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人文地理学》完整版_第1页
精品课程《人文地理学》完整版_第2页
精品课程《人文地理学》完整版_第3页
精品课程《人文地理学》完整版_第4页
精品课程《人文地理学》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文地理学

主编:赵荣、王恩涌等

主讲:金姝兰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章绪论内容摘要第1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第2节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第3节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第4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思考题第1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地理学把地球表面作为人类活动的空间来研究,地球表面是人类生存活动最直接、最重要的场所,人类的生存、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理环境,人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1)理论人文地理学(通论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社会事象(经济事物、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的空间态势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地域演变规律的科学。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现象及其时间演变规律的科学。研究各人口要素(人口增长、分布、迁移、结构)的空间差异及其原因,并且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聚落地理学——以聚落(居民点)为对象的一门人文地理学科。它主要研究聚落、发展、分布的规律性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政治地理学——是研究国家与地区等各种类型的领土内与领土间的政治活动现象的地理分布或空间布局的一们科学军事地理学——是根据军事和政治的需要,从战争和国防的全局出发以结合研究国家或战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因素与战争活动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国防战备和组织实施军事活动影响的一种科学。文化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系统中各文化要素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特征、形成、发展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联系的科学。旅游地理学——研究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科学社会地理学——研究人类社会空间、组织规律的一门学科。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及人地关系的科学。社区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对社区形成、形成、发展、分布及其内部空间结构系统影响的规律学科。行为地理学——把心理—行为因素应用于人地关系中来研究人与环境平衡与反馈的空间具体原理的科学。(2)应用人文地理学

灾害监测

灾害防止评价

资源开发、评价和原理

城市规划管理

乡村规划管理

社区管理、行政区管理

旅游开发管理(3)区域人文地理学

世界人文地理学

大洲人文地理学

国家人文地理学

省区人文地理学

县城人文地理学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人地关系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二)区域研究作为一门区域科学的地理学的学科,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三)空间分析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关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目前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研究多种人文特征的分布、变化和空间结构的科学叫人文地理学(大英百科全书,1980年版)。

2.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扩散,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的一门近代科学被称为人文地理学。(李旭旦)

3.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与周围环境关系的科学。(金其铭)

4.研究人地关系地与系统的形成、特点、结构和发展趋向的科学。(吴传钧)

5.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区域分布、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张文奎)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社会性

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地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区域性

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的研究,它的分布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征以及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图的编制等,都是区域性的体现。

综合性

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角度去研究人文现象的。这些人文现象内容繁多,彼此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只有对所有关联因素进行认真细致地综合,从总体特性进行研究,注重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张文奎先生的《人文地理学概论》中将其特性归纳为四点。即:

1.区域性

2.综合性

3.统一性

4.预测性第2节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二、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及各种地理志等。德国的洪堡和李特尔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具有奠基意义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李特尔: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因果关系。

二、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近代

—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和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

自15世纪以后,随着人们对地球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地理大发现以后,人们的视野极大的开阔,从而加速了地理科学的发展。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1769~1859)1799-1804年,洪堡经西班牙国王允许,对美洲进行了为期6年的地理考察。1804年8月1日经过23天横贯大西洋的航行,洪堡搭载的法兰西快船“幸运号”抵达法国波尔多港。他带回了40余箱美洲“土货”,包括大量动植物标本、矿物采样和化石,地质地理学、天文学、气象学、海洋学的勘探实录,以及人种志、民族学、土著文化的丰富资料。仅草木花卉标本就不下六万余件,包括六千种以上植物。洪堡的成就使他成为当时与拿破仑齐名的家喻户晓的人物。洪堡创立的地理学两大原则一、因果原则,即“凡事必求其因而推及其果”,这样一来,使过去局限于风土、物产描述的地理学,进而转变为一门研究性的、阐明因果关系的科学。二、综合原则。即任何一种地理事象均是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范围原则。在洪堡之后,经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833~1905)、拉采尔(1844~1904)等人的努力又创造出地理学的第三原则,即范围原则。三原则的形成使地理学的科学特点和研究方法论渐趋于完善。这是标志着近代地理学形成的第一个方面。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学派1.拉采尔:环境学派。拉采尔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人文地理学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2.白兰士、白吕纳:人地相关学派。白兰士强调人类对外国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因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他的学生白吕纳进一步细化了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3.赫特纳、哈特向:区域学派。赫特纳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哈特向认为地理学最关心的人的世界和非人文世界之间的关联。4.施吕特尔、苏尔:景观学派。施吕特尔认为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苏尔主张地理学者应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标志地理学已成为科学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它有了明确的科学定义和研究对象。洪堡认为,地理学“研究地表各种现象的分布和排列,也就是研究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关系和相互依存”。李特尔认为“地理学是科学的一个部门,它把地球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研究它所有的特征、现象和关系,并说明这个统一的整体与人及人的创造者的关系。”标志地理学已形成为科学的第三个方面是地理学具有了独立的研究方法。洪堡和李特尔均强调野外考察是地理学的基础方法。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3)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特征1.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建立:人地关系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观“新三论”:突出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2.新的研究方法: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综合集成分析(1)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2)“行为革命”:心理学的分析方法(3)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3、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1)生态观点、社会化、人文化(2)应用方向(3)与相邻学科的交叉第三节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人文地理学1)充分掌握和分析研究资料2)利用和编制地图3)进行人文地理的野外考察工作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计量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人文地理学的应用2)遥感技术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3)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利用建国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新三论的基本概念: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2)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第4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一、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2.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3.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二、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三、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思考题

