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1页
教科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2页
教科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3页
教科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4页
教科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教科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教科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下列图片中反映隋唐时期成就的一项是 A B C D 2 2 分 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 下列历史现象的产生与这一 恶瘤 密切相关的是 A 安史之乱 第 2 页 共 11 页 B 黄巢起义 C 五代十国 D 宦官专权 3 2 分 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 正确的是 A 唐太宗 任用姚崇 宋璟为相 B 唐玄宗 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C 玄奘 到天竺学习佛经 D 毕昇 编著 本草纲目 4 2 分 清朝乾隆十七年 江宁人秦大士参加廷试 殿试 中状元 进士第一名 后来成为金陵名宦 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A 隋炀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5 2 分 如图为某同学整理的中国朝代更替表其中一二两处分别填写 A 唐朝元朝 B 唐朝清朝 C 元朝唐朝 D 清朝唐朝 6 2 分 在历代帝王中 唐太宗以其 雄才大略而从谏如流 位及人主兼听纳下 的开明作风而闻名于 第 3 页 共 11 页 世 这个评价的依据是唐太宗 A 奖励军功 按照功劳大小分封爵位 B 大力加强监察制度 监督地方官员 C 善于听取臣下建议 鼓励臣下直言 D 创立三省六部制 推行革新措施 7 2 分 苏轼赞扬唐朝的一位大书法家 颜公变法出新意 细筋入骨如秋鹰 苏轼称赞的这位书法家是 A 颜真卿 B 欧阳询 C 柳公权 D 王羲之 8 2 分 蒙曼说唐 武则天 由 百家讲坛 讲稿改编而成 深入浅出 读来引人入胜 该书中之所以肯 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 发展科举制度 创立殿试制度 D 重用有才能的人 9 2 分 武则天曾下令 凡是官吏所在地区 田畴垦辟 家有余粮 者升官 这体现了武则天 A 重用人才 B 重视农业 C 善于纳谏 D 提倡节俭 10 2 分 传说中的 唐僧取经 是在 第 4 页 共 11 页 A 唐高祖时 B 唐太宗时 C 唐高宗时 D 唐玄宗时 11 2 分 有位收藏家最近从古董市场上购得一座彩陶马 上面有多种颜色 主要有黄 绿 青三色 经专 家鉴定是真品 它制作于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唐朝 12 2 分 盛唐气象本来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 但已经被历史学家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从文明 史的角度来看 盛唐气象的形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是 A 专制跋扈 B 颓废与反抗 C 任性与狂妄 D 开明与开放 13 2 分 天可汗 不仅是一种荣誉 更具有实质意义 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 共存共荣 据此分析 唐太宗被拥戴为 天可汗 的原因是 A 轻赋省刑 B 开明的民族政策 C 广开言路 D 任用贤良 提高行政效能 14 2 分 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时指出 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 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 第 5 页 共 11 页 不论出身如何 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 该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不包括 A 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B 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 C 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 D 使专制集权统治极度膨胀 15 2 分 安史之乱的发动者是 A 安禄山 史思明 B 安禄山 黄巢 C 史思明 黄巢 D 安禄山 朱温 16 2 分 世上疮痍 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这幅对联称颂的是 A 屈原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17 2 分 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 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 采邑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18 2 分 有容乃大 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 以下能体现唐朝 有容乃大 的是 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学 第 6 页 共 11 页 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 马可 波罗来中国经商 A B C D 19 2 分 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这是 垂老别 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 造成的惨状 下列有关此次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发生于唐玄宗统治前期 B 叛乱首领是安禄山和史思明 C 变乱后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D 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20 2 分 使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A 安史之乱 B 玄武门之变 C 天宝危机 D 黄巢起义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4545 分分 21 2 分 李白 被后人称为 诗仙 他的 三吏 三别 就是诗史里的不朽篇章 22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第 7 页 共 11 页 材料二 从对外关系上说 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 倭寇沿海骚扰 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明清之际 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 而中国的 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材料三 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自由 勇于反抗侵略的民族 面对外来侵略 各族人民团结一致 奋起反抗 谱写了无数伟大的爱国诗篇 1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 2 为了维护国家主权 明朝及清朝前期的中国军民是如何奋勇抗击外来侵略的 3 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 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23 18 分 唐 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 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 从汉代的以陆路 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 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 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 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 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 政府在这里 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1 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 它们分别是哪三个国家 第 8 页 共 11 页 三个国家分别是 2 请用与 国家相关的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 这些史实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有什么特点 3 写出材料二中两个闻名世界的大海港 4 材料一 二反映的对外交往 在作用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24 10 分 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历史课上开展了主题为 我与历史名人 的探究活动 请你共同参与 1 以下是黎明同学收集的三幅图片 请你完成下面所缺内容 图 A 是反映 朝代 修建的运河 人物 为连接南北交通 巩固统治而开凿的 图 B 是根据唐朝高僧 口述而整理 是研究唐朝时西域和南亚历史的参考书 图 C 是 的塑像 他是 朝代 著名抗金将领 2 刘阳同学整理了两则材料 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深知 为政之要 惟在得人 用人不计资历名望 不计亲疏恩怨 凡有治国安邦之才 都委 以重任 材料二 他统治前期 政治清明 经济空前繁荣 仓库充实 人口明显增加 从而进入鼎盛时期 材料一反映唐太宗重视人才 为选拔官员 他完善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的 他 是谁 鼎盛时期 又指什么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