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备课】2014届高中语文 2.4《“布衣”总统孙中山》优化全解 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四维备课】2014届高中语文 2.4《“布衣”总统孙中山》优化全解 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四维备课】2014届高中语文 2.4《“布衣”总统孙中山》优化全解 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四维备课】2014届高中语文 2.4《“布衣”总统孙中山》优化全解 粤教版必修1_第4页
【四维备课】2014届高中语文 2.4《“布衣”总统孙中山》优化全解 粤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4 布衣总统布衣总统 孙中山 节选 孙中山 节选 优化全解优化全解 一览众山小 1 整体感知 文章首先讲述了孙中山被冠以 布衣总统 的一段有趣故事 年青时的孙中山平凡为一介布 衣时却怀有 傲王侯 之大志 然后 从孙中山的居住 衣着 饮食 出行等一些生活细节 多方面地展示出 孙中山虽然贵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却仍然保持着 布衣 的特点 的确是一 个名副其实的 布衣总统 而他的 布衣 特点恰恰符合了他的 民主 平等 权利 博爱 等政治理想 从而写出了这个总统的独特性 文章以事写人 朴素生动 2 学法指导 整体阅读全文 初步感知全文大意 局部探究文中的典型细节 从中感悟传主的思 想性格 了解传记的文体特点 学习写作传记 联系自己的实际 反省自己 从与 传主的对话中获得人生的教益 庖丁巧解牛 1 文题解读 本文选自 世纪伟人 孙中山 课文题目是编者加的 陈廷一 当代文学作家 课文的 题目加的很好 耐人寻味 发人深思 那么 题目里的 布衣总统 是什么意思呢 读完全 文请说一说它的好处 布衣 即是平民 以前平民百姓只能穿麻布制成的衣服 而达官贵人 则穿绫罗绸缎 因此 布衣 确指没有官衔的普通百姓 用此来称呼孙中山 显示了孙中山 没有官架子的平民作风 2 走近作者 陈廷一 河南新县许洼村人 当代传记文学作家 著有 许世友传奇 孙中山大传 毛氏三兄弟 宋美龄全传 宋氏三姐妹 贺氏三姐妹 等 1000 多万字传记文学作 品 任大地出版社副总编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 在传记文学的领域里 素有 南叶北 陈 之说 南叶 是指叶永烈 北陈 就是指陈廷一 迄今为止 陈廷一发表专著 传记近 20 部 共计 900 多万字 作品多次获国家奖 鲜花的绚丽 殊不知是昨天的凄风苦雨 陈廷一是一个极普通的人 生不适时 少年丧父 母亲讨饭供其上学 同时又是 老三届 与泥巴打了多年交道 后来入伍到长白山麓 做 了一名军营厨子 30 岁进大学时 已儿女双全 18 载的军旅生涯 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创作 素材 成了他创作的源泉 本来陈廷一是最有条件走仕途之路的 30 多岁就成为少校副团 可他没有选择此道 而是选择了自我吃苦的传记文学创作之路 他那质朴的文风和人格力 量 以及在特殊环境下养成的创作韧性 在当代作家群中是不多见的 从事创作以来 陈廷一先后出版了 皇天后土 孙中山大传 上下卷 许世友传奇 三部曲 贺氏三姐妹 宋氏三姐妹 宋氏三兄弟 孔祥熙大传 宋庆龄全传 宋美 龄全传 宋蔼龄全传 宋氏家族全书 上下卷 民国岳父 等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 1990 年 他以稿费设立了 李耳文学基金会 晨光奖 奖掖了 65 名文学新人 他的作品代 表着他的人格 他的人格融进了他的作品 1995 年 7 月 16 日 新闻出版报 发表署名梅 洁的文章 其中指出 读传记文学不读陈廷一不可 写传记文学史不写陈廷一不行 3 背景纵览 1911 年 10 月 10 日 武昌起义爆发 各省纷纷响应 孙中山在美国得知消息后 12 月下旬 回国 即被 17 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 年 1 月 1 日 在南京宣誓就职 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2 