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02回风巷消突报告1.doc_第1页
12902回风巷消突报告1.doc_第2页
12902回风巷消突报告1.doc_第3页
12902回风巷消突报告1.doc_第4页
12902回风巷消突报告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纳雍马驮子煤矿12902回风巷(493米-553米)消突评价报告编 制:生产矿长:机电矿长:安全矿长:总工程师:矿 长:编制日期:2012年3月24日纳雍马驮子煤矿12902回风巷消突评价报告一、 评价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 2、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06) 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4、煤矿瓦期预测方法(AQ1018-2006)二、评价组织机构 组长:总工程师 薛荣贵 张清 成员:矿 长: 顾泽平 机电矿长 万俊 生产矿长 : 周明发 通安科长 陶玉林 安全矿长: 税成英 防突科长 何小龙三、工程概况1、位置:12902回风巷,位于+1690m标高,从井田中1690运输石门由西向东掘进,至井田边界止,掘进工作面巷道设计长700米,已掘492米,剩余150米。2、煤层情况:本工程掘进煤层为29#煤层,平均煤厚1.56米,倾角25-45,平均 35,走向80,沿M29煤层掘进。4、瓦斯基本参数情况29#煤层属于三类不易自燃煤层,无煤尘爆炸危险性,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根据中国矿业大学鉴定资料,矿区内4层可采煤层在1575-1690米标高属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12902回风巷根据马驮子防突设计瓦斯含量最大值为11.85m3/T,该煤层具有突出危险性。故12902回风巷具有突出危险性。四、区域防突措施12902回风巷工作面根据纳雍县马驮子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方案设计毕节地区地方煤矿勘探设计队(2010年8月)设计说明要求掘进影响范围内采取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1、采用钻机:根据矿井实际采用ZDY-620矿用坑道钻机;2、钻孔控制范围:12902回风巷迎头前3米处安钻机,钻孔直径为65mm,钻孔水平长度为为60m,抽放半径为1.50m,钻孔控制到12902回风巷轮廓线外上帮20米,下帮10米。平均孔深60米,最小孔深60米,最大孔深61米,钻孔尽量布置在煤层软分层,共布置14个钻孔,(当实测有效影响半径小于所布置钻孔间距时,应根据钻孔有效影响半径调整钻孔布置)。详见煤巷掘进预抽钻孔布置图)。3、封孔封孔深度为8m; 用玛丽散、聚氨酯或膨涨水泥封孔。经检查密封效果达到要求后,接管预抽。注浆封孔时,对于仰孔,注浆孔返浆后,即为已注好;对于俯孔,注浆至孔口,即为已注好。(见马驮子煤矿区域防突钻孔记录表)和(12902运输巷抽放钻孔竣工示意图)通过12902回风巷顺层抽放钻孔分析知,本次施工的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有效控制范围符合防突规定中对于区域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钻孔的要求。布置符合规章、标准,所有钻孔施工过程中未出现突出预兆。五、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1、瓦斯储量及抽放量计算(1)工作面瓦斯储量Q=LHhrw =601.56(20+10+2.7)1.4511.85% =52590 (m3 )L-工作面长度H-工作面倾斜长度h-煤层平均厚度r-煤的比重w-吨煤瓦斯含量(2)瓦斯抽放量Q抽=W泵36.2%dCH46024 =3536.2%712%6024 =15326(m3 )(3)风排瓦斯量Q排=22030%60247/100 =(6652 )(4)工作面残余瓦斯含量Q残= Q- Q抽-Q排 =52590 -15326-6652 =30612(m3 ) (5)吨煤残余瓦斯含量 = Q残地质煤量 =306124438 =6.89(m3 /T)11.85m3/T是根据马驮子煤矿开采设计说明书M29层瓦斯含量,1.45T/m3 是M29煤比重。(2)自钻孔连抽之日起(2012年3月6日),每日计算瓦斯抽放量,截止2012年3月12日,累计投抽时间168h,钻孔有效控制范围内煤体瓦斯抽放量已达到15326m3,预抽率36.2%。经抽放瓦斯含量检测钻孔有效控制范围肉煤体残余瓦斯含量为6.89m3 /T,小于防突规定中规定残余瓦斯含量8m3 /T的规定,测定所有最大残余瓦斯压力为0.1MPa,小于防突规定中残余瓦斯压力0.74MPa的规定。及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中规定的预抽率大于30%的要求。采用方法:利用WP1 瓦斯含量快速测定预抽有效范围内的 ,即在掘进工作面迎头布置3个检验测试点,若效果检验为有突出危险,则将措施效果检验钻孔进行封闭,接入抽采系统与预抽钻孔一并进行继续抽采,经预抽一定时日后,再次进行预抽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直至预抽措施有效,方可进行掘进。