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7 页 苏科版苏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 9 9 月月考试卷月月考试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请君莫畏大炮子 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 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 杀人 不计亿万千 这首 炮子谣 唱出了人们对鸦片的痛恨之情 清朝时上书道光帝 亲赴广东严禁鸦片的钦 差大臣是 A 郑成功 B 林则徐 C 关天培 D 邓世昌 2 2 分 中英 南京条约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下列条款属于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中国赔偿白银 4 5 亿两 允许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A B C D 3 2 分 香港地区在近代史上是逐步被英国蚕食的 英国从 南京条约 中割占的领土是 A 香港岛 B 九龙司 C 台湾岛 第 2 页 共 17 页 D 库页岛 4 2 分 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主要是因为两次战争 A 都是因为鸦片输入引起的 B 都签订了损害中国主权和利益的不平等条约 C 英国都是主要的侵略国家 D 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5 2 分 1860 年 强盗们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下深深的伤痕 也焚毁了大清国士大夫心头虚幻的 上国尊严 材料中的 强盗们 指 A 英法联军 B 德法联军 C 英日联军 D 美法联军 6 2 分 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 英国 B 葡萄牙 C 沙皇俄国 D 日本 7 2 分 如图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第 3 页 共 17 页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甲午中日战争 8 2 分 追根溯源 探求太平天国运动的足迹 应首先考察的地点是 A 金田村 B 永安 C 南京 D 上海 9 2 分 1853 年 太平军占领了一座城市 并把它改名为天京 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 建立起与清朝对峙 的政权 天京 就是今天的 A 北京 B 天津 C 南京 D 上海 10 2 分 2018 年 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进行海试 海防力量空前增强 我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 第 4 页 共 17 页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1 2 分 汪林茂在 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 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 强兵 的效用 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 体 上开始撕开了一道口子 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 这个 历史 事件 是 A 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辛亥革命 12 2 分 下列关于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改革的目的是推翻封建王朝 B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 C 建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 D 都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13 2 分 如图示意图中的 应填入 A 兴办新式学校 B 翻译外国书籍 第 5 页 共 17 页 C 裁撤冗官冗员 D 开办民用企业 14 2 分 19 世纪末 有人题联于京师 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 三军败绩 指 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抗日战争 15 2 分 某檄文写道 痛哉 吾台民 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 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 有贼 臣焉 大学士李鸿章也 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 全输之倭奴 该檄文的写作背景与以下哪幅图片所反映 的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A A B B C C D D 16 2 分 近代我国向 赔款最多 A 英国 B 俄国 C 日本 第 6 页 共 17 页 D 美国 17 2 分 西方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 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18 2 分 某电视台要拍摄历史剧 北洋水师 编写剧本应该首先参阅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记 A 林则徐 B 康有为 C 邓世昌 D 孙中山 19 2 分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表的选项 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推论 A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B 百日维新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C 时务报 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A A B B C C D D 20 2 分 近代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苦难 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救国的道路 按开始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 件 第 7 页 共 17 页 洋务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百日维新 甲午中日战争 辛亥革命 第二次鸦片战争 A B C D 21 2 分 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导人是 李鸿章 左宗棠 梁启超 康有为 A B C D 22 2 分 1898 年 清政府颁布 明定国是 诏书 戊戌变法开始 下列选项中属于这次变法内容的是 A 废除科举制 B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 创办福州船政局 D 颁布剪辫法令 第 8 页 共 17 页 23 2 分 近代以来 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下表对应的条约是 列强清政府赔款白银 两 占总赔款额百分比 俄国130 371 120 29 德国90 070 515 20 法国70 878 24015 75 英国50 620 54511 25 日本34 793 1007 7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北京条约 24 2 分 1900 年 7 月英国某著名漫画杂志登载了题为 没有开化的中国佬 和 中国就要崩溃了 的漫 画 1900 年英国人认为中国要崩溃了的主要依据是 A 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 B 日本打败了中国的北洋舰队 C 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 D 八国联军推翻了淸政府 25 2 分 近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 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 法制化 经济上的工业化 商品化 思想上的 理性化 科学化 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相符的有 立国之道 尚礼仪不尚权谋 根本之图在人心 不在技艺 男练义和团 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 扒了火车道 今为机器之世 多机器则强 少机器则弱 第 9 页 共 17 页 立宪政体 取决公论 上下议院 实为行政之本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 B C D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080 分分 26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2 年 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 一位祖籍香港岛 1880 年移居台湾 1897 又移居北京东交 民巷 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 75 岁老人 在给儿孙讲述自己 60 年来的经历 老人说自己这 60 年来的颠 沛流离 