年 2 月 12 日 清朝宣统帝 溥仪 被迫宣布退位 结束长 达 2000 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共和国 孙中山制定和公布一系列改革和进步的法令 3 月 11 日 颁布带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 由于受到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的强大压力与革命党本身的涣散无力 孙中山被迫在清帝退 位后 于 1912 年 2 月 13 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 此后一年多 孙中山积极宣传民生主义 号召实行平均地权 提倡兴办实业 还亲自担任了全国铁路督办 力图筹借外资修筑铁路 干线 但因政权落在袁世凯手中 孙中山的努力并未取得成果 字词梳理 1 字音 菜肴 c i y o 奢侈 sh ch 勉强 mi n qi n 锡 x 制 三字帖 ti 字帖 ti 妖氛 f n 下咽 y n 2 字形 精彩 张灯结彩 长袍马褂 庖厨 刨根问底 水疱 烦躁 干燥 害臊 聒噪 水泄不通 泄愤 泄劲 泄密 一泻千里 流泻 上吐下泻 踊跃 甬道 陶俑 涌现 菜肴 卤水 3 词义 水泄不通 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六合 天地和东西南北四方 统称六合 文中泛指天下 布衣 平民 独具风格 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 血气方刚 血气 精力 刚 强壮 形容青壮年精力强盛 天高地厚 形容事物的艰巨 复杂 多用做 不知 的宾语 4 课文详解 布衣总统 孙中山 节选 孙中山坐都南京后 人们喜欢以 布衣 布衣 平民 总统 称呼他 第一部分即第 1 段 写人们喜欢以 布衣总统 称呼孙中山 开门见山 直接点题 领起全文 设置悬念 激发读者兴趣 很自然地引出了故事 进而 让读者加深了解 说起这称谓的来历 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 这个故事起自孙中山一张独具风格 独具风格 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 的名片 第 2 段是过渡段 承上启下 写故事起自一张独具风格的名片 引出下文 话说清末名臣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期间 积极推行新政 孙中山对他极为推崇 推崇 指 出某人某物的优点 一次 孙中山出洋回国 途经武昌 特地到总督衙门求见 孙中山掏 出自己那张只印有姓名 籍贯的名片来 在背面写上 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 字样 交门官 递上去 名片只有姓名 籍贯 说明早年的孙中山便有一种民主意识 不讲究身份 做 事低调 张之洞一见好生不悦 心想一介 一介 一个 儒生 竟然与一品大员称兄道弟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天高地厚 形容事物的艰巨 复杂 多用做 不知 的宾语 不仅拒而 不见 还在名片背面写了几句话 退回了名片 孙中山竟然与湖广总督兄弟相称 胆气非 凡 第 3 段写孙中山用 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 的名片求见张之洞被退回 孙中山在名片背面只写如此简单的几个字 反映了他不喜客套 俗套的作风 孙中山接过名片一看 只见背面写着 持三字帖 见一品官 儒生妄敢称兄弟 孙中山明 白 这是张之洞嫌他不恭 在拿架子 不肯买账 血气方刚 血气方刚 形容年轻人精力 正旺 的孙中山来了个照 礼 回敬 在名片背面又写上 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 布衣亦可傲 王侯 再请门官送进去 张之洞一见 大为吃惊 立即吩咐迎见孙中山 并以大礼相待 3 由此可见 孙中山虽为 布衣 却早怀大志 第 4 段写孙中山以 布衣亦可傲王侯 回敬张之洞 使张之洞 大为吃惊 并以大礼相 待 张之洞在名片背面写 持三字帖 见一品官 儒生妄敢称兄弟 是嫌孙中山不恭 也有看 来访者如何回应 考察试探对方的意思 孙中山回敬的 