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一中201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宁夏贺兰一中201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宁夏贺兰一中201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宁夏贺兰一中201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4页
宁夏贺兰一中201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第第 I I 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4848 分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4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计 4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你选择的答案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1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 优良的改革家 是因为梭伦 A 推翻王权 依贵族制取而代之 B 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C 实行改革 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D 确立 陶片放逐法 最终确立民主制 2 汉朝 宋朝 明朝官制的相似之处包括 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实行严密的监察制度 B 分割相权 加强皇权 分散地方官吏的职权 A B C D 3 秦汉的三公九卿 隋唐的三省六部 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 官制改革中存在的一以贯之的理念是 A 政治制度的完善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 B 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C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 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4 英国和美国的代议制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制度 下列对其表述和评价正确的是 A 美国的代议制优于英国代议制 B 两者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 美国民选政府首脑 英国则是世袭的 D 两者都是议会共和制 5 下图中所反映的是 19 世纪中英两国政府的重要国家机构 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 A 决策形式不同 B 人员选拔不同 C 机构性质不同 D 行政方式不同 6 近代以来 英 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 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 叙述 正确的是 A 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 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 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 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7 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海盗式 的扩张 以下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 以战争作为主要的侵略手段 B 迫使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 洗劫圆明园 D 增开商埠 扩大商品输出 8 孙中山认为 义和团运动是 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 其勇锐之气 殊不可当 真是令人奇 佩服 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 外国人才知道 中国还有民族精神 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以 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 否定其排外主义 B 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 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 全面赞扬与肯定 9 1911 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 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它使中国 英国议会大厦 清军机处 用心 爱心 专心2 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又一次巨大的解放 下面对这次思想解放运动 内容的叙述 正确的有 兴民权 设议院 实行民主共和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挽救民族危亡 维新变法 实行君主立宪 暴力推翻清政府 结束君主专制 A B C D 10 1949 年 2 月 7 日 时代 周刊在封面上刊登了毛泽东主席的像 见右图 毛泽东 正在将中国添加到共产主义的阵营中 对西方是巨大的 灾难性的打击 后果无法 估量 时代 选择的时间耐人寻味 当时 A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基本被消灭 B 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C 南京国民政府已经覆灭 D 人民解放军已经向全国进军 11 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要求挽救民族危亡 发展资本主义 采取社会改良的 办法达到目的 实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A B C D 1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 改革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分 配上克服平均主义 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A B C D 13 有学者提出 大体而言 自宋元时期 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 死水 中泛起了 微澜 其 微澜 主要表现为 A 手工工场兴起 B 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C 城市商业经济繁荣 D 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14 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A 工场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民营手工业 D 家庭手工业 15 商鞅主张重农抑商政策 而明清之际的黄宗羲却认为 工商皆本 对这两种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商鞅的观点限制了商业发展 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起了消极作用 B 黄宗羲的观点违背了我国以农为本的现实 观点不切实际 C 两人的观点都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都是生产发展的产物 D 农 商应该都是中国的本业 任何时候都同等重要 两人的观点都有偏差 16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 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 A 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 B 中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C 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 D 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 17 工业革命以来 西方殖民者到世界各地开拓殖民地的同时还传播了资本主义的文明 这一现象 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客观上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给殖民地带来无穷的灾难 使东方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A B C D A B C D 18 海国图志 和 资政新篇 的相同点有 A 介绍西方的历史地理专著 B 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用心 爱心 专心3 C 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愿望 D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19 我我国从 1953 年开始实行的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 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 引导个体手工业者走集体化道路 C 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加以限制 D 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20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包括 同宗同源的文化根基 一国两制 的方针政策 海峡 两岸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祖国大陆日益繁荣 富强 A B C D 21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里的 解放 指的是 A 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B 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针 C 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的工作重心 D 使全党认识到 文革 的错误 22 唐诗兴盛的原因有 社会经济的繁荣 普通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民族融合和频繁的中外交 往 科举取士和帝王的提倡 A B C D 23 有西方学者认为 