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教学案+导学案+练习题_第1页
《李凭箜篌引》教学案+导学案+练习题_第2页
《李凭箜篌引》教学案+导学案+练习题_第3页
《李凭箜篌引》教学案+导学案+练习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凭箜篌引李凭箜篌引 教案教案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 1 赏析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 掌握本诗写作特点 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作者所描绘的音乐的强大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 赏析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 掌握本诗写作特点 2 体会作者对声音的艺术描写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一 导入 诗的唐朝也是音乐的唐朝 诗与音乐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其中有三桩姻 缘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它们就是被清人方扶南称为 摹写声音的至文 的三首诗 白居易的 琵 琶行 李贺的 李凭箜篌引 韩愈的 听颖师弹琴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中唐诗人 李贺的这篇浪漫主义珍品 李凭箜篌引 二 作者及创作背景二 作者及创作背景 李贺 790 816 字长吉 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 生于福昌昌谷 今河南宜阳 是 唐宗室郑王后裔 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 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 李 贺少年时代就有才名 可惜仕途坎坷 一生抑郁 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 故被称为 诗鬼 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 驰骋想像 运用传说 熔铸词彩 创造出 种新奇瑰丽的境 界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 是李贺的代表作 大约作于 811 813 年 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李凭李凭 唐朝著名宫廷乐师 因善弹箜篌 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 王侯将相立马迎 身 价超过了盛唐著名歌手李龟年 三 整体感知三 整体感知 朗读思考 全篇可分为几部分 每部分的大意如何概括 朗读思考 全篇可分为几部分 每部分的大意如何概括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1 4 句 先声夺人 李凭出场 2 5 6 句 正面描写乐声 各具特色 3 7 14 句 描写音响效果 侧面烘托技艺高超 四 分层鉴赏诵读四 分层鉴赏诵读 一一 赏析第一节 1 4 句 先声夺人 李凭出场 思考 思考 1 1 开篇开篇 吴丝蜀桐吴丝蜀桐 写出了箜篌构造的精良 其意义仅在于此吗 写出了箜篌构造的精良 其意义仅在于此吗 明确 明确 起句开门见山 吴丝蜀桐 写箜篌构造精良 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 写物亦即写人 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高秋 一语 除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 还含有 秋高气爽 的意思 写出了演奏环境 富含韵 味 张 字不仅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 而且很容易引起这样的联想 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 直上云 天 2 2 空山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空山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 这两句是怎样写乐声的 这两句是怎样写乐声的 明确 明确 这两句从侧面写乐声 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 难以捉摸的主体 箜篌声 从客体 空山凝云 之类 落笔 以实写虚 亦真亦幻 极富表现力 李凭中国弹箜篌李凭中国弹箜篌 诗人是如何安排李凭出场的 这样表达有何妙处 诗人是如何安排李凭出场的 这样表达有何妙处 明确 明确 先写琴 写声 然后写人 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 这样 突出了乐声 有着 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二二 赏析第二节 5 6 句 正面描写乐声 各具特色 1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问 这四句是乐曲发展的第二个段落 这两句正面描写乐声 分别运用什么方法 表现了乐问 这四句是乐曲发展的第二个段落 这两句正面描写乐声 分别运用什么方法 表现了乐 声的什么特色声的什么特色 明确 明确 前句以声写声 后句以形写声 有密有疏 有悲有欢 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 成功地运用了通 感的艺术手法 这两句诗可以唤起音乐的形象感 以形类声 就构成了通感 三 赏析第三节 7 14 句 描写音响效果 侧面烘托技艺高超 1 第四联第四联 紫皇紫皇 一语双关 兼指当时的皇帝和天帝 联系上下文 在诗的结构中起什么一语双关 兼指当时的皇帝和天帝 联系上下文 在诗的结构中起什么 作用 作用 明确 这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 承上启下 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 诗人凭借想 象的翅膀 飞向天庭 飞上神山 