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韵母发音分析_第1页
汉语拼音韵母发音分析_第2页
汉语拼音韵母发音分析_第3页
汉语拼音韵母发音分析_第4页
汉语拼音韵母发音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话韵母发音分析普通话韵母发音分析 按汉语语音学的传统分析方法划分 汉语音节中声母以后的部分叫韵母 零声母音 节 全部由韵母构成 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 可以只由一个元音直接构成 叫单韵母 也可以由两个或三个元音构成 叫复韵母 还可以由元音和鼻辅音 n 或 ng 构成 叫鼻 韵母 与辅音声母相比 元音发音比较响亮 韵母没有呼读音 普通话韵母共有 39 个 普通话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 完全由元音 包括单元音和 复合元音 构成的韵母有 23 个 约占韵母的 59 由元音加上鼻辅音构成的韵母 鼻 韵母 有 16 个 约占韵母的 41 普通话韵母的韵头有 i u 三个 韵尾有四个 其中两个元音韵尾 i u 包括 汉语拼音的拼写形式 o 如 ao iao 中的 o 和两个辅音韵尾 n ng 元音是 气流从喉腔 咽腔进入口腔从唇腔出去时 这些声腔完全开放 气流能够 顺利通过 所产生的开放型最小音段 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声门 冲开闭拢的声带 声带 颤动产生乐音声波 声波经过口腔共鸣使声音美化 扩大 语言里元音最响亮 在普通话韵母中 元音占有绝对的优势 普通话之所以 听起来感觉清脆 响亮 的主要原因就是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 在普通话中 除了极少数语气词之外 没有不包 含元音的音节 可见 元音的发音和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发准韵母的基础 是练声 吐字的必要环节 1 1 韵母的分类韵母的分类 1 1 1按韵母结构特点分类按韵母结构特点分类 可分单元音韵母 单韵母 复元音韵母 复韵母 和带鼻音韵母 鼻韵母 三类 1 1 1 1单韵母 单独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元音韵母 简称单韵母 普通话中有 10 个单韵母 即 a o e i u i 前 i 后 er 单韵母包括 7 个舌面元音 o e i u 两个舌尖元音 i 前 i 后 和一个卷舌元音 er 其中 8 个 即 o e i u er 前面可以不需要声母而独 立成为一个音节 而 er 不能与任何声母相拼 只能自成音节 另外 可以将 er 的卷舌 成分附在别的韵母后 构成儿化韵 1 1 1 2复韵母 由两个或三个元音复合而成的韵母叫复元音韵母 简称复韵母 复韵母共有 13 个 即 ai ei ao ou ia ie ua uo e iao iou uai uei 复韵母中由两个元音组成的复韵母叫二合复韵母 共有 9 个 ai ei ao ou ia ie ua uo e 由三个元音组成的复韵母叫三合复韵母 共有 4 个 iao iou uai uei 1 1 1 3鼻韵母 带鼻尾音的韵母 即元音音素 单个或两个元音后面附带一个鼻辅音 n 或 ng 作韵尾的韵母 简称鼻韵母 普通话里鼻韵母共有 16 个 即 an en in n ang eng ing ong ian uan an uen iang uang ueng iong 普通话中只有两个辅音韵尾 n 和 ng 它们都是鼻音 鼻韵母可分为两类 其中带 舌尖鼻音 n 的有 8 个 an en ian in uan uen an n 带舌根鼻音 ng 的有 8 个 ang eng iang ing uang ueng ong iong 1 1 2按韵母开头元音的发音口形分类按韵母开头元音的发音口形分类 按照汉语语音学的传统分析方法 根据汉语语音特点 普通话 39 个韵母可以按韵 母开头元音的唇形特点分为四类 统称 四呼 即开口呼 齐齿呼 合口呼和撮口呼 四呼的分类关系到普通话音节声韵拼合关系 因此分析研究四呼的分类 加强韵母四呼 分类训练 关系到韵母的发音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 ong 和 iong 的发音 ong 中韵腹 o 的舌位比 u 略低 是个 松 u 而 不是单元音 o iong 的韵头 i 的发音由于受韵腹 o 是圆唇元音的影响 带上了圆唇动作 实际发音类似 因此韵母 ong 和 iong 在四呼分类中 分别归为合口呼和撮口呼 1 1 2 1开口呼韵母 开口呼韵母是指没有韵头 韵腹也不是 i u 的韵母 普通话中有共 15 个开口 呼韵母 即 a o e 前 i 后 i er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 1 1 2 2齐齿呼韵母 齐齿呼韵母是指以 i 开头的 韵头或韵腹是 i 的韵母 普通话中共有 9 个齐齿呼韵 母 即 i ia ie iao iou ian in iang ing 1 1 2 3合口呼韵母 合口呼韵母是指以 u 开头的 韵头或韵腹是 u 的韵母 普通话中共有 10 个合口呼 韵母 即 u ua uo uai uei uan uen uang ueng ong 1 1 2 4撮 cu 口呼韵母 撮口呼韵母是指韵头或韵腹是 