1.什么是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组成?它有哪些基本特性?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涵?2.简述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其贡献。3.简述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4.与近代人文地理学相比,现代人文地理学有哪些特征?第2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内容摘要第1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第2节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思考题第1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一、文化概念和文化结构二、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三、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四、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五、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六、文化现象的综合体——文化景观文化概念和文化结构一、文化概念(一)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1832——1917)的定义:

文化,或者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二)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鲁克洪的定义

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而传播的行为模型;这类模型有显性的和隐性的;其符号也像人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的成就;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是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

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1)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3)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教化的总称。二、文化结构文化是由多层次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一)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它包括:

服饰文化(衣)

饮食文化(食)

居住文化(住)

交通文化(行)物质文化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即

物质性

基础性

时代性(二)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也称社会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制度,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法律、婚姻、制度等。制度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即

l

权威性

l

强制性

l

时代性(三)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这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包括:

书面文化

行为文化

艺术文化

心理文化二、人文的空间现象——

文化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形式文化区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其特征是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功能文化区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功能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有一种符号作标志,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其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乡土文化区三、文化的时间现象—

文化扩散1.拓展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的传递,使该文化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大。这种扩散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如伊斯兰教的扩散,…根据具体传播方式的不同,扩展扩散又可分为: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接触扩散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等级扩散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刺激扩散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2.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由于迁移扩散是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另外,由于是随人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使这种文化现象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其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四、文化生态学—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几种主要的人地关系论点

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可能论:注重于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还有生态论、环境感知、文化决定论及和谐论等观点。五、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文化除了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文化特质。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其文化系统实现整合,就可发挥文化上的正向功能作用。社会或国家的改革,实际是在文化系统中消除其不协调的部分,扭转其负向功能,使之实现新的整合。

六、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概念文化景观的研究范围

今天在地球表面上的所有自然现象的综合体可以说都或多或少地都受到一定的人为作用的影响,完全纯的自然现象综合体是不存在的。人文景观,亦称为文化景观(culturelandscape),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对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聚落型式、土地利用类型和建筑。研究聚落型式时,文化地理学者描述并解释当地居民建造的房屋、道路及其它建筑物布局的空间差异。土地利用类型反映了人们划分土地的方式,人们把土地划分成经济用地和社会用地等。从全球来看,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区差异极大,包括从综合经营的大农场,到仅有成百上千块相互隔离、规模很小土地的家庭经营农场,也包括美国郊区私人拥有的、用篱笆围起来的一块块土地、到城市的公共广场。在文化景观中可以区分出两大类建筑,即民间建筑和职业建筑。第2节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一、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二、人地关系论三、其它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四、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一、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有关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有: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等。人地关系论应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可包含该学科的各个分支,影响到人文地理学的各个要素和方面。二、人地关系论(一)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拉采尔和森普尔。核心思想:该理论认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是世界上各种人文现象的决定因素,一切社会现象都受自然规律的制约,都是自然环境的必然结果。相关评价:如何评价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论题。无庸置疑,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确实有极其重大的影响,有些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如人和生产力的公布、房屋形式、种族特征等)。但由此便认为人类活动完全受自然环境决定,完全受制于自然力,显然是不科学的,这种理论容易使人走上地理宿命论的道路,甚至掩盖了人地关系的实质性矛盾(供、求矛盾),因此该理论的立论是错误的。二)可能论(或然论、人地相关论)代表人物:法国的白兰士和其学生白吕纳。核心思想:可能论认为,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除了地理环境的直接作用外,还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人类的生活方式不完全是环境统治的产物,而是各种因素的复合体(包括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心理因素)。同样的环境可以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它们被如何利用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

相关评价:可能论强调了人地关系中“人”的作用,认为不能用环境控制解释一切一生现实,把人地关系的重心放在了人这个积极因素上,承认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某些活动具有直接影响,同时人类对于自然环境也有生理适应能力,而这种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这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截然不同。(三)适应论(协调论、和谐论)代表人物:英国人文地理学家罗克斯比(罗士培)核心思想:适应论认为:人地关系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一定区域内的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协调”思想,即人类需要主动地、不断地适应于环境对人类的限制,而这种“适应”,实际上是一种不断的调整,是人类有意识地对人地关系的协调。该理论提出后,得到了各国学者的认同和发展随即又延生了和谐论。(四)生态论

