民族危机 以康有为 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一场救亡 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之路 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A 变法裁撤冗官 B 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 变法开办新式学堂 D 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13 2 分 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第 5 页 共 14 页 A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人民反帝反封的斗争过程 C 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4 2 分 辛亥革命给长期黑暗无际的中国带来一线光明 但转瞬之间 中国又被重新投入黑暗的深渊 其 原因是 A 辛丑条约 的签订 B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C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5 2 分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 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 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 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 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6 2 分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说明孔子是教育家的依据有 编订多种教材 讲究教学方法 提出 仁 礼 创办私学 A B C 第 6 页 共 14 页 D 17 2 分 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场运动高举 民主 和 科学 两面大旗 像 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 猛烈冲击着封建专制思想 它是 A 洋务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18 2 分 孙中山先生认为 世界潮流 浩浩荡荡 顺之则昌 逆之则亡 纵观孙中山的一生 他顺应 世界潮流的做法有 提出三民主义 领导五四运动 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 领导北伐战争 A B C D 19 2 分 1918 年 孙中山在 建国方略 自序 中说 夫去一满洲之专制 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 其为毒之烈 较前尤甚 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孙中山抨击的是 A 袁世凯复辟帝制 B 列强的侵略与殖民统治 C 国民政府的腐败 D 北洋军阀的专制独裁统治 20 2 分 皇帝倒了 辫子割了 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某次革命的历史功绩 这次革命的功绩是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推翻了封建制度 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 第 7 页 共 14 页 性质 A B C D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21 7 分 心系人民群众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就秉持一个理念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那就是紧紧依靠群众 发动群众的力量 为百姓谋福利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1 中共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逐渐被另一政党接受而合作 而后两党开展了哪些合作 举一个 2 中共在革命初期受挫后通过哪一创举在农村逐渐站稳了 3 在 20 世纪 40 年代 中共为了尽一切努力实现人民的和平民主的愿望做出的重要努力有哪些 4 新中国成立至 20 世纪 90 年代 为解决国家西部某地和东南沿海某地统一问题 尽可能减少对当地百姓 的伤害 中共不同地区分别采取了不同措施 请回答出至少一个地区及其措施 22 12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方消息 4 月 17 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 下关条约 的日子 中方认为 1895 年签订的这一条约 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材料二 沈阳日军行动 可作地方事件 望力避冲突 以免事态扩大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材料三 东北沦亡 时逾五载 前方守土之将士奋勇杀敌 后方之外交当局仍力谋妥协 张学良等多年 袍泽 不忍坐视 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 保其安全 促其反省 张学良 杨虎城叩文 十二日 材料四 卢沟桥事变后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 国共两党再度合作 团结一致 同仇敌忾成为中 第 8 页 共 14 页 华民族的共识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 顾全大局 摒弃前嫌 早在 1936 年处理西安 事变时 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光明日报 1 材料一中的 日清战争 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次侵华战争 下关条约 中中国被迫割让的领土有哪些 这次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2 材料二电令中所说 沈阳日军行动 和电令产生的后果分别是什么 材料中 沈阳日军行动 的影响是 什么 3 材料三中张学良 杨虎城发表该文的时间和 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 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张学良 杨 虎城发动的事变有什么重要影响 4 据材料四 指出 国共两党再度合作 的原因 23 14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 世纪以后 世界商业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 曾经位于文明边缘的民族 突然发现自 己处于世界文明变化的中心 因而更加发奋图强 18 世纪后半期 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日不落帝国 被英国 建立起来 英国殖民地遍及全球 帝国本身制度的领先与工业霸权一起 共同将英国推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 英 国的霸权地位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 材料二 19 世纪中叶 英国实行 炮舰政策 以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市场 鸦片战争是先进的西方 对古老东方的最初胜利 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 一批爱国的知识分子力求用自觉的行动来实现中国的自强 1 根据材料一 分析英国霸主地位形成的历史条件 2 根据材料一 分析英国霸主地位形成的历史条件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 20 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学习西方的两大 自觉的行动 并说明其历 史作用 4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 20 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学习西方的两大 自觉的行动 并说明其历 史作用 24 11 分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阅读下列材料 第 9 页 共 14 页 材料一 创举 或事件 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改变了军队 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井冈山道路开创了一条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材料二 2016 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 八年级 1 班同学开展了 诗歌长征 纪念活动 如图所示 品 读毛泽东的 长征 材料三 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从面对外来侵略 国难当头之际 全体中华儿女在一致抗日中体会到 从掩埋了牺牲战友 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 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而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 到 请回答 1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为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 按照提示完成材料一中的表格 2 据材料二中的诗歌 指出红军在长征中的壮举 并概括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3 抗日战争中 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中华儿女一致抗日 其中 1938 年的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 役是什么 据材料三总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25 16 分 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 10 页 共 14 页 1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示意图中哪一历史事件为标志 2 请写出图片 A B C D 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名称 A B C D 3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以示意图中 A B C D 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标志的 4 为实现革命理想 1905 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什么革命组织 他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为什 么说他领导的革命 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 或者说辛亥革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5 中国近代化历程是一步步深入的过程 依据上面 A B C D 图片资料写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 过程 6 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两条主要基本线索是什么 7 以上材料反映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概况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这段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或认识 第 11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