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章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内容比较丰富 首先 在第一章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的基础上 介绍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键和 键 以及键参数 键能 键长 键角 接着 在共价键 概念的基础上 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 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 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 最后介绍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等概念 以及它 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并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说明了 相似相溶 规则 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等 化学 2 已介绍了共价键的概念 并用电子式的方式描述了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过程 本章第一节 共价键 是在化学 2 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运用的第一章学过的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概念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共价键 通过电子云图象的方式很形象 生动的引出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键和 键 以及它们的差别 并用一 个 科学探究 让学生自主的进一步认识 键和 键 在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中 首先按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直间给出了三原子 四原子和五原子分子的 立体结构 并配有立体结构模型图 为什么这些分子具有如此的立体结构呢 教科书在本节安排了 价层 电子对互斥模型 和 杂化轨道理论 来判断简单分子和离子的立体结构 在介绍这两个理论时要求比较 低 文字叙述比较简洁并配有图示 还设计了 思考与交流 科学探究 等内容让学生自主去理解和运 用这两个理论 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中 介绍了六个问题 即分子的极性 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氢键及 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溶解性 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除分子的手性外 对其它五个问题进行的 阐述都运用了前面的已有知识 如根据共价键的概念介绍了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根据化学键 分子的 极性等概念介绍了范德华力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根据电负性的概念介绍了氢键的特点及其对物 质性质的影响 根据极性分子与非非极性分子的概念介绍了 相似相溶 规则 根据分子中电子的偏移解 释了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强弱等 对于手性教科书通过图示简单介绍了手性分子的概念以及手性分子在 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的应用 第二章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共价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复习化学键的概念 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 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键和 键 3 说出 键和 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难点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NaCl HCl 的形成过程 设问 前面学习了电子云和轨道理论 对于 HCl 中 H Cl 原子形成共价键时 电子云如何重叠 例 H2的形成 讲解 小结 板书 1 键 以 头碰头 重叠形式 a 特征 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 共价键的图形不变 轴对称图形 b 种类 S S 键 S P 键 P P 键 过渡 P 电子和 P 电子除能形成 键外 还能形成 键 板书 2 键 讲解 a 特征 每个 键的电子云有两块组成 分别位于有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 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 原子核的平面镜面 它们互为镜像 这种特征称为镜像对称 3 键和 键比较 重叠方式 键 头碰头 键 肩并肩 键比 键的强度较大 成键电子 键 S S S P P P 键 P P 键成单键 键成双键 叁键 共价键的特征 饱和性 方向性 科学探究 讲解 小结 生归纳本节重点 老师小结 补充练习 1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B 化学键可以是原子间作用力 也可以是离子间作用力 C 化学键存在于分子内部 D 化学键存在于分子之间 2 对 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键不属于共价键 是另一种化学键 B S S 键与 S P 键的对称性相同 C 分子中含有共价键 则至少含有一个 键 D 含有 键的化合物与只含 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 3 下列物质中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I2 B BaCl2 C H2SO4 D NaOH 4 下列化合物中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 KNO3 B BeCl C KO2 D H2O2 5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H2 N2 HCl H2O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HCl NaBr MgF2 Na2S CO2 答案 1 D 2 略 略 第二章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共价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键能 键长 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 能用键参数 键能 键长 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知道等电子原理 结合实例说明 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 重点 键参数的概念 等电子原理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与 在常温下很难反应 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发生反应 而 与 在冷暗处就能发生化学反应 为 什么 学生讨论 小结 引入键能的定义 板书 二 键参数 键能 概念 气态基态原子形成 mol 化学键所释放出的最低能量 单位 k mol 生阅读书 页 表 回答 键能大小与键的强度的关系 键能越大 化学键越稳定 越不易断裂 