代表人物:1927年,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提出,地理学应称为人类生态学(因此其观点又被称为生态论)

核心思想:该观点认为:地理学的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点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是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人是中心论题,一切其它现象只是当它们涉及人和它们的反应时才予以说明。历史学研究人类在时间上的关系。地理学则侧重于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五)环境感知代表人物:美国一些学者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具体创始人不详)

核心思想:人在对自然环境给人类提供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的。它是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简言之,环境感知是指长期生活在某一环境下的人群所形成与该环境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如:许多宗教(或某些地方)把自然灾害当作神对居民的惩罚,因此为避免这种灾害发生,常采取抚慰神的办法(如:河伯娶妻西门豹的故事)(六)文化决定论核心思想: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愿望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于是在人地关系中出现了一种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观点,而人又通过文化在起作用,故称文化决定论。与此相类似的观点还有生产关系决定论。代表人物:原苏联、东欧及文革期间中国的部分学者和官员(七)和谐论

和谐论是适应论、协调论的继续。(1980年国际地理学会开幕辞中明确提出)和谐是指矛盾双方配合得非常默契,又称和睦。

核心思想:该理论认为:人类只有在深入了解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严格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能既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要,又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形成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协调。只有如此,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崇高目标。因此,和谐论是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三、其它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一)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1.“挑战与应战”原则:认为环境的演变(或变迁)不断向人类提出挑战,人类文化便是在这种不断的应战中发展壮大起来的。

2.“逆境美德”原则:认为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由于生活环境特别好,而是相反,即逆境创造文化,推动社会进步

3.中庸之道:人类对应的挑战和逆境是有限度的,超过其限度,其效果反而走向反面。(二)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韦伯(M·weber)(德)社会学家。代表作:“新教论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阿尔弗雷德·韦伯(A·weber)工业区位论创始人现实: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多是新教占优势的地区,以其财富而闻名遐尔的人物亦是一些新教徒。探索:新教与工商业及财富的关系

结论:命定论所致(三)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起源:该学派诞生于法国,代表人物:费弗尔(代表作:《土地与人类演变》)和布罗代尔。观点:应把对人类历史的研究与对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历史学家不考虑地理环境就不能研究社会的发展,地理学家不考虑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就不理解自然的变化。

简言之,即历史学者要以地理环境为基础了解历史。地理学者更应当从时间过程中研究人地关系,由于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时空,故应把两个学科结合起来。四、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示人口自然生物环境

技术社会组织思考题1.什么是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2.生物适应和文化适应的含义是什么?二者有何异同?

3.什么是文化区?可分为哪些类型?

4.文化扩散有那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5.掌握人地关系理论的基本观点。6.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7.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8.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第3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内容摘要第1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第2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第3节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思考题第1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1.类型

研究目的

:应用性

理论性

理论应用相结合课题的来源:国家计划科研、个人自拟选题、应用性研究内容的侧重点:描述性、解释性、预测性、对策性二、

制定研究计划

1.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2.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3.经费预算三、

收集、整理资料四、

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五、

分析研究六、

研究总结,成果评审第2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一、经验主义方法论二、实证主义方法论

三、人本主义方法论

四、结构主义方法论一、经验主义方法论

解释

杂乱的事物

感知经验

定义、分类、量度

有条理的事物

归纳、概括法则和理论的建立感知经验真实世界结构的映像

一种先期模式(映像的正式表现)

假设

实验设计(定义、分类、量度)

数据

解释法则和理论的建立

检验程序(统计检验等)二、实证主义方法论正反馈负反馈三、人本主义方法论历史地理学领域在人本主义地理学者看来,在历史地理学领域,实证主义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历史结论已存在,无需再通过分析归纳得出,故在这个领域只能依靠唯心主义方法,为了理解一个历史上特殊区域背景下的人文景观或事件,人文地理学家必须思考位于人类活动背后的动机。这种思考是完全主观的,主要根据自身或他人感应的环境来推知历史上在多种因素下产生的机制。文化地理学领域重点是地方观念的研究,即人与地点之间的联系。在人本主义地理学看来,人与其生活和经历的地点之间可以建立心理和情感联系,即人对地方的看法,如归属感,地方赋予人的安全感、地位等。人本主义地理学研究地方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在居住区研究等工作中有重大意义。社会地理学领域研究主体的人和客体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人的行为受制于主体的感知环境,而不是客观环境,为了解释人的行为,就要研究环境对于行为者的主观意义。只有从个人所形成的环境感应以及由这种感应产生的映象和意境地图出发,人们才能作出在空间中进行活动的选择。四、结构主义方法论