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 布衣亦可傲 王侯 不仅与张之洞所写对仗工整 而且气魄非凡 显示了早年的孙中山虽为布衣 但才 学出众 胸有大志 自信非常 文中写张之洞的反应虽寥寥数字 但生动地衬托了孙中山 的形象 第 2 4 段为第二部分 紧承上段 写 布衣总统 这个称谓的来历 在叙述顺序上属插叙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 生活还是像过去一样简朴 临时总统府设在前清的 南京总督衙门内 孙中山住着一间不大的房间 房里有四把椅子 两个茶几 一张书桌 一张床和一张沙发 墙上挂着中国大地图和世界大地图 书桌上除了文具和要处理的公文 以外 还摆着一些书籍 他的房屋外面是客厅 兼做饭厅 本来黄兴要给他调换房子 他 却说 困难当然很多 但革命政府无须华丽宫殿 如无合适的旧房 搭设棚屋也无不可 总统不是皇帝 而是公仆 第 5 段首先以总括句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 生活还是像过去一样简朴 领起下文 然后侧重从 住 这一角度表现孙中山的简朴 作者具体介绍了孙中山居室的摆设 看似简陋 实则反映了主人的简朴作风与高尚情趣 此外 还写到了孙中山关于住所的一番话 言为心声 表现了孙中山的公仆精神 孙中山穿衣服也很朴素 他以前是穿西装 做临时大总统以后 他便把当时流行的学生装 安上翻领 改成四个口袋的一种新式服装来穿 他就职临时大总统就是穿这种衣服 有一 回秘书问他 您哪里弄来这套衣服 他含笑回答说 这个样式是我创造的 既大方 又好看 又便宜 以后要提倡穿这种 衣服 我们中国人穿长袍马褂已不合时代了 穿西装又穿不起 穿这衣服最好 中山服 就是这样来的 第 6 7 段 写他穿衣朴素 发明 中山装 中山装 的事例很典型 很多人知道 中山装 是孙中山的发明 知晓其中原委的却不多 因此这个事例既能反映孙中山的简朴 又很能吸引读者 孙中山的日常生活十分有条理 有规律 他起得比一般人早 用冷水洗脸 每天早晨总要 把一天内将做的重要事情简单地记下来 他非常重视仪表的整洁 每天早晨都要刮胡子 刷衣服 出门的时候 还要对着镜子把头发梳好 他外表的整洁与内心的有条理是一致的 人们从来没有看到他有过烦躁不安的表情 第 8 段从写孙中山日常生活有条理 有规律 体现了他内心的条理与宁静 这里写了孙中山的一些日常生活习惯 虽然平常 却反映了他勤勉 自尊的品格及从容沉 静的气质 孙中山生活十分简朴 在总统府内 一般人每餐菜金都在三元左右 这在当时的官场上已 算是低水平 而孙中山总是把自己的菜金控制在四角左右 他不吸烟 不饮酒 不喝茶 饮食也很简单 常常是四菜一汤 他每天吃饭都是用平常碗筷 有一次 厨师在桌上摆上 了一套锡制的餐具 孙中山说 太讲究了 以后不要再拿来 第 9 段通过他的菜金与官场菜金的比较 以及平常的餐具写他不讲究排场 不摆阔 勤俭节约 一次 唐绍仪来访 一直谈到很晚 孙中山为待客 特意吩咐人到 趣乐居 买来一只卤水 肥鸡 唐绍仪饿了 见到卤水鸡 很快将它吃得一干二净 形容十分彻底 一点儿也不剩 4 还以为会有其他菜肴 就耐心地等待着下道菜来 孙中山见状 对唐绍仪说 慢待 慢待 没有什么好的菜了 他想了想 只好把厨房 里仅有的咸鱼拿上来 唐绍仪说 我大吃惯了 一只肥烧鹅 我一顿就能吃完 我家虽说只有几个人 可每餐菜 金就得十元啊 仅此一点 就使唐绍仪对孙中山肃然起敬 肃然 恭敬的样子 起敬 产 生敬佩的心情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第 10 13 段写孙中山招待唐绍仪 用唐绍仪的表现衬托孙中山生活的简朴 还有一次 南北议和代表伍廷芳到总统府求见 到了用餐时间 孙中山无美味佳肴待客 照例摆上几碟普通小菜 搞得奢侈成性的伍廷芳无法下筷 拘于礼仪 伍廷芳又不好退席 只好勉强下咽 孙中山自己却吃得津津有味 津津 兴趣浓厚的样子 指吃得很有味道或 谈得很有兴趣 第 14 段写面对普通小菜 伍廷芳难以下箸 孙中山却吃得津津有味 两相对比 更体 现了孙中山生活的简朴 联系当今官场的 吃喝风 我们不能不感叹孙中山的简朴确实难能可贵 第三部分是从第 5 段到第 14 段 写做了总统后的孙中山生活非常简朴 衣食住行的标准都 很低 文章依次从 住 衣 日常生活习惯 食 等几个方面表现孙中山生活简朴 孙中山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书写 自由 平等 博爱 的横幅赠给同志 