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艺活动课案例茶艺活动课案例 西苑小学西苑小学 2015 5 6 茶艺活动课案例茶艺活动课案例 一 主题选定 中国是茶的故乡 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 是茶历史最悠久 茶 文化最深厚 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我们需要让世界了解中国 可 现在的青少年又很少与茶接触 有必要在学校里进行发扬民族优秀 的茶文化教育 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茶 喜欢茶 因此 我编创了茶艺教材 开设了茶艺课 在茶艺的课堂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实践性和创造性 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大胆实践 在茶艺课 程的教学过程中 能用直观演示法以视觉的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通过教学上的点滴细节使 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课程目标真正落实到位 二 实施方案 一 课题 乌龙茶艺 二 教学内容 概括介绍茶的起源 历史及基本知识 通过实际演示沏茶 引 领学生步入茶境 主动参与识茶器 知茶礼 习茶艺等学习实践中 并能进行合作与交流互补 三 学情分析 课程对象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 他们学业负担重 中考压力大 往往是两点一线循规蹈矩 知识的学习与信息的储备是足够的 但 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与能力 茶艺课可以将他们从 紧箍咒 中引 领出来 以淡淡茶香调节他们紧张的神经得以短暂的放松 四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茶的发展史 种类及世界地位 让学生了解乌龙茶的产地及各产区的代表茶 认识沏茶器具的名称 了解各器具的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乌龙茶的冲泡技艺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 手实践的能力 通过分组的形式练习沏茶 提高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观看沏茶示范 学生能体验到茶道艺术的美 培养学生正确 的审美观 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 通过沏茶练习 培养学生学习 劳动认真负责 一丝不苟 有始 有终的做事态度 通过茶道礼仪教育 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及其与家人的生活质量 促进同学间的和协交往 五 教学重点 铁观音茶的实践沏泡及沏茶器具的认识与正确使用 六 教学难点 茶道礼仪的表现与茶道境界的感悟 七 教学用具 铁观音茶 沏茶器具 投影仪 电脑 多媒体课件 八 教法学法 幻 7 1 直观教学法 百闻不如一见 让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主动被吸引 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2 赏析提高法 闭门造车的做事方法是不可取的 要多看多学他人 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以求不断进步 3 启发提问法 新知的教授与巩固 均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使学生 不自觉地融入课堂 沿着老师的教学轨迹边思考边学习 4 交流总结法 集体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让学生们在体验的同时 有所感悟 从而也加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5 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九 学习学法 1 主动参与学习法 通过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的授课形式 激发学 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2 乐于探索学习法 通过茶艺表演活动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动手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 动手操作 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 得知识技能 从而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3 体验式学习法 茶艺课程不但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和 亲身体验 而且更关注学生学习经验的形成 积累和建构 在学生 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中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他们在轻 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茶艺课的趣味 4 交流与合作式学习法 在茶艺的课堂上 学生可以通过团队讨论 协作来探求完成沏茶流程 由此体会到集体的力量 更感受了与人 合作的乐趣 这个过程中的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性格培养 具有重要意义 5 做中学 学中做的快乐学习法 三 实施过程 一 课程导入 在清新幽雅的茶室就座 一则茶联已让学生们产生了无限遐想 