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A卷_第1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A卷_第2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A卷_第3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A卷_第4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 1212 月结课试卷月结课试卷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 1 分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下列如图能够作为北京人存在证据的是 A B C D 2 1 分 日本学者上田茂树在 世界史纲 中提到 历史为人类进化的记录 历史学家从古代荒唐 的传说与神话中 窥破了赤裸裸的历史的事实 下列历史表述来源于历史传说的是 A 元谋人牙齿 B 北京人头盖骨 C 半坡彩陶盆 D 大禹治水 3 1 分 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 父子相传 兄终弟及 对中国社会影响深 远 这一制度开始 A 舜传位于禹 B 禹传子家天下 C 西周分封制 D 周武王建立西周 4 1 分 我国的汉字是迄今世界上通行的最古老的文字 当今世界还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像汉字这样青春常 第 2 页 共 14 页 在 经久不衰 下列关于秦亡以前文字的演变 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甲骨文 大篆 金文 隶书 小篆 B 甲骨文 金文 隶书 大篆 小篆 C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大篆 D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5 1 分 生产工具的变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工具的变革突出表现 在 A 铁器的出现 B 陶器的出现 C 青铜器的出现 D 石器的出现 6 1 分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 以国为民的现象往周代较为普遍 如晋文公称晋重 齐昭公称齐潘等 这一 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7 1 分 鉴真和尚第 6 次东渡 终于在 754 年抵达日本 这个年代还可以表述为 A 公元 6 世纪中期 B 公元 7 世纪中期 C 公元 8 世纪中期 D 公元 9 世纪中期 8 1 分 下列人物中谁的学说被秦始皇吸收并加以实践 第 3 页 共 14 页 A 孔子 B 董仲舒 C 老子 D 韩非子 9 1 分 文字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 秦灭六国后 下令全国统一书写 A 楷书 B 隶书 C 小篆 D 行书 10 1 分 习近平强调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在下列中国古代官 职中 最早体现 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 的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刺史 D 三司使 11 1 分 秦始王实行 焚书坑儒 汉武帝却推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儒家学派地位的变化取决于 A 儒家思想的自我更新 B 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 C 思想大一统的趋势 D 手工业和商业的日益繁荣 12 1 分 汉文帝时 贾谊上书建议 驱民而归之农 皆著于本 晁错提出 务民于农桑 薄赋敛 可见 他们都提倡 第 4 页 共 14 页 A 以农为本 B 重农抑商 C 以人为本 D 减轻赋税 13 1 分 西汉初年 诸侯 连城数十 地方千里 轻则骄奢淫逸 重则联手对抗中央 汉武帝为解决这一 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 A 统一铸造货币 B 实行推恩之策 C 推行儒学教育 D 建立刺史制度 14 1 分 下列表格中 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历史史实历史解释 A 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B 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亚非美三大洲 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C 甲骨文的发现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自商朝开始 D 宣政院的设置标志着今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A A B B C C D D 15 1 分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描写了西汉开国皇帝的豪情壮志 这 个风云一时的王朝最后被谁夺取了政权 A 项羽 第 5 页 共 14 页 B 陈胜 C 王莽 D 刘秀 16 1 分 下列属于汉武帝经济上大一统的措施有 铸币权收归中央 盐铁官营 统一铸造五铢钱 统一铸造圆形方孔钱 A B C D 17 1 分 东汉中期以后 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他们轮流把持朝政 任用亲信 诛杀异己 导致政治腐朽不堪 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 社会混乱 人民遭殃 这种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 治 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这段材料反映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 A 原因 B 特点 C 经过 D 影响 18 1 分 由是曹之势力 不能复至南方 而三国之势遂定 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长平之战 D 牧野之战 19 1 分 下列能为我们深入了解与全面评价汉武帝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文献是 A 三国演义 第 6 页 共 14 页 B 史记 C 齐民要术 D 水经注 20 1 分 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 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胡人汉服图 汉人胡食图 A 北方统一 B 民族融合 C 中外交流 D 文化昌盛 21 1 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王朝更替 种族迁徙 民族交融 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 发生在如图中 所示朝代中的事件有 赤壁之战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八王之乱 淝水之战 A B C 第 7 页 共 14 页 D 22 1 分 三国演义 里 借东风 连环计 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 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战 役有关 这场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23 1 分 三国志 中说 诸葛亮在临死前 吩咐在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 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 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 不需要其他陪葬物 这表明诸葛亮 A 赏罚分明 突出法制 B 为国捐躯 忠心耿耿 C 生活腐化 挥霍一空 D 为官清廉 严于律己 24 1 分 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 汉族 B 氐族 C 匈奴 D 鲜卑 25 1 分 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A 东汉末年 B 春秋时期 C 西汉末年 D 秦朝初年 第 8 页 共 14 页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1616 分分 26 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初年分封形势图 材料二 武帝还大规模展开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 开发 从总的后果看 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 国家统一的局 面发展了 白寿彝 中国通史 秦汉时期 上 材料三 康照六年 1667 年 朝廷允许郑氏封藩 世守台湾 郑经 注 郑成功长子 台湾统治者 提出 苟能照朝鲜事例 不削发 称臣纳贡 尊事大之意 则可矣 康然答复 不使允从 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 郑经乃中国之人 遂攻取 设府 隶福建 摘编自江日升 台湾外记 及 明清史料丁编 第三本 1 材料一中的制度的主要作用是 秦国商鞅变法时 用 填措施 取代了这一制度 并用 填措施废除了这一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 井田制 有效降低了地方对抗中央 分裂回家的潜在可 能 2 选做题 以下两个小题 请任连一个作答 第 9 页 共 14 页 依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回答 秦汉为维护北部边疆稳定采取了哪些相同措施 有何积极作用 依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回答 康牌是怎样解决台湾问题的 从中可以看出康熙王朝维护统一的方式有何特 点 3 综合上述材料 鉴古知今 谈谈今日中国该如何维护统一 27 4 分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要发展 就要不断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 材料一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 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魏主下诏 以为 北人谓土为拓 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 以土德王 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 黄中之色 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 按 代 郡名 今山西省东北 河北省西北一带 来者 姓或重复 皆改之 1 材料一中的 卫鞅 指谁 他哪年开始变法 2 卫鞅变法的作用有哪些 3 魏主 指谁 材料二中列举的是魏主改革的哪项措施 其改革措施产生了什么作用 4 两则材料中的改革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请比较分析 5 以上改革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同样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与创新 作为小主人 为了更好地推动你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请提几点中肯的改革建议 28 3 分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冉耕字伯牛 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 仲尼弟子传 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司马迁 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第 10 页 共 14 页 材料四 公元前 112 年 汉武帝颁布 罢郡国铸钱令 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 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材料五 材料六 时海内大乱 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卷八十七 晋纪九 1 材料一的人名中蕴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 据此你可以推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这 一现象引发了急剧的社会变革 由此导致了当时思想领域怎样的局面 带来了什么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 说说秦始皇采取了哪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 3 根据材料四 汉武帝把什么权力收归了中央 带来了什么影响 在秦汉之际 24 铢为一两 从秦朝的 半两钱 到汉朝的 五铢钱 货币的重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说明了什么 4 材料六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 该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 综合上述材料 归纳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9 4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第 11 页 共 14 页 1 材料一标示出的实物是通过什么之路相互交流的 为了管理西域地区 西汉设立了什么行政机构 2 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出现了怎样的空前盛况 请举出两例唐朝 走出去 的具体事例 3 由上述材料得到什么启示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