结构主义对人文地理学最有影响的有两点:①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中可以看出。②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第3节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调查研究方法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模型方法三、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四、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系统分析方法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调查研究方法地理社会调查:社会地理调查的目的与方案、社会地理调查方法及注意事项科技文献资料:地理科技文献的种类、因特网——当今人文地理研究最重要的信息资料库、地理文献的收集与积累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遥感(RS)技术与地理信息获取、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与地理信息获取、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区域地理方法:描述、比较和归纳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模型方法(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数学模型

(二)数学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

统计分析模型规划与管理模型系统分析模型分布型分析相互关系分析类型研究网络分析趋势面分析空间相互作用分析系统仿真研究过程模拟与预测研究空间扩散研究空间行为研究地理系统优化调控研究

三、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一)人文地理学中的现象学方法

(二)时间地理学方法

(三)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生态方法

四、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系统分析方法(一)系统分析方法评价系统分析是对系统要素的性质、功能、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对系统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系统的组织、结构、状态和可能的变化,通过综合处理,建立模型,反复验证,以作出判断,并提出抉择方案。(二)系统分析方法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1.系统问题的形成2.系统分析3.系统评价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2.简述不同的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3.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哪些途径和方法?4.在相关的国外网站上检索2000年以来犯罪地理学进展的文献,并做一个综合评述。思考题第4章人口、人种和民族内容摘要第一节人口与发展第二节人口分布与迁移第三节人种第四节民族第五节民俗与流行文化思考题

第一节人口与发展一、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二、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三、人口与发展一、世界人口增长过程10万年以来的世界人口规模

世界人口的增长过程图

(一)农业革命前的人口:

农业革命前世界人口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极低的人口密度4人/km22.

高生、高死低增长(原始型)3.分布集中,群体规模一般<50人,彼此隔离相距遥远(民族、方言便是这样形成的)4.为了获取更多的生活资料,狩猎和采集者开始了原始的人口迁移,人口开始涉足除南极以外的各个大陆。(二)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一个最大区别在于:它能支持更多的人口密度。本阶段的人口特征是:1.高生高死低增长2人口总量大幅度增长3.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群体规模有所增长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农业条件优越的黄河中下游,湄公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及印度半岛南部,两河流域,地中海北岸,几内亚湾沿岸,安第斯山北段(印加帝国),墨西哥高原等地。(三)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爆发于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并对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死亡率下降(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2.出生率由升到降,大体是18世纪中叶-19世纪后半叶上升,此后开始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3.人口增长加速,且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出现分化:发达地区多由高生、低死、高增长低生、低死、低增长。发展中地区为高生、低死、高增长(四)世界人口增长趋势(一)人类自诞生以来,尽管在发展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波折,但人口增长趋势总的来看是持续增长。(二)由于人口基数越来越大,每增加十亿人口所需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1亿~10亿1650~1850年历时200年10亿~20亿1850~1930年历时80年20亿~30亿1930~1960年历时30年30亿~40亿1960~1975年历时15年40亿~50亿1975~1987年历时12年50亿~60亿1987~1999年10月21日历时12年二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一)人口转变理论(二)人口转变模式

1.西北欧模式2.日本模式3.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4.印度模式兰迪(法国人口学家)的三个序列理论1934年在《人口革命》一书提出,他总结了法国的人口发展过程,归为“三个序列”,即人口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极高出生率、极高死亡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第二阶段:(过渡阶段)高生、高死、低增长。第三阶段:(现代阶段)由高生、低死、高增长低生、低死、低增长。诺特斯坦(美国人口学家)的“人口转变”理论

诺特斯坦划分的三个阶段仅针对现代人口阶段,因而不包括兰迪的第一、二序列,仅包括第三序列:

1、第一阶段:高增长阶段,高出生率、持续下降的死亡率,人口增长开始加速。

2、第二阶段:人口过渡增长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出生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仍然迅速,但已开始减速

3、第三阶段:低增长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都下降到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英国学者)该理论是在兰迪和诺特斯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五阶段分别是:(1)高位静止阶段(H·S阶段,中世纪以前)(2)早期扩张阶段(EE阶段,产业革命后早期)(3)后期扩张阶段(LE阶段)产业革命后后期)(4)低位静止阶段(LS阶段)二战以后)(5)减退阶段(Diminishing)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美国人口学家,诺特斯坦的学生)略三、人口与发展(一)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二)人口与经济发展

(三)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一)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1.人类生存在自然环境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具有依赖性。2.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口发展、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会产生重大影响。3.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程度,对人口的增长、规模以及分布等都会起到相当大的影响。

(二)人口与经济发展1.从作为生产者来看,人口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

(马克思语)。2.从作为消费者来看,经过生产领域所生产的物质资料最终要经过分配领域进入消费领域,从而使再生产流动过程的终点落在人口生活和生产的消费上。

(三)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1.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2.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3.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4.探求适度人口数量和适度增长率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第2节人口分布与迁移一、人口分布二、人口迁移一、人口分布(一)人口分布的测度(二)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及一般规律(三)世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一)人口分布的测度1.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公里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2.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人口分布与自然、资源、经济分布的空间关系,又有农业人口密度、营养密度、比较密度等指标。