勉励他们 有时他 喜欢走出总统府去访问群众 视察市政 总统府内有外国朋友送给总统的马 13 匹 还有友 人送的 1 辆黑色汽车 侍从队有 24 辆自行车 备总统外出时卫士使用 但孙中山遇事首先 想着人民 为避免惊扰群众 他总是悄悄出巡 不声不响 指不说话 不出声 第 15 段写孙中山提倡 自由 平等 博爱 于是首先想着人民 总是悄悄出巡 不惊扰群 众 不扰民 这已不仅仅是生活简朴 而且体现了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在选文的表现重点上 本段承上 启下 是一个恰当而巧妙的转换 有一次 孙中山穿着普通制服骑马出城 视察清廷遗留的炮台 登上雨花台时 发现那里 已挂满旗帜 孙中山急问随从 原来他们出城时还是被人发现了 市民为此张灯结彩 挂 上灯笼 系上彩绸 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准备欢迎大总统 孙中山感叹道 不必惊扰众人 我们还是改道走吧 第 16 25 段写孙中山怕扰民而微服出城 看到 共和 民主 平等 权利 等观念深入人心 民气振奋 群情激昂 他们发现孙中山后欢迎 欢呼 发自肺腑地表达他们内心的激情 孙中山在这种情况下只好绕道回总统府 通过百姓的表现 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思想已经为民众所接受 他是百姓爱戴的总统 是公 仆而不是皇帝 是从民众中走出 服务民众的 布衣总统 这几段写百姓剪辫子 写北伐 军的军歌 写百姓的热烈程度 写巡官等的表现 实际上都是在写孙中山 属于侧面描写 烘托了孙中山作为 布衣总统 崇高而又极富亲和力的形象 街上到处是五花八门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 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 比喻变 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的广告 许多商品换上了 共和 庆胜 北伐 1912 年 1 月 4 日 中 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第四天 孙中山因唐绍仪辞职 议和停顿 即命陈炯明率军自广州北 伐 等新商标 在一家面摊前 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 旁边告示牌上的大字十分醒目 剪 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 以示奖励 地上 辫子堆积得像小山一样 剪下辫子的人们喧闹着 端出一碗碗热腾腾的肉面来 从一旁列队开赴前线的北伐军唱着新军歌 同胞们 大家起来 唱个歌儿听 5 警钟一鸣森森森 睡狮齐猛醒 革命军 起义武昌 六合同响应 六合 天地和东西南北四方 统称六合 文中泛 指天下 推翻满清 奔奔奔 妖氛全扫净 要理解这首北伐军军歌歌词的含意 须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 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来思考 作者之所以不厌其烦详细引用这首军歌的歌词 显然和本文的主人公 孙中山 有关 其中 警钟一鸣森森森 睡狮齐猛醒 和 妖氛全扫净 两处是理解歌词含义的关键所 在 警钟一鸣森森森 睡狮齐猛醒 中的 警钟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陈天华所作宣传革命的名著 警世钟 可以推知此句是说经过一段时间的革命宣传 沉睡的中国已经觉醒 革命的风 暴已经到来 妖氛全扫净 中的 妖氛 是指满清的封建统治及其余孽 此句是说革命定会推翻封建统治 彻底荡涤封建残余 歌词号召革命 充满进军的激情 作者引用这首军歌歌词 渲染了强烈的时代气氛 说明 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民众精神振奋 充满斗争信心 而这正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及其战友们长期努力奋斗的结果 所以 作者不厌其烦地详细引用这首歌词 是从侧面表现孙中山的伟大历史功绩 突出了 孙中山唤起民众 推翻满清 创立共和的民主精神 男人剪了辫子 女人裹脚的也大大减少 