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 神奇瑰丽的境界 2 2 第五联中哪一个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 第五联中哪一个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 明确 明确 逗 强调音乐的震撼力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这两句诗的情境 承接 紫皇 在天界展开 清冷的音乐情绪发展到极致 达到整个乐曲的高潮 乐声传到天上 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 连五色石都被乐音震破 引来了一场秋雨 把音乐的震撼力描摹得无以 复加 秋雨 又能够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秋雨 是一个忧愁的意象 石破天惊 之后气势磅礴的秋 雨 象征铺天盖地的茫茫愁绪 秋雨落地的声响 恰如紧凑繁复的乐声 曲终人寂 诗意本该完 结 但是诗人又在 梦幻 中展开了一片神奇的天地 3 3 六联中诗人用 六联中诗人用 老老 和和 瘦瘦 两个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有何妙处 两个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有何妙处 妙处 手法 作用 明确 明确 诗人运用反衬的手法 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 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演奏结束了 诗人用 老 和 瘦 这两个似乎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 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 使音乐形象更 加丰满 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 行动艰难 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 这种出奇 不意的形象描写 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五 总结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 形象鲜明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 声的抽象感觉 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 使之可见可感 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 作直接的评判 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 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 然而纵观 全篇 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 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 这就使外在 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 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六 背诵六 背诵 李凭箜篌引李凭箜篌引 李凭箜篌引李凭箜篌引 练习题练习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女娲 w 泣露 q 箜篌 h u 歌行 x ng B 芙蓉 f r ng 奢望 sh 昂然 ng 纠缠 ji C 倚靠 y 神妪 q 巨擘 b 谦恭 g ng D 颓然 tu 颤栗 l 突兀 w 雕琢 zhu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 李凭箜篌引 2 吴丝蜀桐张高秋 3 李凭中国弹箜篌 4 十二门前融冷光 5 石破天惊逗秋雨 6 露脚斜飞湿寒兔 3 根据提示 默写诗句 吴丝蜀桐张高秋 昆山玉碎凤凰叫 女娲炼石补天处 吴质不眠倚桂树 4 下列各项对诗歌意思的理解 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A 开头首先写李凭所弹的箜篌制作精良 可谓极品 衬托乐音之美 天高云淡秋风凉爽的天气 空气清彻 乐音也能凭风传向很远 这一句写出了弹奏时的情景美 B 第二 三四句 写空山浮云被音乐吸引而凝止不流 湘娥素女被感动得愁怨涕流 而出现这种 情况 都只因为李凭在弹箜篌 这里的音乐 却有使浮云凝止 美女伤心之效 这样写造成先声 夺人的艺术效果 让读者一开始就能够感受到诗人起笔的非同寻常 C 从第五句起 写弹奏的旋律之美妙和产生的感染力 这些句子运用一连串的描写 从动物写到 植物 从人间写到仙界 从地上写到天上 大胆夸张 浪漫新奇 个意象 有的喻声 有的仿貌 采用比喻 拟人 通感 排比 夸张等各种修辞手法 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表现了听李凭弹箜篌 所引起的反应和情思 D 这首诗的构思也很巧妙 开头一句先写琴 第二三句写音 先声夺人 然后才说到演奏者 写 演奏时 先写情景 为下文写旋律作铺垫 写旋律 又写它蕴含的悲喜忧思 诗人充分调动各种 感官 写箜篌演奏的音质美及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饱含着对李凭技艺的赞美感叹 全诗充满了 浪漫主义色彩 是描写音 5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两句诗各从什么角度写箜篌之声 分别表现了声音的什么 特点 6 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练习题答案练习题答案 1 C 点拨 神妪 q 应为 神妪 y 2 1 乐府相和歌旧题 2 演奏 3 即国中 指国都 京城 指长安 4 沉浸 5 引出 6 露珠下滴的形象说法 3 空山凝云颓不流 芙蓉泣露香兰笑 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 露脚斜飞湿寒兔 4 C 点拨 没有 排比 这种手法 5 两句诗都具有 以声类声 和 以形类声 两种属性 玉碎 形容乐声乍起的壮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