12902回风巷于2012年3月4日早班对区域预抽情况进行预测,共测定了3个孔,1号孔深30米,2号孔深31米,3号孔深31米,检验方法为直接法测定钻孔有效控制范围内煤层压力,经测定所有测试点的最大残余瓦斯含量为5.87m3/t,小于防突规定中残余吨煤瓦斯含量8m3/t 的规定,测定所有测试点的最大残余瓦斯压力0.13MPa,小于防突规定中残余瓦斯压力0.74MPa的规定。证明措施有效,措施区域为无突出危险性。掘进时执行防突规定中“区域验证”之相关规定。六、区域验证对无突出危险区,进行区域验证,按如下方法进行1、在工作面进入该区域时,立即连续进行2次区域验证;2、工作面每次区域验证允许掘进距离掘完后,再执行区域验证,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本区域防突措施循环允许掘进距离掘完为止。3、采用方法,孔深为10米,布置三个钻孔,其中一个钻孔布置在掘进巷道煤层中部,另两个钻孔终孔点控制到巷道轮廓线外3米。区域验证孔应尽量布置在煤层软分层中,无软分层则尽量布置在煤层中部。测定方法为钻孔每打1m,测定一次钻屑量S值,每隔2m测定K1一次值,根据K1max及Smax值检验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当K1max值和Smax值中任一指标达到或超过临界值时,验证为措施无效;当K1max值和Smax值均小于临界值时,验证为措施有效。4、当区域防突措施验证为有效时,每检验循环允许掘进7.2米,即验证10米,允许掘进7.2米,确保留有2米的验证孔深(在巷道轴线上的投影长度)的保护距离。5、当区域防突措施区域验证为措施无效时,重新必须采取施工排放钻孔局部防突措施补充,排放钻孔布置方式为:工作面有软分层的布置在工作面煤壁软分层内,无软分层的,布置在煤层中部,排放钻孔布置三排,距两帮为0.5米,孔底间距2.0米,排放钻孔设计孔深为12.5米,孔径为42毫米,排放钻孔施工完毕后,必须排放8小时后,再对排放钻孔措施进行效果检验,当检验为措施有效时,必须留有不少于5米的措施孔超前距进行掘进。即排放钻孔深12.5米,允许掘进7.2米。排放钻孔必须严格按设计施工,施工完后,经瓦检员、安检员、当班班长三人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通知通防队的防突工进行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当效检有效时,按效检单批准推进距推进,当效检无效时,则必须再补打排放钻孔,再进行效果检验,直至措施有效为止。6、在12902回风巷进行区域验证时,必须同时施工一个孔深10米的超前钻孔,探测地质构造和观察突出预兆;施工超前钻孔时,通风队瓦检员和安全科的安检员必须在现场监督,若无地质构造和无突出预兆时,汇报矿调度室和通防队后,方可按批准的准掘距离掘进。若有地质构造或有突出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掘进,采取相应措施。7、12902回风巷掘进前,已于2012年5月3日中班对局部防突措施进行了预测,每次预测共施工三个孔,孔深10米,其中中孔(1#孔)方位80 0,倾角00,另2#孔方位100度,倾角150、3#孔方位600,倾角-140,经验证K1max值为 0.14ml/g.min1/2,Smax值为2.6 Kg/m,均小于防突规定中规定的临界值,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六、区域防突措施验证结论综上所述,说明本次测定的60米范围内顺层钻孔预抽煤层条带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有效,经措施检验各指标分为,最大残余瓦斯压力为0.13MPa, 小于规程规定的0.74 MPa,最大残余瓦斯含量为5.87m3/t,小于规程规定的8 m3/t,预抽煤矿层瓦斯抽放率达到39.2%,评价区域已消突,允许掘进40米,留20米的安全超前距,在区域防突措施允许掘进距离掘进过程中,必须按照局部防突措施补充,按照在煤巷条带每间隔30m布置一个检验测试点,每个检验区域布置3个测试点 ,每次区域验证30m有效,允许掘进距离为20m,预留10m超前保护距离,当此次允许掘进距离20m掘完后,必须布置第二次30m区域验证,效果检验方法同上,恢复掘进前必须维护使用好压风自救系统,且所有人员必须携带隔离式自救器,并熟知隔离式自救器的使用方法。虽然12902回风巷评价的区域已消突,但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在有安全防护措施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四位一体”的局部综合防突措施进行管理。并留足安全距再进行第二循环评价。12902回风巷工作面瓦斯压力观测记录表钻孔情况孔号方位()倾角()孔深(m)备注1800313.6号封孔3.7号观察观测时间2.293.13.23.33.43.5压力(Mpa )0.550.350.280.220.180.0412902回风巷工作面瓦斯压力观测记录表钻孔情况孔号方位()倾角()孔深(m)备注210015312.28号封孔2.29号观察观测时间2.293.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