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电力公司农村低压电网通用设计及工艺规范(2014.1.17宣贯)资料_第1页
江苏省电力公司农村低压电网通用设计及工艺规范(2014.1.17宣贯)资料_第2页
江苏省电力公司农村低压电网通用设计及工艺规范(2014.1.17宣贯)资料_第3页
江苏省电力公司农村低压电网通用设计及工艺规范(2014.1.17宣贯)资料_第4页
江苏省电力公司农村低压电网通用设计及工艺规范(2014.1.17宣贯)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 农村低压电网通用设计及工艺规范农村低压电网通用设计及工艺规范 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 20132013 年年 1212 月月 2 前前 言言 为进一步规范江苏农村低压电网规划 设计和建设标为进一步规范江苏农村低压电网规划 设计和建设标 准 准 统一施工工艺要求 提高施工工艺水平 推动施工技统一施工工艺要求 提高施工工艺水平 推动施工技 术水平进步和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 术水平进步和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 建立以建立以 通用设计模通用设计模 块化 设备选型规范化 物料种类最优化块化 设备选型规范化 物料种类最优化 为特征的农网为特征的农网 技术标准体系 特制订本规范 技术标准体系 特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 法规 规范和规程 本规范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 法规 规范和规程 并结合江苏省电力公司目前农村低压电网的发展水平 运并结合江苏省电力公司目前农村低压电网的发展水平 运 行经验和管理要求而提出 行经验和管理要求而提出 本本规范规范主要起草单位 主要起草单位 本本规范规范主要起草人 主要起草人 本本规范规范由江苏省电力公司营销部 农电工作部 归口由江苏省电力公司营销部 农电工作部 归口 并解释 并解释 3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5 第二章第二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5 第三章第三章 通用设计及安装描述通用设计及安装描述 7 第一节第一节 低压配电设备低压配电设备 7 1 1 低压综合配电箱 柜 低压综合配电箱 柜 7 1 11 1 JPJP 柜柜 7 1 21 2 智能箱智能箱 8 1 31 3 低压负荷开关箱 配变低压保护开关箱 低压负荷开关箱 配变低压保护开关箱 8 1 41 4 低压配电柜低压配电柜 9 2 2 低压电缆分支箱低压电缆分支箱 9 3 3 无功补偿箱 柜 无功补偿箱 柜 10 第二节第二节 低压进 出线电缆低压进 出线电缆 10 第三节第三节 低压线路低压线路 11 1 1 杆塔杆塔 11 2 2 导线导线 15 3 3 拉线及拉盘拉线及拉盘 17 4 4 金具及铁件金具及铁件 19 5 5 绝缘子绝缘子 21 4 6 6 低压线路电缆低压线路电缆 22 第四节第四节 接户装置接户装置 25 1 1 组成部分组成部分 25 2 2 安装方式及要求 安装方式及要求 26 2 12 1 接户电杆接户电杆 26 2 22 2 下引线及横担下引线及横担 27 2 32 3 第一支持物 接户线支架 第一支持物 接户线支架 27 2 42 4 绝缘子绝缘子 28 2 52 5 接户线的安装和搭接接户线的安装和搭接 28 2 62 6 进户线的安装进户线的安装 29 2 72 7 单表箱安装单表箱安装 30 2 82 8 集中表箱安装集中表箱安装 30 2 92 9 小动力配电箱小动力配电箱 31 第五节第五节 标识标牌 待删除 标识标牌 待删除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第六节 接地接地 32 附录附录 通用设计图纸通用设计图纸 33 5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1 11 1 为进一步规范江苏农村低压电网规划 设计和建为进一步规范江苏农村低压电网规划 设计和建 设标准 设标准 统一施工工艺要求 提高施工工艺水平 推动施统一施工工艺要求 提高施工工艺水平 推动施 工技术水平进步和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 工技术水平进步和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 建立以建立以 通用设通用设 计模块化 设备选型规范化 物料种类最优化计模块化 设备选型规范化 物料种类最优化 为特征的为特征的 农网技术标准体系 特制订农网技术标准体系 特制订 江苏省电力公司农村低压电江苏省电力公司农村低压电 网通用设计及工艺规范网通用设计及工艺规范 以下简称 以下简称 本本规范规范 1 21 2 本规范根据国家和电力行业管理的有关法律 法本规范根据国家和电力行业管理的有关法律 法 规 标准 规程 导则等 按照江苏省农村经济发展趋势 规 标准 规程 导则等 按照江苏省农村经济发展趋势 立足于立足于满足用电负荷的增长 提高农村低压电网运行经济满足用电负荷的增长 提高农村低压电网运行经济 性 同时性 同时结合农村低压电网的实际情况而制订 结合农村低压电网的实际情况而制订 1 31 3 本规范所确定的各项条款 适用于江苏省农村低本规范所确定的各项条款 适用于江苏省农村低 压电网的规划 建设 改造工程 并作为压电网的规划 建设 改造工程 并作为今后项目立项决今后项目立项决 策和审批的依据 全面规范和指导全省农网低压项目管理 策和审批的依据 全面规范和指导全省农网低压项目管理 