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用心 爱心爱心 专心专心 1 1 备课资料备课资料 一 课文析读 1 词语集注 2 泰山 在山东省中部 主体在泰安市城北 总面积 436 平方公里 海拔 1524 米 顶 峰叫玉皇顶 又称天柱峰 泰山古称东岳 别称岱岳 岱宗 与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 岳恒山 中岳嵩山并称 五岳 3 岱顶景观 南天门海拔 1460 米 为岱顶的门户 南天门创于元代 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其上有阁 称摩空阁 整座建筑 充分利用了岱顶垭口的险要地形 构成了南天门势如拔地通天 摩 空阁仿佛空中楼阁的上天境界 南天门里 有 天街 原为进香者的住所 已建成山巅的 聚落 南天门西侧 望府山上有观日亭 东侧有白云洞 均为岱顶名胜 碧霞祠是岱顶上最大规模的建筑群 创建于宋代 原名 昭真祠 金称 昭真观 明代改 碧霞灵佑宫 为后来泰山的主神碧霞元君的庙宇 全祠以山门为界 分为前后两 院 前院东 西 南各有一门 称为神门 东 西两门上都有阁 南门之上建歌舞楼 前 院还有钟楼和鼓楼 分列两侧 山门门厅内 有四尊巨大的铁铸神像 仪容威严 栩栩如 生 后院大殿五问 居中面南 东西配殿 左右呼应 院中平台上 建有香亭 事前有明 铜碑两座 其一为明万历四十三年 1615 立 泰山天仙阁金阙 铜牌 另一为明天启五 年 1625 立 泰山灵佑宫 铜牌 两碑体型高大 碑面龙凤盘环 铸造极为细腻 配殿 南端碑亭内 有清乾隆的玉质御碑 整组建筑 布局周密 结构严谨 玲珑精巧 庄严肃 穆 玉皇庙是岱顶上最高的建筑 建于泰山最高点的玉皇顶 庙宇中央有巨石露头 称 极顶石 庙宇前面 东西两侧 分别有观日亭和望河亭 可以望观日出 望黄河 远水 近山 尽收眼底 玉皇庙门外 还有六米高的无字碑一座 据记载 为汉武帝所立 用心用心 爱心爱心 专心专心 2 2 岱顶的石刻 集中分布在大观峰下 俗称 摩崖碑 在巨大的摩崖上刻着唐玄宗李隆 基的 纪泰山铭 碑高 8 8 米 宽 5 3 米 为唐玄宗开元十四年 726 封禅泰山时亲笔 御写刻制 通篇隶书 2000 字 字经 5 寸 文词雅训 书法端严雄浑 后人评论其书法 若 莺凤翔舞于云烟之表 岱顶的名胜古迹 还有孔子小天下处 虽仅石碣一块 却是极负盛名 瞻鲁台 因古 人在此南望鲁国而得名 有百丈崖 鹰愁涧 悬崖峭壁 十分险峻 仙人桥 在瞻鲁台西 侧 两崖相隔丈余 有巨石三块 衔接抵撑成桥 日观峰 位于玉皇顶以东 以观日出而 出名 峰下有拱北石 又叫探海石 也是望东海 观日出的名胜 在岱顶以北的岱阴 有深奥幽邃的后石坞 挺拔奇丽的天烛峰等 这一带 谷壑纵横 山岩怪异 白云缭绕 古木葱茏 景色成自天然 充满诗情画意 4 登泰山记 的艺术表现手法 1 作者以登览为主线 以日观峰为主景 用移步换形之法 层层推进 引人入胜 乾隆三十九年 担任 四库全书 纂修官的姚鼐因与主纂纪昀不和 辞职返家 路过 泰山 应友人泰安知府朱孝纯的邀请一同登泰山观日出 作者着意把本文题目名为 登泰 山记 而不用一般的 游泰山记 就意在表明 他着重写的是 登览 事实上也是这样 作者就是按登览这条主线移步换形 组成四幅气韵生动的画面 而在这幅山水长卷中又以 日观峰为主体 从而使整个长篇主从相属 高下相倾 远近相配 色彩相融 引人入胜 首先为我们勾画的是泰山地势图 作者先介绍汶水 济水分流于南北 古长城横贯于 东西的泰山地势 这很容易使我们想起杜甫的 望岳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杜 甫是从时间上来形容 姚鼐是从地势上来介绍 但都使我们对泰山的雄伟神奇获得了生动 而准确的印象 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在介绍了泰山的地势后 最后缀上一笔 最 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这是作者登临泰山的目的地 也是这幅泰山地势图的点睛之笔 第二幅是雪后登山图 时间是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路线是 自京师乘风雪 历齐 河 长清 穿泰山西北谷 越长城之限 至于泰安 乘 历 穿 越 至于 这几 个动词不但由远及近地交代行程 而且也准确地表现了时令和地形 如 乘 字写出了作 者顶风冒雪赶路的情形 穿 形象地暗示出峡谷的幽深 下面转入对登山的描述 由南 麓登 这是登山方向 循中谷入 道稍半 越中岭 复循西谷 遂至其巅 是总写他与 友人的登山路线 在这幅登山图中 作者对 南麓 中谷 天门 东谷 或叙或描或议 随意点染 