3.人口土地密度:包括可居住面积/人;耕地面积/人;农用面积/人4.人口资源密度:包括土地资源/人;能源资源/人;金属资源/人;非金属资源/人;森林资源/人5.人口经济密度:GDP(万元)/人;收入(元或万元)/人;商品零售额(元或万元)/人6.人口比较密度:单位面积农用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包括:耕地/人;林地/人;草地/人(草地以3:1折算为耕地)(二)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及一般规律(1).全世界90%的人口居住在仅占陆地总面积10%的土地上;88.5%的人集中在北半球20度到60度北纬区域;一半的人集中在从海岸线到内陆约200千米的区域内;80%的人集中在500米以下的低地和平原

(2)世界人口在名大洲分布极不平衡:

亚洲:人口占世界比重60.49%,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比重29.4%亚欧两洲:

73.21%,

36.2%南极洲:无定居人口(3)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中低纬度指向,近海岸的指向,平原指向2.人类大陆图:邦奇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东南亚、东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这些地区是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二)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及一般规律世界人口的洲际分布(2001)人口数量/104人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陆地面积(104km2)人口密度(人/km2)世界6134141001495241非洲8126013.25302027欧洲7263111.84101072北美洲492878.03242320南美洲350725.72179720亚洲37207160.66440084.6大洋洲30920.508973.4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即趋向暖湿地区(中低纬指向)、趋向低平地区、趋向岸边(海岸、河岸)。分布规律:1.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人口稠密,过于炎热和过于寒冷的地区人口稀疏。

2.地势低平的地区人口稠密,地势高亢的地区人口稀疏。

3.水源充足的地区人口稠密,水源短缺的地方人口稀疏。

4.土壤肥沃的地区人口稠密,土壤贫瘠的地方人口稀疏。

5.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稠密。

6.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密集的地区人口稠密,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稀疏。

7.位置交通条件便利的地区人口稠密,偏僻,闭塞的地区人口稀疏。

8.开发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稠密,新开发区人口稀疏。(三)世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

一般来说,生产力水平愈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就愈重要、愈明显,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这种影响才会变小。把自然环境分解为各种要素,分别探讨它们对人口分布的不同影响和作用。2.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较大,有时短时间内便可改变人口分布状况。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故土难离

3.经济因素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由于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人口分布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自然因素1.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人口稠密,过于炎热和过于寒冷的地区人口稀疏。

2.地势低平的地区人口稠密,地势高亢的地区人口稀疏。

3.水源充足的地区人口稠密,水源短缺的地方人口稀疏。

4.土壤肥沃的地区人口稠密,土壤贫瘠的地方人口稀疏。

5.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稠密。

6.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密集的地区人口稠密,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稀疏。

7.位置交通条件便利的地区人口稠密,偏僻,闭塞的地区人口稀疏。

8.开发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稠密,新开发区人口稀疏。社会经济因素1.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2.经济发展水平3.经济活动方式4.交通运输条件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1.历史因素:开发较早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开发较晚地区人口较稀疏2.政治因素此外,文化因素,风俗习惯,科技发展等因素也影响人口分布二、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二)人口迁移的机制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

A世界性国际人口迁移高潮已近尾声B外籍工人(劳务输出)成为主要形式C国际难民数量增多。持续时间长D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E人口迁移流向表现为:从穷国到富国;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到欧美国家具体为:欧洲:人口净迁出区是人口净迁入区拉美:人口净入区为人口净迁出区北美、大洋洲: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一)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

美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E.G.Ravenstein,1834-1913):

(1)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2)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它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3)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4)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5)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6)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由祖国携家带眷全家移出是很少见的。(7)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拉氏的迁移法则:迁移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人口迁移的主要空间取向英国人口统计学家E、G、(拉文斯坦)的7条迁移法则A.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的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大都市的人口增长主要是人口迁移的结果B.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它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是逐步升级的C.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D.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有迁移性E.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F.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G.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动机以经济为主(二)人口迁移的机制1.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钱2.政治因素:如驱逐出境,流亡国外3.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4.生态环境

此外,接受良好的教育方式,逃避种簇歧视,结婚或离婚,退休,避寒,避暑,疗养等都可能成为国内迁移的因素第3节人种一、人种的划分二、人种与地理环境三、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一、人种的划分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也称人种。1、划分种族的标志

划分种族的标志很多,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头形、鼻形、面部轮郭、身高等人体表面的一些性状,近年来又增加了血型、指纹弓等一些生理特征。2、世界种族划分

最初的人种划分是以肤色为主。从生物学观点出发,根据肤色将人种分为三类:黄种、白种和黑种。也有人主张将澳大利亚作为棕种分出,共分四类。.白色种族群。.黄色种族群。.黑色种族群。.棕色种族群。3.地理人种一些学者考虑到人种的混合,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地理人种。

