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上海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_第2页
上海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_第3页
上海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_第4页
上海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上海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上海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212 题 共题 共 2424 分分 1 2 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 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 我们党从这里 诞生 从这里出征 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 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我们党从这里诞生的时间是 A 1911 年 10 月 B 1921 年 7 月 C 1949 年 10 月 D 1927 年 8 月 2 2 分 图所示的梁启超饮冰室书斋 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 这幢意大利风格的建筑将这位近代风云 人物与津沽大地连在了起 书斋的主人曾领导了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义和团运动 3 2 分 分析图片中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 下列四个历史人物中符合这一共同特点的是 A 噶尔丹 B 五世达赖 第 2 页 共 9 页 C 大小和卓 D 林则徐 4 2 分 中共一大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A 建立党的地方组织 B 确定党的名称 C 制定党的革命纲领 D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5 2 分 历史人物是历史长河中最鲜活的元素 下列人物和事件搭配错误的是 A 林则徐 虎门销烟 B 邓世昌 黄海大战 C 左宗棠 签订 马关条约 D 詹天佑 修建京张铁路 6 2 分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 中华民国约法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华民国宪法 D 共同纲领 7 2 分 八国联军侵华 是为了镇压中国的反帝爱国运动 这次运动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洋务运动 D 禁烟运动 第 3 页 共 9 页 8 2 分 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 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A 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B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9 2 分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民族的反思 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数十年来 中华民族的 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 渐知诸事不如人 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其中的 第二次反思 主要是指 A 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B 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 C 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D 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 10 2 分 陈独秀说 要拥护那德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孔教 礼法 贞洁 旧伦理 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 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 旧宗教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在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 上 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所宣传的这一事件的核心思想是 A 民族 民权 民生 B 变法图强 C 民主 科学 D 师夷长技以制夷 11 2 分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 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第 4 页 共 9 页 B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2 2 分 公元 476 1453 年是欧洲中世纪时期 这一时期天主教严厉禁锢人们的思想 造成欧洲科技的落 后与生产力发展停滞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 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 是被轰出中世纪的 最早把中国轰出 中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洋务运动 D 辛亥革命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 6 分分 13 2 分 近代中国在社会制度的变革上先后进行过尝试 先学英日 但因行不通改学美法 但还是没学到 位 14 2 分 近代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先进人物向西方学习 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先后经历了学技术 一学制度一学思想的历程 15 2 分 马关条约 签订后 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 开采矿山 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中国的利益受到 巨大损失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868 分分 16 15 分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 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选自人教版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 共产党一心救中国 他指给人民解放的道路 他领 导中国走向光明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 材料一中 开天辟地的大事 指的是哪次重要会议 第 5 页 共 9 页 2 材料二 共产党一心救中国 的奋斗中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起义 在哪座城市爆发 1927 年 谁领导了秋收起义 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 如果说 长征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传奇 那么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怎 样重大的意义 简述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17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赔偿白银 4 5 亿两 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 大沽炮台 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辛丑条约 摘自人教版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 有的 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 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 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 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 互相同情和支持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补充发言 摘自 周恩来政论选 材料三 见图 1 图 2 1 材料一的哪一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已成为 洋人的朝廷 2 概括材料二中 求同 所指的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共同点 3 据图 12 指出 英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侵略我国香港地区的方式除了割占外 还采用哪方式 据图 13 结 合所学知识 分析香港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8 38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利克里说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 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 而不是在少数 第 6 页 共 9 页 人手中 材料二 国王未经议会同意 不得颁布或废止法律 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 不得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常备 军 人民有信教自由 材料三 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 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 自由 财产 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 夺的人权 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四 秦政治体制示意图 如下图 1 材料一中 我们 指的是哪个城市国家 即城邦 其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 2 材料一中 我们 指的是哪个城市国家 即城邦 其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 3 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 由此奠定了哪一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 4 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 由此奠定了哪一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 5 材料三是哪次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6 材料三是哪次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7 材料四反映了秦朝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 图中 处应填写 哪次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君 主专制统治 从此 什么观念深入人心 8 材料四反映了秦朝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 图中 处应填写 哪次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君 主专制统治 从此 什么观念深入人心 第 7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212 题 共题 共 2424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