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五)D卷_第1页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五)D卷_第2页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五)D卷_第3页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五)D卷_第4页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五)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评价检测 五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评价检测 五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2019 八上 端州期末 据统计 20 世纪 20 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 全国纱锭的 41 集中在上 海 10 集中在武汉 11 集中在天津 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 该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之一是 A 轻工业发达 重工业落后 B 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C 资金少 技术力量极为薄弱 D 受到外国资本控制 2 2 分 2017 八上 崇仁月考 19 世纪 60 90 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洋务派向西方学习 的活动不包括 A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创办一批新式学堂 D 筹建中国近代海军 3 2 分 2016 八上 徐州期末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年均注册工厂 家 出现如图所示变化的原 因包括 清政府的推动 辛亥革命的鼓舞 第 2 页 共 11 页 实业救国 思想的影响 欧洲列强忙于战争 无暇东顾 A B C D 4 2 分 根据所学知识 下列搭配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 海国图志 魏源 B 实业救国 张謇 C 万隆会议 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东方红一号卫星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5 2 分 2019 八上 兰州期末 下面是一位同学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的知 识总结 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大生纱厂的结局印证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曲折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国民族工业出现 短暂的春天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我国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D 抗战胜利后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6 2 分 当时 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 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 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 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被形容为 蓝 灰 色的海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 A 解放战争时期 B 改革开放前 C 20 世纪末 D 21 世纪初 第 3 页 共 11 页 7 2 分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 以文明简单的鞠躬 握手礼取代旧有的跪拜礼是在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中国成立后 D 辛亥革命后 8 2 分 下列关于照相术的表述 错误的是 A 诞生于 19 世纪 30 年代末的东方国家 B 19 世纪 40 年代以后传入中国 C 照相摄影保留了社会发展的真实证据 D 为我们观察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9 2 分 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书籍有 新式教科书 工具书 流行小说 翻译介绍西方学术著作 A B C D 10 2 分 近代上海的人们能够从中文报纸上寻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最早出现在 A 19 世纪 40 年代 B 19 世纪 50 年代 C 19 世纪 60 年代 D 19 世纪 70 年代 第 4 页 共 11 页 11 2 分 在 1909 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首条铁路通车典礼上 有代表充满豪情的说 筑成此路 为中国人吐气矣 这条铁路是 A 平汉铁路 B 滇越铁路 C 淞沪铁路 D 京张铁路 12 2 分 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西学理论基础的是 A 魏源 B 严复 C 康有为 D 梁启超 13 2 分 2019 八上 台山期中 四名学生以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为话题展开讨论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B 第 5 页 共 11 页 C D 14 2 分 2019 八上 鱼台期末 回首中国的近代化 经历了漫长的探索 下列符合探索的先后顺序的 是 A 技术 思想 制度 B 技术 制度 思想 C 制度 思想 技术 D 思想 技术 制度 15 2 分 2017 八上 河北月考 有学者认为 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次是对 华夷之辨 观念的突破 第二次是对 道 器 观念的突破 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 下列与 第 三次突破 直接相关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提倡实业救国 C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D 提倡民主 科学 16 2 分 2016 成都 蔡元培 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 生肖都属兔 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 化运动中的 三只兔子 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 叙述正确的是 A 陈独秀 1915 年在北京创办了 青年杂志 第 6 页 共 11 页 B 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 胡适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提倡白话文 D 陈独秀和胡适都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17 2 分 2016 八上 吉林期末 创办 新青年 杂志的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鲁迅 D 胡适 18 2 分 迈出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重要一步的事件是 A 创办京师同文馆 B 创办京师大学堂 C 拟定 奏定学堂章程 D 废除科举制度 19 2 分 2016 八上 抚宁期中 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组织人民的标志是 A 李大钊创办 每周评论 B 陈独秀创办 青年杂志 C 鲁迅发表 狂人日记 D 胡适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20 2 分 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 由此判断 他研究的主题是 第 7 页 共 11 页 A 正面战场抗战 B 敌后战场抗战 C 八路军与民兵抗战 D 全民族抗战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4646 分分 21 20 分 识读下图 回答问题 1 与这两幅图片均有关的历史人物是谁 2 图一中的事件最早出现在哪一运动中 与图一相关的什么举措是该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3 图二揭示了该人物在修建京张铁路时的什么重要成就 此外 在这条铁路中 他还出色地完成了哪两项工程 京张铁路的修建有什么意义 4 第 8 页 共 11 页 面对外国人对修建中的京张铁路的挖苦 他说 中国地大物博 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助外人 我以为耻 据此 我们能从他的身上学习到什么优秀品质 22 15 分 2016 黔南 千呼万唤始出来 小荷才露尖尖角 忽如一夜春风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 四句诗形象概括了中国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 请回答 1 忽如一夜春风来 民族工业发展的 黄金时代 指什么时期 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行业有哪些 2 中国民族工业在 1919 年后和 1937 年后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 造成这两个时期下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近代民族经济大战的前提是什么 23 4 分 2016 八上 徐州期中 情境分析 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情境一 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 要雨果歌颂他们 他认为 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 是法兰西 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 分析 情境中 他们的行径 是指 2 情境二 1916 年上海某学校 女学生开始抵制学校开设的 列女传 修身课 在操场的树荫下 在宿舍里 她们常常聚在一起 争得面红耳赤 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 逃婚 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 争取婚姻自由 分析 上述情景反映出 思想开始在青年学生中传播 这主要是受 运动的影响 3 情境三 胡适 1923 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 25 年来 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 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 代 一是 时务报 二是 新民丛报 三是 新青年 分析 新青年 所创造的 新时代 指的是 时代 第 9 页 共 11 页 4 情境四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 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 移 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分析 美国记者赞叹的 伟大传奇 是指 24 7 分 在老师的指导下 历史小组围绕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这一学习主题 通过探索 整理 分析 资料 进行探究活动 请你一起来参加 1 对号入座 请你将下面同学们搜集到的部分历史资料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 安庆内军械所 B 同盟会 C 张之洞 D 谭嗣同 E 京师同文馆 F 中外纪闻 G 庶民的胜利 H 胡适工 民报 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 属于戍戌变法时期的是 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 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 2 填充图示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 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的示意图 请你帮助他们来完成 未填部分的内容 师夷长技 A 三民主义 B 3 根据以上分析 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中 你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具有什么特点 第 10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