1 41 4 本规范适用于对农村配电变压器 综合变 低压本规范适用于对农村配电变压器 综合变 低压 桩头以下 包括 低压设备 电缆 线路 接户线 进行桩头以下 包括 低压设备 电缆 线路 接户线 进行 建设 改造 的建设 改造 的低压电网项目 低压电网项目 第二章第二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规范的的 6 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包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包 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规范 但鼓励根据 但鼓励根据 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 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规范 GBGB 50052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GB 50054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GB 5006150061 66kV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GB 50150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验收标准电气设备交接验收标准 GBGB 50168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 范范 GBGB 50169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 范范 GBGB 501715017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盘 柜及二次回路接线盘 柜及二次回路接线 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及验收规范 GBGB 5017350173 35kV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GB 50217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DL TDL T 601601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 TDL T 602602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 DL TDL T 5161516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DL TDL T 5190 55190 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DL TDL T 51185118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7 DL TDL T 52205220 10kV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 TDL T 499499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SDSD 292292 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 Q GDWQ GDW 738738 配电网运行规程配电网运行规程 Q GDWQ GDW 738738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江苏省电力公司配电网技术导则实施细则江苏省电力公司配电网技术导则实施细则 江苏省农村低压电网项目立项导则江苏省农村低压电网项目立项导则 第三章第三章 通用设计及安装描述通用设计及安装描述 第一节第一节 低压配电设备低压配电设备 1 1 低压综合配电箱 柜 低压综合配电箱 柜 1 11 1 JPJP 柜柜 适用范围 农村居住区 适用范围 农村居住区 安装方式及要求 应采用双杆悬挂 落地式安装方式 安装方式及要求 应采用双杆悬挂 落地式安装方式 特殊地形条件可采用单杆悬挂 内侧 外侧 安装方式 特殊地形条件可采用单杆悬挂 内侧 外侧 安装方式 1 1 配电箱应牢固的安装于支架或基础上 支架安装 配电箱应牢固的安装于支架或基础上 支架安装 方式箱底距地面的高度不低于方式箱底距地面的高度不低于 1m1m 并采取防止攀登的措施 并采取防止攀登的措施 支架安装高于支架安装高于 1 1 米需视情况 便于操作且注意安全 考虑米需视情况 便于操作且注意安全 考虑 设置操作平台 落地安装方式 基础高出地面应大于设置操作平台 落地安装方式 基础高出地面应大于 300mm300mm 8 2 2 安装后箱底距地面高度低于 安装后箱底距地面高度低于 1m1m 的配电箱 四周应的配电箱 四周应 设置安全围栏 围栏高度不低于设置安全围栏 围栏高度不低于 1 8m1 8m 栏条间净距不大于 栏条间净距不大于 0 1m0 1m 围栏距配电箱的外廓净距不应小于 围栏距配电箱的外廓净距不应小于 0 8m0 8m 各侧悬挂 各侧悬挂 高压危险 严禁入内高压危险 严禁入内 的警示牌 的警示牌 3 3 配电箱应垂直安装 误差 配电箱应垂直安装 误差 1 5mm m 1 5mm m 牢固 完 牢固 完 好 无损伤 配电箱水平倾斜不大于托架长度的好 无损伤 配电箱水平倾斜不大于托架长度的 1 1001 100 宜 宜 采用螺栓固定 不宜采用点焊 采用螺栓固定 