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传入欧洲并对 近代世界 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A 火药 B 造纸术 C 雕版印刷术 D 罗盘针 24 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 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B 周王室衰微 士大夫崛起 新的统治尚未建立绝对的权威 C 各诸侯为实现富国强兵 重用知识渊博的文士 D 从 学在官府 到 学在民间 使文化下移 逐渐形成 士 阶层 第第 I I I I 卷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5252 分分 二 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 3 小题 第 25 题 19 分 第 26 题 18 分 第 27 题 15 分 共计 52 分 要求 分析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3 年在中国的外商 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年产 100 万吨以 上 年产 10 99 万 吨 年产 1 9 万吨年产 1 万吨以下 外商企业 10088 5 41 5 0 华商企业 011 5 59 5100 材料二 1911 年 1913 年我国注册设厂 72 家 平均每年设厂 24 家 1914 年 1918 年五年 间 注册设厂达 183 家 平均每年近 37 家 其中以棉纺厂 面粉厂为最多 1914 年民族资本纱 厂只有 21 家 产纱绽 503104 枚 到 1922 年纱厂增加到 65 家 当年共产纱绽 1632074 枚 这一时期 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 9 家 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 1912 年 的 180 万吨 仅增 加到 1919 年的 330 万吨 一一王方中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材料三 中国 实业亦必有的 何在 在棉铁 而棉尤宜先 凡隶属本部 指农林商 用心 爱心 专心4 部 之官业 概行停罢 或予招商承办 确有关于社会农 工 商业之进退者 酌量财力 规划经营 以引起人民之兴趣 余悉听之民办 至于铁矿需本 资本 重 非用开放主义 无可措手 但条约正当 权限分明 既藉以发 展地质之蕴藏 又可瞻贫民之生活 现在世界上以大企业立国 而中国之公司法 破产法不备 故遂将此昙花一现之基础 至于今日 败坏不可收拾 断丧人民之企业心 合群心 今日 耗散最可宝贵之资本 不一而足 故 农林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法 一一一 实业之梦一一张謇传 材料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 发展起来的 深受外国资本 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束缚 同时又对它们存在一定的依赖性 这在政治上直接表现为民族 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 但总体来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革命的和进步的经济因素 其产生 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回答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 二概括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6 分 2 依据材料三 概括张謇 实业救国 的主要主张 不得摘抄原文 5 分 3 材料三中张謇的救国主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能否实现 为什么 4 分 4 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民族工业 其产生 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4 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93 年乾隆皇帝复英王乔治三世信 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 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 瓷器 丝锦为西洋各国必要之物 是以恩加体恤 材料二 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就中国提出收回山东权益的要求做了一个结论 他说 我们 参加世界战争 主要目的就要维持条约的神圣 中日两国既有一九一五年五月二十五日的中日协定 于前 又有一九一八年九月二十四日换文于后 英法等国与日本所签订的条约又有维持日本继承德 国在山东的权利义务 在这种情形下 山东问题无法变更 北洋军阀史 材料三 1943 年 美国和英国磋商 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 以增强中国对日作战的效能 美英取消 1901 年中国政府与他国政府 包括美国英国政府 在北京签定的协议书 交 还在中国的租界 放弃在中国领领水内关于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之特权 中国现代史 材料四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是关系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事 如果说 1971 年中国恢复联合国 合法地位 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 那么 30 年后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标志着中国全面融 入世界经济主流 30 年弹指一挥间 中国的变化动地惊天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的发展 同样也需要一个更加改革开放 日益举足轻重 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 中国改革开放新的里程碑 请回答 1 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2 分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 分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山东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2 分 巴黎和会上以美国为代表的 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权益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 分 3 材料三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2 分 分析其原因 2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5 4 据材料四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原因 2 分 5 结合所学知识 说说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政策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 分 从以上材料中你 能得出什么启示 2 分 27 选修题 在 A B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5 分 A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5 分 材料一 1856 年 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 他说 到处在谣传 我要给农民自由 这是不公正的 但是 遗憾的是 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 并因此发生了 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 因而 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 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868 年 4 月的一天 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 广兴会议 万机决于公论 上下一心 大 展经论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 各遂其志 务必人心不倦 破历来之陋习 基于天地之公道 求 知识于世界 大力振兴皇基 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 五条誓文 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 1 材料三 1898 年 6 月 11 日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 上谕说 数年以来 中外臣工讲求时务 多主变法自强 惟是风气尚未大开 论说莫衷一是 或托于老成忧国 以为旧章必应墨守 新法必当摈除 从喙哓哓 空言无补 嗣后中外大小诸臣 自王公以及土庶 各宜努力向 上 发愤为雄 以圣贤义理之学 植其根本 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 实力讲求以教空疏 迂谬之弊 以皇帝名义 诏定国是 其目的是 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 以西学为民之讲求 著为国是 以定众向 然后变法之事乃决 人心乃一 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 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 或者侧重点 有何 不同 6 分 2 材料三改革与材料一 二在核心主张 局限性 改革方式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6 分 3 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俄日崛起 中国改革失败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 素主要有哪些 3 分 B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 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 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 即以美 中 英 苏 澳 加 法 荷为序 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 由 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 美法官坐他的两侧 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 即 以美 英 苏 中 法为序 但是有人指出 按照联合国宪章 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