吸鸦片不再被认为是一种体面的事 民主 平等 权利 等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指理论 学说 政策等为人们深切了解和信服 辛亥革 命不仅推翻了封建帝制 而且提高了广大民众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素质 孙中山正感慨 着 又被群众发现 大家一齐拥上前来 顿时 里三层 外三层 一齐鼓掌欢呼 大总统 万岁 孙中山被围在水泄不通 水都流不出去 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十分严密 的圈圈 里 行动不得 城外警察分局长率人赶来维持秩序 巡官拔出指挥刀挥舞 想驱散人群 孙中山见状 立即派护卫去制止 他着急地说 对待老百姓不能这样 我们是人民的公仆 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 齐呼 大总统万岁 孙中山知道不能从正门进城 便决定走旁门 护卫在前开路 围观的群众让出一条道来 他们才绕道回到总统府 南门城楼上的守城官员 只见大总统出了城去 却没见他归来 急忙分头寻问 当问到总统府号房 传达室 时 才知道总统早已回府了 第 15 段至选文结束是选文第四部分 写孙中山提倡的思想深入人心 他深得百姓的爱戴 更体现了其 布衣精神 这一部分是文题中 布衣 二字的深化与升华 形象概要 孙中山 胸怀大志 不卑不亢 甘于淡泊 生活俭朴 信念坚定 是人民的好领袖 5 结构巧解 1 选文共 25 段 分为四部分 一 第 1 段 写人们喜欢以 布衣总统 称呼孙中山 二 第 2 4 段 写 布衣总统 称谓的来历 三 第 5 14 段 写孙中山做总统后生活依然简朴 四 第 15 25 段 写孙中山提倡的思想深入人心 他深得百姓爱戴 2 第一部分 第 1 4 段 介绍 布衣总统 称号的由来 第二部分 第 5 25 段 叙述孙中山生活简朴 爱民如子的事例 6 6 写作特色 1 用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的性格精神 以及叙议结合的手法 如选文第 3 4 段 一次 孙中山出洋回国 途经武昌 特地到总督衙门求见 孙中山掏 出自己那张只印有姓名 籍贯的名片来 在背面写上 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 字样 交门官 递上去 在名片被张之洞退回后 血气方刚的孙中山来了个照 礼 回敬 在名片背面又写 上 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 布衣亦可傲王侯 再请门官送进去 这里 用孙中山自己的话 表现他虽为布衣 却早怀大志的精神 在前面充分叙述的基础上 最后一句用议论作结 既总结上文 又回扣中心 此外 作者写孙中山衣 食 住 行等方面的大量事例 也都 注意刻画他的言行 使文章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孙中山的 布衣 品格与精神 2 对比 衬托的运用 写人时用对比 可以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 用衬托 无论是正衬还是反衬 都可使人物 的形象更加饱满 本文中多处使用对比 衬托 如第 3 4 段写张之洞态度的变化 前后 形成了对比 衬托出孙中山的不凡气度 第 10 13 段写唐绍仪来访 吃完卤水鸭还在等菜 以此来衬托孙中山生活的简朴 并且用唐绍仪的菜金十元与孙中山的四角作对比 进一步 地表现孙中山生活的简朴 第 14 段写面对普通小菜 伍廷芳 无法下筷 勉强下咽 而孙 中山却吃得津津有味 两相对比 表现了孙中山不尚奢华的 布衣 本色 此外 文中写孙 中山出巡时看到的街景及群众的表现等等 也是对孙中山思想品格的衬托 对比 衬托的 运用 使孙中山的形象与时代社会融为一体 且更显丰满 生动 7 主旨探究 节选部分通过记叙孙中山生活中的几个小故事 重点表现了一代伟人的淡泊情怀 简朴品 质 也表现了他一介布衣时就胸怀大志 还表现了他的伟大功绩和人们的由衷敬仰 本文通过对 布衣总统 孙中山先生名片简单 衣食住行 待人宴客和悄悄出巡的片断描写 反映了了他的简朴生活 表现了他为人民着想 甘于淡泊的高尚品质 8 练习解析 一 从孙中山和张之洞的交往中 你认为孙中山表现了什么品性 张之洞当时态度的转变 说明了什么 解析 注意文中议论性的语句 