不宜采用点焊 4 4 综合配电箱箱体应可靠接地 箱体内应预留工作 综合配电箱箱体应可靠接地 箱体内应预留工作 接地端子 不允许与零线共用 农村地区综合变低压侧零接地端子 不允许与零线共用 农村地区综合变低压侧零 线仅在电源侧接地 低压线后段不做接地 箱 柜 门关线仅在电源侧接地 低压线后段不做接地 箱 柜 门关 合完好到位 警示标志齐全 外壳接地可靠 接地电阻不合完好到位 警示标志齐全 外壳接地可靠 接地电阻不 大于大于 1010 欧姆 欧姆 1 21 2 智能箱智能箱 适用范围 科技进步县 典型供电模式 新农村推广项适用范围 科技进步县 典型供电模式 新农村推广项 目 智能化示范台区等 目 智能化示范台区等 安装方式及要求 应采用双杆悬挂 落地式安装方式 安装方式及要求 应采用双杆悬挂 落地式安装方式 特殊地形条件可采用单杆悬挂 内侧 外侧 安装方式 特殊地形条件可采用单杆悬挂 内侧 外侧 安装方式 安装要求参照安装要求参照 JPJP 柜 柜 1 31 3 低压负荷开关箱 配变低压保护开关箱 低压负荷开关箱 配变低压保护开关箱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TNTN 系统 集镇及郊区 系统 集镇及郊区 9 安装方式及要求 安装方式及要求 1 1 电气连接应接触紧密 不同金属连接 应有过渡措 电气连接应接触紧密 不同金属连接 应有过渡措 施 施 2 2 水平倾斜不大于托架长度的 水平倾斜不大于托架长度的 1 1001 100 3 3 箱体进出线应采用下进下出 引线压紧 与线路导 箱体进出线应采用下进下出 引线压紧 与线路导 线的连接紧密可靠 线的连接紧密可靠 4 4 注意要点 需配套安装电能计量箱 注意要点 需配套安装电能计量箱 1 41 4 低压配电柜低压配电柜 适用范围 配电房内低压柜的更换 改造及箱变配置 适用范围 配电房内低压柜的更换 改造及箱变配置 安装方式及要求 落地式 安装方式及要求 落地式 1 1 牢固安装在基础型钢上 型钢顶部应高出地面 牢固安装在基础型钢上 型钢顶部应高出地面 10mm10mm 屏体内设备与各构件应连接牢固 屏体内设备与各构件应连接牢固 2 2 安装及接线应与原配电房设备的接线相吻合 安装及接线应与原配电房设备的接线相吻合 2 2 低压电缆分支箱低压电缆分支箱 适用范围 新农村集中居住区 集镇 街道 低压线适用范围 新农村集中居住区 集镇 街道 低压线 路采用电缆供电方式的 路采用电缆供电方式的 安装方式及要求 落地式 安装方式及要求 落地式 1 1 电缆分支箱基础高出地面应大于 电缆分支箱基础高出地面应大于 150mm150mm 电缆井 电缆井 深度应大于深度应大于 1000mm1000mm 2 2 电缆接线端子压接时 线端子平面方向应与母线 电缆接线端子压接时 线端子平面方向应与母线 10 套管铜平面平行 套管铜平面平行 3 3 柜体接地可靠 工艺美观 警示标志齐全 接地 柜体接地可靠 工艺美观 警示标志齐全 接地 电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电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3 3 无功补偿箱 柜 无功补偿箱 柜 配置原则 根据分层分区就地平衡和便于调整电压的原配置原则 根据分层分区就地平衡和便于调整电压的原 则进行配置 可采用分散和集中补偿相结合的方式 则进行配置 可采用分散和集中补偿相结合的方式 适用范围 农村小动力用户较多 供电半径较大 末端适用范围 农村小动力用户较多 供电半径较大 末端 电压偏低的地区 电压偏低的地区 安装方式及要求 悬挂式 落地式 安装要求参照安装方式及要求 悬挂式 落地式 安装要求参照 JPJP 柜柜 或低压配电柜 或低压配电柜 第二节第二节低压进 出线电缆低压进 出线电缆 1 1 选型 进线选用选型 进线选用 YJVYJV22 22 0 6 1 4 240 0 6 1 4 240 mmmm2 2 载流量不 载流量不 足应采用双拼方式 足应采用双拼方式 出线选用 出线选用 YJVYJV22 22 0 6 1 4 95 0 6 1 4 95 mmmm2 2 120120 mmmm2 2 150150 mmmm2 2 2 2 安装方式及要求 落地 直接上杆 安装方式及要求 落地 直接上杆 2 12 1 连接方式 连接方式 1 1 变压器低压接线柱应使用铜设备线 变压器低压接线柱应使用铜设备线 夹或铜握手线夹与电缆连接 夹或铜握手线夹与电缆连接 2 2 配电箱出线电缆应用铜 配电箱出线电缆应用铜 线鼻子与配电箱内塑壳断路器下桩头或熔断器下桩头连接 线鼻子与配电箱内塑壳断路器下桩头或熔断器下桩头连接 铜线鼻子与电缆连接宜采用压接 铜线鼻子与电缆连接宜采用压接 3 3 出线电缆应用铜线 出线电缆应用铜线 鼻子 绝缘铜铝并沟线夹与线路侧导线连接 鼻子 绝缘铜铝并沟线夹与线路侧导线连接 11 2 22 2 落地安装 落地安装 1 1 电缆表面距地面距离不应小于 电缆表面距地面距离不应小于 0 7m0 7m 穿越行车道 农田敷设时不应小于 穿越行车道 农田敷设时不应小于 1m1m 并应采取保 并应采取保 护措施 护措施 2 2 电缆之间 电缆与其他管道 道路 建筑物 电缆之间 电缆与其他管道 道路 建筑物 平行或交叉时的最小净距应符合平行或交叉时的最小净距应符合 GB50168GB50168 规定 严禁将电规定 严禁将电 缆平行敷设于其他管道的上方或下方 缆平行敷设于其他管道的上方或下方 3 3 电缆穿越道路 电缆穿越道路 及建筑物或引出地面高度在及建筑物或引出地面高度在 2m2m 以下的部分 均应穿钢管保以下的部分 均应穿钢管保 护 并做封堵 护 并做封堵 2 32 3 直接上杆安装 直接上杆安装 1 1 金属制的电缆支架应采取防腐 金属制的电缆支架应采取防腐 措施 电缆支架表面光滑 无尖角和毛刺 垂直安装支架措施 电缆支架表面光滑 无尖角和毛刺 垂直安装支架 间距不大于间距不大于 1 5m1 5m 2 2 在终端 接头或转弯处紧邻部位的 在终端 接头或转弯处紧邻部位的 电缆上 应有不少于一处的刚性固定 电缆上 应有不少于一处的刚性固定 