键能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关系 键能越大 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越大 键能越大 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越大 化学键越稳定 过渡 键长 概念 形成共价键的两原子间的核间距 单位 pm pm m 键长越短 共价键越牢固 形成的物质越稳定 设问 多原子分子的形状如何 就必须要了解多原子分子中两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键角 多原子分子中的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例如 结构为 键角为 为直线形分子 键角 形 键角 正四面体 小结 键能 键长 键角是共价键的三个参数 键能 键长决定了共价键的稳定性 键长 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板书 三 等电子原理 等电子体 原子数相同 价电子数也相同的微粒 如 和 和 等电子体性质相似 阅读课本表 小结 师与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补充练习 下列分子中 两核间距最大 键能最小的是 r l 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键长越长 化学键越牢固 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 共价键越牢固 对双原子分子来讲 键能越大 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能够用键能解释的是 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 常温常压下 溴呈液体 碘为固体 稀有气体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硝酸易挥发 硫酸难挥发 与 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根据等电子原理 下列分子或离子与 有相似结构的是 l l 由表 可知 的键能为 k mol 它所表示的意义是 如 果要使 mol 分解为 mol 原子 你认为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 能量数值 当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 原子轨道重叠的程度越大 共价键的键能 两原子核间的 平均距离 键长 7 根据课本中有关键能的数据 计算下列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N2 g 3H2 g 2NH3 g H 2 2H2 g O2 g 2H2O g H 答案 每 mol 气态 原子形成 mol 释放出 k 能量 吸收能量 k 越大 越短 7 90 8KJ mol 481 9 KJ mol 第二节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3 能用 VSEPR 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4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分子的立体结构 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1 阅读课本 P37 40内容 2 展示 CO2 H2O NH3 CH2O CH4分子的球辊模型 或比例模型 3 提出问题 什么是分子的空间结构 同样三原子分子 CO2和 H2O 四原子分子 NH3和 CH2O 为什么它 们的空间结构不同 讨论交流 1 写出 CO2 H2O NH3 CH2O CH4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2 讨论 H C N O 原子分别可以形成几个共价键 3 根据电子式 结构式描述 CO2 H2O NH3 CH2O CH4的分子结构 模型探究 由 CO2 H2O NH3 CH2O CH4的球辊模型 对照其电子式云哟内分类对比的方法 分析结构不同的原因 引导交流 引导学生得出由于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占有一定的空间 对其他成键电子对存在排斥力 影响其分子的空 间结构 引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VSEPR models 讲解分析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把分子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 如 CO2 CH2O CH4等分子中的 C 原子 它们的立体结构可用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来预测 概括如下 ABn 立体结构范例 n 2 直线型 CO2 n 3 平面三角形 CH2O n 4 正四面体型 CH4 另一类是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 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 的分子 如 H2O 和 NH3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 并参与互相排斥 因而 H2O 分子呈 V 型 NH3分子呈三角锥型 如图 课本 P40 应用反馈 应用 VSEPR 理论判断下表中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进一步认识多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 化学式 中心原子含有孤对电子 对数 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空间构型 H2S22 V 形 NH2 22 V 形 BF303 正三角形 CHCl304 四面体 SiF404 正四面体 补充练习 1 下列物质中 分子的立体结构与水分子相似的是 A CO2 B H2S C PCl3 D SiCl4 2 下列分子的立体结构 其中属于直线型分子的是 A H2O B CO2 C C2H2 D P4 3 写出你所知道的分子具有以下形状的物质的化学式 并指出它们分子中的键角分别是多少 1 直线形 2 平面三角形 3 三角锥形 4 正四面体 4 下列分子中 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A NH3 B CCl4 C H2O D CH2O 5 下列分子的结构中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都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 CO2 B PCl3 C CCl4 D NO2 6 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 带有一对孤对电子的是 A XeO4 B BeCl2 C CH4 D PCl3 7 为了解释和预测分子的空间构型 科学家在归纳了许多已知的分子空间构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十 分简单的理论模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这种模型把分子分成两类 一类是 另一类是 BF3和 NF3都是四个原子的分子 BF3的中心原子是 NF3的 中心原子是 BF3分子的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 而 NF3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的原因是 8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推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BeCl2 SCl2 SO32 SF6 参考答案 1 D 2 BC 3 1 CO2 CS2 HCN 键角 180 2 BF3 BCl3 SO3 CH2O 键角 60 3 NH3 PCl3键 角 107 3 4 CH4 CCl4键角 109 28 4 CD 5 D 6 D 