在地理人种以下又分地域人种和小人种。地域人种是人种的基本进化单位。

世界地理人种分成以下几类亚洲地理人种欧洲地理人种非洲地理人种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印度地理人种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二、人种与地理环境1.人种的起源与地理环境各种族自然形态的形成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既受环境条件制约又在环境长期影响下表现出自己的适应性。

肤色是人类形态最一般的特征,它的变化和地理环境有关。

气候对人体结构的影响,一般地说,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徨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其身体较肥大,而后者的身体趋向于细长。地理环境对人的鼻子、眼形和头发组织等身体特征亦有影响。2.人种演变与地理环境

环境对各种族的身体特征影响是巨大的,而各种族具有的特殊身体特征(黑皮肤、长四肢等)亦是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果。除此之外,社会环境对其些种族特征发展也起一定的推动作用。三、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一)种族的划分是一个纯自然的特征划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相对的意义。(二)种族主义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族,有权统治其它种族。三、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

1.种族主义

种族生物学外部特征种族主义者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并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类,有权统治其它种族。种族主义:是一种以种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反科学理论。种族歧视:是指压迫种族的统治阶级敌视、迫害和不平等地对待种族的行为。种族压迫: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其他种族实行掠夺和奴役的行为。2.种族歧视与种族冲突欧洲人贩卖黑人欧洲殖民者屠杀印第安人德国屠杀犹太人南非种族隔离美国种族歧视第4节民族一、民族的形成与特征二、世界民族的分布三、民族的迁移与集聚四、民族的变化与整合一、民族的形成与特征(一)民族的形成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部族)和民族等五个发展阶段。民族是个历史范畴,民族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趋于消亡。(二)民族的特征

1.共同语言2.共同的地域

3.共同的经济生活4.共同心理素质

二、世界民族的分布

汉族:主要分布于中国,占汉族的97.8%,其次分布于东南亚各国、美国等。印度斯坦人:主要分布于印度,占99.7%,其次分布在尼泊尔、巴基斯坦、新加坡等。美利坚人:主要分布于美国,占99.3%,其次在加拿大、墨西哥、英国等。孟加拉人:主要分布于孟加拉国(占58.7%)和印度(41.2%),其次在尼泊尔、英国等。俄罗斯人: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其余多分布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巴西人:99.7%分布虞巴西,少数分布于巴拉圭和阿根廷。日本人(大和民族):主要分布于日本,占98.7%,其次为美国、秘鲁、加拿大、巴西。德意志人:主要分布于德国,占90%,其次在美国、前苏联、加拿大、巴西。比哈尔人:主要分布于印度,占94.8%,其次在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瓦怒阿图。旁遮普人:主要分布于巴基斯坦(75.3%)和印度。墨西哥人:主要分布于墨西哥(86.2%),其次在美国(占13.7%)。爪哇人: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占99.3%,少数分布于马来西亚、新加坡、荷兰等。意大利族:意大利占82.5%,其次是美国7.8%,再是阿根廷、法国、加拿大等。朝鲜族:主要分布于朝鲜和韩国,二国合占94.5%,其次在中国、日本和俄罗斯。三、中国的主要民族分布

我国民族的分布呈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但汉族人口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区甚广,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0%~60%,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三、民族的迁移与集聚(一)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二)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三)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向拉丁美洲迁移(四)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五)美国城乡中的其它民族聚居区五、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一)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变化

(二)西班牙人在拉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整合(三)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四)移民与民族整合(一)北美印弟安人的文化变化

原有的文化逐渐削弱,现代文化(西方文化)逐渐加强,主要表现在:①.房屋建筑的变化:土坯房砖房②.饮食的变化:玉米面包③.家庭结构:大家庭解体现代家庭出现④.生活用具:传统用具新式用具及各种电器⑤.语言:印弟安语英语⑥.婚姻:族内通婚与外族通婚⑦.宗教:原始宗教天主教、新教(二)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在拉美与印弟安人的整合1.最突出的表现是各民族的通婚(美斯蒂索美洲)

a.印弟安人+欧洲人=印欧混血人(美斯蒂索人)

b.黑人+印弟安人=桑鲍人

c.黑人+白人=摩拉特人2.语言:土著语

西班牙语、葡萄牙语3.宗教:原始宗教

天主教4.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欧式转变(三)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1.语言上:早在殖民地时期,便确定了英语的主导地位(当时英语占71%)

2.民族分布上:各民族居住的格局是宏观上相互混杂,微观上相对集中,尽管后来其它语言的移民大量增加,但已无法改变以上情形,只能逐渐放弃其原语言,纳入美国英语这一流行语言中去

3.宗教上:目前新教占总人数1/2,天主教占1/3。

这种在来源上各不相同的民族,其语言、宗教以及生活习俗上存在差异,迁移到美国后,混居在一起,通过交流,混合,融合,形成一个某种程度上的共同文化,也有人称其为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

