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D卷_第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D卷_第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D卷_第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D卷_第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度八年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学年度八年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 D D 卷卷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下列不属于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和 辛丑条约 共同点的是 A 都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 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 都有巨额赔款 D 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 2 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使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这里的 二十八年 是指 A 1842 1870 年 B 1911 1939 年 C 1919 1947 年 D 1921 1949 年 3 2 分 小明在复习 历史与社会 中国抗日战争 一课时 利用年代尺梳理知识 他整理的这段历史 反映的最主要内容是 A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第 2 页 共 15 页 C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D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4 2 分 他一生孤独 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 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 之梦 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 他的 兴国之梦 是 A 变法图强 B 民主共和 C 民主科学 D 实业救国 5 2 分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天下安危系一身 弥天下勇壮军威 双十协定应运生 中华人民主沉浮 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西安事变 B 重庆谈判 C 淮海战役 D 解放南京 6 2 分 如图人物是我国近代一位抗日民族英雄 他在一次海战中对部下说 我们从军卫国 生死早已 置之度外 我们虽然牺牲了 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这位英雄是 A 林则徐 B 李秀成 C 邓世昌 D 佟麟阁 第 3 页 共 15 页 7 2 分 卢沟桥 卢沟桥 男儿坟墓在此桥 最后关头已来到 牺牲到底不屈挠 卢沟桥 卢沟桥 国家存亡 在此桥 80 年前 卢沟桥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这主要是因为在这里发生了 A 四一二政变 B 七七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九一八事变 8 2 分 有人认为 历史就是一部部人物传记 下表是历史事件和所对应人物活动的描述 其中不符合历 史发展事实的选项是 A A B B C C D D 9 2 分 下列关于清末民初社会生活变迁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19 世纪 40 年代以后照相术传入我国 B 1905 年 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影片 定军山 C 革除了官场中的 大人 老爷 称呼 规定民间普通称呼为 先生 君 D 穿西装的人遍及城乡各地 10 2 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第 4 页 共 15 页 A 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B 清军海防空虚 C 鸦片战争后人民不断反抗清朝统治 D 为掠夺圆明园中的奇珍异宝 11 2 分 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 民族功臣 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痛苦树立了榜样 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12 2 分 如图是 2003 年保利集团以 3 千多万港币的价格拍下的圆明园故物 猴 虎 牛三铜首 致使 它们流散国外的侵略者是 A 俄国 B 英国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13 2 分 下列毛泽东诗句中 描述如图历史事件的是 第 5 页 共 15 页 A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B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C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概而慷 D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4 2 分 红旗飘 军号响 子弟兵 别故乡 王明路线滔天罪 五次 围剿 敌猖狂 红军主力上征途 战略转移去远方 红军战略转移 取得胜利的标志是 A 四渡赤水 B 巧渡金沙江 C 会师吴起镇 D 主力会师会宁 15 2 分 五四运动时 人们走上街头 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下列口号在游行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外争国权 内除国贼 B 取消二十一条 C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 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 16 2 分 照片是历史留下的痕迹 凝视这些痕迹可以依稀嗅到历史的气息 下列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 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第 6 页 共 15 页 义和团旗帜 南京大屠杀中被屠杀的中国军民 五四运动中北大游行队伍 重庆谈判时毛泽东与蒋介石 A B C D 17 2 分 1980 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 四川农村体验生活 满怀激情地谱写经典歌曲 在希望的 田野上 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的理由是 A 当地山川俊美 风景秀丽宜人 B 少数名族众多 民俗文化丰富 C 同属革命老区 富有红色传统 D 率先包产到户 农民生活改善 18 2 分 公车上书的组织者是 A 孙中山 陈独秀 第 7 页 共 15 页 B 康有为 谭嗣同 C 李鸿章 张之洞 D 康有为 梁启超 19 2 分 下列哪些节日的产生与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有关 端午节 劳动节 建军节 青年节 A B C D 20 2 分 某次战争后 沙俄从战争赔款总数 4 5 亿两中分得 1 3 亿多两 其外交大臣说 这是历史上少 有的最够本的战争 这次战争最严重的后果是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 C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清政府的灭亡 21 2 分 今年是孙中山诞辰 150 周年 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相关资料 其中不正确的是 A 中华民国成立后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B 孙中山提出的民主 民权 民生三大主义 合称 三民主义 C 孙中山是黄埔军校的创立者 D 