以蜻蜓点水之式稍作介绍茶的历史 种类等知识 就将学生们引入 课程的主题 乌龙茶艺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 又被人们称为工夫茶 它以绿叶红镶边的 风貌 耐泡而幽香的特点 深受广大茶人的喜爱 乌龙茶起源于福 建的武夷山 现今有闽南 闽北 广东 台湾四个产地 各产地均 有其独具特色的代表茶叶 闽南的铁观音 闽北的大红袍 广东的 凤凰单枞以及台湾的冻顶乌龙 各地因其茶叶特点的不同所选用的沏茶器具和沏茶方法也各有不同 二 沏茶示范表演 所谓言传身教 身教胜于言教 学生们最基础的学习就是模仿 因此 在优雅的乐曲声中我为学生们规范地演示了完整的沏茶流程 我的安静与投入深深地吸引了所有的学生 他们的安静与投入更胜 于我 我抓住了学生们的心 激发了他们动手尝试的兴趣 他们无 需我的组织 就主动地随着我的牵引走进了茶艺世界 三 认识准备茶具 1 教师介绍器具 茶具有紫砂 瓷器 玻璃器皿 陶器 铁器等等 教学用的是紫 砂茶具 我对每件器具的名称及用法都作了详细介绍 3 安全提示 在整个沏茶过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 而最具危险性的就是随手 泡 因此 在茶具介绍之后 直接对学生提出了有关随手泡的安全 要求 随手泡的电源插座开关控制好 接水水位不能超过上圈压痕 倒水速度要慢以防水从壶盖流出 壶中水倒空后不能压空壶 防止 烧坏加热管 壶嘴转到没有人的方向 3 学生准备器具 同学们根据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图片 将茶具准备好 摆放到相应 的位置 五 茶艺知识 在学生实践之前 就茶艺基本要素与学生进行了交流 有学生 根据自己理解来回答的 有在老师启发下参悟的 有通过观看老师 的沏茶示范模仿的 还有教师讲授的 茶艺基本要素 茶艺三净 净手 净面 净口 茶艺三法 泡茶法 煮茶法 佐茶法 茶艺四要 精茶 妙器 活水 活火 精茶 是指上好的茶叶 本节课我所选用的是铁观音茶 优质 绝佳的铁观音茶 条索卷曲 壮结 沉重 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 色泽鲜润 砂绿显 红点明 叶表起霜 汤色金黄浓艳而清澈 滋 味鲜爽甘醇 有花果蜜香 叶底有绿叶红镶边 妙器 是指最适合的沏茶用具 本节课我所选用的是紫砂茶具 紫砂的泥土有五种颜色 朱泥 紫泥 绿泥 黑泥和段泥 通过千百年来的实践 人们发现 用紫砂壶泡茶 茶味隽永醇厚 由于紫砂壶能吸收茶叶汁 用的时间愈长 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 于是 紫砂壶也就应运而生 制作紫砂壶的高手 名家 大师也就 一个个走到历史的前台 活水 是指自然界中灵动的水 山水上 江水中 井水下 最 后还有雨水和雪水 活火 是指煨碳的 带火焰的火 茶艺五大科目 礼仪风范 茶具搭配 茶艺问答 沏茶流程 茶 汤表现 重点讲授了礼仪风范中的行茶礼仪和饮茶礼节 行茶礼仪 茶倒七分满 留下三分是情分 双手动作向内 欢迎您的到来 语速不快不慢 语音不高不低 面带微笑 眼睛直视 伸掌敬茶时 五指并拢 手腕有力 指向所敬的物品旁边 饮茶礼仪 静默无语 保持饮茶环境的安静 整洁 谦虚有礼 宽待他人 尊师敬老 杯中茶分三口啜饮 六 学生实践沏茶 在学生实践时教师随时加以辅导 并在进行一段时间之后让学 生赏析并评价实践录像与照片 从中得到学习 再次进行实践活动 时对提高自己及同组学员的沏茶水平有所帮助 七 清洗茶具归仓 茶道讲求和 静 怡 真 而洁净整齐是最根本的保证 因此 在沏茶之初 之中 之后我都对学生提出有关器具的整齐与洁净的 要求 培养学生做事用心 要有始有终 力求圆满 八 交流学习 在课程的最后部分 让学生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展开讨论 说说 自己的收获与感受 并希望他们能在生活中得以利用 提高自身的 修养和生活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3D打印的工业制造
- 工商银行2025淮南市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
- 2025行业政策环境分析报告
- 邮储银行2025营口市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楚雄彝族自治州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咸阳市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工商银行2025牡丹江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交通银行2025景德镇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自贡市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招聘笔试模拟题与解析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Same or Different 教案
- 2025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电力公司员工招聘6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实验学校(上沙)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适老化家居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信息系统管理员技术水平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社区宣传工作知识培训课件
- 瑜伽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犬猫免疫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中国移动式皮带输送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无机絮凝剂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