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6周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北师大版九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6周月考试卷(I)卷_第2页
北师大版九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6周月考试卷(I)卷_第3页
北师大版九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6周月考试卷(I)卷_第4页
北师大版九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6周月考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北师大版九校北师大版九校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 6 6 周月考试卷 周月考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共单项选择题 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7575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1 3 分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 其中正确的是 A 约生活五六千年前 B 模样同现代人完全一样 C 懂得种粟等作物 D 已会使用天然火 保存火种 2 3 分 中国早期人类的典型代表是 A 河姆渡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人 D 北京人 3 3 分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 会不会使用工具 B 会不会直立行走 C 会不会制造工具 D 会不会使用天然火 4 3 分 下列关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在长江流域 B 发现了大量的磨制石器 C 最先在 1929 年被发现 第 2 页 共 12 页 D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 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5 3 分 以下关于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 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 B 半坡居民的房屋样式为半地穴式结构 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样式为干栏式结构 C 半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粟 D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6 3 分 民以食为天 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我国原始农耕时期遗址包括 北京人遗址 半坡遗址 元谋人遗址 河姆渡遗址 A B C D 7 3 分 2007 年 1 月 19 日 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 和谐圣火 的 文明之火 在云南省楚雄州元谋 县点燃 大会组织者选择在元谋县采集圣火的主要原因是 A 元谋县我国海拔最高的地方 B 元谋县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 C 元谋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D 元谋县是我国遗留人类化石最多的地方 8 3 分 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农业生产的发展 B 火的使用 C 能建造房屋 第 3 页 共 12 页 D 使用陶瓷 9 3 分 下列图片中 反映了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 B C D 10 3 分 歌曲 中华好儿孙 展现了中华男儿的精气神 其中 俯首的神农 为民谋幸福 中 神农 是 指 A 炎帝 B 黄帝 C 尧 D 禹 11 3 分 被后人尊为 人文始祖 的是 A 炎帝 尧 B 炎帝 黄帝 C 黄帝 尧 D 尧 舜 12 3 分 中华民族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统称 下列选项中的人物被中华民族尊奉为 共同的人文始祖是 A 蚩尤与黄帝 第 4 页 共 12 页 B 尧与舜 C 炎帝与黄帝 D 炎帝与禹 13 3 分 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 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 唯有我先 每年清 明节 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始租 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 以 九鼎八簋 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 举行祭祖活动 你知道这位 人文始祖 是 A 舜 B 禹 C 黄帝 D 炎帝 14 3 分 西周建立后 周天子实行以下哪种方法巩固统治 A 奴隶制 B 世袭制 C 禅让制 D 分封制 15 3 分 将都城迁到殷 今安阳 的商朝君主是 A 汤 王 B 盘庚 C 纣王 D 帝辛 16 3 分 制作年代尺 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 下面是小明复习夏 商 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 其 中 部分应填 第 5 页 共 12 页 A 盘庚迁殷 B 武王伐纣 C 平王迁都 D 西周灭亡 17 3 分 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A 贫富分化的出现 B 私有财产的产生 C 夏朝的建立 D 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18 3 分 历史上商朝曾多次迁都 把都城迁到殷的是 A 盘庚 B 周厉王 C 周幽王 D 周平王 19 3 分 小明看电视剧 封神榜 时看到这样一个镜头 周武王联合 800 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 纣王自 焚 商朝灭亡 他由此回忆起哪一个历史事件 A 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B 商汤灭夏 C 牧野之战 D 国人暴动 第 6 页 共 12 页 20 3 分 下列与如图相关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种姓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 21 3 分 商朝建立的时间是 A 约公元前 2070 年 B 约公元前 1600 年 C 公元前 1046 年 D 公元前 771 年 22 3 分 为纪念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孙中山曾写道 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毛泽东 也写 聪明睿智 光被遐荒 建此伟业 雄立东方 以此纪念 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A 炎帝 B 黄帝 C 秦始皇 D 大禹 第 7 页 共 12 页 23 3 分 下图是我国古代的甲骨文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夏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B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较为简略 C 甲骨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D 甲骨文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24 3 分 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 你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现象 A 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B 青铜器工艺精美 C 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 D 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 25 3 分 周礼 记载 金有六齐 配方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 谓之钟鼎之齐 这反映了 A 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C 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D 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二 二 综合题 共综合题 共 2 2 小题 共小题 共 2525 分 分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26 13 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年 帝尧年老以后 想到继承人问题 就询问大臣 四岳 四岳就是主管四方的诸侯 说自己 儿子丹朱能力不足 必须另选贤能之人 四岳先推荐了鲧 但鲧因为治水失败而失去了机会 于是他们又推荐了 第 8 页 共 12 页 平民出身的舜 说舜父母愚顽 兄弟不贤 他却能坚持孝道 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帝舜继位后 把天下治理得 井井有条 晚年时 帝舜舍弃了自己不贤的儿子商均 而把君主之位禅让给治水有功的大禹 材料二 大禹在位 8 年去世 临终前想要把君主之位禅让给辅佐官伯益 但是伯益的道德不如石头里蹦出来 的启来得高尚 又加上诸侯和百姓的拥戴 最终启成为炎黄集团的首领 开创了新的家天下的王朝 夏朝 大 禹称有夏氏 材料三 周王室与诸侯之间通过分封与受封的形式形成主从关系 受封的诸侯对周天子承担捍卫王室 镇守 疆土 定期朝觐纳贡以及奉命征伐等义务 1 材料一中提到了哪一种制度 2 材料二中 禹传启 从此王位的继承上开创了哪一种制度 3 材料三中提到的周代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哪四个 4 根据材料三分析 这种制度起到怎样的作用 27 12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君臣间相互有义务 但这种君臣关系并不是平等的 国为封臣的义务是具体的 有详细规定的 而 封君的义务却没有明确规定 所以发展的结果往往是封臣得到的比付出的少 封君和封臣的关系和封土封授相结 合 随着封土成为世袭领地 君臣关系也就世代相传 但是 封君封臣关系是私法关系 不具备行政系统那样上 下级之间的统治与服从关系 因此封君对封臣的封臣是没有关系的 因而 14 世纪法国的原则即是 我的封臣的封 臣 不是我的封臣 马克垚 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第 9 页 共 12 页 材料三 诏书规定 效法隋唐的均田制 实行 班田收授法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权 改土地 部 民为国有 国家计口授田 对于 6 岁以上的公民 每 6 年接人口班田次 男子每人 2 段 相当于 35 亩 女子为 其 2 3 奴婢受相当于自由民的 1 3 所班田地不得买卖 死后归还政府 日本田令 材料四 凡天下丁男给田一倾 老及笃疾废疾给四十亩 寡妻妾给三十亩 唐朝 622 年 武德田令 1 结合材料一 二 指出材料一 二所述的制度名称 2 结合材料一 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两种制度的相同点 3 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 指出日本田令和中国唐朝田令的共同点 4 综合材料一 二 三 四 谈谈你的认识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共单项选择题 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7575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