3 3 在垂直或斜坡 在垂直或斜坡 上的高位侧 刚性固定不宜少于两处 上的高位侧 刚性固定不宜少于两处 4 4 电缆敷设完毕 电缆敷设完毕 后 应根据设计要求将电缆固定在电缆支架上 后 应根据设计要求将电缆固定在电缆支架上 附设计图纸 对应第一 第二节 附设计图纸 对应第一 第二节 图号 图号 PW DY JP 01PW DY JP 01 0202 0404 0505 0808 图号 图号 PW DY FZX 01PW DY FZX 01 0202 0303 0404 0505 第三节第三节低压线路低压线路 1 1 杆塔杆塔 1 11 1 选型 非预应力水泥电杆选型 非预应力水泥电杆 190 8m 190 8m 300 9m 300 9m 190 10m 190 10m 190 12m 190 12m 190 1 190 1 12 5m5m 法兰杆 法兰杆 270 8m 270 8m 270 10m 270 10m 1 21 2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1 1 低压架空线路一般采用 低压架空线路一般采用 10m10m 及以上的电杆 耐张 及以上的电杆 耐张 转角 终端等受力较大的电杆应加装底盘 同时考虑其承转角 终端等受力较大的电杆应加装底盘 同时考虑其承 载重量 双层以上大截面导线根据杆坑土质结构以及电杆载重量 双层以上大截面导线根据杆坑土质结构以及电杆 承载重量情况加装 架空配电线路的杆塔分为直线杆型 承载重量情况加装 架空配电线路的杆塔分为直线杆型 耐张杆型和混合杆型三类 直线杆型包括直线杆 直线转耐张杆型和混合杆型三类 直线杆型包括直线杆 直线转 角杆 耐张杆型包括耐张杆 转角杆和终端杆 混合杆型角杆 耐张杆型包括耐张杆 转角杆和终端杆 混合杆型 包括包括 T T 接杆 十字杆 电缆杆等 接杆 十字杆 电缆杆等 2 2 直线转角杆的转向不宜大于 直线转角杆的转向不宜大于 15 15 条件不允许时亦 条件不允许时亦 可采用法兰杆 可采用法兰杆 1 31 3 安装方式及要求 安装方式及要求 1 3 11 3 1基础开挖基础开挖 1 1 基坑施工前的定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基坑施工前的定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2 2 电杆的埋设深度 应根据土质及负荷条件计算确定 电杆的埋设深度 应根据土质及负荷条件计算确定 但不应小于杆长的但不应小于杆长的 1 61 6 埋深允许偏差应为 埋深允许偏差应为 100mm 100mm 50mm50mm 可参考下列数值 可参考下列数值 m m 杆长杆长 8 8 9 9 1010 1212 1515 埋深埋深 1 51 5 1 61 6 1 71 7 1 91 92 32 3 3 3 基坑底使用底盘时 坑底表面应保持水平 底盘安装 基坑底使用底盘时 坑底表面应保持水平 底盘安装 尺寸误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底盘的圆槽面应与电杆中心线尺寸误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底盘的圆槽面应与电杆中心线 13 垂直 找正后应填土夯实至底盘表面 底盘安装允许偏差 垂直 找正后应填土夯实至底盘表面 底盘安装允许偏差 应使电杆组立后满足电杆允许偏差规定 应使电杆组立后满足电杆允许偏差规定 4 4 基坑回填土时 土块应打碎 基坑每回填 基坑回填土时 土块应打碎 基坑每回填 500mm500mm 应夯应夯 实一次 回填土后的电杆基坑宜设置防沉土层 实一次 回填土后的电杆基坑宜设置防沉土层 1 3 21 3 2 低压直线杆低压直线杆 1 1 电杆组立应正直 直线杆横向位移不应大于 电杆组立应正直 直线杆横向位移不应大于 50mm50mm 杆 杆 梢偏移不应大于梢径的梢偏移不应大于梢径的 1 1 2 2 2 2 直线杆单横担应装于受电侧 横担的上下歪斜和左右 直线杆单横担应装于受电侧 横担的上下歪斜和左右 扭斜 从横担端部测量不应大于扭斜 从横担端部测量不应大于 20mm20mm 横担等镀锌制品应 横担等镀锌制品应 热浸镀锌 热浸镀锌 3 3 杆塔标志 杆号 杆塔标志 杆号 相位 警示牌 相位 警示牌 三米线 齐全 清三米线 齐全 清 晰 晰 1 3 31 3 3低压耐张杆低压耐张杆 1 1 电杆组立应正直 直线杆横向位移不应大于 电杆组立应正直 直线杆横向位移不应大于 50mm50mm 杆 杆 梢偏移不应大于梢径的梢偏移不应大于梢径的 1 1 2 2 转角杆紧线后不向内角倾斜 转角杆紧线后不向内角倾斜 向外角倾斜不应大于向外角倾斜不应大于 1 1 个梢径 个梢径 2 2 横担的上下歪斜和左右扭斜 从横担端部测量不应大 横担的上下歪斜和左右扭斜 从横担端部测量不应大 于于 20mm20mm 横担等镀锌制品应热浸镀锌 横担等镀锌制品应热浸镀锌 3 3 主引线搭接应呈均匀弧度 无硬弯 必要时应加装绝 主引线搭接应呈均匀弧度 无硬弯 必要时应加装绝 缘子 导线间的连接应采用并沟线夹 缘子 导线间的连接应采用并沟线夹 70mm70mm2 2及以下的导线及以下的导线 可以采用绑扎连接 可以采用绑扎连接 4 4 杆塔标志 杆号 相位 警示牌 三米线 齐全 清 杆塔标志 杆号 相位 警示牌 三米线 齐全 清 14 晰 晰 1 3 41 3 4低压转角杆低压转角杆 1 1 电杆组立应正直 转角杆紧线后不向内角倾斜 向外 电杆组立应正直 转角杆紧线后不向内角倾斜 向外 角倾斜不应大于角倾斜不应大于 1 1 个梢径 个梢径 2 2 转角杆的承力横担应装于拉线侧 横担的上下歪斜和 转角杆的承力横担应装于拉线侧 横担的上下歪斜和 左右扭斜 从横担端部测量不应大于左右扭斜 从横担端部测量不应大于 20mm20mm 横担间的距离 横担间的距离 不小于不小于 300mm300mm 3 3 主引线搭接应呈均匀弧度 无硬弯 必要时应加装绝 主引线搭接应呈均匀弧度 无硬弯 必要时应加装绝 缘子 导线间的连接应采用并沟线夹 缘子 