7 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 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 B N BF3 分子中 B 原子的 3 个价电子都与 F 原子形成共价键 而 NF3分子中 N 原子的 3 个价电子与 F 原子形成共价 键 还有一对为成键的电子对 占据了 N 原子周围的空间 参与相互排斥 形成三角锥形 8 直线形 V 形 三角锥 正八面体 第二章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认识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 2 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3 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4 采用图表 比较 讨论 归纳 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5 培养学生分析 归纳 综合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分子的立体结构 杂化轨道理论 展示甲烷的分子模型展示甲烷的分子模型 创设问题情景创设问题情景 碳的价电子构型是什么样的 甲烷的分子模型表明是空间正四面体 分子中的 C H 键是等同的 键 角是 109 28 说明什么 结论结论 碳原子具有四个完全相同的轨道与四个氢原子的电子云重叠成键 师 碳原子的价电子构型 2s22p2 是由一个 2s 轨道和三个 2p 轨道组成的 为什么有这四个相同的轨道呢 为了解释这个构型 Pauling 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 板 三 杂化轨道理论 1 杂化的概念 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 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 形 成一组新的轨道 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 产生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 思考与交流思考与交流 甲烷分子的轨道是如何形成的呢 形成甲烷分子时 中心原子的 2s 和 2px 2py 2pz等四条原子轨道发生杂化 形成一组新的轨道 即四条 sp3杂化轨道 这些 sp3杂化轨道不同于 s 轨道 也不同于 p 轨道 根据参与杂化的 s 轨道与 p 轨道的数目 除了有 sp3杂化轨道外 还有 sp2 杂化和 sp 杂化 sp2 杂化轨 道表示由一个 s 轨道与两个 p 轨道杂化形成的 sp 杂化轨道表示由一个 s 轨道与一个 p 轨道杂化形成的 讨论交流讨论交流 应用轨道杂化理论 探究分子的立体结构 化学式杂化轨道数杂化轨道类型分子结构 CH4 C2H4 BF3 CH2O C2H2 总结评价总结评价 引导学生分析 归纳 总结多原子分子立体结构的判断规律 完成下表 化学式 中心原子孤对电子 对数 杂化轨道数杂化轨道类型分子结构 CH4 C2H4 BF3 CH2O C2H2 讨论讨论 怎样判断有几个轨道参与了杂化 提示 原子个数 结论结论 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与相连的其他原子数之和 就是杂化轨道数 讨论总结讨论总结 三种杂化轨道的轨道形状 SP 杂化夹角为 180 的直线型杂化轨道 SP2 杂化轨道为 120 的平面三角形 SP3杂化轨道为 109 28 的正四面体构型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 课本 42 页 小结小结 HCN 中 C 原子以 sp 杂化 CH2O 中 C 原子以 sp2杂化 HCN 中含有 2 个 键和 2 键 CH2O 中含 有 3 键和 1 个 键 补充练习 1 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 sp2杂化的是 A PBr3 B CH4 C BF3 D H2O 2 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中心原子采取 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B CH4分子中的 sp3杂化轨道是由 4 个 H 原子的 1s 轨道和 C 原子的 2p 轨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 C 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 s 轨道和 p 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近的新 轨道 D 凡 AB3型的共价化合物 其中中心原子 A 均采用 sp3杂化轨道成键 3 用 Pauling 的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分子的四面体结构 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C 原子的四个杂化轨道的能量一样 B C 原子的 sp3杂化轨道之间夹角一样 C C 原子的 4 个价电子分别占据 4 个 sp3杂化轨道 D C 原子有 1 个 sp3杂化轨道由孤对电子占据 4 下列对 sp3 sp2 sp 杂化轨道的夹角的比较 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 sp 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B sp2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C sp3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D sp3 sp2 sp 杂化轨道的夹角相等 5 乙烯分子中含有 4 个 C H 和 1 个 C C 双键 6 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下列关于乙烯分子的成键情况分 析正确的是 A 每个 C 原子的 2s 轨道与 2p 轨道杂化 形成两个 sp 杂化轨道 B 每个 C 原子的 1 个 2s 轨道与 2 个 2p 轨道杂化 形成 3 个 sp2杂化轨道 C 每个 C 原子的 2s 轨道与 3 个 2p 轨道杂化 形成 4 个 sp3杂化轨道 D 每个 C 原子的 3 个价电子占据 3 个杂化轨道 1 个价电子占据 1 个 2p 轨道 6 ClO ClO2 ClO3 ClO 4 中 Cl 都是以 sp3杂化轨道与 O 原子成键的 试推测下列微粒的立体结构 微粒微粒 ClO ClO2 ClO3 ClO4 立体结构立体结构 7 根据杂化轨道理论 请预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 CO2 CO32 H2S PH3 8 为什么 H2O 分子的键角既不是 90 也不是 109 28 而是 104 5 参考答案 1 5 C C D A BD 6 直线 V 型 三角锥形 正四面体 7 sp 杂化 直线 sp2杂化 三角形 sp3杂化 V 型 sp3杂化 三角锥形 8 因为 H2O 分子中中心原子不是单纯用 2p 轨道与 H 原子轨道成键 所以键角不是 90 O 原子在成键的 同时进行了 sp3杂化 用其中 2 个含未成对电子的杂化轨道与 2 个 H 原子的 1s 轨道成键 2 个含孤对电子 的杂化轨道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的结果使键角不是 109 28 而是 104 5 第二章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4 配位键 配位化合物的概念 5 配位键 配位化合物的表示方法 3 采用图表 比较 讨论 归纳 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4 培养学生分析 归纳 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配位键 配位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配位键 配位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创设问题情景 什么是配位键 配位键如何表示 配位化合物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 