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2 2 分 在长征中对中国共产党有起死回生之效的会议是 A 八七会议 第 8 页 共 15 页 B 中共三大 C 三湾会议 D 遵义会议 23 2 分 以下是八年级同学就近代史上的某次战争展开的讨论 他们说的是哪一次战争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4 2 分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 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 焚毒冲云霄 正气壮山河之色 挥旗 抗敌寇 义征夺魑魅之心 此馆纪念的应是 A 邓世昌 B 林则徐 C 关天培 D 陈化成 25 2 分 图片承载着历史 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A 虎门销烟 B 圆明园遗迹 第 9 页 共 15 页 C 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的宝座上 D 日军在旅顺暴行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6 25 分 90 年峥嵘岁月 90 年光辉历程 90 年来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 解放 繁荣 为中国人民的自由 民主 幸福而不懈奋斗 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探究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全中国同胞 政府 与军队 团结起来 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抵抗日寇的侵掠 国共两党 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驱逐日寇出中国 中共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全国 材料二 1945 年 8 月 28 日 当毛泽东等走下飞机时 山城重庆沸腾了 举国上下无不对中共真诚谋求和 平的行动大加赞赏 民主人士柳亚子称赞毛泽东的行为是 弥天大勇 中国历史 中图 版 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事件的和平解决 材料二中的国共合作是国 共两党历史上的第几次合作 第 10 页 共 15 页 2 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这次事件的结果是签订了什么重要文件 3 依据材料三 党和政府按照什么伟大构想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提出这一伟大构想的领导人是谁 27 8 分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 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 诗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 被征服 被杀绝 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金冲及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第一卷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 中国共产党中央通电全国 疾呼 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 才是我们的出路 王桧林 中国现代史 上册 材料三 解放战争期间 刘伯承说 敌人是 哑铃战略 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 我们要砍断这个 把 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 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 的深远后方去 全冲及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第二卷 1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 2 材料一 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其中的第一次 战斗 是指哪一事件 简述该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的地位 3 今年是卢沟桥事变发生多少周年 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一主张 这一主张促成的结果是什么 4 材料三 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 是指哪一事件 简述其战略意义 28 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第 11 页 共 15 页 1 写出材料一中 中国近代史 开端的标志性事件 在 虎门 领导禁烟斗争的是哪位民族英雄 2 材料二中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国共两党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写出两场抗日战争时期 血肉筑长城 的战役 3 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哪些中华民族精神 29 8 分 读图回答 1 依据四幅图文材料 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 图 3 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 这次运动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3 结合上述图文材料 你得到什么启示 30 4 分 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 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和极度 屈辱的深渊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 自西方人 1514 年来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炮声震动了中国 也震动 了亚洲 对中国人来说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有一天 两个强盗闯入了 夏宫 一个动手抢劫 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 胜 利者抢走了 夏宫 的全部财富 之后 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 维克多 雨果 材料三 1894 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 为了给她过万寿节 从 1892 年开始 朝廷就开始组成以辅政大臣为首的 60 庆典组委会 全方位操办万寿大典 庆典费用主要来源 从军费中提用一百万两 从铁路经费中挪用二百万两 1894 年 1895 年 外敌入侵 前方战事吃紧 而慈禧却为自己的生日大肆挥霍 针对此事 有人在北京城门上写 了一副对联 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 第 12 页 共 15 页 材料四 1 材料一中的 这场战争 指哪一战争 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 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次侵华战争中 文中的 夏宫 指的是哪里 3 材料三中的 割地求和 指的是清政府签订的什么不平等条约 4 材料四的图片反映的是哪场战争 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5 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讨论 清政府为什么反抗外来侵略屡战屡败 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 最后归纳为以 下四点 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A 清政府武器落后 B 战备不足 C 政府妥协退让 D 封建制度腐朽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