的韵母 普通话中共有 5 个撮口呼韵母 即 e an n iong 1 1 3按韵母韵尾分类按韵母韵尾分类 韵母还可按韵尾的情况进行分类 1 1 3 1无韵尾韵母 没有韵尾的韵母叫无韵尾韵母 共有 15 个 即 a o e i u 前 i 后 i er 以及 ia ie ua uo e 1 1 3 2元音韵尾韵母 以元音 i u o 作韵尾的叫元音韵尾韵母 共有 8 个 即 ai ei ao ou iao iou uai uei 1 1 3 3鼻音韵尾韵母 以鼻音 n ng 作韵尾的叫鼻音韵尾韵母 共有 16 个 即 an ian uan an ang iang uang en uen eng ueng in ing ong iong n 1 2 韵母的发音分析韵母的发音分析 下面分单韵母 复韵母和鼻韵母三类说明普通话的发音 1 2 1单韵母发音分析单韵母发音分析 由单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元音韵母 简称单韵母 单韵母共 10 个 即 a o e i u i 前 i i 后 i er 根据发音时舌头起作用的部位不同 又可 把单韵母分为三种 舌面单韵母 舌尖单韵母 卷舌单韵母 单韵母中单韵母中 a o e i u 是舌面元音单韵母 是舌面元音单韵母 i 前前 1 和和 i 后后 是舌尖元是舌尖元 音单韵母 音单韵母 er 是卷舌元音单韵母 是卷舌元音单韵母 后三个韵母不属舌面元音 可统称为 特殊元音韵 母 单韵母的发音特点是发音过程中舌位和唇形始终保持不变 发音时要保持固定的口 形 响亮 通畅 乐音成分多是元音的特点 也是单韵母的特点 单韵母的发音要点主要在于掌握由不同的舌位和唇形形成的口腔共鸣 口腔共鸣的 不同取决于口腔形状 主要由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嘴唇的圆展决定 声带音进入口腔后 由于口腔共鸣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声音 舌头抬高 口腔就收窄 舌头降低 口腔就放 宽 嘴唇撮圆 前声腔就延长 嘴唇平整 前声腔就缩短 发音时舌位 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叫单元音 单元音的不同主要是由不同单元音的不同主要是由不同 的口形及舌位造成的 的口形及舌位造成的 舌头的升降伸缩 唇形的平展圆敛以及口腔的开合都可以造成不 同形式的共鸣器 因而形成各种不同音色的元音 在确定元音音色的三项标准中 嘴唇的活动只有圆展之分 从外部也可以观察其变 化 比较容易描写 但舌头的活动却很灵活 且无法观察其变化 a i u 三个元 音的舌位可以构成一个不等边四边形 代表了元音发音时舌位活动的外围极限 这里需 要说明的是 i u 都是高元音 但因为 u 同时是后元音 舌位受到舌头后缩的影响 就要比前元音 i 的高度略低 同样 舌头放低后 舌位前后移动的范围就变小 发 a 时 虽然舌头也可以前后移动 但比 i u 之间的舌位距离小很多 据此 单韵母中 7 个舌 面元音韵母和一个卷舌元音韵母可以用 元音舌位图 来直观表现 如下图 注 横线表示舌位的高低 左边的斜线表示舌位前 右边的斜线表示舌位后 在 一条斜线上一点左边的音表示展唇 右边的表示圆唇 在播音实践中 单元音韵母发音要注意 以央元音为标准 宽音窄发 窄音宽发 前音后发 后音前发 圆音展发 展音圆发 所谓 宽 窄 前 后 圆 展 是 指口腔开合 舌位前后 双唇圆展要适度 否则就会过犹不及 影响声音的清晰 圆润 集中 如 宽元音 o e 发音时口腔开度不能过大 窄元音 i u 发音时口腔开度 不能过小 前元音 i 发音时舌位不能过于靠前 后元音 u o e 发音时舌位不能 过于靠后 圆唇音 u o 发音时嘴唇不能过于撮圆 展唇音 e i 发音时不能太咧 嘴 总之 单韵母的舌位和唇形处于标准位置 其他韵母的发音都要以它们为标准 因 此单韵母是 39 个韵母中的基础韵母 发好单韵母才能发好复韵母和鼻韵母 1 2 1 1舌面元音单韵母 发音时 舌头隆起的最高点在口腔中所处位置叫 舌位 也叫 舌高点 主要是 针对舌面元音提出的概念 口腔开合的程度叫开口度 舌位可抬高降低 可伸前缩后 开口度可大可小 唇形可圆可不圆 可以根据以下三个方面来观察元音 第一 第一 看舌位的高低 开口度大小 舌位的高低关系着口腔的开合程度 舌位的降 低和抬高同口腔的开闭 即开口度的大小 有关 舌位越高开口度越小 舌位越低开口度 越大 根据舌位的高低和开口度的大小可以把元音分为四种情况 舌位高 口腔开度 小 发出的元音叫高元音或窄元音 即闭元音 如 i u 舌位半高 口腔半闭 发 出的元音叫半高元音 即半闭元音 如 e o 舌位次低 口腔半开 发出的元音叫半 低元音 即半开元音 如 舌位低 口腔开度大 发出的元音叫低元音或宽元音 即开 元音 如 a 第二 第二 看舌位的前后 根据元音发音过程中舌头在口腔中抬起的部位不同 可以分 为前元音 如 i 央元音 如 后元音 如 o e u 舌位在上颚前部叫 舌位前 发出的元音叫前元音 如 i 舌位在中央 发 出的元音叫央元音 如 舌位在上颚后部叫 舌位后 发出的元音叫后元音 如 o e u 第三 第三 看唇形的圆展 在舌位相同条件下 唇形圆展的不同会形成两个不同的元音 如 i e o i 舌位相同 但唇形展平时发的音是 i 撮圆时发的音是 同样的道理 e o 舌位相同 唇形展平时 e 撮圆时是 o 在 10 个单韵母中 仅 o u 这 3 个是圆唇元音 其它都是不圆唇元音 有人称 不圆唇元音 为 展唇元音 依据舌位高低 前后和唇形圆展 7 个舌面元音单韵母发音要点可归纳如下 