然后重笔描出泰山极顶的雪景 这是一幅以视觉为主的鸟瞰图 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 汶水 徂徕如画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幅图画以南天门为主 体 峰上是圆圆的晚日烛照天南 峰下是起伏的徂徕 蜿蜒的汶水和鳞次栉比的泰安城郭 峰的左右是负雪的群峰 这些渗透着大自然磅礴气势的群峰 晚日 城郭 河流构成了一 种无比壮美的意境 而那皑皑的白雪 淡淡的夕照 飘然的雾带又在壮美中涂上一层柔和 的色彩 白雪和红日 静穆的群峰与飘动的雾带 在色彩 动静上又构成了对比和映衬 使这幅雪后登山图呈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绚丽色彩和生动气势 第三幅是泰山日出图 这是整幅山水长卷的主体部分 地点虽仍在泰山最高处 但在 时间上却有了变化 由昨晚变成今晨 描写对象也由夕照变成日出 作者仍是先交代时间 地点和动机 戊申晦 五鼓 与子颍坐日观亭 待日出 这是幅静态的画 但一个 待 字却写出了观日出的虔诚和急迫的心情 接着描绘日出前的气候和周围的景色 大风扬 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这是写气候恶劣 但气候越是恶劣 也就越能反衬出作者 观日出的虔诚 稍见云中自若摴蒱数十立者 山也 这是写日出前周围群峰的景象 一 个 稍 字点出了天气由阴沉逐渐向晴朗转化的过程 也暗示天出现亮色 下面正面写日 出 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 下由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 此东 用心用心 爱心爱心 专心专心 3 3 海也 在这段描述中有速度的变化 有色彩的变幻 有大海的衬托 更有红日升空君临 天下的磅礴气势 它把泰山日出的雄浑气势 斑斓色彩写得淋漓尽致 至此作者意犹未尽 又用西边群峰作进一步的渲染和陪衬 回视日观以西峰 或得日 或否 绛皓驳色 而 皆若偻 既描绘了旭日临空 光照万里的磅礴气概 又暗示了日观峰之高 是观日的最佳 处 再次突出了日观峰这幅主景 第四幅是泰山景物图 这是作者观日出后游兴的余波 也是让读者在观日出的强烈震 动和感奋后来个间歇小憩 表现了作者在构图上疏密有致 浓淡相宜的特色 作者叙泰山 景物分两个方面 一是名胜古迹 祠宇 石刻 抓住特征 几笔带过 二是描绘自然景物 作者抓住三多 多石 石多平方 多松 三少 少土 石少圆 少杂树 三无 无瀑布 无 鸟兽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寥寥几笔就把泰山的山 水 树 石的特点概括无余 使泰 山极富有个性 很见作者在文字上的功力 作者正是通过以上四幅画面 以登览为线索 把以日观峰为主景的泰山风貌以及日出前后的景象准确而富有气势地描述出来 2 作者在表现某一景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去描述 而是多角度地去映衬和烘托 宋代画家郭熙论画时说 山欲高 掩映断其脉则远矣 林泉高致 姚鼐的这篇 登泰山记 就是这一理论在散文写作中的成功实践 写日观峰的高峻雄伟 泰山日出的 壮美涵浑都是通过山 水 雾 日的交叉映衬 以及光线的明暗 色彩的变幻 动静的配 合 感情的寄托等多种渠道来渲染和烘托 从而创造出一个气势雄浑而又无比灿烂辉煌的 人间图画来 如作者在描绘日观峰的高峻时 不只是通过 最高日观峰 在长城南十五里 正面道 出 而且通过下列几段文字来暗示和烘托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 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 山也 只有山高才令风巨 而且亭下皆云漫 这更是 山在虚无 飘渺间 了 至于在日观峰上看见其他山峰如 摴蒱 这当然更是在反衬日观峰之高峻 所以这段文字一方面是交代日出前的气候和景色 同时也暗暗渲染和反衬日观峰之高峻 日观以西峰 或得日 或否 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作者着意指出日观以西有的得日有 的不得日 因而搞得红白相杂 这不光是在描景 还意在说明日观峰的高峻 与它在一条 线上的就不得日 旁斜一点的就得日 但无论是得日还是不得日 在日观峰前 皆若偻 偻 这个拟人化的动作 不但写出了群峰对日观峰的低眉攒拱之态 也烘托出日观峰那 无可比拟的尊贵气度 杜甫在 登西岳莲花峰 一诗中说 西岳峻螬耸处尊 众峰罗列 如儿孙 也正是道出了这种众星捧月的情形 