然后讨论交流 1 配位键 1 概念 共用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方向提供给另一原子共用所形成的共价键 2 表示 A B 电子对给予体 电子对接受体 3 条件 其中一个原子必须提供孤对电子 另一原子必须能接受孤对电子轨道 提问提问 举出含有配位键的离子或分子 举例 H3O NH4 过渡过渡 什么是配位化合物呢 讲解讲解 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以配位键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合物 过渡过渡 配位化合物如何命名 讲解 硫酸四氨合铜 学生练习命名 Cu NH3 4 Cl2 K3 Fe SCN 6 Na3 AlF6 小结小结 本节主要讲述了配位键和配位化合物 练习练习 1 铵根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按离子键 共价键和配位键分类 应含有 A 离子键和共价键 B 离子键和配位键 C 配位键和共价键 D 离子键 2 下列属于配合物的是 A NH4Cl B Na2CO3 10H2O C CuSO4 5H2O D Co NH3 6Cl3 3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 能提供孤对电子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是 H2O NH3 F CN CO A B C D 4 配合物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以 Mg2 为中心的大环配合物叶绿素能催化光合作用 B Fe2 的卟啉配合物是输送 O2的血红素 C Ag NH3 2 是化学镀银的有效成分 D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 可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 Cu2 5 下列微粒 H3O NH4 CH3COO NH3 CH4中含有配位键的是 A B C D 6 亚硝酸根 NO2 作为配体 有两种方式 其一是氮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与中心原子配位 另一是氧原子提 供孤对电子与中心原子配位 前者称为硝基 后者称为亚硝酸根 Co NH3 5NO2 Cl2 就有两种存在形 式 试画出这两种形式的配离子的结构式 第二章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分子的性质第二节分子的性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 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 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 难点 多原子分子中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1 如何理解共价键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 2 如何理解电负性概念 3 写出 H2 Cl2 N2 HCl CO2 H2O 的电子式 提出问题 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 讨论与归纳 通过学生的观察 思考 讨论 一般说来 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是非极性键 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电子对会发生偏移 是极性键 提出问题 1 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 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 2 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 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 是否重合 3 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 怎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 讨论交流 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 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成方法 讨论 研究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 1 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 多原子分子 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 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 H2 N2 C60 P4 2 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 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 是非极性分子 如 CO2 BF3 CCl4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 向量和不等于零时 是极性分子 如 HCl NH3 H2O 3 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 分子共价键的极性 分子中正负 电荷中心 结论举例 同核双原子分子非极性键重合非极性分子H2 N2 O2 异核双原子分子极性键不重合极性分子CO HF HCl 分子中各键的向量 和为零 重合非极性分子CO2 BF3 CH4 异核多原子分子 分子中各键的向量 和不为零 不重合极性分子H2O NH3 CH3Cl 一般规律 a 以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是极性分子 如 HCl HF HBr b 以非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如 O2 H2 P4 C60 c 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 有的是极性分子也有的是非极性分子 d 在多原子分子中 中心原子上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 而周围的原子是相同的原子 一般是非极性 分子 反思与评价 组织完成 思考与交流 补充练习 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B 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 D 原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 肯定是极性分子 2 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 分子是否有极性取决于分子的空间构型 下列分子属极性分子的是 A H2O B CO2 C BCl3 D NH3 3 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 8 电子稳定结构且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的是 A BeCl2 B PCl3 C PCl5 D N2 4 分子有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分 下列对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B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C 非极性分子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D 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 5 请指出表中分子的空间构型 判断其中哪些属于极性分子 