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D卷_第1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D卷_第2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D卷_第3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D卷_第4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华师大版华师大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 1212 月结课试卷月结课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 1 分 下列内容中 符合北京人的是 直立行走 制造石器和木棒 使用天然火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A B C D 2 1 分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涿鹿之战 国人暴动 牧野之战 大禹治水 A B C D 3 1 分 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 从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 其考察顺序是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黄河流域 两河流域 A B 第 2 页 共 13 页 C D 4 1 分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朝开始的 A 传说时代 B 夏 C 商 D 周 5 1 分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是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力 也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标志 战国前期 标志 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 农业产量的提高 B 农业技术的进步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6 1 分 历史朝代顺序歌 中有这样一句 东周分两段 这里的 两段 指的是 A 春秋和战国 B 西汉与东汉 C 西晋与东晋 D 北宋与南宋 7 1 分 公元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方法 公元 2016 年属于 A 公元 20 世纪 20 年代 B 公元 20 世纪初期 C 公元 21 世纪初期 第 3 页 共 13 页 D 公元 19 世纪 20 年代 8 1 分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 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 百家争鸣 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 现实是 A 孔子 有教无类 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 夏桀暴政 人民怨声四起 C 西周灭掉商朝 实行分封制 D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9 1 分 新来的历史老师在自我介绍时说 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制国家的名 称一样 请问新来的历史老师姓什么 A 秦 B 夏 C 商 D 周 10 1 分 秦始皇本纪 记载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郡置守 尉 监 这一措施的直接作用是 A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 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C 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D 中央集权加强 11 1 分 中国古代货币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变化的 如图货币按照其首次发行的年代 排序正确的是 第 4 页 共 13 页 A B C D 12 1 分 三字经 是中国传统儿童启蒙读物 自问世以来 屡经增改 以下节录的 叙史 部分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魏蜀吴 争汉鼎 迄两晋 序号处填入正确的是 A 汉业建 号三国 赢秦氏 B 号三国 汉业建 赢秦氏 C 赢秦氏 号三国 汉业建 D 赢秦氏 汉业建 号三国 13 1 分 如图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政权并立 B 发展教育 C 巩固统一 D 文化交流 第 5 页 共 13 页 14 1 分 下列事件最能体现我国民族关系主流的是 A 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 夺取河套 B 秦末汉初 匈奴不断挥兵南下 C 昭君出塞 D 匈奴首领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15 1 分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描写了西汉开国皇帝的豪情壮志 这 个风云一时的王朝最后被谁夺取了政权 A 项羽 B 陈胜 C 王莽 D 刘秀 16 1 分 下列人物曾经在全国各地兴办郡国学的是 A 汉高祖 B 汉武帝 C 光武帝 D 汉和帝 17 1 分 汉顺帝时 125 年 144 年在位 孙程等十九名宦官因杀掉外戚闫显势力被封侯 不久 汉顺帝 相继拜皇后的父亲梁商和兄长梁冀为大将军 梁冀把持朝政近 20 年 汉桓帝时 146 年 167 年在位 与宦官单 超等人合谋诛杀梁冀及其亲党 结果宦官独揽朝政 对于东汉中后期出现的上述现象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东汉中后期 出现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上述现象的出现 加剧政治的腐败 上述现象的出现 直接导致东汉的灭亡 第 6 页 共 13 页 A B C D 18 1 分 烈火西焚魏帝旗 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 已挫英雄百万师 唐朝诗人胡曾这首诗 描述的是 A 长平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19 1 分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的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 他的著作是 A 水浒传 B 齐民要术 C 史记 D 天工开物 20 1 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 各民族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学习 相互影响 胡人汉服 汉 人胡食 这说明了 A 民族交融已经成为趋势 B 各民族放弃了原有习俗 C 民族界限是固定不变的 D 民族之间影响呈单向性 21 1 分 话说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结束三国分裂局面 统一天下的是 A 魏国 第 7 页 共 13 页 B 西汉 C 西晋 D 东晋 22 1 分 三国演义 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书中 草船借箭 苦肉计 借东风 等故事千百年来 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这些故事与哪一场著名的战役有关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淝水之战 D 巨鹿之战 23 1 分 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A 诸葛亮 B 刘备 C 班超 D 孙权 24 1 分 观察下图 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 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 C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D 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 25 1 分 下列哪一条属于道教的主张 第 8 页 共 13 页 A 修身养性 炼制丹药 以得道成仙 B 今生忍受一切苦难 来世可以得到幸福 C 有救世主可以普度众生 D 凡是道教徒 都是兄弟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1616 分分 26 5 分 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 礼俗等规范 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 阅读材料 回 答下列有关制度的问题 材料一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 不足授天下 于是乃权授舜 授舜 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 授丹朱 则天下病而 丹朱得其利 尧曰 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 五帝本纪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 各子其 子 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 是谓小康 礼记 礼运 材料三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将宗亲和功臣等封到各地 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建立 诸侯国 同时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 并服从周王调兵 材料四 秦朝时全国共设三十六郡 每郡有守 相当于省长 尉 相当于防区司令 和监 相当于监察专员 各一 郡下设县 万户以上大县设 令 不足万户小县设 长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 天下为家 涉及什么制度 3 材料三体现了哪一制度 这一制度施行的目的是什么 4 据材料四 指出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 采取了哪一制度 5 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远古 夏商周和秦朝时期国家制度不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7 4 分 魏主下诏 以为 北人谓土为拓 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皇帝 以土德王 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 黄中之色 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 第 9 页 共 13 页 1 魏主 是谁 发生于何时 2 魏主的这个诏令改革还有哪些方面 3 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28 3 分 美丽的淮安是我们的家乡 它历史悠久 人杰地灵 结合下列图片 回答问题 老子雕像 河下古镇 沈坤状元府 明祖陵 1 老子雕像坐落于洪泽老子山镇 老子是春秋时期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到了战国时期 我国形成了怎样的 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2 河下古镇位于淮安区西北隅 见证了大运河的兴衰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历史作用 3 沈坤是淮安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状元 的产生与我国古代哪一选官制度直接相关 4 盱眙明祖陵是朱元璋为其祖先修建的陵墓 1368 年明朝定都于何地 明朝历史上 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 了伟大贡献 堪称世界航海史上壮举的是什么事件 29 4 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文明交流互鉴 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纵观历史 长河 中华民族和平友好的对外交往历史源远流长 第 10 页 共 13 页 1 上图 1 文物的发现表明开通丝绸之路的影响是什么 2 图片 2 中人物的事迹见证了中国与哪个国家的友好交往 请再举一个这一时期中外交往的事例 3 材料一所说的外交原则是什么 4 从中美关系的角度写出材料二中 另一个时代 指的是什么 中美两国何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