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人教版人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 A 秦朝 B 东汉 C 明朝 D 南宋 2 2 分 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 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两大洋之间 的航程 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 因此素有 世界桥梁 之称 在我国古代也有这样一个水利工程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并且在今天仍 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个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长城 C 大运河 D 灵渠 3 2 分 下列内容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的是 A 大运河 B 都江堰 C 长城 D 曲辕犁 4 2 分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 图中的 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 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排列 正确的是 第 2 页 共 13 页 A 建立隋朝 灭陈 统一全国 开通运河 B 灭陈 统一全国 建立隋朝 开通运河 C 开通运河 建立隋朝 灭陈 统一全国 D 建立隋朝 开通运河 灭陈 统一全国 5 2 分 唐太宗说 舟所以比人君 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 亦以覆舟 这说明唐太宗 A 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 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C 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 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6 2 分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 太平公主 B 杨贵妃 C 武则天 D 慈禧太后 7 2 分 上承贞观 下启开元 说的是谁的统治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8 2 分 唐宋元明清 是大家都熟悉的朝代 但是在这种说法也淹没了一些其他的历史朝代 比如和宋朝 并立的辽和西夏 那么在唐朝和宋朝之间也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 这一段时期是 A 南北朝时期 第 3 页 共 13 页 B 三国时期 C 春秋战国 D 五代十国 9 2 分 下图是武则天的 无字碑 她遗言立无字碑 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 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自己 掌握的知识 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 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 重视人才 发展农业生产 社会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 B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提高了妇女地位 C 统治残暴 荒淫无道 D 励精图治 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10 2 分 改革与创新 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 如图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 它们是 曲辕犁 直辕犁 水排 筒车 翻车 A B C D 11 2 分 唐玄宗统治前期 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下列说法符合其统治时期的是 第 4 页 共 13 页 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陶瓷业有重大发展 越窑青瓷 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都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城内分为坊和市 坊是居民住宅区 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丝织业花色品种多 技术高超 A B C D 12 2 分 如今 许多中小学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 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美德的 重要方式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 远行不劳 吉日出 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 A 开皇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13 2 分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一现象与 的推行直接相关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科举制 14 2 分 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机构设置 是巩固统治的有效措施 下列制度或机构出现的顺序是 行省制度 八股取士 科举制 驻藏大臣 台湾府 A 第 5 页 共 13 页 B C D 15 2 分 赢得各民族拥戴 被北方各族尊为 天可汗 的是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16 2 分 武则天于 684 年下令 凡是官吏所在地区 田畴垦辟 家有余粮 者升官 这体现了武则天 A 严惩贪官 B 提倡节俭 C 善于纳谏 D 重视农业生产 17 2 分 现今 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 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 首开殿试 之举的是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18 2 分 不辞艰辛游天竺 取得真经返大唐 与下列哪一人物图片搭配 第 6 页 共 13 页 A 张骞 B 鉴真 C 玄奘 D 郑和 19 2 分 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这是 垂老别 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 造成的惨状 下列有关此次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发生于唐玄宗统治前期 B 叛乱首领是安禄山和史思明 C 变乱后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D 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20 2 分 唐朝灭亡后 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 其中的五代先后出现在 A 海河流域 B 黄河流域 C 长江流域 第 7 页 共 13 页 D 珠江流域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10110 分分 21 20 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民族问题关系重大 阅读下列材料 回 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一般来说 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 各边疆地 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 基本上会出现混乱局面 但在混乱中 各民族却相互融合 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 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 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相互并立之势 形成割据分裂局面 但在割据中却有不少交往 有统一的愿望 因素和趋势 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 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以中心相互交往 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呈现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状况 刘宗绪主编 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 请写出图 1 图 2 方框中 A B 所表示王朝的名称 2 依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判断图 1 中 A 政权属于 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 的哪一 种模式 列举 A 政权在处理边疆少数民族 地区 关系时采取的一项措施并举例说明 3 举例说明 B 政权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主要受到哪些威胁 4 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 你认为我国今天应怎样处理民族关系 22 3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之一 它不仅 合同为一家 还 迎进来 也走出去 第 8 页 共 13 页 材料一 文皇南面坐 夷狄千群趋 献号天可汗 以覆我国度 柳宗元 材料二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 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 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材料三 传法为重 舍身为轻 六渡出海 终抵东瀛 材料四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 一条由信念 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 一个民族胸襟 开放 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天可汗 是西北各部对唐朝哪位君主的称呼 2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周边邻国 尤其是日本 唐代中日之间的交流也是盛况空前的 日本政府经常派使团 到唐朝来交流学习 这种交流的使团被称作 3 指出材料三中高度赞扬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文中提到的 东瀛 是指 4 根据材料四指出 这位 僧人 是谁 5 从材料二和处理三中可以看出这个时期唐朝的对外政策怎么样 6 学习了两位僧人的故事后 他们身上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3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奈良的贵族 举凡学术 技术 文艺 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 雕刻 绘画以及有关 服饰 器皿 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 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 在唐国 只要是唐朝的东西 无论什么都要尽快 地引进来 中国史学家周一良 中日文化关系史论 1 图一和图二人物分别是谁 第 9 页 共 13 页 2 图二人物生活于哪一位帝王在位期间 他要到哪里求取佛经 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3 作为青年学生 你从两人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4 结合材料二说一说中国的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4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盛唐 开明的政治 繁荣的经济 强大的国力 促成了文化的全面繁荣 同时也使诗歌创作进入 一个黄金时期 那种追求进步的政治理想 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 乃是盛唐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也是盛唐诗歌的主流 叶郎 费振刚 王天有主编 中国文化导读 材料二 大批文化人士及中央级文化团体 报刊移至重庆 重庆成为抗战文化的中心 抗战时期的中国 文化 在战火中成长 民族化 大众化 政治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这是文化为抗战服务的必然 据张岂之 中国历史 晚清民国卷 整编 材料三 14 15 世纪 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 他们不得不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 界观和人生观 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文学 艺术作品和其他著作 都鲜明地表现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 乐观进取的时代精神 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 近代史编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的时代背景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唐朝哪位诗人被称为 诗仙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抗战时期我国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1942 年 4 月 3 日 由郭沫若编写的哪一历史剧在重 庆成功首演 3 材料三表明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艺术作品具有怎样的时代精神 4 综合以上材料 你认为文化与其所处的时代有什么关系 25 20 分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幅历史图片 第 10 页 共 13 页 材料二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 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 部地超过了北方 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江南经济区 到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 的谚语 苏湖熟 天下足 材料三 宋代中国 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 货币经济 纸钞 流通票据 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 特 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 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法 谢和耐 南宋社会生活史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 图一中大运河途经苏州的河段的名称是什么 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叫什么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江南经济区 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 阅读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举 2 例说明宋代中国 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 的表现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 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最终完成于什么时 候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