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11--12月八年级历史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11--12月八年级历史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11--12月八年级历史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11--12月八年级历史月考试卷B卷_第4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11--12月八年级历史月考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教科版教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上学期学年上学期 11 1211 12 月八年级历史月考试卷月八年级历史月考试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 1 分 下列事件标志着中国伟大抗日战争开端的是 A 七七事变日军炮轰卢沟桥 B 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 C 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沈阳 D 日军攻陷南京后进行大屠杀 2 1 分 战役从 1938 年 3 月开始 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 战场位于徐州东北 60 千米 近 20 天后 中国 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一万多人 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该战役及其指挥者是 A 淞沪会战 佟麟阁 B 百团大战 彭德怀 C 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 D 东北战役 林彪 3 1 分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A B C 第 2 页 共 14 页 D 4 1 分 摆脱晦涩难懂的文言文 使文化更接近于大众平民 我们真应该感谢 A 洋务运动 B 百日维新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5 1 分 八荣八耻 中提倡 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 追溯历史 曾经倡导 提倡科学 反 对愚昧 的是 A 洋务运动 B 维新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6 1 分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 欢呼 声中失败的 这里的 胜利 主要指的是 A 推翻了封建制度 B 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 C 成立了中华民国 D 推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7 1 分 朱曙光在 长征胜利史 培育忠诚卫士的不竭源泉 记载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 平均走 365 华 里才休整一次 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 在 368 天中 有 15 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 有 235 天用在白天行 军上 18 天用于夜行军 从瑞金出发到达陕北 平均每前进 1 公里 就有三 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 你从这段 文字材料中获得的最主要的信息是 A 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B 体现了红军的战术灵活 第 3 页 共 14 页 C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 表现了长征的艰辛 8 1 分 在如今 中国流行语 排行榜上 赫然在列的有 中国梦 正能量 等词句 20 世纪以来 中 华民族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经历了 90 多年的探索历史 按时间先后顺序实现了以下哪些梦想 A 独立梦 强国梦 飞天梦 回归梦 B 振兴梦 独立梦 崛起梦 统一梦 C 觉醒梦 独立梦 崛起梦 飞天梦 D 觉醒梦 振兴梦 独立梦 统一梦 9 1 分 某中学八年级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 整理了如下资料 中共一大的召开 南昌起义 井 冈山会师 四渡赤水 等 据此判断 他们复习的学习主题是 A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C 近代化的进步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0 1 分 下列体现中共开辟 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的是 A B 第 4 页 共 14 页 C D 11 1 分 长征期间 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民族矛盾加剧 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这 一调整是指 A 召开三大 决定和国民党合作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 召开八七会议 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 召开遵义会议 纠正 左 的错误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D 召开七大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2 1 分 以下是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情况表 其数据变化说明 时间哲学 宗教 自然 应用科学 社会科学 历史 地 理 文学 艺 术 合计 年平均数 1895 年前 1412311 1896 1911 年 3817236623813695063 33 摘编自金冲及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A 洋务运动已彻底失败 B 戊戌变法取得重要成果 C 国人对日本一无所知 第 5 页 共 14 页 D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需要 13 1 分 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依次是学习西方的 A 军事技术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B 军事技术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C 君主立宪制 军事技术 民主共和制 D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军事技术 14 1 分 举国鼓舞欢蹈 征求上书 民间疾苦 悉达天听 这段话描述的戊戌变法是哪项变法法令的实 施情况 A 创办京师大学堂 B 开放言论 C 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D 准许创办报刊和组织强学会 15 1 分 在中国近代 国共曾有过兄弟般的合作 下列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中能体现这种合作的有 A B C 第 6 页 共 14 页 D 16 1 分 我国大作家老舍的父亲曾是一名守卫皇城的护军 1900 年因抗击外敌阵亡 文中的 外敌 指 A 英国侵略军 B 英法联军 C 日本侵略军 D 八国联军 17 1 分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A 四渡赤水 B 遵义会议 C 强渡大渡河 D 过雪山草地 18 1 分 1898 年 康有为 40 岁 梁启超 25 岁 变革前 两人都没有出过国 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 只限于表面 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 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 这说明 A 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 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C 维新派缺乏经验 D 顽固派反对变法 19 1 分 国家公祭日是指一个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 从 2014 年开 始我国把每年 12 月 13 日定为国家公祭日 是因为这天跟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第 7 页 共 14 页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20 1 分 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 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 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 在北伐战争中 他 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 被誉为 北伐名将 第四军也被称为 铁军 他是 A 朱德 B 叶挺 C 贺龙 D 刘伯承 21 1 分 图示法是研究和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 下面空白方框处应填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戊戌变法 22 1 分 费正清指出 中国进入 19 