A A 舌面 央 低 不圆唇元音 舌面 央 低 不圆唇元音 舌面 央 低 不圆唇元音是舌面元音 央元音 低元音 不圆唇元音的简称 以下 类推 发音分析 发 A 音时 口大开 微露上下齿 舌尖微离下齿背 舌面较低 舌面中部微微隆 起和硬腭后部 处于口腔中央位置 相对 舌位低 发音时 唇形不圆 呈半打哈欠状 声带振动 软腭上升 关闭鼻腔通路 发音音质圆润明亮 发音例词 打靶 d b 大厦 d sh 发达 f d 马达 m d 喇叭 l b 哪怕 n p o o 舌面 后 半高 圆唇元音 舌面 后 半高 圆唇元音 发音分析 上下唇自然拢圆 口半闭 舌体略后缩 舌面后部隆起和软腭相对 舌高点略靠后 舌位位于半高 发音时 声带振动 软腭上升 关闭鼻腔通路 发音音质不如 明亮 发音例词 伯伯 b bo 婆婆 p po 默默 m m 泼墨 p m e e 舌面 后 半高 不圆唇元音 舌面 后 半高 不圆唇元音 发音分析 发音状况与 o 基本相同 但双唇要自然展开 为扁唇 口半闭 展唇 舌体后缩 舌面后部隆起和软腭相对 舌面较平 舌高点比元音 o 略高而偏前 舌尖处于稍离下齿背的位置 发音时 声带振动 软腭上升 关闭鼻腔通 路 音质比 o 明亮些 发音例词 隔阂 h 合格 h 客车 k ch 特色 t s 折射 zh sh 这个 zh e 舌面 前 半低 不圆唇元音 舌面 前 半低 不圆唇元音 发音分析 发音时 口腔自然半开 舌位半低 舌尖微抵下齿背 使舌面前部隆起和硬腭相对 舌高点在舌面前部半低位置 舌位在前 半低 展唇 两唇开度比 e 大 上下门齿保 持拇指宽 唇形不圆 发音时 声带振动 软腭上升 关闭口腔通路 在普通话中 元音 除了 欸 这个字念 零声母 外 一般不单独使用 不直接 与声母相拼 字母仍使用 e 如有必要单独举这个音就在上面加一个小盖帽的符号 元 音 只与 i 结合成复韵母 出现在复韵母 ie e 中 如果念不好这个韵母 可以连 着 i 念 ie 连着 念 e 把 ie e 等字的字音拉长 取后半部分的音就是这个音 i i i i 舌面 前 高 不圆唇元音 舌面 前 高 不圆唇元音 发音分析 发音时 口微开 口腔开度较小 两唇呈扁平形 嘴角略展 上下齿相对 齐齿 舌头前伸使舌尖抵住下齿背 使舌面前部隆起和硬腭前部相对 舌位高且靠前 发音时 声带振动 软腭上升 关闭鼻腔通路 i 音质明亮 尖锐 发音例词 笔记 b j 激励 j l 基地 j d 记忆 j y 霹雳 p l 习题 x t y y 舌面 前 高 圆唇元音 舌面 前 高 圆唇元音 发音分析 的舌位与 i 基本相同 在发 i 的基础上 将两嘴角撮起 两唇拢圆 比比 u 略扁略扁 略向前突略向前突 舌尖抵住下齿背 使舌面前部隆起和硬腭前部相对 舌位高且靠前 发音时 声带振动 软腭上升 关闭鼻腔通路 u 音质不如 i 明亮 在实际运用中 如果语速过快 唇形圆展变化不够自如 容易发成 i 影响语义 发音例词 聚居 j j 区域 q y 屈居 q j 须臾 x y 序曲 x q 语序 y x 驴子 l zi 伴侣 b nl f l 法律 u u u u 舌面 后 高 圆唇元音 舌面 后 高 圆唇元音 发音分析 发音时 两唇收拢成圆形 比 圆些 向前突出向前突出但不撅起 留一小孔 舌头后缩 舌面后部隆起和软腭相对 使舌根接近软腭 舌位高且靠后 发音时 声带振动 软腭 上升 关闭鼻腔通路 u 音质较闷暗 发音例词 补助 b zh 读物 d w 辜负 f 瀑布 p b 入伍 r w 疏忽 sh hu 1 2 1 2卷舌元音单韵母 er r er r 卷舌 央 中 不圆唇元音卷舌 央 中 不圆唇元音 发音分析 er 是个带有卷舌色彩的央元音 称卷舌元音 口形扁平 自然开启 口半开 舌位 居中 不前不后不高不低 发音时 舌前 中部上抬 舌尖向硬腭中部上卷 声带振动 软腭上升 关闭鼻腔通路 汉语拼音方案 中的 r 用在 er 韵母中不代表音素 只是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 所以 er 韵母虽用两个字母标写 仍是单韵母 不要以为 r 是辅音韵尾 这个音只能自 成音节 普通话中只有 儿 而 耳 饵 尔 迩 二 贰 等个数有限的字念 er 发音例词 而且 rqi 儿歌 r 耳朵 rduo 二胡 rh 1 2 1 3舌尖元音单韵母 特殊韵母 i 前 前 i 前 前 舌尖前 高 不圆唇元音舌尖前 高 不圆唇元音 发音分析 i 前 是特殊元音 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或叫舌尖前音元音 简称 i 前 这个韵 母在普通话里只出现在声母的后面 只能和 z c s 三个声母相拼 即 zi ci si 发前 i 音时 口微开 唇形不圆 展唇 舌尖向前平伸 接近上齿背或下齿背 舌尖和上齿背相对 保持适当距离 气流通路虽狭窄 但气流经过时不发生摩擦发音时 声带振动 软腭上升 关闭鼻腔通路 i 前 舌位比 i 音要低点 靠后一些 口腔也 稍开些 发音例词 私自 s z 此次 c c 次子 c z i 后 后 i 舌尖后 高 不圆唇元音 舌尖后 高 不圆唇元音 发音分析 i 后 是特殊元音 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或叫舌尖后元音 这个韵母在普通话里 只出现在 zh ch sh r 声母的后面 即 zhi chi shi ri 口微开 唇形不圆 展唇 舌头前端后缩抬起 舌尖翘起对着硬腭前部 发音时 气流通路虽狭窄 但气流经过时不发生摩擦 声带振动 软腭上升 关闭鼻腔通路 发音例词 实施 sh sh 支持 zh ch 知识 zh shi 制止 zh zh 