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试试卷A卷_第1页
历史中考试试卷A卷_第2页
历史中考试试卷A卷_第3页
历史中考试试卷A卷_第4页
历史中考试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历史中考试试卷历史中考试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对北京人用火的提法不正确的是 A 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 B 北京人用火烧烤 御寒 照明等 C 北京人会用火但不会管理火 D 北京人用火驱逐野兽 又增强了体质 2 2 分 半坡和河姆渡聚落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火的使用 B 农业生产的发展 C 能建造房屋 D 使用陶瓷 3 2 分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 从采集到种植 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 进的主要因素是 A 人工取火的发明 B 饲养水平的提高 C 建房技术的进步 D 生产工具的改进 4 2 分 2016 年 4 月 4 日 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 不正 确的是 A 建造宫室 车船 挖掘水井 第 2 页 共 12 页 B 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C 教人农耕 制作陶器 开辟集市 D 妻子嫘祖发明养蚕 缫丝技术 5 2 分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它的建立者是 A 炎帝 B 黄帝 C 禹 D 启 6 2 分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文物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A 磨制石锄 B 鱼纹彩陶盆 C 司母戊鼎 D 铁犁铧 7 2 分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 图示中 大变革 处的内容应是 A 国家产生 B 文明起源 C 政权分立 第 3 页 共 12 页 D 社会转型 8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代 其表现不包括 A 战争频繁发生 B 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 C 原始农业兴起 D 诸子百家争鸣 9 2 分 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教育部制定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指出 初中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 行书等其他字体 以下关于 马 字的不同字体 对应正确的是 A 隶书 楷书 行书 小篆 B 小篆 楷书 隶书 行书 C 楷书 隶书 小篆 行书 D 隶书 楷书 小篆 行书 10 2 分 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他的一些言论 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 其中 我们从 富贵 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中获取的精神营养是 A 注重气节 健全人格 B 人性本善 舍生取义 C 先义后利 关注民生 D 仁爱友善 以德服人 11 2 分 秦长城西到临洮 由此可推断秦朝的疆域最西已经到达我国现在的 A 青海省 B 甘肃省 第 4 页 共 12 页 C 山西省 D 四川省 12 2 分 秦统一六国后 为了尽快让全国各地的人民知道秦国的法令政策 最有效的办法是 A 统一货币 B 统一度量衡 C 统一文字 D 焚书坑儒 13 2 分 秦始皇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 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 下面能解释这一观 点的史实是 A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 B 焚书坑儒 推恩令 C 统一文字 推恩令 D 统一文字 罢黜百家 14 2 分 中国古代文明既是一部科技文明史 也是一部制度文明史 下列两幅示意图中的制度分别是 A 夏 世袭制 西汉 封国制 B 商 奴隶制 元 行省制 C 西周 分封制 秦朝 中央集权制 D 唐 科举制 明 三司制 第 5 页 共 12 页 15 2 分 有志者 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 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 春秋和战国 B 秦和春秋 C 战国和春秋 D 秦初和汉初 16 2 分 两汉文化看徐州 公元前 202 年 刘邦称帝 建立汉朝 这一事件发生在 A 公元前 2 世纪初 B 公元前 2 世纪末 C 公元前 3 世纪初 D 公元前 3 世纪末 17 2 分 史学家翦伯赞诗云 汉武雄图载史篇 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 鸣镝无声五十年 作者盛赞的历史事件是 A 汉武帝破匈奴 B 冒顿统一蒙古 C 昭君和亲匈奴 D 张骞凿空西域 18 2 分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A 巩固大一统王朝 B 推行新儒学教育 C 排斥法道诸学说 D 加强对管理控制 19 2 分 后汉书 记载 张角所有能兴兵作乱 其源皆由十常侍 这说明东汉时期 第 6 页 共 12 页 A 皇帝统治残暴 B 地方豪强兴起 C 宦官乱政 D 外戚专权 20 2 分 下列人物曾经在全国各地兴办郡国学的是 A 汉高祖 B 汉武帝 C 光武帝 D 汉和帝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070 分分 21 15 分 读图 回答问题 1 图 a 反映了我国哪个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除图 a 内容外 这个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还采取 了哪些措施 2 图 b 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该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这个封建王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但仅经历二世就灭亡了 请结合所学知识 谈一谈该王朝 的灭亡给你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22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日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 武不循古而王 夏 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第 7 页 共 12 页 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 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 函 谷正东开 一一李白 材料三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 卫鞅 的主张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 他的变法对秦国有什么影响 2 材料二称赞了秦始皇的哪一历史功绩 这一历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地位 3 材料三两幅图片 反映了秦朝采取的哪两项措施 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什么作用 23 3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变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探究中外政治 经济 思想 科技发展的进程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 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材料一 第 8 页 共 12 页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倾邻国而雄诸侯 至于始皇 遂并天下 汉书 食货志上 材料三 材料四 图四 孟子 图五 达 芬奇 材料五 图六 图七 1 根据材料一中图一指出这是我国在哪一时期创立的什么制度 2 根据材料一中图二说说该国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第 9 页 共 12 页 3 根据材料二 归纳 商君 改革的两项措施 4 根据材料三美国失业率急剧攀升的原因是什么 面对这一问题 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与材 料三中的两次改革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5 材料四中图四人物与哪次历史事件有关 他代表的学说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6 材料四中图五人物涉及的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7 材料五中图六所示发明在什么时候开始用于我国航海事业 对图七中机器的改良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是谁 24 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读上面图片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图 1 图 2 中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2 图 3 中的 三教 是指中国古代思想领域中的哪三个派别 3 结合所学知识 说说图 1 和图 2 中人物的历史贡献 4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图 3 说明了哪些历史现象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