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4.2南方的初步开发同步检测(I)卷_第1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4.2南方的初步开发同步检测(I)卷_第2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4.2南方的初步开发同步检测(I)卷_第3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4.2南方的初步开发同步检测(I)卷_第4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4.2南方的初步开发同步检测(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4 24 2 南方的初步开发同步检测 南方的初步开发同步检测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 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下列六朝时期的城市中 属于新崛起的海外贸易港口城市是 京口 广州 鄮县 余杭 A B C D 2 2 分 下列对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B 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C 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D 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 骄傲使人失败 3 2 分 2016 七上 靖江期末 电视剧 大南迁 是以晚唐王朝的腐败 社会动乱 北方汉人被迫颠沛 流离 大规模南迁的悲壮情景为背景的 这些北方汉人的南迁最大程度上促进了 A 江南经济的发展 B 君主集权的强化 C 中外的友好外来 D 统一国家的建立 4 2 分 2016 七上 福州期末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地区 得到开发的原因包括 自然条件优越 第 2 页 共 13 页 北人南迁 社会安定 南方的生产工具比北方先进 A B C D 5 2 分 2017 七上 临洮月考 下列事件发生在西晋时期的是 赤壁之战 少数民族内迁 到西晋初年 人数达几百万 八王之乱 十六国形成 A B C D 6 2 分 2017 寿光模拟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而北方经济日益落后 导致这一变化的 客观因素是 A 江南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比北方强 B 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 C 北方社会动荡 南方相对安定 D 先秦以来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第 3 页 共 13 页 7 2 分 2016 七上 武安期末 东晋时期 建康出现 荆扬晏安 户口殷实 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东晋统治者的政策开明 B 北方南迁人民的开发 C 南方贵族的努力 D 历代经济发展的积淀 8 2 分 下图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 A 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9 2 分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农业迅速发展 其主要原因是 A 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起到促进作用 B 江南人民开始重视农业生产 C 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技术 D 江南的气候 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10 2 分 2016 七上 红桥期末 以下成语的来历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是 A 投鞭断流 第 4 页 共 13 页 B 退避三舍 C 草木皆兵 D 风声鹤唳 11 2 分 史记 记载 楚越之地 地广人稀 无积聚而多贫 宋书 记载 江南地广野 丰 一岁或稔 则数都忘饥 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 中原人南迁 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B 南方战乱较少 社会相对稳定 C 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D 南方文化比北方文化先进 12 2 分 2017 七下 内蒙古期中 下表反映了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的哪一原因 我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比例表 地区 朝代 北方南方 西汉 80 20 南宋 27 63 A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B 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13 2 分 史书记载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这一现象说明了 A 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 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第 5 页 共 13 页 D 政治重心转移到南方 14 2 分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修建水利工程 荒地变良田 种植水稻用绿肥 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稻麦间种 A B C D 15 2 分 2017 阳谷模拟 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得益于 A 人口的大量迁移 B 优越的自然条件 C 水利设施的兴修 D 稳定的社会环境 16 2 分 2017 江宁模拟 与 魏晋南北朝 南方安定 北人南迁 奠定基础 等关键词相近的 历史事件是 A 赤壁之战 B 西晋短暂统一 C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 6 页 共 13 页 D 孝文帝改革 17 2 分 纸取代简帛成为主要书写材料是在 A 西汉 B 东汉 C 西晋 D 东晋 18 2 分 2017 九上 应县月考 东晋 南北朝时期 江南地区得意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北方农民南迁带来的先进技术 B 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 南方战乱少 社会安定 D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19 2 分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的表述中 正确的一项是 A 都进行迁都 B 都推行了汉化政策 C 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 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20 2 分 2016 七上 常熟期末 史书所载的 王与马 共天下 的政治现象以及 荆扬晏安 户口殷 实 的经济景象出现在 A 西晋 B 东晋 C 南朝 D 北魏 第 7 页 共 13 页 21 2 分 2016 七下 龙华期末 宋真宗时 针对辽的大举南犯 坚决主战的大臣是 A 寇准 B 宗泽 C 岳飞 D 于谦 22 2 分 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A 司马懿和司马昭 B 司马昭和司马炎 C 司马炎和司马睿 D 司马炎和司马昭 23 2 分 2016 七上 江津期末 北朝开始的标志是 A 刘裕废除东晋皇帝 B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 C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D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24 2 分 2016 七上 滨海期末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 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第 8 页 共 13 页 D 繁荣开放的社会 25 2 分 2017 深圳模拟 朝廷 实仰东南财富 丝 棉纺织业 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 多集中在南方 苏湖熟 天下足 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A 汉朝 B 唐朝 C 两宋时期 D 清朝 二 二 列举题 列举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26 5 分 列举题 1 写出你学过的四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2 写出南朝的四个政权的名称 3 写出汉代著名的医学家 三 三 材料题 材料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27 20 分 2016 七上 姜堰期末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 因此 发展经济是每个国家的重要举 措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如图 材料二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 民食鱼稻 以渔猎山伐为业 饮食还给 不忧冻饿 亦亡千金之家 汉书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 民户繁育 将曩时一矣 地广野丰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 则数郡忘饥 会 第 9 页 共 13 页 土带海傍湖 良畴亦数十万顷 荆城跨南楚之富 扬郡有全吴之沃 丝棉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宋书 1 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 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和三 比较 宋书 记载的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的经济状况与 汉书 记载的江南经济状况有什么 不同 3 结合所学知识 你认为东晋南朝时期促进江南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 泰州扼交通之要冲 经济发展迅速 结合你平时的所见所闻 谈谈对家乡开发的建议及在开发的时候要注意 什么 28 20 分 2017 七上 沛县月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我国国家分裂 政权林立 阅读材料 回答问 题 材料一 屯田数载救黎民 官渡一战挫傲军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 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枕役的权利 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 到梁代 江南许多地区已是 良畴美拓 吐吠相望 连宇高花 叶陌如绣 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 国家兴自北土 移居平城 此间用武之地 非可文治 河洛 今洛阳一带 王 里 因兹大举 光宅中原 魏书 任城王传 1 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是谁 根据材料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 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 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第 10 页 共 13 页 4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 素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 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29 20 分 2017 七下 大石桥期中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祖忽必烈 因累世之业 至元八年 始改称元 摧灭弱宋 遂一天下 材料二 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本 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世祖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元朝是哪一年建立的 它的建立者是谁 定都在哪里 2 遂一天下 是怎么一回事 这次统一与以往的大一统相比 有何突出特点 3 请你写出在这次统一以前 曾经结束分裂 实现国家统一的三个朝代 4 材料二反映了元世祖重视什么的思想 30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江南地广 或 有的地区 火耕水耨 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 民食鱼稻 以渔 猎山伐为业 第 11 页 共 13 页 汉书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 物产丰富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 丰收 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 帛之饶 覆衣天下 宋书 1 材料一所示的北方少数民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迁往中原的 举出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名称 图中所示的 中原汉族为什么迁往江南 2 材料二反映了江南地区怎样的经济状况 3 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材料一 三 说说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重 要影响 第 12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 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答案 略 13 答案 略 14 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