值日 zh r 试制 sh zh 1 2 2单韵母发音辨正单韵母发音辨正 1 2 2 1 与 i 分辨 与 i 的区别在于圆唇与不圆唇 在保持舌位不变的情况下 把嘴唇圆起来或是展 开 就可以发出相应的 与 i 的音来 1 2 2 2 与 u 分辨 和 u 的区别在于 舌位在前 u 舌位在后 其次 的圆唇与 u 的圆唇形状略有 不同 u 最圆 略扁 u 双唇向前突出 不太突出 1 2 2 3e 与 o 分辨 e 与 o 的发音情况大致相同 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唇形 e 不圆唇 o 圆唇 普 通话中一部分读 o 的圆唇韵母音节 在许多方言区都被读成了扁唇 e 韵母 练习时可利 用声韵拼合规律记忆 o 只与唇音声母 b p m f 相拼合 而 e 不与 b p m f 拼合 什么的 么 me 例外 1 2 2 4分辨 er 单元音发音 这是一个特殊的元音韵母 汉语拼音用两个字母来表示 实际上只是一个元音 同 很接近 发 时 嘴自然张开 不大不小 舌位居中自然放置 不前不后不高不低 唇形自然 这是一个最容易发的元音 发 时的同时 舌尖向硬腭卷起 即可发出 er 如 儿 er 耳 er 二 er 1 2 2 5分辨前 i 和后 i 的发音 前 i 和后 i 的发音状况不同 音值也不同 都不自成音节 用普通话念 资 z 并拉长 字音的后面部分便是 i 前 用普通话念 知 zh 并拉长 字音后面的部 分便是 i 后 这两个单韵母都没有零声母音节 舌尖前元音即前 i 只出现在声母 z c s 的后面 舌尖后元音即后 i 只出现在声母 zh ch sh r 的后面 它们跟舌面元 音 i 出现条件不同 舌面元音 i 不会出现在 z c s 和 zh ch sh r 的后面 因此 汉 语拼音方案 用 i 同时表示三个 i 也不至于发生混淆 1 2 3复韵母发音分析复韵母发音分析 普通话共有 ai ei ao ou ia ie ua uo e iao iou uai uei 等十三个复 元音韵母 复元音韵母由复合元音构成的韵母 也就是由两个或三个元音构成的韵母 复合元 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 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也就是说 复元音的发音是由甲元音的发 音状况 开口度 舌位 唇形 快速滑向乙元音的 用两个元音符号表示首音 尾音的 叫 二合元音 用三个元音符号表示首音 中音 尾音的 叫 三合元音 普通话中 二合元音韵母有九个 ai ei ao ou ia ie ua uo e 三合元音韵母有四个 iao iou uai uei 复元音韵母的发音特点是从一个元音的发音状况快速向另一个元音的发音状况过渡 舌位的高低前后 口腔的开闭 唇形的圆展 都是逐渐变动的 不是突变的 跳动的 中间应该有一串过渡音 同时气流不中断 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发的音围绕一个中心 形成一个整体 复元音韵母的发音有两个特点 一是发音过程中舌位 唇形一直在变化 从一个元 音的舌位逐渐滑动到另一个元音的舌位 舌位 唇形要逐渐变动 自然连贯 形成整体 二是元音之间的发音有主次之分 发音中各元音的响度不同 其中有一个主要元音读起 来比较清晰响亮 其他元音轻短或含混模糊 复韵母由三个部分组成 可分为韵头 韵腹 韵尾 如 i 韵头 韵腹 o 韵 尾 三者的轻重长短并不一致 不是所有的复韵母都有韵头 韵腹和韵尾 三者都有 的叫三合复韵母 有的只有韵头和韵腹 如 ia 有的只有韵腹和韵尾 如 ai 这样的韵 母叫做二合复韵母 其中 韵腹不可少 复韵母中各个元音在口腔开度和声音响度 持 续时长方面不同 其中开口度大的声音响亮 发音持续时间也长 是韵母中心 称为主 要元音 即韵腹 韵头只有 i u 三个 都是高元音 出现在韵腹前面 它的发音轻而短 只表示 复元音韵母发音的起点 一发就滑向另一个元音了 韵头介于声母和韵腹之间 所以也 叫介音或介母 韵腹是韵母的主干 比起韵头 韵尾来 声音最清晰响亮 所以也叫 主要元音 它一般由 a o e 充当 i u i er 也可以作韵腹 复元音韵母中的韵尾只限于韵腹后头的 i u o 只表示复元音韵母滑动的最后方 向 音值含混而不太固定 复元音韵母中 韵腹在前的叫 前响复元音韵母 如 ai ei ao ou 韵腹在 后的叫 后响复元音韵母 如 ia ie ua uo e 韵腹居中的叫 中响复元音韵 母 如 iao iou uai uei 9 个二合复韵母个二合复韵母 ai ei ao ou ia ie ua uo e 中 根据有无韵头 韵尾的中 根据有无韵头 韵尾的 情况 又可以分为前响复韵母和后响复韵母两类 情况 又可以分为前响复韵母和后响复韵母两类 前响复韵母 ai ei ao ou 没有韵头 发音时由韵腹到韵尾 舌位由低到高 口腔由开到闭 声音由响到暗 后响复韵母 ia ie ua uo e 没有韵尾 发音时由韵头到韵腹 舌位由高到低 口腔由闭到开 声音由暗到响 后响复韵母如果自成音节 在书写时 ia ie 中的 i 要换成半元音 y 变 成 ya ye 同理 ua uo 写成 wa wo e 写成 yue 在发音和听感上 半元音 y w 因 带有半摩擦性质而与 i u 都有区别 另外 ie e 中的 e 的实际发音是 为了 书写方便写成 e 三合复韵母 iao iou uai uei 实际上是由 ao ou ai ei 加上韵头 i u 构成的 中间的 a o e 是韵腹 后面的 i o u 是韵尾 发音时 