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市2012-2013学年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福建省福安市2012-2013学年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福建省福安市2012-2013学年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福建省福安市2012-2013学年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福建省福安市2012-2013学年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福建省福安市福建省福安市 2012 20132012 2013 学年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学年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满分 100 分 时间 60 分钟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4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 能够种植粟 制造彩陶的原始居民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2 司母戊鼎因其腹壁内有 司母戊 三个字而得名 你认为 司母戊 三字的字体最有 可能是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3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 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 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主干 下列代表 孔子思想观点的是 A 为政以德 B 无为而治 C 兼爱 非攻D 严刑峻法 4 秦始皇 26 年 公元前 221 年 蒙恬被封为将军 后因为破齐有功 又被拜为内史 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 这主要得益于商鞅变法规定的 A 奖励耕织 B 建立县制 C 按军功授爵D 承认土地私有 5 他被后世尊称为 医圣 他对医学的突出贡献是 A 制 麻沸散 B 编 五禽戏 C 写 伤寒杂病论 D 著 本草纲目 6 有西方学者认为 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由中 国传入欧洲 并由欧洲 发现世界 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 世界史 的科技成就是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A 图 1 B 图 2 C 图 3 D 图 4 7 从 易中天品三国 到最新版电视剧 三国 在各大卫视的热播 三国热再次升温 2 下列关于三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刘备定都成都国号汉 B 三国时的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C 曹丕在洛阳称帝建立魏 D 官渡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8 东晋南朝时 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B 南方各地兴建了许多水利设施 C 南方战乱少 社会稳定 D 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 先进技术和工具 9 下列历史现象的出现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 民族融合 B 民族歧视C 中外交流D 佛教兴起 10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短命的朝代 但又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 在其统治时期 出 现过许多 世界之最 下列不属于隋朝的是 A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B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C 金刚经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D 科举制被英国大百科全书誉为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11 元代高明在 琵琶记 中说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句话反映的 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12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13 6 月 26 日是世界禁毒日 我们应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我国近代的一次禁毒事件是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公车上书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3 14 毛泽东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全国 胜利的道路 这里 指的是 A 上海 B 武昌 C 广州 D 井冈山 15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74 周年 同一首歌 栏目计划在 2010 年 10 月举办一场大型晚 会 下列建议的地点你认为最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 南昌 B 瑞金 C 遵义 D 会宁 16 亮剑 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 我们要主动 关照 日本鬼子 让它尝尝被八路军 打的滋味 能有力地证明这一台词的战役是 A 平津战役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D 淮海战役 17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结束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颁布 18 喜看稻菽千重浪 要数风流是此翁 人们常用它来称赞图 5 所示农业科学家 赞扬他 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这位科学 家是 A 张謇 B 侯德榜 C 詹天佑 D 袁隆平 19 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 人们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 史情况 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 正确的是 马文革 刘援朝 张跃进 季开放 A B C D 20 中国收回香港这篇文章 是邓小平的 天才创造 这一 天才创造 是指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一国两制 的科学构想 C 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 改错辨析题二 改错辨析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第 21 24 小题各 3 分 第 25 小题 4 分 共 16 分 4 一 改错题 每小题有一处错误 请指出 并改正 每小题各 3 分 21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是从夏朝开始的 错误 改正 22 西汉司马迁编写的 史记 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错误 改正 23 戊戌变法时期 启蒙思想家魏源翻译了大量外国思想家的著作 其中以 天演论 影 响最大 错误 改正 24 1978 年底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思想 建设上来 错误 改正 二 辨析题 4 分 25 1936 年 12 月 12 日 张学良 杨虎城发动 兵谏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主张和平解决 并派毛泽东到西安调停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标志国共两党第二次 合作的正式形成 以上有两处错误 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错误 理由 错误 理由 2010 2011 学年第二学期城北中学初三历史月考 答案卷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4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的要求的 