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材料二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 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 转变为西方技术 的终身信徒 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 炮力所穿 无孔不入 西洋炸炮 战守攻具 天下 无敌 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 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 惟中国政体 官与民 内与外均难合一 抑 实不如日本 后来 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 被日军侵占 更名为 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 材料一中老人一生流离失所 受尽苦难与哪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 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 概括材料二 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举两例说明洋务派是如何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的 4 从材料二中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 27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2 年 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 一位祖籍香港岛 1880 年移居台湾 1897 又移居北京东交 第 10 页 共 17 页 民巷 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 75 岁老人 在给儿孙讲述自己 60 年来的经历 老人说自己这 60 年来的颠 沛流离 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材料二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 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 转变为西方技术 的终身信徒 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 炮力所穿 无孔不入 西洋炸炮 战守攻具 天下 无敌 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 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 惟中国政体 官与民 内与外均难合一 抑 实不如日本 后来 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 被日军侵占 更名为 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请你想一想 1 材料一中老人一生流离失所 受尽苦难与哪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 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 概括材料二 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举两例说明洋务派是如何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的 4 从材料二中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 28 20 分 近代以来 中日两国的恩恩怨怨一直影响着两国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有关问题 天涯沦落人 材料一 1853 年马克思说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 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佩里舰队登陆图 探索自强路 材料二 如图 顶戴花翎与 自强 求富 第 11 页 共 17 页 总理衙门大臣在议事 如何自强 材料三 从 6 月 11 日到 9 月 21 日这一百多天中 皇帝迅速地接连发布了一百多条上谕 试图以空前规模大 力推行变法维新 8 月底前大多数法令涉及经济 军事和文教领域 但是他 康有为 关于政治制度改羊的惩议 如颁布宪法 建立国会和宣布君民合治 上谕中均未提 尽管维新运动没有达到它的政治目标 但它所引起的思 想变化却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全国规模的影响 费正清 刘广京 剑桥中国晚清史 下卷 材料四 日本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先是改革教育制度 第二是进行大胆的宪政变革 废藩置县 摧毁了所 有的封建政权 同时组建议会 实行立宪 万事决于公论 明治政府于 1885 年实行内阁制 翌年开始制宪 1889 年正式颁布宪法 1890 年召开第一届国会 从而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在经济改革上 明治政府设立工部省 管理矿山 铁路等 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及培养技术工人 吴晓波 历代经济变革的得失 相逢不相识 材料五 一八九五年 鸿章去马关 伊李坐春帆 两人把约签 台湾被割占 赔偿二万万 四口全开放 工 厂设口岸 南京耻未雪 马关新仇添 谁人不识君 材料六 在历史和领土这两个原则问题上 没有妥协的余地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强调 如果日本某些人要 执意为当年的侵略历史翻案 国际社会以及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士也都绝不会容忍和姑息 王毅指出 只有 真正坚持和平道路 不再说一套做一套 才能获得邻国和世界的信任 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得这些基本的道 理 能够尊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 1 用具体史实说明材料一中马克思评价的历史事件使中国近代社会的经济主权开始遭到了破坏 同一时期 哪国给日本带来了深重的民族危机 第 12 页 共 17 页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图中 总理衙门 的设立有何作用 3 根据材料三 回顾所学知识 写出维新变法的主要历史作用 4 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 从变法内容的角度分析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一个失败一个成功的原因 5 请通过分析 工厂设口岸 的内容 说明其危害 6 根据材料六指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对日本某些势力要为侵略历史翻案 你有何看法 29 20 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阅读材料 回答 问题 材料一 洋务派在观察强大对手 西方列强 的优点时 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 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 漂亮的拳击手套 摘编自柏杨 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 自变乱以来 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 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 改阴历 为阳历 即服色亦效洋式 而外洋各国蚕食鲸吞 日甚一日 来拜年者五十余人 皆系便衣便帽 无一顶戴之人 间有洋帽之人 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摘编自 1913 年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 材料三 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表 哲学 宗教 自然 应用科学 社会科学 历史 地理 文学艺术 合 计 年平均数 1895 年前 1412312 1896 1911 年 3817236623813695863 86 摘编自金冲及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 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是否善于总结经验 针对客观现实 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一切从实际出发 我们只有这样做了 才有可能正确 地或者比较正确地解决问题 而这样地解决问题 究竟是否正确或者完全正确 还需要今后的实践来检验 摘编自邓小平 1978 年 6 月 2 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洋务派对西方列强的认识有何局限性 第 13 页 共 17 页 2 材料二中的 变乱 是指哪一政治事件 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甲午战争后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出现的新变化及出现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 4 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针对的是哪一错误思想 起了怎样的作用 第 14 页 共 17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