中间的韵腹比较明亮 所以 也叫中响复韵母 iao iou uai uei 若自成音节 应写成 yao you wai wei 道理 和后响复韵母相同 声母与 iou uei 相拼时 书写时去掉 o e 如 ji 久 cu 催 但读音中不能省略 三合复韵母发音时 都有舌位先高后降再升 口腔由闭到开再闭的变化过程 同时 iao iou 中韵头 i 是前高不圆唇元音 韵尾 o u 分别是后半高圆唇元音和后高圆唇元音 因此这两个音都有舌位由前到后 唇形由展到圆的变化 而 uai uei 的韵头 u 是后高圆 唇元音 韵尾 i 是前高不圆唇元音 因此这两个音都有舌位由后到前 唇形由圆到展的 变化 此外 iao uai 的韵腹 a 是低元音 舌位上下曲折幅度大 而 iou uei 的韵腹 o e 是半高元音 舌位上下曲折幅度不大 复韵母不是两个或三个元音的简单相加 而是几个元音有机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 声音 如 iao i a o 发音时 一个元音连续滑动到另一个元音 各个元音会由于彼 此影响而发生变化 舌 唇和整个共鸣腔要逐步变化 和单元音 i a o 单独发音时的 音色不完全相同了 如 iao 的发音 韵头 i 起音时 舌位 唇形就开始向 a 移动 音色 就已经开始变化 韵尾 o 收音时 声音已经结束 没有将元音 o 完整发出 而 a 处在从 i 到 o 的变化中 是舌位 唇形移动变化中的一个转折点音素 分别向韵头 i 和韵尾 o 偏移 音色也与单独发 a 时不同 1 2 3 1前响复韵母 普通话前响复合元音韵母共有 4 个 ai ei ao ou 发音的共同点是元音舌位都 是由低向高滑动 开口度由大变小 开头的元音音素清晰响亮 收尾的元音音素轻短模 糊 前 后元音发音过渡自然 收尾的字母只表示舌位移动的方向 i ai i 是前元音音素的复合 动程大 起点元音是比单元音 的舌位靠前的前低不圆 唇元音 a 可以简称它为 前 发音时 舌尖抵住下齿背 使舌面前部隆起与硬 腭相对 从 前 开始 舌位向 i 的方向滑动升高 大体停在次高元音 发音例词 爱戴 id i 采摘 c izh i 海带 h id i 开采 k ic i 拍卖 p im i 灾害 z ih i ei ei ei 是前元音音素的复合 动程较短 起点元音是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e e 发音时 舌尖抵住下齿背 使舌面前部 略后 隆起对着硬腭中部 从 e 开始 舌位升高 向 i 的方向往前往高滑动 大体停在次高元音 发音例词 肥美 f im i 妹妹 m imei 配备 p ib i o u o 是后元音音素的复合 起点元音比单元音 的舌位靠后 是个后低不圆唇元 音 可简称为 后 发音时 舌体后缩 使舌面后部隆起 从 后 开始 舌 位向 u 汉语拼音写作 o 实际发音接近 u 的方向滑动升高 收尾的 u 舌位略低 为 u 发音例词 懊恼 on o 操劳 c ol o 高潮 och o 骚扰 s or o 逃跑 t op o 早操 z oc o ou u ou 起点元音比单元音 o 的舌位略高 略前 接近央元音 或 唇形略圆 发音 时 从略带圆唇的央元音 开始 舌位向 u 的方向滑动 收尾的 u 接近 u 这个复韵 母动程很小 发音例词 丑陋 ch ul u 兜售 d ush u 口头 k ut u 漏斗 l ud u 收购 sh u u 喉头 h ut u 1 2 3 2后响复韵母 普通话后响复元音有普通话后响复元音有 5 个 个 i ie u uo e 它们发音的共同点是舌位由高向 低滑动 前 后元音发音过渡自然 收尾的元音音素响亮清晰 在韵母中处在韵腹地位 因此舌位移动的终点是确定的 而开头的元音音素都是高元音 i u 由于它处于 韵母的韵头位置 发音不太响亮 比较短促 这些韵头在音节里特别是零声母音节里常 伴有轻微摩擦 i iA i 起点元音是前高元音 i 由它开始 舌位滑向央低元音 止 i 的发音较短 的发音响而长 止点元音 位置确定 发音例词 假牙 ji y 恰恰 qi qi 压价 y ji ie i ie 起点元音是前高元音 i 由它开始 舌位滑向前半低元音 止 i 较短 响而 长 止点元音 位置确定 发音例词 结业 ji y 贴切 ti qi 铁屑 ti xi u uA u 起点元音是后高圆唇元音 u 由它开始 舌位滑向央低元音 止 唇形由最圆 逐步展开到不圆 u 较短 响而长 发音例词 挂花 u hu 耍滑 shu hu 娃娃 w w uo uo 由后圆唇元音音素复合而成 起点元音是后高元音 u 由它开始 舌位向下滑到后 半高元音 o o 止 u 较短 o 响而长 发音过程中 保持圆唇 开头最圆 结尾圆唇度 略减 发音例词 错落 cu lu 硕果 shu gu 脱落 tu lu e y 由前元音音素复合而成 起点元音是圆唇的前高元音 由它开始 舌位下滑到前 半低元音 唇形由圆到不圆 较短 响而长 发音例词 雀跃 qu yu 约略 yu l 1 2 3 3中响复韵母 普通话里的三合元音都是中响复合元音 共有 4 个 i o iou u i uei 这些韵母 发音的共同点是舌位由高向低滑动 再从低向高滑动 开头的元音音素不响亮 较短促 在音节里特别是在零声母音节里常伴有轻微的摩擦 中间的元音音素响亮清晰 收尾的 元音音素含混模糊 注意前 中 后元音发音过渡要自然 普通话里三合元音构成的韵母 可以看成是在前响元音前面加上了 i u 的韵 头 因此 韵腹舌位的前后 可以根据前响二合元音的情况确定 i o i u i o 由高元音 i 开始 舌位降至后低元音 然后再向后次高圆唇元音 u u 的方向 滑升 