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人教版人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 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 下列战争中 中 国的首都 曾被 占领 的是 A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2 分 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前后持续 14 年之久 达到了中国旧时农 民战争的最高峰 该运动是 A 洋务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义和团 D 太平天国 3 2 分 臂章再现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历史 其佩戴时间应该是 A 1938 年 B 1939 年 C 1940 年 第 2 页 共 11 页 D 1941 年 4 2 分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1915 年 12 月 12 日 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 推翻共和 改 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建立年号为 A 同治 B 宣统 C 洪武 D 洪宪 5 2 分 1920 年秋开始 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 到 1922 年冬季 所有的文言文课 本一律废止 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6 2 分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 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 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民主共和 实业救国和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A B C D 7 2 分 下图是位于昆明市五华区翠湖畔的云南陆军讲武堂 创建于 1909 年 被誉为 民主革命的熔炉 第 3 页 共 11 页 为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培养革命需要的政治 军事人才 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 1924 年 5 月 国民党创办 了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 该校位于 A 南京 B 上海 C 武汉 D 广州 8 2 分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武昌起义 D 辛亥革命 9 2 分 在长征中对中国共产党有起死回生之效的会议是 A 八七会议 B 中共三大 C 三湾会议 D 遵义会议 10 2 分 2016 年 10 月 22 日 中国在法国冈城举办了 共同见证 1937 年南京大屠杀 主题展 共展出 270 余幅历史照片 50 余件物品 信件 证词以及视频资料 揭露了侵华日军残酷屠杀中国军民的暴行 其中最 有力的证据是 第 4 页 共 11 页 A 侵华日军老兵的战争回忆录 B 当年受害者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C 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照片 D 国际友人当时的记录与评论 11 2 分 照片定格了历史的瞬间 是第一手史料 下列按照拍摄时间的先后排序 正确的是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上自卫反击 日军装甲车进入沈阳城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巷战 彭德怀在炮团哨所指挥作战 A B C D 12 2 分 在 115 师的战前动员大会上 指挥官讲道 同志们 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考验 我们要 在敌人进攻平型关时 利用这一带的有利地形 从侧后猛击一拳 打一个大胜仗 给敌人一个打击 给友军一个 配合 给人民一个振奋 文中的 敌人 和 友军 分别是 A 美军和国民党军队 B 美军和八路军 第 5 页 共 11 页 C 日军和国民党军队 D 日军和新四军 13 2 分 右下图为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合影 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参加这次谈判主要是为 了 A 推迟内战爆发 B 争取和平民主 C 争取更大利益 D 争取舆论支持 14 2 分 1949 年 4 月 统治中国 22 年的南京国民党垮台 与这事件直接相关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15 2 分 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是 A 奏定学堂章程 B 申报 C 教育法 D 义务教育法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7070 分分 第 6 页 共 11 页 16 30 分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与抗争 奋斗与崛起 然而在前进的道路上 却始终坚持着同一个 梦想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 始终为之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与奋斗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始于 1861 年 自此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 变法 革命和改革的 历程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线清晰在目 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 国人每向前迈一步都异常艰难 但却 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三 历史学习小组 搜集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转折时期的三幅历史图片 如下图 1 请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2 作者认为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始于 1861 年 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 变法 革命和 改革的历程 请分别说明自强 变法 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并简述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特点 3 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具有怎样的历史转折作用 4 下列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图 l 到图 2 的历史阶段中 请你根据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A 中共一大 B 开国大典 C 五四运动 D 遵义会议 其中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请标出答案序号即可 5 从图 3 至今 中国面貌发生历史巨变的原因是什么 列举从图 3 到现在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两例 说出 两点即可 6 在探索 民族复兴之路 的过程中 你认为我们应该吸取到哪些经验教训 说出两点即可 第 7 页 共 11 页 17 20 分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了解它 牢记它 可以使我们勿忘国耻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 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 乡 哪年 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材料二 1936 年 12 月 12 日 发生了震惊之外的西安事变 事变发生后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主 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经过各方面努力 蒋介石被迫接受 停止内战 联合红军抗日 的主张 材料三 材料四 抗日战争这一伟大胜利 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 民的尊敬 这一伟大胜利 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1 根据材料一指出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与哪一事件有关 这一事件发生后 蒋介石采 取了什么政策 2 结合材料二分析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历史意义 3 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结束 请根据材料三指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4 根据材料四 指出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怎样的变化 18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试问今日时局如此 国势如此 若仍以不练之兵 有限之饷 师无实学 工无良师 强弱相形 贫 富悬绝 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 诏书 第 8 页 共 11 页 材料二 陈旭麓先生在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一书中写道 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 像秦始皇明太 祖那么强暴 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 再要想做中国皇帝 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材料三 颠覆满清专制政府 巩固中华民国 图谋民生幸福 此国民之公意 文实遵之 以忠于国 为众服 务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 德先生 赛先生 闹了多少事 流了多少血 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 出 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 材料一是由哪位皇帝颁布的诏书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说出材料二中伟大的历史功绩 3 材料三是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的誓词 为 巩固中华民国 这位临时大总统颁布了哪一具有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4 材料四中的 德先生 赛先生 时是指这场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 它们分别指什么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