议论性的句子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还要注意抓住 人物的言行深入思考 分析人物品性 参考答案 第一问 从孙中山和张之洞的交往中 可以看出孙中山不喜客套 俗套 而且 才学出众 胸怀大志 气魄非凡 第二问 张之洞正是从孙中山的回帖中看到了一个年轻人的大志 认为此人不可小觑 必 有大的作为 张之洞态度的转变也正说明孙中山可能早有 布衣总统 的初衷 二 本文从哪些方面赞扬了孙中山甘于淡泊的品质 这种品质在当代青年人身上还需要吗 说说你的理由 解析 甘于淡泊 是孙中山作为 布衣总统 的突出特点 此题命题意图是 在把握课文主 题 掌握这篇传记文基本写法的基础上 联系当代生活和个人认识 进一步予以思考 参考答案 第一问 选文从日常生活 穿衣 吃饭菜金很少 出行不扰民 不讲究排场等 方面赞扬了孙中山甘于淡泊的品质 第二问 答案略 可以有自己的见解 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三 课文中说 群众见到孙中山的时候 一齐高声呼喊 大总统万岁 你觉得这个口号 表现了群众怎样的心情 这个口号妥当吗 为什么 解析 此题意在引发学生从民众的角度来理解传主孙中山的思想意义 同时对当时民众的 热情又予以现代反思 第一问要结合全文来理解 第二问对于口号的评价要思考口号背后 深层的思想意识 7 参考答案 希望学生回到课文中再次细读此段情景的描写来理解 大总统万岁 的群众呼声 1 孙中山基本的政治主张 三民主义 是以民众为核心的 民主 平等 权利 等观念越 来越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帝制 而且提高了广大民众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素质 因此 孙中山受到了民众的爱戴和拥护 2 孙中山身体力行着自己的民本思想 遇事首 先想着百姓 避免惊扰百姓 孙中山尊重民众 同时也受到了民众的欢迎和支持 3 大 总统万岁 的口号 在今天看来 也有其不妥的地方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中国百姓的 个人崇拜 将孙中山与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类比的封建时代的思想倾向 四 课文中引用了一首北伐军的军歌 其中 警钟一鸣森森森 睡狮齐猛醒 两句歌词运用 了什么修辞格 用同样的修辞格 仿写句子 解析 注意这里是比喻中的借喻 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 参考答案 警钟一鸣森森森 睡狮齐猛醒 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 比拟 拟声 比喻 仿 写句子略 更上一层楼 1 人生启迪 无论传记还是纪实都隶属通俗文学的范畴 真实地再现历史 弘扬正气 引导民众是通俗 文学的灵魂 作为文学作品的原创者 时刻应以对读者 历史及人物忠诚负责的态度 将风雨变幻的历 史人物 事件真实鲜活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让读者倍感亲切又深受教益 当然 传记以历史纪实见长 但也不能偏废文学的艺术水准 否则 你写的人物再伟大 再高尚 因呆板 枯燥也无人买账 没人愿看 而伟人 名人的经历就是波澜壮阔的历史 我们用传记 纪实的手法 再现 传承英雄人 物为祖国为人民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和光辉业绩 就是为了潜移默化地培植广大青少年树 立高远的理想与虔诚的信仰 以收到寓教于乐的功效 2 视野拓展 路 过 幸 福 从家到学校是一段短短的路 但只要留点神 每天从这段路上走过两个来回 总会看到一个个 短镜头 让人感动 你看 小男孩不安分地站在爸爸的车架上 两手撑着爸爸的肩膀 做着鬼脸 路边卖菜的妇人 一边爱怜地笑着 一边提醒着 小心点儿 骄阳下 一位老大爷踩着特制的小三轮 车座后边扎着一把花伞 花伞下他的老太婆正说 着笑着 没牙的嘴巴一直合不拢 傍晚的凉风里 一位快要为人母的少妇挽着家人的手 在田边散步 满脸写着快乐和憧憬 田间 一位老人半蹲着 深情地看着那一畦畦翠绿可人的蔬菜 不是用手摩挲几下 好像 抚摸着心爱的孩子 放学铃刚刚响过 便流出了学生的自行车队 主流中分出支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