题号 12345678910 答案 CBACCADDAC 题号 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BBADACBDBB 二 改错辨析题二 改错辨析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共 16 分 一 改错题 每小题有一处错误 请指出 并改正 每小题各 3 分 21 错误 夏朝 改正 商朝 22 错误 编年体 改正 纪传体 23 错误 魏源 改正 严复 24 错误 思想 改正 经济 二 辨析题 4 分 5 25 错误 毛泽东 理由 因为中共是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 错误 正式形成 理由 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标志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三 材料解析题三 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第 26 题 14 分 第 27 题 8 分 共 22 分 26 1 丝绸之路 2 分 汉朝或西汉 2 分 2 玄奘 2 分 鉴真 2 分 3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 分 4 前者是对外开放 后者是闭关锁国 2 分 前者有利于促进交流 加强联系 后 者只会与世隔绝 阻碍交流 落后于世界潮流 言之有理即可 2 分 27 1 洋务派 1 分 汉阳铁厂 1 分 2 戊戌变法 1 分 辛亥革命 1 分 3 新文化运动 1 分 民主与科学 1 分 4 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 至死不屈 舍生取义 民族精神 奋发图强 爱国主义 追求进步 民主 2 分 四 综合题四 综合题 共 2 小题 第 28 题 8 分 第 29 题 14 分 共 22 分 28 1 秦始皇 1 分 汉武帝 1 分 2 秦皇 积极防御 修建长城 1 分 汉武 大规模反击 1 分 3 秦皇 焚书坑儒 1 分 汉武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1 分 4 都巩固了国家统一 2 分 29 1 第二鸦片战争 1 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 分 辛丑条约 2 分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 分 2 图一 五四运动 意义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 分 图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或 开国大典 意义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 大胜利 或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中华民族获得重新独立 3 分 3 落后就要挨打 弱国无外交 只有综合国力增强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中华民族 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爱国主义是推动国家发 展的动力等 只要扣紧主题 言之有理即可 2 分 城北中学 2012 2013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初三历史试卷答题卷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4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 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二 改错辨析题二 改错辨析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共 16 分 密密 封封 线线 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班级座号班级座号 考场号考场号 6 一 改错题 每小题有一处错误 请指出 并改正 每小题各 3 分 21 错误 改正 22 错误 改正 23 错误 改正 24 错误 改正 二 辨析题 4 分 25 错误 理由 错误 理由 三 材料解析题三 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第 26 题 14 分 第 27 题 8 分 共 22 分 26 我国对外交往历史悠久 形式多样 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再去探寻这段历史 仔 细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4 分 材料一 图 6 材料二 清初的 40 年 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 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 不许擅自出 海贸易 清朝统一台湾以后 开放四个港口 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 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图 7图 8 7 人教版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1 当你行走在图 6 的路线上 请问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什么 这条通道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 4 分 2 当你行走在图 7 的路线上 请你写出此时致力于传播中外文化的唐朝两位著名高 僧 4 分 3 当你行走在图 8 的路线上 你最远可到达什么地区 2 分 4 材料一与材料二在对外政策方面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导致什么不同后果 4 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 8 分 材料一 类别企业时间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1861 年 中国最大近代军事工厂江南制造总局1865 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汉阳铁厂1890 年 材料二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始于 1861 年 自此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 走 过了自强 变法 革命的历程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 但留下的脚步并 非一条直线 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 再到观念层面 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 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1 材料一反映的是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实践活动 表中体现其 求富 主张的是哪 一个企业的创办 2 分 8 2 请分别举出材料二中 变法 革命 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 2 分 3 为了实现观念上的近代化 中国人又掀起了什么运动 高举什么旗帜 2 分 4 在近代化艰难的探索历程中 中国人表现出怎样的民族精神 2 分 四 综合题四 综合题 共 2 小题 第 28 题 8 分 第 29 题 14 分 共 22 分 28 毛泽东诗词 沁园春 雪 写道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 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请回答下列问题 8 分 1 毛泽东诗中的 秦皇汉武 分别是指什么人 2 分 2 秦皇 汉武 为了解决匈奴问题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 分 3 秦皇 汉武 为了统一思想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 分 4 秦皇 汉武 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 分 29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是我国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14 分 1 北京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与灾难 举出近代史上列强两次入侵北京城的 战争名称 2 分 特别是第二次入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