导线间的连接应采用并沟线夹 70mm70mm2 2及以下的导线及以下的导线 可以采用绑扎连接 可以采用绑扎连接 4 4 杆塔标志 杆号 相位 警示牌 三米线 齐全 清 杆塔标志 杆号 相位 警示牌 三米线 齐全 清 晰 晰 1 3 51 3 5低压分支杆低压分支杆 1 1 电杆组立应正直 转角杆紧线后不向内角倾斜 向外 电杆组立应正直 转角杆紧线后不向内角倾斜 向外 角倾斜不应大于角倾斜不应大于 1 1 个梢径 个梢径 2 2 转角杆的承力横担应装于拉线侧 横担的上下歪斜和 转角杆的承力横担应装于拉线侧 横担的上下歪斜和 左右扭斜 从横担端部测量不应大于左右扭斜 从横担端部测量不应大于 20mm20mm 横担间的距离 横担间的距离 不小于不小于 300mm300mm 3 3 主引线搭接应呈均匀弧度 无硬弯 必要时应加装绝 主引线搭接应呈均匀弧度 无硬弯 必要时应加装绝 缘子 导线间的连接应采用并沟线夹 缘子 导线间的连接应采用并沟线夹 70mm70mm2 2及以下的导线及以下的导线 可以采用绑扎连接 可以采用绑扎连接 4 4 杆塔标志 杆号 相位 警示牌 三米线 齐全 清 杆塔标志 杆号 相位 警示牌 三米线 齐全 清 15 晰 晰 1 3 61 3 6低压终端杆低压终端杆 1 1 电杆组立应正直 终端杆紧线后不向受力侧倾斜 向 电杆组立应正直 终端杆紧线后不向受力侧倾斜 向 拉线侧倾斜不应大于拉线侧倾斜不应大于 1 1 个梢径 个梢径 2 2 终端杆的承力横担应装于拉线侧 横担的上下歪斜和 终端杆的承力横担应装于拉线侧 横担的上下歪斜和 左右扭斜 从横担端部测量不应大于左右扭斜 从横担端部测量不应大于 20mm20mm 3 3 杆塔标志 杆号 相位 警示牌 三米线 齐全 清 杆塔标志 杆号 相位 警示牌 三米线 齐全 清 晰 晰 2 2 导线导线 2 12 1 选型 选型 LGJ 70mmLGJ 70mm2 2 120mm120mm2 2 185mm185mm2 2 JKLYJ JKLYJ 70mm70mm2 2 120mm120mm2 2 185mm185mm2 2 JKLGYJ 70mmJKLGYJ 70mm2 2 120mm120mm2 2 185mm185mm2 2 2 22 2 适用范围 原则上低压架空线路主干线截面适用范围 原则上低压架空线路主干线截面 185mm185mm2 2 支 支 线截面线截面 120mm120mm2 2 特殊情况需进行载流量验算 三线四线制 特殊情况需进行载流量验算 三线四线制 线路零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 线路零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 2 32 3 安装方式及要求 安装方式及要求 2 3 12 3 1 导线架设导线架设 1 1 低压线路与同一电源中压配电线路同杆架设时 在 低压线路与同一电源中压配电线路同杆架设时 在 中压配电线路出现分段处 同杆架设的低压线路不应跨越中压配电线路出现分段处 同杆架设的低压线路不应跨越 分段开关 不同电源的电力线路严禁同杆架设 分段开关 不同电源的电力线路严禁同杆架设 2 2 线路档距 普通绝缘导线一般控制在 线路档距 普通绝缘导线一般控制在 40m40m 以内 最以内 最 大不超过大不超过 50m50m 特殊情况可采用钢芯铝导线 但必须经过强 特殊情况可采用钢芯铝导线 但必须经过强 16 度校验 度校验 3 3 导线的设计弧垂 根据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或按所 导线的设计弧垂 根据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或按所 选定的气象条件计算确定 参见附录通用设计弧垂表 选定的气象条件计算确定 参见附录通用设计弧垂表 导 导 线紧好后 弧垂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线紧好后 弧垂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 5 5 档距内的 档距内的 各相弧垂应一致 相差不应大于各相弧垂应一致 相差不应大于 50mm50mm 4 4 导线一般采用水平排列 零线应靠近电杆侧 并有 导线一般采用水平排列 零线应靠近电杆侧 并有 明显的标识 明显的标识 5 5 不同规格 不同金属 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 严禁 不同规格 不同金属 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 严禁 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 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 2 3 22 3 2跳线跳线 连接时相间距离不小于连接时相间距离不小于150mm150mm 对电杆 横担 拉线距离不 对电杆 横担 拉线距离不 小于小于50mm50mm 采用并沟线夹连接时 每相不少于两个 采用 采用并沟线夹连接时 每相不少于两个 采用 绑扎连接时 绑扎长度根据导线截面确定 应符合下表规绑扎连接时 绑扎长度根据导线截面确定 应符合下表规 定 定 绑扎长度值 绑扎长度值 导线截面导线截面 mm mm2 2 绑扎长度绑扎长度 mm mm 3535及以下及以下 150 150 5050 200 200 7070 250 250 2 3 32 3 3接地挂环接地挂环 架空绝缘线路装设验电接地环处均应进行绝缘护封或加装架空绝缘线路装设验电接地环处均应进行绝缘护封或加装 专用绝缘护罩 以便防止雨水进入接头绝缘层内 专用绝缘护罩 以便防止雨水进入接头绝缘层内 17 安装位置 出线 转角 分支等 安装位置 出线 转角 分支等 2 3 42 3 4导线固定及附件导线固定及附件 1 1 直线转角杆 导线应固定在绝缘子转角外侧的槽内 直线转角杆 导线应固定在绝缘子转角外侧的槽内 