发音过程中 舌位先降后升 由前到后 曲折幅度大 唇形从中间的元音 逐渐 圆唇 发音例词 吊销 di oxi o 疗效 li oxi o 巧妙 qi omi o 调料 ti oli o 逍遥 xi oy o 苗条 mi oti o iou i u iu iou 由前高元音 i 开始 舌位降至央 略后 元音 或 然后再向后次高圆唇 元音 u u 的方向滑升 发音过程中 舌位先降后升 由前到后 曲折幅度较大 唇形从 央 略后 元音 逐渐圆唇 复合元音 iou 在阴平 第一声 和阳平 第二声 的音节里 中间的元音 韵腹 弱化 甚至接近消失 舌位动程主要表现为前后的滑动 成为 iu 如 优 iu 流 liu 究 jiu 求 qiu 这是汉语拼音 iou 省写成 iu 的依据 这种音变是随着声调自然变化的 在语音训练中不必过于强调 发音例词 久留 ji li 求救 qi ji 绣球 xi qi 优秀 y uxi 悠久 y uji 牛油 ni y u u i uai u i 由圆唇的后高元音 u 开始 舌位向前滑降到前低不圆唇元音 a 即 前 然后再向前高不圆唇元音的方向滑升 舌位动程先降后升 由后到前 曲折幅度大 唇 形从前元音 逐步展唇 发音例词 外快 w iku i 怀揣 hu ichu i 乖乖 u i u i uei uei ui uei 由后高圆唇元音 u 开始 舌位向前向下滑到前半高不圆唇元音偏后靠下的位置 相当于央 偏前的位置 然后再向前高不圆唇元音 i 的方向滑升 发音过程中 舌 位先降后升 由后到前 曲折幅度较大 唇形从 e 逐渐展唇 在音节中 韵母 uei 受声母和声调的影响 中间的元音弱化 大致有四种情况 1 在阴平 第一声 或阳平 第二声 的零声母音节里 韵母 uei 中间的元音音 素弱化接近消失 例如 微 围 的韵母弱化为 u 2 在声母为舌尖 z c s d t zh ch sh r 的阴平 第一声 和阳平 第二 声 里 韵母 uei 中间的元音音素弱化接近消失 例如 催 推 垂 的韵母弱化 为 u 3 在舌尖音声母的上声 第三声 或去声 第四声 的音节里 韵母 uei 中间的 元音音素只是弱化 但不会消失 例如 嘴 腿 最 退 的韵母都弱化成 u 4 在舌面后 舌根 音声母 k h 的阴平或阳平音节里 韵母 uei 中间的元音 e 也弱化而不消失 例如 规 葵 的韵母弱化成 u 这种音变是随着声母和声调 的条件变化的 语音训练中不必过于强调 发音例词 垂危 chu w i 归队 u du 悔罪 hu zu 追悔 zhu hu 荟萃 hu cu 推诿 tu w i 1 2 4复韵母发音辨正复韵母发音辨正 复韵母要重点处理好韵头 韵腹 韵尾的关系 发音的动程要滑行到位 不要跳跃 分割 在许多方言中容易出现单韵母复音化 复韵母单元音化 丢失韵头 归音不到位 口腔开度不够 唇不够等问题 这都会影响复韵母的正确发音 发好复韵母的关键是解决好复韵母的动程问题 复韵母在发音时 由一个元音到另 一个元音的舌位 呈直线发展 不是跳动的 而是滑动的 中间有一串过渡音 舌位 唇形要逐渐变动 自然连贯 形成整体 即要有明显的动程 许多方言区韵母的发音存 在动程不明显的现象 出现复韵母单音化等倾向 有如下几种情况 1 2 4 1没有过渡音 含 i ei ou o 韵母的常见音节如 白 b i 妹 m i 候 h u 好 h o 常发成近 似单韵母 i i u o 了 没有过渡音 1 2 4 2uo 读成 e 在山东东北等一些方言区 有把 uo 读成 e 的现象 如 哆嗦 du suo 东北方言中 读成 d se 过来 u l i 山东方言中读成 l i 1 2 4 3ie e 的 发音 ie e 中的 是前半低元音 在山东许多地区 往往将 发成接近后半高元音 e 舌位后移 1 2 4 4丢失或增加韵头 u 不要丢失或增加韵头 u 山东方言 江淮方言 吴方言中往往有丢失或增加韵头 u 的现象 当韵母 uei 与 d t n l z c s 相拼时常丢失韵头 u 如 退队 tu du 读成 teidei 当韵母 ei 与上述声母相拼时 又增加韵头 u 如 内容 n ir n 读成 nuiron 1 2 5鼻韵母发音分析鼻韵母发音分析 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后面带上鼻辅音构成的韵母叫鼻韵母 又叫做鼻音尾韵母 鼻韵 母共有 16 个 分以 n 和 ng 为韵尾的两组韵母 其中以 n 为韵尾的前鼻音韵母 8 个 an ian uan an en in uen n 以 ng 为韵尾的后鼻音韵母 8 个 ang iang uang eng ing ong ueng iong 鼻韵母是复合鼻尾音充当韵母 复合鼻尾音是在元音音素之后附带一个鼻辅音作为 尾音 韵尾 普通话韵母有两个辅音韵尾 n ng 都是鼻音 韵尾 n 的发音同声母 n 基本同 只是 n 的部位比 n 靠后 一般是舌面前部接触硬腭 参见 普通话发音图谱 教学 上仍把它看成是舌尖中鼻音 n ng 两组韵母的区分 在普通话韵母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前 后鼻尾音 的韵母区分的主要特点是 1 韵腹元音舌位的前后不同是两者区分的主要标志 例如 an 与 ang 的区分主要表现在 an 中的元音是前低元音 a 而 ang 中的元音是后低元音 2 n ng 是韵尾 只有与韵腹构成一个整体时才参与前 后鼻韵母对比区分 为了确 切体会鼻尾音的发音和听感性质 必须要求尽量发音完整 3 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是 an ang en eng in ing