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B卷_第1页
上海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B卷_第2页
上海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B卷_第3页
上海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B卷_第4页
上海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上海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上海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626 题 共题 共 5252 分分 1 2 分 他在位时开创科举 开凿运河 造福后世 他好大喜功 不惜民力 结果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 这里说的 他 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汉献帝 D 隋炀帝 2 2 分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A 当贤明君主 B 减少决策失误 C 笼络人才 D 维护封建统治 3 2 分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是郭沫若对下列哪一帝王功绩的正确评价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4 2 分 北京紫禁城前方右侧的社稷坛是祭祀 A 祖先 B 国土和五谷 C 皇帝 第 2 页 共 13 页 D 孔子 5 2 分 强盛的唐朝走向衰弱的转折点是 A 宦官专权 B 藩镇割据 C 安史之乱 D 朋党之争 6 2 分 不同时代购物方式 地点各不相同 唐朝时 长安市民要想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 必须要去的地 方时是 A 坊 B 东市 西市 C 瓦子 D 勾栏 7 2 分 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 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 印度 B 阿拉伯 C 朝鲜 D 日本 8 2 分 上问魏征曰 人主何为而明 何为而暗 对曰 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 上曰 善 材料中 上 指的是 A 唐太宗 B 隋文帝 C 武则天 D 唐高宗 第 3 页 共 13 页 9 2 分 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未高调登场 却又匆忙谢幕 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 的辉煌 昙花王朝 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 一书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 书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 A 三省六部制 B 科举制的创设 C 开元盛世 D 大运河的开凿 10 2 分 唐朝擅长人物故事画 步辇图 记述了松赞干布向唐朝请求和亲的历史场景 其作者是 A 欧阳询 B 颜真卿 C 阎立本 D 吴道子 11 2 分 搜集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 的相关资料 研究的课题是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12 2 分 假如你生活在宋代 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 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 B 人们用纸币进行商品买卖 C 东京城内的市民在 瓦子 里娱乐 D 许多读书人在书房里钻研八股文 13 2 分 下列能大致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第 4 页 共 13 页 A B C D 14 2 分 两宋时期是多元化碰撞与交融时期 下列史实反映该时期民族关系的是 A 楚汉之争 B 赤壁之战 C 淝水之战 D 澶渊之盟 15 2 分 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南宋时期 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B 两宋时 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C 北宋时 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D 宋朝时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第 5 页 共 13 页 16 2 分 右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与图中的 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17 2 分 宋辽 宋夏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 A 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 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 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 反映了宋朝统治的腐败 18 2 分 小明以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为主题进行探究 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A 民间流传 苏湖熟 天下足 的谚语 B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 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C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 到明朝最后完成 D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19 2 分 东晋南朝时 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第 6 页 共 13 页 B 南方自然条件好 C 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D 北方农民南迁 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20 2 分 北宋东京城里的 瓦子 是 A 专供演出的圈 B 娱乐兼商业的场所 C 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 D 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21 2 分 宋代社会当中存在着各个阶层 当时的阶层包括 地主 士 农 工 商 官僚 A B C D 22 2 分 活动课上 老师问同学们 如果你们是唐朝中期人 你们已经懂得哪些科学技术 同学们众说纷 纭 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制造火药武器御敌 B 雕版印刷术 C 用指南针导航 D 活字印刷书籍 23 2 分 北宋沈括在 梦溪笔谈 中写道 若止印三二张 未为简易 若印数十百千本 则极为神速 材料中的 极为神速 主要得益于 A 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第 7 页 共 13 页 B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 瓦子 勾栏的出现 D 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24 2 分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 始于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25 2 分 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是 A 宋词 B 唐诗 C 元杂剧 D 诗歌 26 2 分 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它们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其 中对世界远洋航海技术起促进作用的是 A 指南针 B 造纸术 C 印刷术 D 火药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5959 分分 27 5 分 读图说史 第 8 页 共 13 页 图 1 孔子 图 2 丝绸之路上的商队 图 3 四大发明 阅读上面三幅图文后 回答问题 1 图 1 孔子创立的学派是什么 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 图 2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丝绸之路开通与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的关系 3 图 3 中哪一项发明引起军事上的革命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哪两项发明对促进人类文化的传播 起到重要作用 4 结合以上信息 请你从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这个角度谈一句话体会 28 4 分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上图的大运河是隋朝 皇帝 在位时期开凿的 2 大运河以 A 为中心 北达涿郡 即今天的 南至 B 29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东征途中 他在所征服的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经济文化中心 这些城 市在文化 教育 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 例如 尼罗河三角洲的亚历山大城 成为地中海地区和 东方各国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第 9 页 共 13 页 材料二 13 世纪 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 回国后他把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一本书 在当时的西方 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被誉为是 世界奇观之书 该书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 促进了东西方文 化的交流 1 根据材料一 说说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影响 2 材料二提及的 世界奇观之书 书名是什么 3 材料一 材料二所反映的古代文明交往方式有何不同 4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 请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 30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 唐朝和北宋时期南北经济发展情况 材料二 朝迁在故都 东京开封 时 实仰东南财赋 而吴 江苏 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 苏湖熟 丰 收 天下足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二 概括指出从西汉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2 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时候完成 3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促使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1 15 分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缩影 因而深深烙下了时代的印痕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推动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 它促使一些读书人平时注意加强对古诗 律诗 词赋 散文 小说的写作训练 认真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唐玄宗时 诗赋定为科举的必考项目 唐诗名家辈出 流传至今的 作品有近五万首 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观 科举考试还专设 书学 一科 以书取士 更把书法艺术推向了 前所未有的高峰 唐代书法成就以楷书最为突出 对后世影响极大 唐代书法家更是不计其数 第 10 页 共 13 页 摘编自 中华文明史讲义 材料二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是南宋辛弃疾于 1205 年所作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材料三 四库全书 成书于乾隆年间 四库全书 所收古籍许多经过篡改是尽人皆知的事实 如岳飞 满 江红 名句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胡虏 匈奴 在清代是犯忌的 于是改为 壮志饥餐飞食 肉 笑谈欲洒盈腔血 百家讲坛 历史频道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唐诗繁荣的原因 结合所学 举两例说明材料一中的 唐代书法家更是不计其数 2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属于什么文学形式 请指出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 3 材料三中 编撰 四库全书 时对古籍篡改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什么政策 简要分析 这一政策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626 题 共题 共 5252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