2 2 直线跨越杆 导线应双绝缘子固定 导线本体不应在 直线跨越杆 导线应双绝缘子固定 导线本体不应在 固定处出现角度 固定处出现角度 3 3 裸铝导线在绝缘子或线夹上固定应缠绕铝包带 缠绕 裸铝导线在绝缘子或线夹上固定应缠绕铝包带 缠绕 长度应超出接触部分长度应超出接触部分 30mm30mm 铝包带的缠绕方向应与外层线 铝包带的缠绕方向应与外层线 股的绞制方向一致 股的绞制方向一致 4 4 铜绞线与铝绞线的接头 宜采用铜铝过渡线夹 铜铝 铜绞线与铝绞线的接头 宜采用铜铝过渡线夹 铜铝 过渡线 过渡线 5 5 每相线夹数量不应少于 每相线夹数量不应少于 2 2 个 线路每相引流线 引下个 线路每相引流线 引下 线与邻相的引流线 引下线或导线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线与邻相的引流线 引下线或导线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 应不小于应不小于 150mm150mm 导线与拉线 电杆或构架之间安装后的净 导线与拉线 电杆或构架之间安装后的净 距应不小于距应不小于 100mm100mm 3 3 拉线及拉盘拉线及拉盘 3 13 1 选型 钢绞线选型 钢绞线 GJ 50GJ 50 GJ 80GJ 80 拉盘 拉盘 LP 8LP 8 拉线保护套 拉线保护套 拉线棒 拉线棒 3 23 2 安装方式及要求 安装方式及要求 3 2 13 2 1拉线安装拉线安装 1 1 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一般呈 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一般呈45 45 当受地形限制时 当受地形限制时 也不应小于也不应小于30 30 18 2 2 终端杆的拉线及耐张杆承力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对正 终端杆的拉线及耐张杆承力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对正 分角拉线应与线路分角线方向对正 防风拉线应与线路方分角拉线应与线路分角线方向对正 防风拉线应与线路方 向垂直 向垂直 15 15 以内不开断导线的转角杆只打外角侧拉线 以内不开断导线的转角杆只打外角侧拉线 15 15 以上至以上至60 60 转角杆应打顺线方向拉线 必要时应增打转角杆应打顺线方向拉线 必要时应增打 外角侧拉线 并使其受力均匀 外角侧拉线 并使其受力均匀 60 60 以上至以上至90 90 转角杆可转角杆可 只打顺线方向拉线 只打顺线方向拉线 3 3 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 拉线断头处与拉线 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 拉线断头处与拉线 主线应固定可靠 主线应固定可靠 UTUT 型线夹及楔形线夹固定安装时线夹舌型线夹及楔形线夹固定安装时线夹舌 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 受力后无滑动现象 线夹凸肚在尾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 受力后无滑动现象 线夹凸肚在尾 线侧 安装时不应损伤线股 线侧 安装时不应损伤线股 4 4 UTUT 型线夹的螺杆应露扣 并应有不小于型线夹的螺杆应露扣 并应有不小于1 21 2 螺杆丝螺杆丝 扣长度可供调紧 拉线调好后 扣长度可供调紧 拉线调好后 UT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 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 线夹处露出的尾线长度为线夹处露出的尾线长度为300mm300mm 至至500mm500mm 尾线弯回后用钢 尾线弯回后用钢 线卡子 马鞍轧头 在距线头线卡子 马鞍轧头 在距线头50mm50mm 处与本线扎牢 处与本线扎牢 5 5 当同一组拉线使用双线夹并采用连板时 其尾线端 当同一组拉线使用双线夹并采用连板时 其尾线端 的方向应统一 的方向应统一 6 6 拉线棒的直径应根据计算确定 但其直径不应小于 拉线棒的直径应根据计算确定 但其直径不应小于 18mm18mm 拉线棒应热镀锌 严重腐蚀地区 拉线棒直径应适 拉线棒应热镀锌 严重腐蚀地区 拉线棒直径应适 当加大当加大 2 2 4mm4mm 或采取其它有效的防腐措施 或采取其它有效的防腐措施 7 7 杆塔拉线应安装拉线绝缘子及拉线防撞保护管 在 杆塔拉线应安装拉线绝缘子及拉线防撞保护管 在 断拉线的情况下 拉线绝缘子应低于最下层导线 包括同断拉线的情况下 拉线绝缘子应低于最下层导线 包括同 杆架设 交跨的低压线及路灯线等 但距地面不应小于杆架设 交跨的低压线及路灯线等 但距地面不应小于2 52 5 19 米 拉线防撞保护管应采用反光材料 装设于拉线近米 拉线防撞保护管应采用反光材料 装设于拉线近UTUT 型线夹侧 长度不小于型线夹侧 长度不小于1 81 8米 米 3 2 23 2 2拉盘的安装拉盘的安装 1 1 拉线的埋设深度 应根据土质条件和电杆的倾覆力 拉线的埋设深度 应根据土质条件和电杆的倾覆力 矩确定 其抗拔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直线杆为矩确定 其抗拔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直线杆为 1 51 5 耐 耐 张杆为张杆为 1 81 8 转角杆 终端杆为 转角杆 终端杆为 2 02 0 2 2 拉线坑的回填土 应每回填 拉线坑的回填土 应每回填 300mm300mm 夯实一次 最后夯实一次 最后 培起高出地面培起高出地面 300mm300mm 的防沉土台 在拉线易受洪水冲刷的的防沉土台 