哪些属于非极性分子 并与同学讨论你的 判断方法 分子空间构型分子有无极性分子空间构型分子有无极性 O2HF CO2H2O BF3NH3 CCl4 6 根据下列要求 各用电子式表示一实例 1 只含有极性键并有一对孤对电子的分子 2 只含有离子键 极性共价键的物质 3 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常温下为液态的非极性分子 7 二氯乙烯的同分异构体有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两种 其中属于极性分子的结构简式是 属于非极性分子的结构简式是 8 已知化合物 B4F4中每个硼原子结合一个氟原子 且任意两个硼原子间的距离相等 试画出 B4F4的空间 构型 并分析该分子的极性 参考答案 1 D 2 AD 3 B 4 AD 5 分子空间构型分子有无极性分子空间构型分子有无极性 O2 直线型无极性 HF 直线型有极性 CO2 直线型无极性 H2O V 形有极性 BF3 平面三角形无极性 NH3 三角锥有极性 CCl4 正四面体无极性 6 1 NH3或 PH3 2 NaOH 或 NH4Cl 3 CCl4或 CS2 7 略 8 略 第二章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分子的性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6 范德华力 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7 能举例说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8 例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4 采用图表 比较 讨论 归纳 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5 培养学生分析 归纳 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创设问题情景 气体在加压或降温时为什么会变成液体或固体 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水的结冰 气体的液化 讨论 交流 结论结论 表明分子间存在着分子间作用力 且这种分子间作用力称为范德华力 思考与讨论 仔细观察教科书中表 2 4 结合分子结构的特点和数据 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小结 分子的极性越大 范德华力越大 思考与交流思考与交流 完成 学与问 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结论 结构相似时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范德华力越大 过渡过渡 你是否知道 常见的物质中 水是熔 沸点较高的液体之一 冰的密度比液态的水小 为了解释水的这些 奇特性质 人们提出了氢键的概念 阅读 思考与归纳阅读 思考与归纳 学生阅读 三 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思考 归纳氢键的概念 本质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小结小结 氢键是除范德华力之外的另一种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 如水分子中的氢 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 如水分子 中的氧 之间的作用力 氢键的存在大大加强了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使水的熔 沸点教高 讲解讲解 氢键不仅存在于分子之间 还存在于分子之内 一个分子的 X H 键与另一个分子的 Y 相结合而成的氢键 称为分子间氢键 如图 2 34 一个分子的 X H 键与它的内部的 Y 相结合而成的氢键称为分子内氢键 如图 2 33 阅读资料卡片阅读资料卡片 总结 归纳含有氢键的物质 了解各氢键的键能 键长 小结小结 本节主要是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补充练习补充练习 1 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 化学键类型相同 熔化时所克服的作用力也完全相同的是 A CO2和 SiO2 B NaCl 和 HCl C NH4 2CO3和 CO NH2 2 D NaH 和 KCl 2 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氢键存在于分子之间 不存在于分子之内 B 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 其范德华力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C NH3极易溶于水而 CH4难溶于水的原因只是 NH3是极性分子 CH4是非极性分子 D 冰熔化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3 沸腾时只需克服范德华力的液体物质是 A 水 B 酒精 C 溴 D 水银 4 下列物质中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的是 A N2 B HBr C NH3 D H2S 5 以下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1 氢键是化学键 2 甲烷可与水形成氢键 3 乙醇分子跟水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 4 碘化氢的沸点比氯化氢的沸点高是由于碘化氢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6 乙醇 C2H5OH 和二甲醚 CH3OCH3 的化学组成均为 C2H6O 但乙醇的沸点为 78 5 而二甲醚 的沸点为 23 为何原因 7 你认为水的哪些物理性质与氢键有关 试把你的结论与同学讨论交流 参考答案 1 D 2 AC 3 C 4 C 5 1 氢键不是化学键 而是教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2 由于甲烷中的碳不是电负性很强的元素 故甲烷与水分子间一般不形成氢键 3 乙醇分子跟水分子之间不但存在范德华力 也存在氢键 4 碘化氢的沸点比氯化氢的沸点高是由于碘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氯化氢的 相对 分子质量越大 范德华力越大 沸点越高 6 乙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旅游度假区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投资建议报告
- 滋ling语言技术辅助传播的伦理问题-洞察及研究
- 浙江宁波市江北区面向2025届高校毕业生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25人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智能合约追踪与区块链在合同管理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物业收费管理流程标准化方案
- 外贸企业出口单证操作流程
- 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施工详细方案
- 新能源行业2025年协同创新产业链研究报告
- 科技赋能下的功能性食品市场:2025年消费需求与产品创新模式研究报告
- 14.《母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 二手车产品目录
- 弹塑性力学讲稿课件
- 护坡工程竣工汇报
- 急诊科护士的病人家属安抚与沟通
- 心怀国防梦争做好少年中小学生国防教育日主题班会课件
- 《运动的快慢》速度、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课件
- 2023淘宝村研究报告
-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情况登记表
- 村级民主议事制度
- 离婚协议书下载电子版完整离婚协议书下载
- GB/T 3098.6-2023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