ian iang uan uang uen ueng ong n iong 传统语音学认 为 ong ueng 是一个韵母 注音字母拼写成 汉语拼音方案按照实际发音设计为两 个韵母 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对比关系 不是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关系 鼻韵母的发音有两个特点 一是元音同后面的鼻辅音不是生硬地结合在一起 而是 有机的统一体 发音时 逐渐由元音向鼻辅音过渡 逐渐增加鼻音色彩 最后形成鼻辅 音 二是除阻阶段作韵尾的鼻辅音不发音 所以又叫唯闭音 鼻韵母的发音不是以鼻辅鼻韵母的发音不是以鼻辅 音为主 而是以元音为主 元音清晰响亮 鼻辅音重在做出发音状态 发音不太明显 音为主 而是以元音为主 元音清晰响亮 鼻辅音重在做出发音状态 发音不太明显 有许多人在发前鼻音 n 和后鼻音 ng 的时候往往前鼻音不 前 后鼻音不 后 发前鼻音的时候口腔开得太大 气流往上颚上顶 使得气流过早地进入鼻腔 把 n 前面 的元音发成了带鼻音的元音 而发后鼻音的时候又往往打不开口腔 舌头不往后拉 还 是在口腔前部发音 没有鼻腔共鸣 使得后鼻音发音不到位 如何发好前 后鼻音呢 关键就是要掌握好发音的要领 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发音区 分主要在两点 一是阻碍部位不同 二是开口度大小不一样 发前鼻音的时候 n 前面的元音一般发音部位都比较靠前 如 an en in 的发音 中 a e 的发音都比较靠前 发为前 a e 发为中 e i 本来就是舌尖前元音 发音就在 前面 在发元音的过程中舌尖逐步上抬与上齿龈形成阻碍 使气流从前鼻腔流出 形成 前鼻音 前鼻音发音时口腔不能开得太大 以免气流往后进入后鼻腔 后鼻音如 ang eng ing 的发音 前面的元音发音靠后 a 发为后 a e 本来就是一 个发音靠后的元音 元音 a e 在后面发的同时舌跟往上抬 使舌跟与软颚形成阻碍 使气流从后口腔进入鼻腔 发出后鼻音 i 是舌尖前元音 在前面发音 因此发 ing 时 在发 i 的同时舌跟往后拉 才能使舌跟与软颚形成阻碍 产生后鼻腔共鸣 发 n 音时舌尖起主要作用 所以带 n 的韵母叫前鼻韵母 发前鼻辅音韵尾时 口型 较闭 即开口度小 声音较沉闷 单薄 响度小 发 ng 音时舌根起主要作用 所以带 ng 的韵母叫后鼻韵母 发后鼻辅音韵尾时 口型微开 即开口度较大 听感上 声音 较响亮 响度较大 共鸣较强 区分前后鼻音 要从根本上把 n ng 这两个鼻音区分开 练习方法可以参照一下 1 n 前 ng 后 发 ng 时 用舌根顶住软腭 让气流从鼻腔流出 同时声带颤动 发出鼻音 练习时 舌根不要离开软腭 可让声音延长下去 在仔细揣摩舌头运动方向 之后 再练习合音 2 学习时应从区别 n ng 的发音入手加以改正 n 是舌尖鼻音 发音时要把舌 尖抵住上齿龈 ng 是舌根鼻音 发音时要把舌根抵住软腭 理解和掌握这些发音要领 认真比照复习 就容易将上述两类词语区分开来了 在发鼻韵母时 很多人容易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偏误 1 鼻韵尾过度强化 为了使前后鼻韵母产生发音部位上的区别 有意识加大鼻韵尾在音节结构中的比重 使鼻辅音 n 和 ng 的发音既长又重 在音节中的地位过分突出 普通话里的鼻韵尾应 该是 唯闭音 即在发音过程的三个阶段中 只有成阻 持阻两个阶段不发音 被过 分强化后 除阻阶段也呈发声状态 偏离了正确的发音方法 在发音示范和音素分解的 讲解中 或在发音练习的初始阶段 偶尔作这样的夸张强调 可能对了解发音要领有所 帮助 可在实际发音中 后鼻辅音的色彩超过了正常的分量 肯定是一种缺陷 2 有些后鼻韵母中主要元音位置偏移 由于过分强化了后鼻辅音的色彩 致使它前面的某些元音的位置产生偏移 例如 ing 中的 i 发成 i eng 中的 e 舌位偏后偏下等等 用改变某些元音舌位的方法去适应 后鼻韵尾的夸张 整个韵母的发音位置总体上后移 以拉开与前鼻韵母发音位置的距离 在前后鼻韵母的发音学习中 后鼻韵母的发音受到较多的重视 学习者可能会认为只要 反前后鼻韵母发得足够后 就可以分清前后鼻韵母了 其实 这是认识上的误区 3 前鼻韵母发音动程偏短 发好前鼻韵母对于区分前后鼻韵母非常关键 前鼻韵母发音学习中有一种现象比较 普遍 即为了表现前鼻韵母音节收尾时的前鼻位置 不惜缩短声母 元音和鼻辅音结合 的动程 使鼻辅音前面的声母或元音发音位置前移 这样一来 前鼻辅音的色彩是鲜明 了 前后鼻韵母的对立也清晰了 可音素之间的动程被压缩 音节显得干瘪不饱满 特 别是在翘舌音声母和前鼻韵母相拼时 这种缺陷表现得尤为突出 zh ch sh r 本来 的发音部位是上腭前部 和前鼻韵母拼合时 往往有人发成舌尖接近上齿龈的部位 提 前与鼻韵尾 n 的位置一致起来 从而丢失了 声母 上腭前部 元音 鼻韵尾 上齿龈 这个舌位变化过程的部分区间 这种缺陷 与发音器官的活动能力有很大 的关系 在音节发音的瞬间不能使舌位变化达到一定的幅度 就必然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上述前后鼻韵母发音的几点偏误不是孤立的 相互之间有联系 有影响 通过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练习普通话鼻韵母的发音 光是简单地追求前后区别是不够的 更重要 的是每类鼻韵母都发准位置 动程完整 这种准确的对立才是我们教学前后鼻韵母发音 要达到的目标 发鼻韵母时 