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人教版 人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下列人物身上能体现这 种民族精神的是 林则徐 琦善 左宗棠 邓世昌 A B C D 2 2 分 1853 年 马克思说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 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 保护鸦片贸易 B 割占中国领土 C 打开中国市场 D 争取外交平等 3 2 分 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并正确认识其影响 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 下列相关历史事件的影响 认识正确的是 A 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B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第 2 页 共 12 页 C 辛丑条约 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D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 2 分 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不费一枪一弹 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而 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这个国家是 A 美国 B 俄国 C 英国 D 法国 5 2 分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 这个新情况是 A 反封建的同时还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使命 B 敌人长期封锁 C 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联合绞杀 D 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由胜转衰 6 2 分 清史纪事本末 及甲午败于日本 各国租借港湾之事 相逼而来 瓜分支那之说 沸腾于全 球 于是国人大哗 志士奋起 痛论变法之不可缓 帝亦知非实行变法 不能立国 下列历史人物 不属于材料 中 志士 的是 A 严复 B 邓世昌 C 梁启超 D 康有为 7 2 分 通观中国近代史 我们会发现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 A 制度变革 文化变革 器物变革 B 器物变革 文化变革 制度变革 第 3 页 共 12 页 C 器物变革 制度变革 文化变革 D 文化变革 制度变革 器物变革 8 2 分 历史图示是对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表述 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的危机 C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D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9 2 分 有史学家指出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 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 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 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A 英军进攻虎门炮台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D 允许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 10 2 分 近代前期 中国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 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A 清政府封建制度的腐朽 B 清政府准备不足 C 清政府闭关锁国 D 清政府武器装备落后 11 2 分 这幅 时局图 表明甲午战争以后 第 4 页 共 12 页 A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 清政府开始注意保护野生动物 关注环境问题 C 西方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清朝同治摇摇欲坠 12 2 分 下列戊戌变法内容中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训练新式军队 B 开办新式学堂 C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 建立民主共和国 13 2 分 西方报纸称 甲午以后 中国有三党 守旧党 意在保存现在之局面 中立党 意在保国 以变法 维新党 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守旧党 中立党 维新党分别是指 A 顽固派 维新派和革命派 B 抵抗派 洋务派和维新派 C 顽固派 洋务派和维新派 D 顽固派 抵抗派和洋务派 14 2 分 设计表格 归纳知识 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 李明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 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重大事件相关史实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 第 5 页 共 12 页 八国联军在廊坊遭到义和团奋勇抵抗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 劫掠 签订 南京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B C D 15 2 分 弄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学好历史的关键之一 下列搭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A 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中国人与欧洲有了第一次直接交往 B 蔡伦改进造纸术 秦朝文化交流加强 C 辛丑条约 的签订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凡尔赛和约 的签订一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6 2 分 1899 年美国提出 门户开放 政策的目的是 A 与列强 几乎均等 利益均沾 B 缓和列强在争夺中国上的矛盾 C 承认列强在中国的既得利益 D 确立美国在中国的霸主地位 17 2 分 下列人物中 极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是 A 曾国藩 第 6 页 共 12 页 B 康有为 C 邹容 D 陈独秀 18 2 分 在近代中国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 洋务运动求自强 戊戌变法图立宪 辛亥革命建共和 使中 国逐渐融入工业文明的大潮 这些运动 A 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 B 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 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 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19 2 分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A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取得了成功 B 大大地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 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D 标志着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终结 20 2 分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下列活动属于他的早年革命活动的是 孙中山 1892 年在澳门 广州一带行医 1894 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 提出改革建议 1894 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第 7 页 共 12 页 1895 年 孙中山策划广州起义 A B C D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21 5 分 近代中国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近代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这一 特点的集中体现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问题 战争名称 发动国家 条约名 称 主要内容 主要影响 战争 英国 南京条 约 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为 通商口岸 割让 给英国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 甲午中日 战争 日本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 本 允许日本在通 商口岸开设 等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英 法 德 日 俄 美 奥 等 请清政府保证严 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 三 三 改错题改错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717 分分 22 17 分 列强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探索与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 并 加以订正 1 1853 年 太平天国颁布 资政新篇 规定不分男女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 洋务派以 自强 为口号 创办了汉阳铁厂等民用企业 以辅助军事工业 第 8 页 共 12 页 3 康有为在 时务报 上发表 变法通议 强调中国如果不变法 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4 辛丑条约 规定 允许外国军队驻扎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四 四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3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英之间 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 它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也许 英国议会在 1840 年 4 月的 3 天辩论 可以帮助后人考查战争的根源 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 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 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 复兴之路 解说词 材料二 鸦片战争爆发时 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 10 万人 水师约 1 万人 船只多是木质铁皮 铁炮质差 杀伤力小 英军约 2 万人 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 0 6 0 7 万人 出动战舰 20 艘 船坚炮利 其结果以中国 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 按照 南京条约 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并开放五个对外通商口岸 广州 福州 宁波 厦 门和上海 英国领事可以居留于这些港口 英国商人可以在此租借土地 用于居住和经商 中国还同意实行一种 按照价值的 5 固定下来的统一关税 若要变动这一关税 须经双方同意 这一条款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因 而控制了中国的国家收入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1 材料一中 英国统治者把鸦片战争的原因归结为中英之间的贸易争端 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 你认为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 为什么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英国在中国获取的特权有哪些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综合上述材料 谈谈鸦片战争带给我们的历史思考和启示 24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 年前 孙中山先生出生之时 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和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统治 战乱频发 民生凋敝 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灾难深渊 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 在那个风雨如晦 的年代 中华民族从未屈服 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 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进行可歌可泣的抗争 孙中山先生 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第 9 页 共 12 页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6 年 11 月 11 日 材料二 就整体意义而言 1840 年以来中国向现代社会的真正转型 乃是由辛亥革命而正式发端的 政治上 它构建了现代国家的雏形 初步确立了民主 法制等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 经济上 它以政权力量对中国经济的 现代化予以有力的推动 并提出了国家建设的第一个发展蓝图 大大加速了中国现代国家整体架构的成型 文化 上 它既大力求变求新 又强调 融和 坚持其 和而又同 的民族个性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材料三 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 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 团结一切团结的力量 调动一切可 以调动的因素 为他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而继续奋斗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6 年 11 月 11 日 1 材料一中所说的 150 年前中华民族的 内忧外患 的表现有哪些 2 面对近代的社会危机 在孙中山之前 出现过哪些救国救民的抗争 3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回答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 4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你认为孙中山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去继承 25 20 分 看图 回答问题 1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图 1 中的 较量 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战后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2 图 2 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 这一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图 3 中八国联军曾侵入北京 还有哪次战争中列强也侵入北京 而且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 4 图三这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 在这几次战争中 清政府都战败了 你认为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完整版】2025年一建《通信与广电》真题及答案
- 农发行钦州市浦北县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景泰蓝磨蓝工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装煤车岗位考试题及答案
- 饼干制作工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药品储运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护林员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顺丁橡胶装置操作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乐理节奏划分题库及答案
- 农发行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2025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挖掘机维护保养记录
- 生物医学工程伦理 课件全套 第1-10章 生物医学工程与伦理-医学技术选择与应用的伦理问题
- 《低碳实验室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
- 二级制图员判断题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 湘潭大学人工智能课件机器学习
- (中职)卫生法律法规课程标准课件
- 制冷系统常见的五大故障及解析
- 《红色旅游发展问题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
- YY/T 0292.1-2020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防护器具第1部分: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
- 2023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机械专业知识试题
- 承德避暑山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