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A卷新版_第1页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A卷新版_第2页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A卷新版_第3页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A卷新版_第4页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A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A A 卷新版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1522 年 9 月 6 日 在西班牙一座宏伟的教堂里 18 位幸存者擎着点亮的蜡烛 为在这次史诗般的 伟大航行中死去的勇士祈祷 其中包括在菲律宾被杀的船长麦哲伦 麦哲伦船队的功绩是 A 发现好望角 B 到达印度 C 发现了美洲 D 完成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 2 2 分 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 是历史学科基本能力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作为资产级政治家 他 们的共同作用是 A 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B 推翻了殖民统治 C 推翻了封建统治 D 赢得了民族独立 3 2 分 全球通史 评述 日本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 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 组成部分感兴趣 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 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 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 国家 材料中最能体现 增强了民族力量 的是 A 发展近代工业 B 允许土地买卖 C 加强中央集权 D 生活习俗西华 4 2 分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历史根源在于 A 日美加紧推行 第 2 页 共 14 页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日间积怨甚多 矛盾不断激化 C 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D 德 日 意已结成军事侵略集团 5 2 分 2017 年是俄国 十月革命 胜利 100 周年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 十月革命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B 十月革命中列宁没有亲自领导和指挥起义 C 十月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6 2 分 1921 年 美国青年阿曼德 哈默成为第一个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的外国人 他获此特许权 得益于苏俄实施的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第一个五年计划 D 农业集体化道路 7 2 分 列宁说 在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 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 而现在 谢天谢地 他 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俄国 能够拄着拐杖走动 得益于 A 农业集体化 B 新经济政策 C 社会主义工业化 D 土地法令 8 2 分 绥靖主义者是在喂鳄鱼 可预计最后鳄鱼也把他给吃了 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第二次世 界大战前绥靖政策的评价 下列事件验证了丘吉尔的推断的是 A 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 第 3 页 共 14 页 B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战败投降 C 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D 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 9 2 分 九国公约 规定 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 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 业 机会均等 原则 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 对这则材料的解读 不正确的是 A 确立了 机会均等 原则 B 名义上尊重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C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D 打破了美国独占中国的局面 10 2 分 华盛顿会议构建了帝国主义在下列哪些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西欧 南非 远东 东南亚 太平洋 A B C D 11 2 分 1933 年与 1929 年相比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 1 3 以上 资本主义世界贸易缩减了 2 3 这反映了 1929 1933 经济危机的哪一特点 A 持续时间长 B 波及范围广 C 破坏性特别大 D 引起了政治危机 12 2 分 为保证 国家工业复兴法 的实行 罗斯福以印第安人的神鸟 蓝鹰 为标志 发动了 蓝鹰运 动 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 蓝鹰 标志 下列有关 蓝鹰运动 表述正确的是 第 4 页 共 14 页 A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B 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C 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 D 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13 2 分 德国 图片报 称 这 对德国来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至少从财政上来说 是这样 2010 年 10 月 3 日 是德国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赔款的日子 赔完了这笔背负了 90 多年的债务 这 一债务源自 A 凡尔赛和约 B 九国公约 C 北大西洋公约 D 华沙条约 14 2 分 恐怖主义是 21 世纪的 政治瘟疫 在上世纪 30 年代 出现了 国家恐怖 下列恐怖事件不是 发生在德国的是 A 国会纵火案 B 焚毁进步书籍 C 掀起反犹狂潮 D 军部发动政变 15 2 分 恐怖主义是 21 世纪的 政治瘟疫 在上世纪 30 年代 出现了 国家恐怖 下列恐怖事件不是 发生在德国的是 A 国会纵火案 B 焚毁进步书籍 C 疯狂屠杀犹太人 D 军部发动政变 第 5 页 共 14 页 16 2 分 慕尼黑阴谋的结果和二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启示我们 对邪恶势力绝对不能姑息养奸 在生存挑战面前人类应加强团结 召开国际会议不能解决问题 战争是解决国际问题的最好手段 A B C D 17 2 分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共同点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主战场都在欧洲 B 都给参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C 都是反法西斯战争 D 都以资本主义国家胜利告终 18 2 分 下图是美国在 20 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 其中标号 阶段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罗斯福新政实施 B 战后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C 利用高新技术成果 D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19 2 分 20 世纪 40 年代末 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 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 