发音器官由元音发音状态过渡到鼻音发音状态 即由软腭挺起逐渐过 渡到软腭 小舌下垂 同时舌面前部 前鼻音 或舌根抬起 后鼻音 最后完全变成 鼻音 两个鼻辅音处于韵尾位置 发音时呼出的气流较弱 与复韵母发音道理相同 鼻 韵母中元音音素和鼻辅音尾音不是简单相加 而是一个舌位紧密结合的移动过程 鼻韵 母发音需要注意的是 鼻韵母发音时 在由元音向鼻辅音移动时 元音音素发音的后半 段由于受到其后鼻辅音的影响 会出现一段较短的半鼻化的过渡过程 这是语音结合过 程中的必然现象 不能盲目追求鼻音效果 元音过早地进入鼻腔而造成鼻音过重形成元 音鼻化 也不能丢掉鼻尾音而因鼻音不足发成鼻化元音 1 2 5 1前鼻音韵母 鼻音 n 可以做声母 也可以做韵尾 8 个前鼻音韵母 an en ian in uan uen an n 发音时 鼻韵尾 n 没有其做声母时的除阻阶 段 不用发出明显的鼻音 音值弱很多 舌尖收到上齿龈 n 的音位即可 发音位置 比其做声母时要稍微偏后一些 这几个音中要注意 an en ian uan an 由于受 鼻韵尾 n 发音时舌尖受到上齿龈的影响 元音 a e 的舌位比单发 a e 时要稍靠前 in 由于从 i 到 n 舌头运动范围小 不容易掌握 要适度扩大 i 的开口度以增加从 i 到 n 的 变化幅度 发出 i 后舌尖立即向前 上方向翻 顶 uen 受声调的影响 在阴平和阳平 音节发音中 中间的 e 会弱化 如 w n 温 w n 文 但在上声和去声音节中 e 不能弱化 如 w n 稳 w n 问 这主要是由于上声和去声调值变化幅度大造成的 n 发音时 唇形不如单发时那么圆 这主要是受尾音 n 的展唇影响引起的 同 in 的 发音道理相同 为了提高清晰度 要加大口腔开度 以增加从 到 n 的变化幅度 n an 发 n 音时 起点元音是前低不圆唇元音 a 舌尖抵住下齿背 舌面前部隆起 舌位降到最低软腭上升 关闭鼻腔通路 发 前 a 之后 舌尖抵住上齿龈 软腭下降 打开鼻腔通路 同时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闭合 使在口腔受到阻碍的气流从鼻腔里透出 腔里透出 口形开合度由大渐小 舌位动程较大 发音例词 参战 c nzh n 反感 f ng n 烂漫 l nm n 谈判 t np n 坦然 t nr n 赞叹 z nt n en n 发 en 音时 起点元音是央元音 e 舌位中性 不高不低不前不后 舌尖接触下 齿背 舌面隆起部位受韵尾影响略靠前 从央元音 e 开始 舌面升高 舌尖抵住上齿 龈 软腭下降 同时打开鼻腔通路 紧接着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闭合 使口腔中受到阻 碍的气流从鼻腔里透出 口形由开到闭 舌位移动较小 发音例词 根本 g nb n 门诊 m nzh n 人参 r nsh n 认真 r nzh n 深沉 sh nch n 振奋 zh nf n in in 发 in 音时 起点元音是前高不圆唇元音 i 舌尖抵住下齿背 软腭上升 关闭鼻腔 通路 从舌位最高的前元音 i 开始 舌尖上抬抵住上齿龈 软腭下降 打开鼻腔的通路 紧接着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闭合 使在受到阻碍的气流从鼻腔透出 开口度几乎没有变 化 舌位动程很小 发音例词 近邻 j nl n 拼音 p ny n 信心 x nx n 辛勤 x nq n 引进 y nj n 濒临 b nl n n yn 发 n 音时 起点元音是前高圆唇元音 y 与 in 的发音过程基本相同 只是唇形 变化不同 从圆唇的前元音 开始 唇形从圆唇逐步展开 而 in 的唇形始终是展唇 发音例词 军训 j nx n 均匀 j ny n 芸芸 y ny n 群众 q nzh ng 循环 x nhu n 允许 y nx i n i n 发 i n 音时 从前高不圆唇元音 i 开始 舌位向前低元音 a 前 a 的方向滑降 舌 位只降到前半低元音 的位置就开始升高 发 后 软腭下降 逐渐增强鼻音色 彩 舌尖迅速移到上齿龈部 最后抵住上齿龈做出发鼻音 n 的状态 发音例词 艰险 ji nxi n 简便 ji nbi n 连篇 li npi n 前天 qi nti n 浅显 qi nxi n 田间 ti nji n u n uan 发 u n 音时 由圆唇的后高元音 u u 开始 口形迅速由合口变为开口状 舌位向前 迅速滑降到不圆唇的前低元音 a 前 a 的位置就开始升高 发 a 后 软腭下降 逐渐将鼻音色彩增强 舌尖迅速移到上齿龈部 最后抵住上齿龈做出发鼻音 n 的状态 发音例词 贯穿 gu nchu n 软缎 ru ndu n 酸软 su nru n 婉转 w nzhu n 专款 zhu nku n n y n 发 n 音时 由圆唇的前高元音 y 开始 向前低元音 a 的方向滑降 舌位只降 到前半低元音 略后的位置就开始升高 发 后 软腭下降 逐渐增强鼻音色彩 舌 尖迅速移至上齿龈 抵住上齿龈做出发鼻音 n 的状态 唇唇形由圆唇在向折点元音 的滑动过程中逐渐展唇 发音例词 源泉 yu nqu n 轩辕 xu nyu n 涓涓 ju nju n 圆圈 yu nqu n 渊源 yu nyu n uen u n un 发 uen 音时 由圆唇的后高元音 u u 开始 向央中元音 e 的位置滑降 然后舌位 升高 发 e 后 软腭下降 增强鼻音色彩 舌尖移到上齿龈 抵住上齿龈做出发鼻音 n 的状态 唇形由圆唇在向中间折点元音 e 滑动的过程中渐变为展唇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