在拉线易受洪水冲刷的 地方 应设保护桩或采取其他加固措施 地方 应设保护桩或采取其他加固措施 3 3 拉线棒与拉盘应垂直 连接处应采用 拉线棒与拉盘应垂直 连接处应采用 U U 型挂环 其型挂环 其 外露地面部分的长度应为外露地面部分的长度应为 500500 700mm700mm 4 4 金具及铁件金具及铁件 4 14 1 选型 选型 4 1 14 1 1 联结金具联结金具 添加适用范围 添加适用范围 4 1 1 14 1 1 1 延长环 延长环 PH 7PH 7 PH 10PH 10 4 1 1 24 1 1 2 U U 型挂环 型挂环 U 7U 7 U 10U 10 UL 10UL 10 4 1 1 34 1 1 3 平行挂板 平行挂板 PS 7PS 7 PD 7PD 7 4 1 1 44 1 1 4 直角挂环 直角挂环 ZH 7ZH 7 4 1 1 54 1 1 5 直角挂板 直角挂板 Z 7Z 7 ZS 7ZS 7 4 1 1 64 1 1 6 球头挂环 球头挂环 Q 7Q 7 4 1 1 74 1 1 7 碗头挂板 碗头挂板 W 7AW 7A W 7BW 7B WS 7WS 7 20 4 1 24 1 2 耐张线夹耐张线夹 4 1 2 14 1 2 1 楔型绝缘 楔型绝缘 NXJ 35NXJ 35 NXJ 50NXJ 50 NXJ 70NXJ 70 NXJ NXJ 120120 NXJ 185NXJ 185 NXL 35 95NXL 35 95 NXL 120 150NXL 120 150 NXL 185NXL 185 4 1 2 24 1 2 2 螺栓型 螺栓型 NLL 3NLL 3 NLL 4NLL 4 4 1 34 1 3 接续金具接续金具 4 1 3 14 1 3 1 并沟线夹 并沟线夹 JB 2JB 2 JBL 16 120BJBL 16 120B JBL 50 JBL 50 240B240B JBTL 16 120JBTL 16 120 JBTL 50 240JBTL 50 240 4 1 3 24 1 3 2 接地线夹 接地线夹 JDL 50 240JDL 50 240 4 1 3 34 1 3 3 铝绞线接续管 铝绞线接续管 JY 120LYJY 120LY JY 185LJY 185L 4 1 3 44 1 3 4 跳线线夹 跳线线夹 JYT 120 20JYT 120 20 4 1 44 1 4 拉线金具拉线金具 4 1 4 14 1 4 1 UTUT 型线夹 型线夹 NUT 1NUT 1 NUT 2NUT 2 4 1 4 24 1 4 2 锲型线夹 锲型线夹 NX 1NX 1 NX 2NX 2 4 1 4 34 1 4 3 钢线卡子 钢线卡子 JK 2JK 2 4 1 54 1 5 电缆接线端子电缆接线端子 4 1 64 1 6 设备线夹设备线夹 4 1 6 14 1 6 1 变压器线夹 变压器线夹 M12M12 M18M18 M20M20 M22M22 4 1 6 24 1 6 2 跨径接护线夹 跨径接护线夹 JKG 1JKG 1 JKG 2JKG 2 JKG 3JKG 3 4 1 6 34 1 6 3 铜铝过渡设备线夹 铜铝过渡设备线夹 SLG 3ASLG 3A SLG 4BSLG 4B 4 1 74 1 7 铁附件铁附件 4 1 7 14 1 7 1 四线担四线担 4 1 7 24 1 7 2 二线担二线担 21 4 1 7 34 1 7 3 半圆抱箍半圆抱箍 4 1 7 44 1 7 4 成套抱箍成套抱箍 4 1 7 54 1 7 5 拉线棒拉线棒 4 1 7 64 1 7 6 接地铁接地铁 4 1 7 74 1 7 7 连接铁连接铁 4 1 7 84 1 7 8 普通螺栓普通螺栓 4 24 2 安装方式及要求 安装方式及要求 4 2 14 2 1 横担安装横担安装 1 1 横担距离杆稍横担距离杆稍200mm200mm 安装应平正 横担端部上下歪 安装应平正 横担端部上下歪 斜不应大于斜不应大于20mm20mm 横担端部左右扭斜不应大于 横担端部左右扭斜不应大于20mm20mm 双 双杆杆的的 横横担担 横横担担与与电电杆杆连连接接处处的的高高差差不不应应大大于于连连接接距距离离的的 5 5 1 10 00 00 0 左左右右扭扭斜斜不不应应大大于于横横担担总总长长度度的的 1 1 1 10 00 0 2 2 直线杆横担应装于受电侧 分支杆 直线杆横担应装于受电侧 分支杆 9090 转角杆及终转角杆及终 端杆横担应装于拉线侧 横担安装应平整 横担端部上下端杆横担应装于拉线侧 横担安装应平整 横担端部上下 歪斜和左右扭斜不应大于歪斜和左右扭斜不应大于20mm20mm 3 3 转角杆的横担 应根据受力情况确定 一般情况下 转角杆的横担 应根据受力情况确定 一般情况下 15 15 以下转角杆 可采用单横担 以下转角杆 可采用单横担 15 15 30 30 转角杆 可转角杆 可 采用双横担夹合固定 采用双横担夹合固定 30 30 45 45 转角耐张杆 宜采用双转角耐张杆 宜采用双 横担 横担 45 45 以上转角杆 宜采用十字横担 以上转角杆 宜采用十字横担 5 5 绝缘子绝缘子 5 15 1 选型 绝缘子的选择应与杆型 导线规格相匹配 直线选型 绝缘子的选择应与杆型 导线规格相匹配 直线 22 杆选用柱式瓷绝缘子 物料描述杆选用柱式瓷绝缘子 物料描述 R3ET105N 120 224 300R3ET105N 120 224 300 耐张杆选用悬式瓷绝缘子 耐张杆选用悬式瓷绝缘子 物料描述物料描述 U40C 190 140 200U40C 190 140 200 U70C 200 160 160U70C 200 160 160 或悬式复合绝缘 或悬式复合绝缘 子 物料描述子 物料描述 FXBW 10 70 310 350FXBW 10 70 310 350 接户线下线横担处选 接户线下线横担处选 用蝶式瓷绝缘子 物料描述用蝶式瓷绝缘子 物料描述 ED 1ED 1 第一支持物处选用蝶式 第一支持物处选用蝶式 瓷绝缘子 物料描述瓷绝缘子 物料描述 ED 2ED 2 5 25 2 安装方式及要求 安装方式及要求 5 2 35 2 3 金具 绝缘子安装金具 绝缘子安装 1 1 采用节能型 