济的民主国家 其意图主要是 第 6 页 共 14 页 A 铲除军国主义 B 稳定日本政局 C 巩固两极格局 D 遏制共产主义 20 2 分 阅读下表 对美国 1950 1999 年经济发展总体特征概括最准确的是 A 二战以来 美国经济实力一直膨胀 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B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美国陷入朝鲜战争的泥潭 经济持续下降 C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美国调整经济政策 经济高速增长快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D 20 世纪 50 90 年代 美国经济呈起伏状的特点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35135 分分 21 70 分 中美是当今世界两个重要国家 他们创造繁荣的轨迹影响世界 启迪未来 结合所学知识 回 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北美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进行的战争名称 2 写出北美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进行的战争名称 3 1937 1945 年 中华民族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是什么 写出 1949 年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国家的标志 4 1937 1945 年 中华民族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是什么 写出 1949 年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国家的标志 5 19 世纪 60 年代 美国为维护国家统一进行的战争是什么 6 19 世纪 60 年代 美国为维护国家统一进行的战争是什么 7 中国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第 7 页 共 14 页 8 中国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9 写出美国为摆脱经济大危机进行的改革名称 10 写出美国为摆脱经济大危机进行的改革名称 11 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12 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13 中美两国的发展轨迹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 14 中美两国的发展轨迹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 22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斯福有效扩大了政府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作用 他解答了两个问题 第一 为什么要改变政 府不干预经济特别是金融 就业等领域事务的传统 第二 如何改变 将如何做 以及这样做是否将保障美国国 家和国民利益 郑渝川 重新认识罗斯福新政 材料二 苏联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里 利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使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快于西 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在 1937 年 3 月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时 其工业总产值从欧洲第四位跃居为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住 但 苏联工业的 80 与重工业有关 由于偏重发展重工业 牺牲农业 把农民搞得很苦 使苏 联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陆南采 如何评价苏联经济建设问题 材料三 推进政府改革 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 把经济社会微观管理权下放给市场 社会 把政府工作的重 点切实转到 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南方日报 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突出特点 结合所学 说明新政结果如何 2 根据材料二 概括苏联经济结构的特点 结合所学 指出苏联经济体制的建立者是谁 3 根据材料三 指出中国推进政府改革的目的 第 8 页 共 14 页 4 综上所述 你认为在政府在发挥作用时 应该兼顾什么原则 23 20 分 创新是国家与民族进步发展的动力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思想创新 材料一 但丁 伏尔泰 马克思 材料二 制度创新 材料三 大约在 150 年前 一个 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 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 遭遇了巨大的 生存危机 出人意料的是 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 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 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 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 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 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 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大国崛起 解说词 技术创新 第 9 页 共 14 页 图一 图二 1 材料一中的三位人物所代表是时代都产生过人类发展进程的伟大思想成果 请写出这三种思想成果 2 材料二中 德 赛两先生 分别指的是什么 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场运动的口号 3 材料三中的 岛国 指的是哪个国家 这个国家是如何 弃旧图新 的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这个 岛 国 改革的原因和成果 4 图一的出现于哪一场生产领域的革命有关 结合图二 分析这场革命有哪些影响 24 20 分 人生充满机遇 但机遇稍纵即逝 大到国家也是如此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善于抓住机遇 从本国国情出发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机遇 战后初期 美国经济一枝独秀 增长强劲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美国经济持续发展 日本机遇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 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逐渐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西欧机遇 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每个国家发展经济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有的资源丰富 有的资 金缺乏 有的科技先进 因此 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 中国机遇 1 战后初期 美国抓住了哪些机遇促进本国经济 一枝独秀 2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 日本抓住了哪些机遇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至少回答两个方面 3 为了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西欧国家之间加强合作 采取了什么措施 第 10 页 共 14 页 4 你认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哪些机遇 25 5 分 自十月革命至 30 年代中期 苏俄 苏联 的经济政策有何变化 这些变化对苏俄 苏联 的社 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第 11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