第5节民俗与流行文化

一、民间文化与流行文化二、民俗与环境三、流行文化一、民间文化与流行文化1.民俗的概念民间文化又称民俗,即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指一个民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家庭婚姻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传统,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我国古代称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做“风”,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习俗叫做“俗”。2.民俗的形成

民俗是在长期社会历史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的产物。因此,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所形成的民俗亦保留着不同社会历史的阶段性。

许多民俗则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

有些民俗则是由宗教信仰而产生的,总之,民俗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它从各个方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点,并经过长期历史的发展,逐步形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感情,它对民族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3、民俗的特点

民俗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直接反映并影响着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面貌,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在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一些特征。内涵特征:民族性、地方性、集团性、约束性外延特征:传承性、变异性二、民俗与环境其中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在文化景观中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俗与环境的关系。1.民居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

2、饮食民俗

1.主食:我国为北面南米,拉美人喜食玉米,东欧人喜食黑麦。(小麦称为“世界的粮食”;大米称为“亚洲的粮食”)

2.副食:东方国家以猪肉为主;西方国家以牛肉为主,连带乳制品等。3、服饰民俗1.寒冷地带的居民:戴皮帽,穿皮衣(锦衣),蹬皮靴。2.炎热地带的居民:裤褪宽大的长裤,长裙、草鞋等。三、流行文化流行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动向,尽管有时转瞬即逝,但也有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流变或在为新的文化而长久存在,甚至掩盖了传统文化。如欧洲和北美,流行文化几乎是完全淹没了民间文化,而在日本,则是传统文化(艺会、相扑、茶道)和流行文化(洋服、摇滚乐、棒球)并存。就国际经济文化而言,世界流行文化主要有足球、服装、快餐、流行音乐。思考题1.掌握不同时期人口的增长类型。2.熟练掌握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诺特斯坦“人口转变”理论的基本含义、布莱克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的基本内容。3.简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模式。4.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5.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6.掌握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

7.掌握拉文斯坦人口迁移的七条法则。8.什么是种族和地理人种?掌握主要种族的地域分布以及种族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9.什么是民族?它有哪些特征?区分民族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掌握世界主要民族及其地理分布。10.什么是民俗?可分为哪几个类型?在文化景观上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俗与环境关系的物质民俗有哪些?第5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内容提要第1节农业的起源第2节农业的发展与类型第3节世界农业生产布局第4节农业景观和农业区位论思考题第1节农业的起源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一)农业1.农业—人们在特定社会生产条件下,利用动植物的生产机能,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生产劳动,采用各种不同技术手段,对生物有机体生命过程进行干预、调节、促进和控制生物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从而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物品,以满足社会各种需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2.农业的特点:(1)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经济部门。(2)对土地的特殊依赖性。(3)强烈的地域性、综合性和生态性。3.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1.人口压力说:以博塞洛普为代表2.宴享说:以海登为代表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一)C.O.索尔的推论植物驯化的最初中心在东南亚依据:植物驯化不可能发生在食物不足的地区;驯化中心必然在一个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区域;驯化不可能首先出现在大河的河谷内;耕种不得不在林地中开始;最早的农民必须还掌握倾向于耕种的技能;原始驯化者应该是定居的。(二)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西亚两河流域的肥沃新月地区被认为是动植物的一个驯化地;中东地区食物丰富多样;野生谷物有大麦、小麦,是新的食物来源。谷物的保存需要储存,加工需工具,食品制作需炊具→需要永久性的营地→定居;植物驯化与动物的驯化是同时进行的。(三)世界动植物驯化1.驯化的动植物最早出现在中东,但后来亦出现于世界其他地方2.南北美洲在动植物驯化上有重要特色

农业的形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农业的形成:1.驯化的野谷发展成农业2.一系列的创造与发明:3.棉、麻、皮毛发展衣着居住范围扩大4.农业形成,粮食有剩余储存过着稳定食物供给的生活,粮食煮熟利于健康,故农业的形成对人口增长速度比过去大大增快。(二)农业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发展1.农业活动需要定居,改变过去流动的生活方式

聚落

2.农业活动单位群体人数少促进家庭的发展

3.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

村落的出现,可供养的人口数量多,农业土地面积可容纳相当多的生产群体。(三)人类文明的出现

1.文明的出现:

农业生产工具改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产量出现剩余私有财产、社会分工阶级、法律、宗教、文字、城市与国家2.几大文明古国

(1)埃及

(2)巴比伦}利用河水灌溉获得高产而导致文明出现“小麦文明”。

(3)印度

(4)中国:旱作农业高产,“黍粟文明”。

(5)墨西哥、玛雅和印加“玉米文明”。这些文明的所在地都是农业出现以后,由于农业生产高度发展,使得文明出现。第2节农业的发展与类型一、原始农业——迁移农业二、传统农业三、现代农业四、农业形成与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一、原始农业迁移农业(“补钉”农业)