压缩式铝合金耐张线夹或预绞式耐张 采用节能型 压缩式铝合金耐张线夹或预绞式耐张 线夹 绝缘耐张线夹 并沟线夹应选用同绝缘导线相匹配线夹 绝缘耐张线夹 并沟线夹应选用同绝缘导线相匹配 的型号 绝缘导线选择使用的型号 绝缘导线选择使用 NXLNXL 型 型 NXJNXJ 型耐张线夹 裸导型耐张线夹 裸导 线推荐使用线推荐使用 NXLNXL 型耐张线夹 型耐张线夹 2 2 金具及绝缘部件应符合如下规定 金具及绝缘部件应符合如下规定 金具组装配合应金具组装配合应 良好 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 且应符合规定 表面光洁 良好 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 且应符合规定 表面光洁 无裂纹 毛刺 飞边 砂眼 气泡等缺陷 线夹转动灵活 无裂纹 毛刺 飞边 砂眼 气泡等缺陷 线夹转动灵活 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 镀锌良好 无锌皮剥落 锈蚀现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 镀锌良好 无锌皮剥落 锈蚀现 象 铁件与瓷件组合无歪斜现象 且结合紧密 铁件镀锌象 铁件与瓷件组合无歪斜现象 且结合紧密 铁件镀锌 良好 良好 6 6 低压线路电缆低压线路电缆 6 16 1 选型 铜电缆选型 铜电缆 YJVYJV22 22 0 6 1 0 6 1 4 70mm4 70mm2 2 95mm95mm2 2 120mm120mm2 2 150mm150mm2 2 240mm240mm2 2 铝电缆 铝电缆 23 YJLVYJLV22 22 0 6 1 4 70mm 0 6 1 4 70mm2 2 120mm120mm2 2 6 26 2 安装方式及要求 安装方式及要求 电缆地埋 电缆架空电缆地埋 电缆架空 6 2 16 2 1电缆地埋敷设电缆地埋敷设 1 1 敷设电缆前 应检查电缆表面有无机械损伤 并用 敷设电缆前 应检查电缆表面有无机械损伤 并用 1kV1kV兆欧表摇测绝缘 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兆欧表摇测绝缘 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10M 10M 2 2 电缆表面距地面距离不应小于 电缆表面距地面距离不应小于0 7m0 7m 穿越行车道 农 穿越行车道 农 田敷设时不应小于田敷设时不应小于1m1m 并应采取保护措施 地埋电缆的沟 并应采取保护措施 地埋电缆的沟 底应无硬质杂物 沟底铺底应无硬质杂物 沟底铺100mm100mm厚的细土或黄砂 电缆敷设厚的细土或黄砂 电缆敷设 时应留全长时应留全长0 5 0 5 1 1 的裕度 敷设后再加盖的裕度 敷设后再加盖100mm100mm的细土或的细土或 黄砂 然后用水泥盖板保护 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黄砂 然后用水泥盖板保护 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 各各5050 mmmm 也可用砖块替代水泥盖板 也可用砖块替代水泥盖板 3 3 电缆之间 电缆与其他管道 道路 建筑物平行或交 电缆之间 电缆与其他管道 道路 建筑物平行或交 叉时的最小净距应符合叉时的最小净距应符合GB50168GB50168规定 严禁将电缆平行敷设规定 严禁将电缆平行敷设 于其他管道的上方或下方 于其他管道的上方或下方 4 4 电缆穿越道路及建筑物或引出地面高度在 电缆穿越道路及建筑物或引出地面高度在2m2m以下的部以下的部 分 均应穿钢管保护 并做封堵 分 均应穿钢管保护 并做封堵 5 5 敷设电缆时 应防止电缆扭伤和过分弯曲 电缆弯曲 敷设电缆时 应防止电缆扭伤和过分弯曲 电缆弯曲 半径与电缆外径比值 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半径与电缆外径比值 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聚氯乙烯护套多芯电力电缆为聚氯乙烯护套多芯电力电缆为1010倍 倍 交联聚乙烯护套多芯电力电缆为交联聚乙烯护套多芯电力电缆为1515倍 倍 6 2 26 2 2电缆架空电缆架空 1 1 对于较短且不便地埋的电缆可采用架空敷设 架空敷 对于较短且不便地埋的电缆可采用架空敷设 架空敷 24 设时应采用钢绞线支撑 架空敷设的电缆截面不宜过大 设时应采用钢绞线支撑 架空敷设的电缆截面不宜过大 考虑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架空敷设的电缆载流量宜按小一考虑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架空敷设的电缆载流量宜按小一 规格截面的电缆载流量考虑 规格截面的电缆载流量考虑 2 2 支撑架空电缆的钢绞线应满足荷载要求 并全线良好 支撑架空电缆的钢绞线应满足荷载要求 并全线良好 接地 在转角处需打拉线或顶杆 接地 在转角处需打拉线或顶杆 3 3 架空敷没的电缆不宜设置电缆接头 架空敷没的电缆不宜设置电缆接头 6 2 36 2 3电缆排管电缆排管 1 1 包封及底板混凝土采用 包封及底板混凝土采用 C20C20砼 钢筋为砼 钢筋为HRB400HRB400型 型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5mm25mm 2 2 排管顶面距地面深度为 排管顶面距地面深度为0 7m0 7m 3 3 管枕每间隔 管枕每间隔1 51 5 2 0m2 0m布置一道 采用布置一道 采用C20C20砼预制 砼预制 6 2 46 2 4电缆沟 井 盖板电缆沟 井 盖板 1 1 电缆沟盖板角钢框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