世纪之后社会诸方面发生巨大的质的变革 这种质变通常被看作是 近代化 它不仅是受到欧洲文明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结果 而且是中国内部社会演变的结果 中国人口和领土的 增长所造成的它来自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力量不在外来压力之下 它们决定了中国向现代转变 此处 它们 是指 A 欧洲文明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第 8 页 共 14 页 B 中国内部社会演变 C 中国人口和领土的增长 D 欧洲文明的影响和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3 1 分 张军到北京旅游 参观了圆明园遗址 导游说北京近代曾经两次遭受到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劫掠 大量珍贵文物至今流失海外 导游所说的这两次是指 A 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4 1 分 近代前期 中国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 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A 清政府封建制度的腐朽 B 清政府准备不足 C 清政府闭关锁国 D 清政府武器装备落后 25 1 分 毛泽东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说 提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下列近代工业中属于张之洞创办的 是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官局 A B C D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3535 分分 26 8 分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 铸就 第 9 页 共 14 页 了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抗战精神 改革创新精神等 这些伟大的精神既是历史的 也是时代的 阅读下列材 料 完成问题 材料一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道路开创了一条 道路 材料二 材料三 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从面对外来侵略 国难当头之际 全体中华儿女一致抗日中体会到 从 掩埋了牺牲战友 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 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 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 在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中 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 我国人民锐意进取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断迸发 我们创造了改革开放 30 年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代精神 1 请按照提示完成表格中所缺部分的内容 2 根据诗歌指出遵义会议后红军在长征中的壮举一例 并说明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 点 3 1938 年和 1940 年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中华儿女一致抗日 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是什么 根据材 料二总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4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 此后 我党领导我国人民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建设 道路 5 根据以上内容概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内涵是哪些 27 10 分 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 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动力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 第 10 页 共 14 页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5 年 李鸿章对日本驻华大使说 对于近来贵国所举 很为赞赏 独有贵国改变旧有服装 模 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 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变革 只有军器 铁路 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 处 不得不采之外国 材料二 在这次上书中 上清帝第五书 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 定宪法的主张 提出 皇帝仿效亚历 山大二世和明治天皇 亲自主持大计 宣布变法 是上策 材料三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 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 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 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 地包干 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 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 鸽子哨 的主题歌 我的一九七八 1 李鸿章赞赏的 贵国所举 指什么事件 这一事件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结合所学回答 后来在康有为推动下进行的变法有何积极作用 3 材料三中的 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 指的是哪次会议 这次会议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这 条道路是什么 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 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重大改革 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28 9 分 屈辱的历史 材料一 马克思曾对世界史上发生的某事件有这样的评论 俄国不需要花费一分钱 出动一兵一卒 却能 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材料二 以下是近代某一特殊历史情形下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对话 伊藤博文 停战多日 期限甚促 和款应从速定夺 我已备有改订条款节略 李鸿章 难道不准分辨 伊藤博文 只管辩论 但不能减少 材料三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 管理山东一切权利 就要成功了 他们的外交胜利了 我们 的外交失败了 希望全国工商各界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中国存亡 在此一举了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 可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1 材料一中马克思做出这一评论的史实依据是什么 第 11 页 共 14 页 2 材料二中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对话为什么会如此不对等 对话的结果及其影响是怎样的 3 材料三中满腔热情的告白出自怎样的历史背景 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29 8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一 材料二 罗斯福 假如没有中国 假如中国被打垮了 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动其他方面来作战 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 打下印度 可以一起冲向中东 在近东会试 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 中写道 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蔑这个城市 他们 单独的 或者二 三人为一个集团在全市游荡 实行杀人 强奸 抢劫放火 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着被害者的尸体 江边流水为之赤 城内外所有河渠 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1 材料一揭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 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 重温材料一历史事件 请从抗战英雄人物 李宗仁 彭德怀 中 任选取一位他撰写纪念词 应包含时 间 事件及影响 4 针对日本右翼否认历史行为 你认为一个民族对待历史应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