1.分布:南美亚马逊地区、非洲中部刚果地区、亚洲的新几内亚岛、东南亚雨林地区约1.5~2亿人口以这种方式生活着2.特点:对土地进行轮种,“刀耕火种”,依靠植物的灰分,土壤的自然肥力,需要靠休闲来恢复,无法长期耕种。3.对这种生产方式的评价:迁移农业的过程包含一种自然循环过程,若人口压力不大,可持续下去,不含引起环问题;若人口压力过大,引起环境恶化,无法维持。

二、传统农业(一)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的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二)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1.中国的传统农业的形成

2.欧洲的中世纪的农业

3.美国的殖民农业(三)传统农业的类型:传统农业有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和游牧四种类型。

1.旱作农业:它包括中国的东北、北方和西北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南部德干高原及西北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和西亚的一些地区,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俄罗斯泰加林南缘一些地方。

2.水稻农业:它的分布地区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与沿海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

3.地中海农业:地中海气候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周围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美国的西海岸、智利中部、南亚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这里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大麦。

4.游牧业:目前,在欧、亚、非三洲,条件比较好的草原多已开垦为农田种植谷物,不利的草原和进行耕作风险大的地方,则用于放牧。三、现代农业(一)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分布(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三)现代农业的类型(一)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分布

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商业农业是工业社会中工业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产物,它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与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及南非、俄罗斯、巴西等国的一些地区。1)现代农业的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所消费的。2)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传统农业低的多。3)现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4)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一家一户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大的多,且这种趋势仍在增加。5)现代农业的生产往往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联合经营,农业社会化程度高。(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1)种植园农业:专门生产某一种经济作物分布:加勒比海诸岛、美国东南部、南美东北部、中美、非洲和亚洲的沿海地区影响:带来大规模的移民

(2)谷物农业:专门生产谷物的农业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水稻农场规模大,采用大型农业机械

1“皮包农场”分布在美、加、阿根廷、澳、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3)牲畜育肥农业: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分布:美国大湖以南地区、欧洲、巴西东南部兴起的经济动力:对肉食的需求作物:玉米、大豆(美);饲草、马铃薯、甜菜、燕麦(欧洲)

(三)现代农业的类型四、农业形成与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一)农业的形成对自然的影响(二)农业的形成对社会的影响(三)人类文明的出现

一、世界粮食生产布局1.小麦的分布2.水稻的分布3.玉米的分布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布局1.棉花的分布2.糖类的分布3.畜牧业的分布第3节世界农业生产布局第4节农业景观和农业区位论一、农业景观二、农业区位论一、农业景观(一)农田景观

(二)农村聚落景观

1.密集型农村聚落

2.分散型农村聚落

3.半聚集型农村聚落

4.其它形式的农村聚落(三)观光农业景观

二、农业区位论一、杜能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1.商品农产品需求增大,价格上涨,农业制度改革,建立企业型农业

强制实行三圃制(1/3耕地休耕以保护地力),集约化轮作制

农业学家观点:农业经营集约化程度越高,农业收益越大(合理农业论)2.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地地域配置原则

购置经营特洛农场

,试图论证并非轮作式农业(合理农业论)一定都有利,提出合理经营农业的一般地域配置原则:企业经营型农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农业。为了使研究简化寻求普遍法则(农场经营与市场距离的关系),杜能将复杂的社会假设为一个简单的孤立国(假设求证--演绎方法),提出六个假设条件。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易运输的农作物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农场主选择最大的地租收入进行农业生产,形成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示意图)用地租收入公式算出以城市为核心的各种农作物组合的最合理,分界线(围绕城市的六个同心圈层)1.用事实驳斥了当时流行的自然条件决定生产布局的错误观点

(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2.采用的孤立化研究方法对以后区位论研究具有很大的影响和启发。3.各农业圈集约化程度不同的理论,在今天仍是农业区划的理论基础思考题1.什么是农业?农业有哪些特点?2.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几类。你认为哪种有道理?为什么?3.不同时期的农业可分为哪些类型?各具有哪些特点?地域分布如何?4.论述生态农业的特点。5.论述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比较及乡土的适用性。

第6章工业的出现与发展内容摘要第1节

工业的出现和发展第2节产业类型及其分布第3节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思考题第1节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一、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二、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一、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一)科学前提与基础(二)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三)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一)科学前提与基础农业社会:生产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思维,一大批经验丰富、技术训练的工匠;欧洲文艺复兴中:自然科学走上实验道路工业革命前夕:工匠与学者开始结合,消除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偏见,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二)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一)英国对外贸易扩张的迫切需求。(二)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纺织工业基础。(三)“光荣革命”后所确立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四)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的地位。(五)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为工业革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六)“圈地运动”一方面大量的土地变为牧场,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羊毛,另一方面,使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