至于文章结尾处提到的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虽是短短一句 也不是单纯描景 它还含有下面两层意思 一是日观峰高峻严寒 树木 不宜生长 二是日观峰多石 峻峭陡峭 树木也不易生长 这两个原因 都对日观峰的高 峻奇伟作了很好的暗示和渲染 作者写泰山日出也是用烘托渲染之法 但不只是具体景物的比衬 更多的还是从色彩 和动静的角度加以对比 从 云中自若摴蒱 到 极天云一线异色 到 成五彩 到 日 上正赤如丹 这中间有时间的推移 当然速度是极快的 动静的转换 更有色彩的变化 前面提及的那种壮美与柔和交融的艺术境界正是通过这种色彩与动静的渲染和对比表现出 来的 同时 作者还非常注意这当中极细微的差别 正赤如丹与动摇承之的红光这不光有 色彩的差别 而且还有着主与从 静与动的区别 同样的 日出前的山峰 白若摴蒱 与 日出后未得日观峰的 皓 色虽同为白色 恐怕也有色泽的不同和明暗的差异 因前者是 在日出前的云漫之际 后者则在 绛皓驳色 之间 作者正是通过这些细微的差别准确地 勾画出景物的独有特征 节选自 古典散文赏析 二 类文荐读 游黄山记 用心用心 爱心爱心 专心专心 4 4 徐霞客 初四日 十五里 至汤口 五里 至汤寺 浴于汤池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 十里 上 黄泥冈 向时云里诸峰 渐渐透出 亦渐渐落吾杖底 转入石门 越天都之胁而下 则天 都 莲花二顶 俱秀出天半 路旁一歧东上 乃昔所未至者 连前趋直上 几达天都侧 复北上 行石罅中 石峰片片夹起 路宛转石间 塞者凿之 陡者级之 断者架木通之 悬者植梯接之 下瞰峭壑阴森 枫松相间 五色纷披 灿若图绣 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 而有奇若此 前未一探 兹游快且愧矣 时夫仆俱阻险行后 余亦停弗上 乃一路奇景 不觉引余独往 既登峰头 一庵翼然 为文殊院 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 左天都 右莲花 背倚玉屏风 两峰秀色 俱可手擥 四顾奇峰错列 众壑纵横 真黄山绝胜处 非再至 焉知其奇若此 遇游僧澄源至 兴甚勇 时已过午 奴辈适至 立庵前 指点两峰 庵僧谓 天都虽近而无路 莲花可登而路遥 祗宜近盼天都 明日登莲顶 余不从 决意游天都 挟澄源 奴子仍下峡路 至天都侧 从流石蛇行而上 攀草牵棘 石块丛起则历块 石崖侧削则援崖 每至手足无可着处 澄源必先登垂接 每念上既如此 下何以堪 终亦不 顾 历险数次 遂达峰顶 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 澄源寻视其侧 得级 挟予以登 万 峰无不下伏 独莲花与抗耳 时浓雾半作半止 每一阵至 则对面不见 眺莲花诸峰 多 在雾中 独上天都 予至其前 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1309T 59-2025 肉鸡 鸡舍建设
- 备战2026年高考英语考试易错题(新高考)消灭易错08 名词(解析版)(3大题组)
- 企业函数测试题目及答案
- 统考马列文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疗愈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仓储管理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招商经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广告文案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药师西药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摄影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DB31/T 1114-2018公共场所饮用水水处理设备卫生管理规范
- teastone品牌文化手册
- 2025年建筑工程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硅氮烷产业发展方向及需求规模研究报告
- 华为智能露天矿解决方案 2025
- 客户押车合同协议
- 量具室管理制度
- 科研机构实验数据保密风险评估及防控措施
- 金蝶云星空操作手册V3
- 小学生芯片知识普及
- (高清版)DB36∕T 1124-2019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